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伤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脊柱伤病的发病情况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脊柱创伤不仅十分常见,关键是脊柱创伤往往伤情严重,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脊柱的畸形、炎症和肿瘤也是骨伤科临床上常可见到的疾病。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学习、工作的方式发生改变,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平均寿命延长,脊柱退行性疾病(简称脊柱病)不仅发病率增高,而且病程延长,导致了疾病谱的改变,使脊柱退行性疾病成为影响当今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老化退变,进而牵拉、刺激、压迫脊髓、脊神经、血管等组织,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综合征。近年来脊柱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发病年龄呈下降趋势。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青少年发病率占20%~25%,20岁以上占30%以上,30岁以上占35%,40岁以上占45%~50%,而50岁以上占60%~75%,70岁后占85%以上。其中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胸椎骨性关节炎、腰椎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等。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年龄越大,颈椎病的发病率就越高。有统计表明,50岁左右的人群发病率为25%,60岁以上发病率为50%,70岁后接近100%。可见颈椎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以往的调查显示,全国大约有7%~10%的人患颈椎病,20世纪80年代后的调查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已达15%~17%。最新统计显示,在全国,颈椎病发病率超过20%,这就意味着我国有近两成人都患有颈椎病。从颈椎病的分型来看,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最高,约占所有颈椎病的60%,对于人群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约占20%。脊髓型颈椎病约占15%,但病情多较严重。多在中年后“隐性”发病,早期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下肢麻木,以后发展为行走困难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甚至瘫痪。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约占5%。是因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或压迫所致。因其分布广泛,因此可引起许多器官和系统的症状。包括头部症状:头晕,头痛,颈后痛;眼部症状:眼睑下垂,视物模糊,甚至失明;心脏症状:心跳加速或减慢,心前区疼痛等;周围症状:肢体、头、颈、面部发麻或疼痛;其他:耳鸣、耳聋等。特别是目前对于本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较差。
科技的进步使很多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走上了依赖计算机的工作岗位,学生学习也离不开计算机。但是长期在计算机前屈颈低头的工作方式,加之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遭受风寒侵袭的几率不断增加,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烦恼—颈椎病患病率的上升和发病年龄的提前。调查显示,长期伏案工作者的颈椎病发病几率是非低头工作人群的4~6倍。长期伏案使用电脑和长期利用手机上网的“电脑族”和“手机族”,颈椎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6~9倍。《大众医学》杂志曾与医院合作进行了一项针对颈椎病的调查,也发现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使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提早遭受到了颈椎病的困扰。据了解,20世纪80年代中期,协助调查的医院曾对前来就诊的颈椎病患者做过一个统计,当时的高发年龄平均为55岁。20世纪90年代中期,这一年龄下降到了49岁。而现在,颈椎病住院病人的高发年龄只有39岁左右了。而且,30岁以下的发病者正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山大学赖在文教授在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颈椎病学术会议上介绍说,在他接诊的颈椎病人当中,40岁以下患者人数过半。颈椎病发病出现低龄化趋势,其中,中小学生的颈椎病发病率急速上升。大学生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在明显升高。调查显示,从1995年9月到2002年8月间上海师范大学大学生颈椎病发病率连年上升,从1995学年的0.045%发展到2001学年的0.726%,并存在继续发展的趋势。除四年级外,发病率随年级增长而增长,并呈现女高男低现象。X线侧位片显示患者颈椎生理弧度大多发生改变,学生患者中颈型正常的占25.5%,颈型变直的占55.3%,颈型反曲的占19.2%。发病率的持续升高同长期伏案的行为有关。颈椎病的年轻化趋势向现代人敲响警钟,已经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隐形杀手”,必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早期预防。
影响颈椎病发病的因素可能是多样的。长期伏案低头工作的人发病率高于非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长时间的伏案工作及使用电脑、驾车、高枕、睡软床等诸多因素,使人长时间保持单一姿势,肌肉韧带长时间牵拉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加速了颈、腰椎的损害和退变。此外,有学者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除了家族遗传倾向外,早期的颈部外伤会增加日后患颈椎病的机会。还有研究显示,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长江以南地区,可能与气候有关。
