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现代脊柱骨伤科学的部分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曹锡珍(1898—1978),字聘忱,河北省昌黎县人。1916—1924年在昌黎拜前清御医孙仲选为师,学习中医理论、推拿按摩手法。1925—1927年在天津师从吴卫尔学习西医。1934—1938年,应施今墨之邀出任华北国医学院董事、按摩教授。1954年参加北京医院按摩科筹建工作,次年调入北京平安医院从事中医按摩工作,1958年始在北京宣武医院按摩科工作。著有《外伤中医按摩疗法》《防治按摩》《中医按摩疗法》等。经过60余年临证,他逐渐形成了以“经穴按摩”为代表的“曹氏按摩学派体系”。曹氏“经穴按摩”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在总结古代按摩八法、治筋八法、整形八法、运动八法的基础上,融贯了脏腑、经络、卫气营血、八纲等辨证方法,结合临床内外各科疾病的临床表现,通过望、闻、问、切、点压经穴(摸)五诊,对症状进行归类分析,从而明确辨证,确定中病脏腑经络的虚实诊断。这种治疗方法,采用补、泻、和三大法则。按其经络起始,终止走行的顺逆予以规范循经诊治。操作中常以“推经络、点穴位”为法,并强调“治疗以治经为主,宁失穴勿失经”。临证强调顺经推按为补,逆经推按为泻,轻柔推按为平补平泻。对阴经之病多补少泻,阳经之病多泻少补,对虚证多以补法,对实证多以泻法。在手法操作上,以轻力为补,重力为泻。
党耕町(1935— ),1935年1月6日出生,河北省临西县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1981—1982年在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从事骨生理研究。历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代理院长,外科主任兼骨科主任及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第四、五届骨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中华外科杂志》副主编。1993年英国爱丁堡皇家外科医师学院院士及其学报顾问。一直从事脊柱外科的临床研究、骨愈合实验研究和教学工作。手术治疗颈椎病近6000例,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临床分型、手术治疗及并发症的防治等均有贡献,对国内颈椎外科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国人颈椎管发育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中确定了中国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的判定标准;揭示了中国人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是脊髓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提出了颈椎病减压手术方式选择的指导原则;发现发育性颈椎管狭窄与脊髓损伤的关系,提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的原因、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颅椎区外科是一门新型分支学科,畸形与脱位的诊治是骨科难题之一。十多年来开展寰枢椎畸形与脱位的临床研究,“头环背心外固定,C1-2后弓颗粒松质骨移植”“前路C1-2侧块螺钉内固定术”“前路松解,后路侧块螺钉复位及内固定术”“侧块关节经皮穿刺植骨融合术”4种新的治疗技术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他还开展了脊柱原发肿瘤(脊索瘤、骨巨细胞瘤、骨母细胞瘤、软骨肉瘤等)的临床研究和骨质疏松症、骨愈合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实验室。在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筛选及骨髓基质细胞培养等研究方面已完成骨髓基质细胞加复合羟基磷灰石的体外培养及体内骨再生研究。30多年来在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50多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十余部,包括主编《临床骨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主译《颈肩臂痛》、《脊柱外科学》(第二主译)和《AO,ASIF脊柱内固定》。
邓福树(1936—2002),籍贯辽宁省锦县,1961毕业于黑龙江中医学院,在附属医院跟随樊春洲教授和陈占奎主任医师学习和工作,历任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副院长,黑龙江省中医学会骨科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1972年得到黄殿栋教授的言传身教,对西医、中西医结合的骨科理论和临床治疗进行深入的研究及临床实践,对骨疾病、腰腿痛、软组织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脊柱结核、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小儿麻痹后遗症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经验丰富。在学术上遵古而不守旧,博采众人所长,填补自己的不足,应用现代科学方法,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进行骨科疾病的诊断。对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采用硬膜外腔注入脊痛舒注射液,直接消除神经根、后纵韧带的水肿和无菌炎症。早期上、下肢感觉和运动无障碍时,口服脊痛消胶囊Ⅰ号,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有神经根或脊髓受压症状者,给予脊痛消胶囊Ⅱ号,以活血利水,破结软坚;椎间盘术后的患者,给予脊痛消胶囊Ⅲ号,以化瘀止血,清热解毒。
杜自明(1877—1961),成都市人。自幼随父习武,宗少林派武术,18岁从军。其疗伤手法和伤科秘方,均得自家传。1902年正式挂牌行医。新中国成立后,曾受聘为成渝铁路工地特约医生。1953年参加成都铁路医院筹建工作,并被聘为四川医学院特约医生。1955年,作为四川省著名正骨专家被聘至京,出任中医研究院内外科研究所骨科主任。著有《杜自明正骨经验》。他根据《医宗金鉴》中摸、接、端、提、推、拿、按、摩等正骨八法,结合自己祖传手法,总结出独具特色的正骨手法。他认为跌打损伤,应以手法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同时配合适度的武功锻炼,以恢复肢体和关节的功能。他的理伤续断手法包括理筋与正骨两大类,每一种手法都是针对病体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而设。他强调“多能生熟,熟能生巧,巧能生智”,临证经验积累十足,自能手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范清宇(1941— ),1941年生,1960—1966年就读于第四军医大学,并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骨肿瘤的研究,1988—1991年在纽约Hospital of Joint Diseases做骨肿瘤科顾问外科医生。先后任唐都医院全军骨科中心及全军骨肿瘤研究所所长,全军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软组织学会副理事长。1992年开始骨肿瘤的热治疗,即对肢体和骨盆的恶性肿瘤只做原位分离,不破坏邻近的关节也无需截骨。待分离完成后在妥善保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对荷瘤骨段进行原位热灭活。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资料确定加热范围,使灭活区的组织接受的热剂量至少为(50~65℃)×30秒。灭活结束后,将瘤段骨进行修整并给予坚强的加固措施,术后在免负重支架的配合下即可早期负重。对骶骨肿瘤,肿瘤平面低于骶2水平者可安全地施行骶骨大部切除术,疗效满意。对高达骶1水平甚至腰5平面的肿瘤采用前后联合入路、直视下刮除肉眼可见的肿瘤,然后给予残腔内持续性铂类药物局部高浓度化疗,再配合术后放疗,治愈了不少骶骨肿瘤患者,避免了创伤甚大的全骶骨切除术。对一些手术难度很大的病例,如侵犯颈基部和胸部的肿瘤、侵犯胸腹盆腔的巨大良性肿瘤,成功地施行了摘除术。
