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五色诊之白色、黑色
俞洁:女生都喜欢白色,我们说一白遮百丑,那是一种健康的白,白里透红很美。但是疾病时候的白色是什么概念呢?是没有血色的白色吗?
李灿东:白色是指面色和唇色以及舌色等都偏淡白。前面讲到黄色,血少时出现的到底是黄色还是白色呢?这取决于个体的基本色。面色比较黄的人没血色,他的面色就是黄色;面色比较白的人没血色就是白色。什么原因可以导致血少了?无非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全身的血都少了,另外一种是局部的血少了。有的人身上的血不少,但是没有供应到面部,所以面部血就少了。心脏血供应不到面部,就出现白色。所以白色从中医来说,一个是寒,一个是虚。寒是什么呢?就是冷,寒的时候血管会凝固收缩,叫做寒凝血脉,收缩以后,血供应到脸部就少了,因为脸部毕竟暴露在外,受到天气寒冷的刺激,血管收缩,血就少了。就像自来水,如果到了夏天用水多的时候,管太细,水压就小,怎么办呢?就要把水管给弄大一点,就会好一点。同样的道理,因为寒凝血脉,血脉收缩,血就变少了。第二种情况就是虚,什么叫虚呢?就是没有血或者血上不来,没有血就是血虚,那为什么上不来呢?因为气虚或者阳虚,血就上不来。我们再认真地分析一下,寒凝经常发生在天气冷的时候,或者这个患者有一些寒象,比如他比较怕冷,我们到冬天的时候脸上可能没什么血色,比较白,就是因为寒凝血脉。另外,寒不会口渴,因为热会损伤津液,水会烧干,所以寒就不会口渴,大便一般比较稀,脉比较慢,这是寒的一些表现。就像冬天的时候大河就结冰了,水流就没有那么急了,道理是一样的,所以这是寒的一些特点。其实这种情况,我们自己也会感觉得到,人在冷的时候一般脸色都没有那么红润,显得比较白,因此,在疾病状态下白色一般提醒我们是寒证。血虚的人除了面色白,眼睑、结膜也是白的,没什么血色。舌头是比较淡的,指甲都是淡淡的,这是血虚的表现。血虚就是血不够了。血虚和西医讲的贫血不太一样,西医讲的贫血有时候可能是血虚,有时候是气虚,或者是气血两虚,后面讲到血虚的时候再和大家交流。血虚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气虚。气虚导致气不够,血泵不上来。自来水二次供水是通过泵把水升高,泵坏了,气不够,这个时候面部的血就少了,阳虚也是一样的道理。那阴虚会不会呢?阴虚一般出现的是面红。我们前面讲过阴虚会生虚热,虚热的时候会出现面红。所以白色主虚证主要是气虚、血虚、阳虚。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两种情况:一种叫失血,一种叫夺气。什么叫失血呢?就是大出血,车祸以后,外伤引起的出血,一些妇科的疾病,比如说像宫外孕破裂以后大出血,也包括我们一些内脏的出血,像胃出血,过去农村放牛的时候小孩子被牛顶了,内脏破裂出血,这些原因引起的大出血,患者整张脸就煞白煞白的。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很多年前,我还是一名实习医师,在实习的时候有一个患者和另外一个人打架,打架的时候被刀刺中腹部,并且从另外一侧穿透出来。送到医院的时候,这个患者脸色正常,走路说话也很正常,伤口缝合之后他就要回家。值班医生不敢让他回家,因为刀穿透了他的身体,需要把他送到病房里观察。因为当时的监护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先进,所以就要持续观察患者的情况。我们作为实习医师就不停地给这个患者量血压,一直没发现异常。但是患者有一个症状就是没小便,当时我们还不知道什么原因。到傍晚的时候,患者整个脸色突然就变了,一下子变得非常白。我们马上请外科会诊,剖腹探查后发现,刀从肾中穿过去,创口被血块堵住了,血流不出来,血块一拿掉鲜血就喷出来了,这就找到原因了。所以从面色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出血量。有时候外伤以后,外面看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有可能出现内出血,所以要注意观察,当面部颜色突然间发生变化就是提示可能是出血。还有一种情况叫做夺气,就是气突然间没了,我们有时候突然受惊吓,或者突然间受到什么刺激,脸色煞白,昏厥,这种情况就是夺气;或者是泻药吃得太多了,气随津脱。所以白色整体来看就是有虚证、寒证、失血、夺气这几种情况,大家要注意观察。
下面给大家谈一下黑色。这个黑当然不像黑人的脸那么黑,也不像我们的头发这种黑。那么我们讲的黑色像什么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像黑眼圈的这种黑就是我们讲的黑色。黑色从中医来说是属阴的,那是说明存在什么问题呢?我们经常见到的是肾虚、水饮、血瘀这三个问题。黑有时候可以理解为暗,打个比方,天黑了,天不是涂上黑色,而是没有光线造成的,所以暗和黑是联系在一起的。
