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展望

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展望到2020年,我国将构建起“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的区域发展格局,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为引领,突出经济带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要素在板块间的有序流动,形成区域联动、轴带引领、多极支撑的新局面。不断完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共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区域发展的特色将逐步凸显,板块间和板块内的地区分化仍会加强。绿色发展理念在区域发展中进一步体现,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规范国土空间开发秩序。同时,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从城镇体系建设、产业布局、完善成本分担机制方面增强支撑保障能力,从户籍制度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升城镇化质量。

一、构建“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总的来看,“十三五”时期我国仍将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同时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构建“四大板块+三大战略”的区域发展格局。

与局域性发展战略相比,“三大战略”涉及地域空间范围更广、合作内容更全。从地域上看,三大战略均是跨省级行政区乃至连接国内外的空间安排;从内容上看,每个战略均强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重点领域率先突破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通过改革创新打破地区封锁和利益藩篱。三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促使我国区域经济版图从主要依靠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引擎带动的传统格局,向区域联动、轴带引领、多极支撑的新格局转变,这必将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

推动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道路联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未来,中国将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发展国际交通走廊为优先任务,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商品流通,提高投资积极性。目前亚欧大陆桥已经在丝路经济带上发挥骨干作用,今后还要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大通道的建设,推动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以及中俄、中蒙大通道的形成。

拓展“走出去”战略和国内产业转型的外部空间。一方面,“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推动我国高铁、核电、特高压等重大装备和优势产能“走出去”,与周边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另一方面,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是国内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契机,能够推动国内企业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水电工程等海外工程承包,促进我国钢铁、水泥等富余产能向这些国家转移。

金融创新将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发挥支撑作用。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中国积极倡导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这将成为现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效补充。此外,随着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往来的日益频繁以及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跨境结算将会进一步活跃,人民币有望在沿线国家成为区域性国际货币。

(二)京津冀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范本

探索改革路径,构建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京津冀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第三极,长期以来产业同构、竞争强于合作,未能形成如长三角和珠三角那样紧密的区域合作机制,主要原因是行政干预过多、体制机制不完善。目前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能够推动三省市打破行政藩篱,推进协同发展,更重要的是为全国树立协同发展标杆,探索如何打破行政壁垒、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来促进区域合作,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层次意义。因此,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会弱化行政干预,从改革的高度来理顺三地关系,建立一套保障有序竞争、合作共赢的稳固体制。

交通、产业、生态是重点突破领域。在交通设施方面,将以首都第二机场、京津城际高铁二线等项目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由以京津为中心的放射型格局向网络型格局转变。在产业协同方面,将提升区域内的产业分工水平,发挥北京的研发与创新优势,提升天津的先进制造业水平,优化河北的要素支撑功能,引导产业合理布局,建设区域经济共同体。在生态治理方面,未来三方将会加强在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联防联控,完善京津对河北的横向生态补偿,有望建立生态环境治理基金。

(三)长江经济带成为东中西互动的战略走廊

引导要素有序流动、促进东中西互动。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最重要的东西轴线,覆盖了全国超过40%的人口和生产总值,聚集了大量的优质要素。作为我国东中西要素流动的重要通道,国家将会推动长江沿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加快完善城际交通网络。同时,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是沿线主要的增长极,长江经济带发展能够增强这些城市群对产业的集聚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产业向西部有序转移,促进经济增长空间从沿海向沿江内陆拓展,缩小东中西的发展差距,推动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

一方面,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目前,长江沿岸重化工业高密度布局,环境污染隐患日趋增多,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严重。需要从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出发,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和改善水环境,治理工业污染,妥善处理江河湖泊关系,强化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同时,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涉及诸多地区,需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

另一方面,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一步增强长江的综合运输能力是产业转型升级、要素流动和对外开放的基础,也应当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点。“十三五”时期将会增强长江航道的运输功能,整治浚深下游航道,延长深水航道,优化港口功能布局;同时,将会进一步完善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

二、逐步建立开放型区域经济新体制

“十三五”时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将会更加主动参与国际经济事务。这需要我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经济。