方先之(1906—1968),浙江诸暨人。中国骨科事业的奠基人,被誉为骨圣。自浙江嘉兴的秀州中学毕业。1925年入上海沪江大学(现上海理工大学)生物系学习。1928年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就读,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先后担任住院医师、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及讲师。1938年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深造,回国后在协和医学院担任教授。1942年在天津创办天和医院。1944年在天津创办天津骨科医院,任院长。1950年首批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1952年始任天津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及天津医学院教授。他在骨关节结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骨肿瘤分类等方面均有建树。早在1947年,方先之就在应用问世不久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首创结核病灶清除法,对全身主要大关节,如肩、肘、髋、膝和脊柱各部位等制订了一整套手术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和术后石膏制动等操作规程。对脊柱结核合并脊髓压迫者同时进行减压和融合,使脊柱结核合并截瘫者也有90%得到恢复。他是中国首次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的学者,早在1949年,他就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发表了有关论文,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理为纤维环破裂突出,导致腰神经根受压,因此,本病应称为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他特别注重术后功能锻炼,强调一个好的外科医生不能只单纯是个手术匠,而是能拿手术刀的内科医师。他还提出了骨肿瘤的方氏分类法。自1953年起,受卫生部委托在天津骨科医院创办全国骨科医师进修班,学员分布全国各地,大都成为我国骨科的中坚力量。天津骨科医院也被称为中国骨科的“黄埔军校”。1957年创办进修班的学术刊物《骨科进修通讯》,1961年改为《天津医药杂志骨科附刊》,是《中华骨科杂志》的前身。
冯传汉(1914— ),广东番禺人,1914年1月14日生于湖北省汉口市的一个医生家庭。自幼随父耳濡目染,很早就有从事医学事业的志向。1932年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36年获理学学士学位及优秀生奖。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并留校工作,任协和医院外科住院医师。1942年协和医院关闭后他转到当时北平名医聚集的中和医院(北京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前身)工作,任外科医师。1945—1947年,他在中国骨科事业奠基人之一孟继懋的领导下工作。1947年提升为外科副主任。1949年获得英国皇家外科学会进修机构资助赴英国进修。先在罗伯特·琼斯骨科医院学习骨科,随后在德比郡医院师从普尔弗塔夫特(R.G.Pulvertaft)教授学习手外科。1950年秋回国任北京人民医院医务主任。1952年春参加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手术队,任医务主任。此后历任北京医学院人民医院骨科教授、副院长、院长,北京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社长。还曾任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常委,《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总编,《北京医科大学学报》总编。1978年,他和一些著名骨科专家发起并于1980年成立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他被推选为第一届主任委员。他在抗结核药物对骨关节结核灶灭菌效果和骨巨细胞瘤的基础研究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他还设计了消灭“疝囊”同时加强关节囊壁的肩关节手术,在国际上首创“串联式”骨块植骨法,在国内首先开展“膝关节注气造影法”和屈指肌腱损伤修复术。
冯天有(1942— ),空军总医院副院长,全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主任,技术一级,少将军衔,空军首席专家,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中医学会副会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名誉主席。2007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军队国医名师光荣称号。他曾向民间医师罗有名学习正骨按摩术。他是中国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和四肢关节、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方面造诣颇深,总结创立了“新医正骨疗法”。1975年首次提出脊柱内外平衡失调是损伤退变性疾病的理论基础,单(多)个椎体位移是发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创立了以“棘突四条线”触诊法为主的脊柱物理诊断方法,治疗上开创了“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寰枢椎半脱位、峡部裂等一系列疾病,在发病机理上阐明了新观点,在诊断上提出了新内容,在治疗上创用了新方法,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他主编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中、英、日文版)和《臀上皮神经痛》等专著。他牵头创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中西医结合正骨治疗中心,他与尚天裕共同创建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