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是太阳光少的时候,不管是冬天还是夜晚,阳少就会出现暗,太阳一出来就是亮的,就没那么黑了,所以黑色是阴邪比较盛。阴邪比较盛是什么呢?我们叫阴邪弥漫。肾在中医五行中是属水的,水是属阴的,是阴的一种象征。肾是主水的,如果肾不能主水,水就会停在身体里面,所以水饮和肾虚它们两个是经常联系在一起的。水饮和湿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水和湿还是有一点区别的。日常生活中,水是可以看得见的,是流动的;湿有时候看得见,有时候是看不到的。所以它们之间有区别,也有联系。有水才会湿,所以在中医学中水和湿经常是同一类的。肾虚水饮就会出现黑的一些特点,所以有一些水肿患者,特别是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人都可能出现面色比较黑、比较暗的特点。通常情况下人的面色比较黑,可能提示肾有问题。血瘀就是血液运行不通畅,身体某个部位碰伤了就会出现青一块紫一块的,过几天就变黑了,就是因为血瘀。所以除了青以外,血瘀也会出现黑色。在临床上,一些肾虚的人会出现黑眼圈,血瘀也会,比如一些女同志痛经血瘀会出现黑眼圈。还有一些睡眠不好的人也会出现黑眼圈,不一定都是肾虚、血瘀。所以黑色在中医来说主要是反映这三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黑色除了我们讲的眼睛黑,还可以出现在口唇周围,有的在额头上黑,这些主病都是根据面部脏腑分布的不同来综合考虑的。比如这个患者有腰酸、面色黑、水肿,这一般是肾的问题;如果是痛经或其他一些疼痛,晚上痛的比较厉害,这可能是血瘀;如果是睡眠不好,老是恍惚,那可能是睡眠不好引起的,所以也是要综合分析的。
陈淑娇:这里讲的青、赤、黄、白、黑五色是指5种疾病情况下的病色,不是正常的颜色。这五大类实际上不是单一的颜色,而是几种不同的颜色夹杂在一起。比如一个人面部颜色可能比较青,但是眼眶周围比较黑,或者脸色比较黄,眉间、鼻柱或者口唇周围比较青。那在望色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李灿东:第一点,在判断的时候,一要注意观察颜色的变化;二要把这些观察到的结果综合起来分析。举个例子,我们讲到黄色可能是脾虚,但是有些人面部黄色,鼻柱中间或眉毛中间或口周是青的,青是肝胆病,所以这个患者既有脾虚又有肝胆病,这在小孩子比较常见,它可能是肝胆的问题影响到脾,又或者是脾的问题影响到肝胆,因为中医讲脾和肝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五行中肝属木、脾属土,所以肝和脾的关系实际上是木和土的关系,那叫木克土。当这个关系被破坏以后可能出现木乘土,比如脾虚了以后就弱了,肝就相对太过,这就叫做木乘土,或者脾太过,影响到肝,叫做土侮木,侮就是侮辱的侮,反过来克,叫侮,比如有的小孩子脾胃功能不好,面黄肌瘦,消化不吸收,老是拉肚子,同时往往容易受惊,睡觉的时候会吓一跳,或者突然哭闹。所以在望色的过程中碰到类似的情况,不管是什么颜色都要综合分析,当然这个分析不是简单地猜测或简单地把两个相加,而是根据中医的理论来分析。我想大家经过逐步地学习以后,这些东西慢慢就能够迎刃而解。
第二点,我们讲望色要明白的道理是什么呢?望色主要是望面部的颜色,但是我们身上的一些部位的皮肤也可能会发生颜色的变化,比如说身体某些地方会出现局部红肿甚至会痛,为什么会红肿呢?可能有热,因为红色主热证;又如我们身上其他地方皮肤也会青紫,为什么会出现青紫呢?可能是瘀血,所以望色不一定单单指面部的颜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颜色变化也可以根据这个来判断。
第三点,我们要注意,望色是望自然状态下的色泽,所以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同时光线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患者不好意思脸红了,这是不自然的情况。所以我带学生的时候要提醒同学们看面色,经常问患者你是不是平常面色都这样?他说“是啊,我都这样”,这就很自然。如果我对同学们说“你们都看一下他的面色”,患者可能会一下子不好意思脸红起来,那就不是一种真实的颜色。当然在中医中,望色时我们还强调望泽,颜色和光泽两方面要结合起来,尤其是光泽更重要。
望色的内容我们就先讨论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