胸椎由于活动范围很小,受到的力学损害也较小,临床上胸椎的退行性病变要比颈、腰椎少得多。年龄较大的人,常常由于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容易造成椎体的楔形变或轻微外力下的压缩性骨折。相比之下,腰椎病变的发病率和影响程度要大得多。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1976年美国用于腰背痛的医疗费及赔偿费为140亿美元,仅华盛顿特区每年腰背痛损失100万个劳动日以上;在英国每年2%的人口和25%左右的就业人员患有腰背痛疾病。瑞典Nachemson经30年悉心研究发现,80%的人曾经有过腰背痛病史,其中4%持续3个月以上,成为慢性腰背痛患者,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据国外相关的研究统计,约53%的轻体力劳动者、约64%重体力劳动者会出现腰痛症状,而其中又有约35%的患者会发展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以30~50岁最高。其中,因椎间盘突出导致坐骨神经痛的发病率,男性约3.1%,女性约1.3%。男性较女性高,约为2∶1。与男性从事的劳动强度大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西方报道的发病率为15.2%~30%。国内统计的发病率为18%。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于1996年统计1986—1996年中14个省市608所医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共485 000例次,以此推断,全国每年约有百万例次,即每百万人手术约120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节段,90%以上在L4-5和L5-S1节段,L3-4椎间盘突出占2%,2个节段同时突出占6%~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中,椎间盘突出左侧者比右侧多,左右之比约1.5∶1,这可能与大多数人喜欢右侧用力,右侧腰背肌较发达,椎间盘受到的压力集中,从而导致髓核容易被从左侧挤出。另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以从事劳动强度较大的职业多见,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和工作方式的改变,长期“久坐”“伏案”工作的白领人群也逐渐成为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发人群。此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还有其他因素。身高超过正常男、女的平均高度,特别是男性超过1.8m,女性超过1.7m及较大的腰椎指数和肥胖时,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增高。妊娠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因素之一,多次妊娠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增高。妊娠期间椎间盘突出症或腰背痛原因是妊娠期间子宫增大,腰椎代偿性前凸增加了腰椎间盘的应力。32%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有阳性家族史。有阳性家族史的病人中,21岁以前发生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对危险性估计高出5倍。由于吸烟影响溶质运输率,营养物质不能进入椎间盘,代谢物质不能排出。长此以往,将导致椎间盘营养不足,细胞功能不良,酶的降解促进椎间盘的退变。吸烟者多有慢性支气管炎,经常咳嗽增加椎间盘的内压易致椎间盘退变增加,使吸烟者较非吸烟者椎间盘突出的危险性增加50%。
腰椎骨性关节炎(lumbar osteoarthritis,LOA)也称为腰椎关节突骨性关节炎[lumbar zygapophysial(facet)joint osteoarthritis],是指以腰椎小关节肥大变性等病理改变引起的以腰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其病理特点为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骨赘形成等。腰椎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与年龄、解剖、体重、椎间盘等因素有关。根据文献报道,腰椎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15%~40%,占骨性关节炎病人的16.5%以上,多发于中老年人,60岁以上则达50%,症状以腰痛伴活动受限为主,严重影响日常生活。18~79岁美国人中有超过37%的人有腰椎X线病理改变表现,其中超过10%较为严重;15~74岁的英国人中超过52%的人有X线表现,其中较为严重的患者超过21%。李宁华等通过调查西安、石家庄、上海、广州、哈尔滨、成都六城市腰椎X线的流行病学发现,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X线腰椎骨关节炎总患病率为46.0%。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腰椎的疾病谱也随之发生改变,以腰椎骨性关节炎为主的退行性腰椎疾患日趋高发,特别是其中很多人发展成为更为严重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是腰腿痛患者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外一项报道认为60%的腰腿痛为腰椎管狭窄所致。在50岁以上的美国人中每1000人有5人发病,专科门诊中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占14%。在65岁以上需行手术的脊柱疾病患者中,腰椎管狭窄症占据第一位。据统计,原发性椎管狭窄约占3%,继发性椎管狭窄约占97%,其中退行性腰椎管狭窄高达70%。由此引起业界对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高度关注。
(李金学 朱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