葛宝丰(1919—2014),中国工程院院士。1922年12月生于河北省乐亭县,1936年从昌黎汇文中学毕业后,以特考奖学金入燕京大学医预科,1945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历任兰州军区总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创伤研究所所长。他以平时多发的骨折为研究重点,1950年首先开展了带血循环骨移植,成功地修复了下颌骨大段战伤骨缺损,1951年首先引进了髓管内穿针术并制造了梅花针和V形针。在脊柱骨科方面,1962年对脊椎峡部骨折改进了横突植骨内固定术;1964年开始对脊髓伤进行实验和临床研究,重复了Allen百余年前的重锤悬吊冲击脊髓实验,又在临床进行了肋间神经转位与腰神经根吻合手术;1989年首先将异种骨形成蛋白应用于临床修复骨缺损,确定了其单独应用的成骨性能;1992年创用带骶棘肌髂骨瓣移植侧固定术。1995年创用椎弓根螺钉钢丝缠绑内固定。1997年改进Dick内固定器,将固定器改为两节;利用杠杆作用可使严重脱位的脊椎复位和保持固定。他还研制了新型颅盆环牵引器等。对于治疗骨盆骨折,针对其不同部位、不同形状的特点,研制了一系列内固定钢板和骶髂关节骨折脱位复位器等。他先后发表了“脊髓前外侧束切断术对脊柱战伤后遗顽固性疼痛的治疗”“脊椎离解和脊椎滑脱症”“腰椎的疲劳骨折与疲劳性质”“新型脊柱滑脱固定器械的研制与应用”等脊柱方面的论文,1963年翻译了《椎间盘与椎间组织损害》一书,1976年编著了《腰腿痛》一书。
郭巨灵(1919—1985),1919年生于北京。1938年考入燕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预班。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关闭,郭巨灵在燕京大学医预班继续学习。1945年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来到天津骨科医院工作,很受方先之教授的赏识。他对骨关节结核的诊治作出了突出贡献,如对截瘫指数的创建,简化了对截瘫评定的标准,所著《临床骨科学(2)结核》是骨结核的经典著作。晚年又致力于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发现中药雷公藤对本病有疗效,并制成酊剂,经过大量临床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他还对类风湿关节炎做了进一步的分类,即中枢性类风湿关节炎中有一大部分为强直性脊柱炎,与中枢性类风湿关节炎有明显区别。这些认识对于防止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误诊和提高其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郭世绂(1921—2009),1921年2月15日出生于江苏镇江,1946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的前身)。先后在天津医科大学局部解剖与外科手术教研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外科(骨科)任讲师、副教授、教授,担任外科及骨科副主任、主任。曾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顾问,《中华骨科杂志》总编辑、名誉总编辑,《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编委,《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名誉总编辑。长期主攻脊柱、脊髓及代谢性骨病的研究。他主编的《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骨科临床解剖学》(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代谢性骨病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等均是经典专著。他还是《脊柱外科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年)的副主编,与胥少汀合编《脊髓损伤》(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年),围绕脊髓损伤后形态学及电生理改变,继发性损伤诸如缺血、神经递质、自由基等变化,胚胎脊髓、施万细胞移植及转基因研究等发表了大量有价值的论文。
侯树勋(1942— ),1942年生于天津。1960年入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学习,毕业后一直从事骨科专业。1978年作为我国第一批硕士研究生,师从陆裕朴教授。曾任第四军医大学讲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1988年调入军医进修学院创伤中心,解放军304医院骨科。1990年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做访问学者,1992年回国。现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解放军304医院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长期的临床实践使他在创伤、骨病、小儿骨科、手外科、骨肿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对平时火器伤的研究,提出以切开引流代替传统的切除法进行清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骨肿瘤,特别是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取得了多项成果。他重点研究脊柱外科,主要是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症。在全国第十届外科大会上,在国内首先报告了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并提出了该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他撰写的有关椎间盘突出的病理研究的论文,在美国第六届骨科神经外科年会上宣读,受到广泛好评,被授予该会荣誉会员的称号。他在腰椎管狭窄和间盘突出的治疗上,形成了一整套有特色的诊治方法。他设计的腰椎滑脱复位器,复位可靠,对严重椎体滑脱的复位率达90%以上。
胡有谷(1936— ),1936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1年毕业于青岛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留校在骨科工作。1980年任副教授,1987年晋升为主任医师、教授。先后担任外科学教研室主任、骨科主任、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和山东省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他是20世纪60年代全国最早开展人工关节置换者之一。20世纪80年代后着重从事脊柱外科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特别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疗及其基础研究,包括椎间盘退变,从细胞学、超微结构形态、椎间盘基质的生物化学、免疫反应、基质基因和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以及动物椎间盘退变模型的建立等进行了系列研究,为椎间盘退变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他的代表专著,被认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最权威、最全面的专著,在业界具有重大影响。他还参加了《黄家驷外科学》第五版、第六版及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外科学》和《脊柱外科学》第二版(Bidwell和Dewald主编)等专著的编写和翻译。