依托“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对外开放的空间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已经确立了我国未来对外开放的总体框架,在此框架内还需要统筹东西双向开放,加快内陆和沿边开放,扩大自贸试验区的开放深度,实现点线面的有机融合。东部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而西部内陆以及沿边地区则需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投资规模,加快沿边口岸建设,部分地区可依托成熟的产业集聚增开国际货运航线和班次,提高贸易的便捷性。同时,自贸区的数量有望继续增加,承担不同的试验任务,扩大开放领域,从现代金融向航运物流、服务贸易、教育文化等领域拓展。

完善区域合作新机制,共建国际经济新秩序。目前,中国倡导和建立的多边合作机制符合新兴经济体的利益诉求,未来这些合作机制将会逐步完善。一是加强金融合作,通过亚投行支持相关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铁路、公路等,为引进外资提供条件;二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建立亚太自由贸易区,在更大范围内提供投资贸易便利化;三是通过一系列的平台和机制建立命运共同体,使新兴经济体能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对中国而言,倡导建立区域合作的新机制,能够赢得更加融洽的周边环境,促进与这些国家的投资贸易,更能与这些国家共建国际经济新秩序,更好地发挥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作用。

三、充分利用区域分化格局加快政策创新

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日趋复杂,不同区域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出现异化,区域分化态势将会进一步凸显。故应针对不同的发展区域,重新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

从板块间情况来看,东北地区经济分化态势明显。目前,东部、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运行缓中趋稳,但是东北地区的下滑态势仍在继续,未出现企稳回升迹象,经济仍处于下行通道,因此制定具体的应对政策势在必行。2015年,东北地区的GDP增速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财政、外贸的增速依然在下滑,且降幅均高于其他地区。东北经济长期依赖资源行业和重型工业,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去产能和产业转型过程缓慢;同时,东北地区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不完善,创新创业环境有待优化,短期内难以适应现代服务业、互联网信息产业等新业态的要求,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尚需时日。因此,未来东北经济的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地区分化格局仍将延续。

从板块内情况来看,地区经济差异明显。整体而言,虽然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运行较为平稳,但其内部分化现象较为明显。首先,西部的西南和西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产业结构:西南地区近些年来向电子制造、装备制造、汽车产业等现代制造业转型,外贸出口增长较快,现代产业体系在逐步完善;西北地区自然资源富集,矿产开发和重化工业比重较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其次,中部地区的山西省与西北地区有相似之处,产业结构偏重,在经济新常态下,内需不足使得西北和山西投资增速大幅下滑,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最后,外需不振使西南地区出口受阻,需要拓展新兴经济体市场。因此,未来板块内经济运行和产业格局均会呈现进一步的分化,区域政策的差异化就变得更有必要。

四、绿色发展由理念到行动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十三五”规划纲要》)将“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彰显绿色化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性。未来可以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来推进,将绿色化发展从理念转化为实践。

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首要任务,节能减排是主要内容。在产业发展上,未来应大力支持绿色清洁生产,对传统制造业进行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更新改造工艺技术装备,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契机。在能源利用上,将会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能源汽车,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控制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降低单位GDP能耗。在能源开发上,将会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发展清洁能源,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在资源利用上,将会在企业和园区推广循环发展模式,减少单位产出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建立绿色化发展的制度保障。将绿色理念注入发展过程,制度设计必不可少。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将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有望确立主体功能区的法律地位。完善补偿和交易机制,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充分体现市场原则,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优化生态治理体系,改进绩效考核和政府管理,实行差异化绩效考核,调整对重点生态区的考核标准,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五、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从“硬件”和“软件”上提出了新要求。

硬件环境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在空间格局上,“十三五”时期,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是新型城镇化的主要载体,中小城镇是接纳农村转移人口的主要力量。在产业发展上,城镇化需要产业支撑,通过城市群集聚要素,提高服务业比重,吸纳新市民就业。在城市建设上,将会引入绿色生态理念,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生态城市、改造城市地下管廊。

制度改革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有力保障。农民工进入城市,更要融入城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新市民应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享受相同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同时,还应完善中央与地方成本分担机制,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建立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同吸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挂钩机制,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这些制度设计都是提高城镇化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