金鸿宾(1939— ),1939年4月生于河北沧州,1963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历任天津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急诊科、急创科主任,天津市创伤急救中心主任,天津市创伤交通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创伤分会常委兼天津市创伤医学会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骨伤》《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副主编等职。主要从事骨科、创伤、急救、中西医结合骨伤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擅长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症的诊治,尤对髋、膝关节等部位的骨与关节损伤、关节软骨和韧带损伤、多发骨折、多发伤及其合并症,颈、腰椎创伤及脊髓神经损伤的研究造诣很深。1984年发明抓髌器治疗髌骨骨折,荣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并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胸腰椎骨折新疗法》,引起国内外重视,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李同生(1929— ),原籍山东曲阜,为李氏正骨第四代传人。生于儒医世家,其曾祖李建章公在原籍山东曲阜以接骨家(捏家)闻名于桑梓;其祖父李占魁公尤精正骨伤科,中年时,因家乡干旱携其子李治仁公(李同生之父)迁居武汉,设忠厚堂骨伤科诊所,患者踵门求医者,日近百计。李氏幼承庭训,从父李治仁公学习中医骨伤及武当内功,治仁公施教严格,轻斥重责,未有间断。幼年入私塾发蒙后,即兼读中医基础书籍及历代中医名著,早晚课余,勤练武当内家功法,指、腕、臀、桩、运气施力功法,点穴八大功,推拿八大功,正骨十大法,中药辨证药治精华,以及骨伤科应用器械等骨伤科基本大法。李氏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数十年,主编与参编了《实用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骨伤科手法学》《历代对颈、肩、腰腿痛的辨证内治法》《骨伤科学》等书,数十年来,曾任同济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所长、骨科主任,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院长,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暨武汉市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社社长、主编等职。李氏治学强调穷研经典,临证重在辨证与辨病论治,辨证与辨病并重。李氏常借鉴道家思想,采石攻玉、剖蚌析珠。将道家思想及养生功法中的积极合理部分引入骨伤科,融合在临床诊疗之中。在骨伤科治疗上,主张手法与药物治疗并重。在手法上,李氏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他十分重视手法基本功的锻炼,常曰:“一分功夫,一分疗效。”将武当气功、武功与正骨治疗手法熔于一炉,又将传统医技与西医学、自然科学相结合,使李氏骨伤科的诊疗技术和手法技巧别具一格。
梁智仁(Leong John Chiyan),1965年毕业于香港大学,随后致力脊柱外科及儿童骨科,曾任香港大学骨科主任,根德公爵夫人儿童医院(Duchess of Kent Children’s Hospital)骨科顾问医师,香港大学毕业后教育培训学院院长。1985—1990年曾任医学院教务长。香港政府委任为非官方太平绅士(Unofficial Justice of the Peace)。2001年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中,主要贡献在脊柱外科,包括:①采用脊柱前路椎体间融合治疗退行性腰椎病变,是最早用钛合金植入器进行脊柱融合的医生之一。②继承发扬其导师AR Hodgson创立的被国际上称为“香港手术”的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技术。③他是在世界上治疗小儿麻痹引发脊柱畸形和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权威医生之一,医治了数千名脊柱疾患。他主要研究特发性脊柱侧弯的发病机理,发表了关于肌肉感受器对脊柱侧弯影响的超微结构研究和中国少年女童成长中侧弯的机制探讨等。他还在骶腰韧带的功能、腰骶关节手术固定等生物力学研究方面很有成就。
林如高(1888—1986),福州人,曾任福建中医学会常务理事,福州市中医学会名誉理事长,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科顾问,福州市林如高正骨医院名誉院长。林氏出身于骨科世家,祖父林达年是福州清代骨科名医。他15岁随祖父行医,在正骨、推拿、固定及内、外用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周恩来总理曾特别指示:林如高的医术要后继有人。根据周恩来的指示,林如高主动献出102个祖传秘方,1977年11月编汇成《林如高正骨经验》。另有《林如高骨伤验方歌诀方解》《林如高练功36法》《林如高敷药法》《林如高正骨经验精粹》等书正式出版。
刘柏龄(1927— ),天池伤科第五代传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三岔河镇一中医世家,16岁毕业于伪满新京(长春)国民高等学校,回原籍跟随叔父刘秉衡老中医学习,于1946年末、1947年初即悬壶于扶余三岔河镇,专事骨外科,名噪乡镇。1948年率先参加中医联合诊所,1951年参加扶余第十八区(三岔河镇)人民卫生所(今扶余县人民医院)。1956年毕业于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并留校任教。1958年长春中医学院成立,继任教师工作。1960年在北京中医学院毕业后又回到长春中医学院。历任长春中医学院终身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学会副会长,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教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骨伤科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在国内首创治疗骨质增生病新药“骨质增生丸”,研制了治疗颈肩腰腿痛的壮骨伸筋胶囊等药物。擅长手法,自创“二步十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三搬一牵一针法”治疗急性腰扭伤。自创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一牵三扳法”。主编《中医骨伤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等多部专著。
刘道信(1886—1967),字义臣,山东邹平人。刘氏祖传正骨,自明朝开始,即袭传少林武技和正骨医术,传至刘道信已有数代。他自幼随父刘兑峰,叔刘仙峰日习武技,夜学正骨。1908年于北京“会友镖局”供职,后受聘于瑞蚨祥绸缎庄守护西交民巷库房,兼疗跌打损伤及教授武术。1940年经北平市卫生局批准,在西城和平门内翠花街正式悬壶行医,专治跌打损伤。1941年受北京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邀请,应聘为“北平国医学院”讲授正骨课程,1947年被卫生局聘为正骨科考试委员。1956年被聘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筹备处特聘医师,1960年调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骨科工作。1961年被聘为中华医学会顾问。他是山东邹平正骨流派的代表人物。刘氏正骨流派从明朝开始,是在少林伤科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跌打损伤和疮疡为主要治疗范围。手法讲求刚劲猛快,按穴治伤,指功点穴,同时配合用药。“手摸心会,有的放矢,灵活轻巧,对症而施”是刘氏正骨治法的主要学术思想。刘氏传统的治疗手法分捏、提、按、拨、点、颤、鼓、拿、压、挤、牵、揉、推、端、续、整等16种。
刘尚礼(1943— ),1943年8月21日出生,广东惠州市人,1968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73年开始从事骨科专业。1978年返中山医科大学师从何天骐教授,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起专志脊柱外科,率先引进了多项脊柱外科技术,在国内最早引进法国C-D三维矫正技术治疗脊柱侧弯症,在TSRH技术治疗脊柱侧弯,人工椎间盘与人工髓核治疗脊柱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椎体成形术与后突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
刘寿山(1901—1980),名泉,字寿山,北京市人。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之一。他自幼随舅父学习,19岁拜文佩亭先生为师,在继承文老整骨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证体会,对骨伤科颇有心得。后于北京东城、朝阳区一带开业行医。1959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学院,任东直门医院骨科副主任、主任。《简明中医伤科学》《刘寿山正骨经验》是其临证经验的很好总结。他注重整体观念,以四诊、八纲、三焦、六经、脏腑、筋骨、气血的理论进行辨证施治。他认为闪腰、岔气、冻结肩等疾病,固然外力和时疫气候属外因范畴,但体质与七情伤气是不可忽视的内因。故治外伤当明内损,治疗筋骨当虑气血。“七分手法三分药”是刘寿山治疗骨折脱位伤筋的主导思想。他以手法取效而闻名遐迩。他认为急性伤筋多需正骨续筋,使离位之筋复原。骨折脱位必有伤筋,在手法整复后,舒筋手法又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所以他一贯重于手法,长于手法。他认为“筋以柔韧为常”。在施治中必须顺其生理,以柔治刚,切不可盲目粗暴,强拉硬扳。必须遵循“准备、治疗、结束”三阶段进行。“拔不开则接不上,欲合先离,离而复合”。他强调治疗骨折要遵循受伤机制与伤后的生理病理变化,先行巧力拔伸,使断端全离,同时巧用接骨八法,方能复位。动能复位,摘为关键,欲复先摘。刘寿山强调脱位后由于筋挛使关节固定于关节臼以外的异常位置,运用上骱八法,必须善用摘法,解除关节臼和骨端关节的重叠交锁,方能顺利复位。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把骨伤科治疗手法归纳为“推、拿、续、整、接、掐、把、托”接骨八法;还有“提、端、挪、正、屈、挺、叩、掐”的上骱八法;“戳、拔、捻、搏、归、合、顺、散”的治筋八法;“提拿、点、推、揉、打、劈、叩、抖”的舒筋八法。
龙层花(1926— ),广州医学院毕业。曾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广州脊椎相关疾病研究所副所长,中国脊椎相关疾病学会名誉会长。创立有“脊椎病因学说”和“龙氏治脊正骨推拿疗法”,发明了微机控制治脊床、颈椎牵引椅、龙牌保健枕、龙氏颈椎牵引枕、龙氏颈椎牵引板,龙氏脊椎平衡仪和龙氏脊椎平衡板获得国家专利。主编及参编了《脊椎病因治疗学》《颈椎病防治》《腰骶椎病防治》和《实用脊柱病学》等书。脊椎病因治疗学是研究脊椎遭受损害后,对脊髓、周围神经、血管及内脏神经连带出现的一系列病症采用治脊疗法的一门新兴学说。脊椎相关疾病的发现,为一些常见疾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为临床疑难病症开辟了一条新而有效的诊治途径。创用治脊疗法治疗冠心病、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神经性呕吐、脑基底动脉供血不全、顽固失眠症、小儿哮喘症、斜颈等六十余种病症。论证“脊椎是多病之源”。她还主编了《颈椎病防治》和《腰骶椎病防治》等书,提出脊椎病成为现代人最常见的疑难慢性病,现代都市病几乎都与脊椎相关,因此,保健、抗衰老都要从保护脊椎开始。书中以简明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传授颈椎病、腰骶椎病的自我防治、自诊自疗方法。她根据人体生物力学原理,通过对几千例正常人生理指标测量,研制出可适合不同体形、肩宽的颈椎舒适枕,不仅可以预防及舒缓颈椎病痛,也是正常人颈椎保健、舒适安眠的好伴侣。另外,对头痛、失眠、高血压、神经衰弱、颈肩疼痛等疾病也有明确的辅助治疗作用。
娄多峰(1929— ),1929年3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原阳县祝楼村,中医世家。自幼立志杏林,12岁随祖父娄宗海学习中医。17岁独立出诊,悬壶乡里。1949年9月任原阳县第七区医联会主任,1954年8月到原阳县卫协会工作。1958年9月到平乐正骨学院学习。1961年到河南中医学院从事骨伤病、风湿病的医、教、研工作。1983年撰写《痹证治验》一书,将数十年诊治痹病的理论与经验进行了总结。1995年创建河南风湿病医院。先后任河南中医学院骨伤系主任,河南中医学院类风湿研究所所长、河南省中医风湿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顾问。研制的“痹苦乃停”和“痹隆清安”两种药物治疗顽痹(类风湿关节炎)寒证、热证。他重点研究风湿病,勤求古训,博采诸家百科,结合多年临证经验,创立了中医风湿病“虚邪瘀”病因病机学说,并以此学说为基础创风湿病“虚邪瘀辨证体系”,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中医风湿病理论体系。
卢世璧(1930— ),中国工程院院士。1930年7月8日出生,1956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学院,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骨科研究所所长,是国内和军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骨科专家。他在脊柱、关节外科、骨肿瘤及生物力学等研究上成绩显著。1980年首先将形状记忆合金引进脊柱外科的研究中,首创形状记忆合金棒治疗脊柱侧弯,其安全性、固定作用、应力分布的均匀程度均优于一般常用的脊柱固定方法。
陆裕朴(1917—1993),曾任第四军医大学教授、第四军医大学全军骨科研究所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顾问、全国手外科学会顾问、全国小儿麻痹学会名誉会长、解放军总后卫生部专家组成员、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顾问、《解放军医学杂志》编委会副主委、《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顾问等职。他从事骨科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50年,是国内军内著名骨科专家,在国际骨科学界也有很大影响。他长期从事四肢与脊柱损伤、手外伤、骨关节畸形矫治、骨移植和骨肿瘤的研究,尤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周围神经损伤、四肢血管伤、断肢断指再植、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和骨巨细胞瘤等有深入研究。他首创的早期一次决定性肌力平衡手术矫正婴幼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病例数之多和疗效优良率均为国内外之最。他抱病指导8名年轻医生完了世界首例十指全断再植手术,断指全部成活,功能良好。他对晚期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突破和创新。
马元璋(1928—1997),1928年7月11日出生于上海。1954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学院。毕业后在上海广慈医院外科工作,后师从我国骨科创始人之一的叶衍庆教授。先后担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骨科副主任、上海市伤骨科研究所创伤研究室主任、中华骨科学会内固定学组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创伤学会骨关节损伤学组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编委会主任委员等职。他在我国首先开展脊柱人工椎体置换术,1980年“腰椎肿瘤切除和人工椎体替代术”获卫生部重大成果一等奖和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二等奖。他还首创了关节内骨折经皮撬拨复位疗法。
牛惠生(1892—1937),1891年5月20日出生,上海人。他是我国现代的第一位有精湛造诣的骨科专家,是我国骨科的创始人之一。曾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后赴美攻读,获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执教于上海哈佛医校。以后再度赴美,专攻骨科。回国后,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师、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教授,后任中国红十字会总医院骨科主任,并在上海创办骨科医院,这是我国第一所骨科专科医院。当时骨结核猖獗,在世界各国病死率很高。牛惠生不仅组织中国防痨协会,而且亲自为骨结核病人诊治,他是我国第一位做Albee植骨融合脊椎手术的人,在当时的条件下,震惊全国。
邱贵兴(1942— ),1942年出生,江苏省无锡市人。1960年考入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赴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市民医院骨科做访问学者。在前世界脊柱外科学会主席、世界著名的脊柱外科专家Gorden WD Armstrong亲自指导下研修脊柱外科。先后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学系副主任、骨科主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香港大学脊柱外科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骨科杂志》主编。他擅长脊柱外科及人工关节置换。对脊柱侧弯、脊柱后凸、强直性脊柱炎的矫形,脊柱肿瘤的切除固定,脊柱结核的治疗,椎管狭窄、脊柱滑脱的减压、复位、内固定,颈椎病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各种脊柱疾病的治疗造诣颇丰。近年来,针对特发性脊柱侧凸现有各种分型的不足,在总结了一千余例特发性脊柱侧凸病例后,提出了PUMC(协和)分型,对指导脊柱侧凸的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使脊柱侧凸的治疗系统化、理论化及规范化,推动我国脊柱侧凸的治疗跨入国际前列。在以往Harrington、Luque、Zilke、Galveston、Dick、Steffee、KF、CD等手术基础上,较早地引进并积极推广CCD、TSRH、CDH、SOCON、Zebris、AO系统等脊柱固定器在临床上的运用,提高了治疗效果。主编《脊柱外科新手术》《髓内钉内固定技术》《骨折333个怎么办》《腰痛与腰椎疾病200个怎么办》《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骨科学》《骨质疏松基础与临床》《人工髋关节外科学》等专著。当国际上SOCON内固定术开始应用不久,协和医院骨科即首先在国内举办了SOCON内固定器治疗脊柱滑脱的学习班。开展了国产人工椎体治疗脊柱肿瘤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从日本引进颈椎病新手术,创立了生物力学实验室,添置了国内最先进的CYBEX TMC脊椎功能评定训练仪、ZEBRIS脊椎功能评定装置和CYBEX NORM等速功能评定仪,大大提高了脊柱外科的临床和科研水平。
阙再忠(1935— ),四川省仁寿县人。1953年毕业于西南卫生部专科技术学校检验专科班,1962年毕业于成都中医学院留校任教。历任外科教研室副主任、骨科教研室主任、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全国中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及成都市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科)科研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医骨伤杂志》副主编,《中医正骨》和《中国骨伤》杂志编委等职。医疗中擅长手法整骨复位和理筋推拿。总结出了按摩十六字手法及整骨十法,长于损伤内治,对伤筋、劳损、陈伤等均用手法并结合药物内治,即所谓“辨证施法、辨位施法、辨伤施法”。主研了“JQ-I型颈椎牵引治疗椅”和“股骨干骨折微型点压固位器”,均获得了专利。主编了《骨伤科学古医籍选》(中国医药出版社,1993)、《中医骨伤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等书。
任玉衡(1936—2009),辽宁铁岭人。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历任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运动医学会委员和中国田径队、体操队、举重队、足球队、排球队、技巧队、自行车队、射击队、国际象棋队、中国体育代表团、中国伤残人体育代表团、中国舞剧团的保健医生。擅长运动创伤的防治,在脊柱、脊髓、膝关节、髌骨区域、足部损伤及疲劳性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和康复医疗专业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研制成功“新伤揉药”“损伤速效止痛气雾剂”等,获自调便携式颈部牵引器发明专利,多功能脊柱牵引整复机和颈部气动牵引器实用新型专利。参加了《实用脊柱病学》等书的编写。发表了《自体悬吊重力牵引治疗颈部急慢性损伤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的非手术疗法》《20-40岁颈椎病患者的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颈脊髓损伤的非手术疗法》等论文70余篇。
尚天裕(1917—2002),1917年12月25日出生,山西万荣县人。1944年毕业于西北学院(现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外科助教。1947年随我国外科专家万福恩赴南京陆海空军总医院工作,任外科住院总医师。新中国成立前夕,到天津市第一医院任外科主治医师。1951年,参加了抗美援朝医疗队,获模范工作者称号。随后调往天津市人民医院,在方先之教授的指导下从事骨科工作,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后任天津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研究所所长。1975年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调任卫生部中国中医研究院,他与冯天有共同创建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并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副院长和骨伤科研究所首任所长。他还曾任中会医学会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常务理事,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开始研究中国传统医学,创造了具有我国特色的骨折治疗新疗法——中国接骨学。通过深入研究骨折治疗中存在着动与静、筋与骨、内与外、人与物四对矛盾,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即动静结合(固定与运动相结合)、筋骨并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进)、内外兼治(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兼顾)、医患配合(医疗措施与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相配合)。形成了一套以内因为主导,小夹板固定为特点,手法整复和功能锻炼为主要内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新疗法。他提出的腰下垫枕、五点支撑锻炼法治疗单纯胸腰段骨折是骨伤科临床上常用的有效疗法。
施杞(1937— ),江苏省东台市人,上海市名中医。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历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骨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医骨伤科学会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委中医药专业委员会主任,世界中医骨伤科联合会执行主席等职。曾拜著名老中医石筱山、石幼山教授为师,并兼收并蓄,吸收魏指薪、王子平等沪上名家的伤科特长。他重视骨伤科临床与实验研究,围绕“脊柱慢性损伤”开展了系列研究。在建立3个颈椎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初步揭示了颈段动、静力平衡失调导致颈椎病发生和风寒湿加速颈椎退变的规律;证实咽喉部感染与颈椎病发生有一定相关性;中药有延缓椎间盘退变的作用。并研究发现椎体骨赘形成主要是软骨终板软骨细胞化生的结果;提出椎体骨质疏松可能加速椎间盘退变;运用益气化瘀利水方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有良效。临床擅长医治各类脑病和脊椎病,对脑外伤、脑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折不愈合、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及各类风湿痹证有深入研究。他崇尚易水学派,注重护养脾胃。对于脊椎病及伤科内损杂病等主张“临证三辨,衷中参西”;治疗骨折,在分早、中、后三期基础上,予以“摸、整、稳、运、治、调”六法;治疗脱位,强调“一清、二巧、三稳定”的原则。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同治、脾肾并养、内外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思想。
施维智(1917—1998),江苏海门人。施氏伤科流派之形成,自清代道光年间开始,已历五世。自幼从父学医。1938年抵沪悬壶。先是统理内、外、伤科,嗣因伤科疾患日增,遂专业伤科。历任上海市卢湾区中心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中医门诊部主任、副院长,上海市香山中医医院名誉院长,上海市中医文献馆馆员,中国骨伤科学会顾问等职。著有《伤科传薪录》一书及“骨折的诊断与治疗”“阴阳五行学说在伤科临床上的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探讨”“股骨颈囊内骨折的中医疗法”等论文。施氏理伤的学术思想是“十三科一理贯之”,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施治。他对于腰腿痛的研究甚有造诣,根据不同分期和证型,采用补肾健腰汤、养血健步汤、补肾健腰汤、地龙舒腰汤等治之。施氏认为腰腿痛患者多有外伤史,或慢性腰痛史,腰部疼痛伴下肢酸肿麻木或仅为臀腿部酸胀麻木疼痛,劳累后加重,天气变化时加剧,晨间起床时尤甚,稍稍活动后缓解,劳累则重,如伴下肢放射痛,弯腰活动受限,应考虑腰椎间盘突出症,反之,腰部背伸受限,伴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多于客观征象应考虑腰椎管狭窄症。大多数病人腰椎部有压痛,有叩击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腰椎侧弯后突改变。施氏认为:治疗躯干损伤,首先要排除内脏损伤,然后按上、中、下三焦内伤论治。施氏在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理变化时强调:首先胸腰段的位置处于中下二焦,由于骨折后,气血离经,瘀血内结,而多可出现中焦肠胃变化和下焦肝肾变化;其次,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必然合并软组织损伤,如果对其处治不当,容易产生腰背酸痛的后遗症。施氏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时,既注意到骨折复位,又注意对人体内脏腑功能紊乱的调整,以及对软组织损伤的恢复,以力图避免骨折后腰痛后遗症的发生。施氏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分为五步:第一,根据《素问·缪刺论》言“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腹中满胀,不得前后,先饮利药”的原则,对伤后伴随疼痛而首先出现的膀胱气化失司,小便黄赤,甚则尿闭时,立化瘀止痛、行气利尿为首法。第二,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因骨折邻近脏腑,即使没有脏腑组织的直接损伤,也容易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一般都大便不通,第二天开始腹胀,倘按上述治则服药后,小便通畅的话,施氏认为此便秘腹胀,是瘀热互结少腹回肠,与《伤寒论》的蓄血证相符,故选用桃核承气汤法,拟化瘀通便、行气止痛。第三,通过上阶段用药,伤员二便已畅,腹胀初消之时,施氏认为残瘀未净,患害无穷,故根据叶天士“炉烟虽熄,灰中有火”而防死灰复燃之意,继用化瘀理气,以资巩固,佐以续骨通络,以求复元。第四,经上述治疗后,骨折引起的瘀热吸收退尽,纳食正常。此时,就进入骨折三期分治的中期:和营续骨,并根据肝肾同治、筋骨并重的原则,佐以舒筋通络法。第五,经过以上治疗后,伤员一般已能坐起,但不能久坐久立,稍久则感腰酸背痛,俯仰欠利,转侧不便。此时施氏认为系瘀血已化,气血两伤,肝肾不足。治宜补养气血,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法。
石筱山(1904—1964),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十月十五日出生于上海,原名瑞昌,字熙侯。祖籍江苏无锡。祖父石蓝田,精通武艺和治伤正骨。父亲石晓山继承家业,并从伤科发展到针灸和疡科,医道驰誉江南。他早年学医于上海神州中医专门学校,后随父从医,侍诊于父之案侧。1924年起独立临诊,尤善伤科,驰名江浙。1929年起与胞弟石幼山先生共设诊所。1925年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特约医师,1956年上海中医学院成立后任伤科教研组主任、龙华医院伤科主任,并任上海第一医学院、华东医学院伤科顾问,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兼伤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他重视整体调理,内外兼顾,动静结合和标本并施。对外伤筋骨,内伤气血及伤科杂证,灵活应用治理方法:或针刺,或外敷,或固定,或内服汤药,或多管齐下。他对正骨复位手法的运用独具匠心,精通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尤其擅长用巧劲正骨上骱理筋及结合体质、兼邪辨证施以内治方药。1958年将祖传的验方全部公之于世。其中“三色敷药”“消散膏”和内服验方,对骨折、脱臼、脑震荡、胸肋内伤等颇具疗效。临床工作之余,潜心整理文献,研究理论,对伤科的史略、病因、证治等深加探讨。著有《从医史中认识祖国伤科的成果》《病因及伤科病因的探讨》《“筋骨损伤”治略》《石氏伤科经验介绍》《伤科讲义》《石筱山医案》等论著。
孙树椿(1939— ),1939年7月1日出生,河北省蠡县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历任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联合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骨伤科系列教材编委会主任委员,《中国骨伤》《中国中医骨伤科》和《中医正骨》杂志副主任委员、副主编。他曾得到过当代骨伤科名医刘寿山老先生亲授真传,又博采诸家之长,真正领悟了“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正骨推拿要旨,形成了“入其法而又出其法”的独特手技。他对颈椎病的发病机理及其治疗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不仅从中医学理论体系上对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而且还从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力学及细胞、分子生物学等现代科学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血瘀气滞、脉络闭阻与神经根型颈椎病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整套对颈椎病诊断和治疗独特的方法,手法治疗颈椎病在中医界独树一帜。他主编了《临床骨伤科学》《中医药治疗颈痛》《中医筋伤学》《中国医药保健推拿图谱》(英文、德文、法文、西班牙文)《实用推拿手法彩色图谱》《筋、骨缝损伤》等专著。
王福根(1942— ),上海市人。196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分配到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后勤部卫生处,历任军医、助理、门诊所长。1978年10月调任空军大连医院外科副主任、软组织外科主任、副院长等职。1992年奉调解放军总医院。历任康复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软组织疼痛分会理事长、全军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常务编委、《颈腰痛杂志》副主任编委等职。1968年始,在临床疼痛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对临床疼痛与治痛的外周机制作了初步探索。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肌筋膜痛综合征、股骨头缺血坏死与各种慢性关节痛的治疗方法独到,疗效显著。自主精心创立的王氏脊柱整复疗法和银质针温控巡检仪导热疗法多年来在全国全军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在半导体激光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对PLDD治疗剂量的掌握、适应证的选择提出了适合临床应用的见解,提高了临床疗效。1980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或参编9部著作。
王福权(1925— ),1925年生于上海。1951年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同年分配于北京协和医院任外科住院医师、助教、骨科主治医师。1956年曾协助孟继懋、王桂生教授创建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1976年调到卫生部北京医院,建立北京医院骨科,任骨科主任。他注重中、老年常见脊柱退行性疾病的研究,代表性论文有《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1983年)、《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附80例分析)》(1990年)、《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987年)、《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评价》(1988年)、《弥漫性特发型骨肥厚症(DISH)100例临床分析》(1993年)。他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也颇有研究。
王桂生(1912—1991),1912年3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定兴县。1941年6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华西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积极参加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工作,一年后回华西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1947年晋升为主治医师。1949年8月赴美国南达科他州Mokennon医院深造。1950年7月到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医学院进修骨科。1951年8月回国,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委派到北京协和医院外科工作,历任骨科副教授、教授、外科副主任等职。曾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关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会常委,《中华骨科杂志》副主编,北京骨科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对脊柱结核并发截瘫、四肢骨折骨缺损、类风湿关节炎伴有双髋关节强直、骨生长及骨折愈合、骨肿瘤培养及动物接种、肿瘤超微结构观察、恶性骨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等深有研究。对骨折不愈合及胸椎结核截瘫的临床治疗有独到之处。1965年在我国首先成功地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1975年提出并应用带肌蒂骨瓣植骨治疗骶髂关节结核。同年,用氮芥灌注治疗恶性骨肿瘤,提高了三年以上生存率。他主编了我国第一部《骨科手术学》,包含众多脊柱手术的入路和术式。
王子平(1881—1973),字永安,河北沧州人义和街人,武术名家,上海八大伤科医师之一。出身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擅长查拳与太极。1919年(民国8年)在北京打败在中山公园设擂号称“世界第一大力士”的俄国大力士康泰儿,后在陆军部马子贞部下任武术教练。王子平和佟忠义并称“沧州二杰”,曾被誉为“千斤大力王”。1923年(民国12年)创办中国武术社,1928年(民国17年)任南京中央国术馆少林门长,后任副馆长。齐白石为他挥毫写下“南山搏猛虎,深潭驱长蛟”的条幅。后来上海,以治伤正骨为业。生前历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伤科学会副主任,上海同济、静安区中心医院和体育医院伤科顾问,上海中医学院伤科研究室主任等。晚年总结一生心得,撰写并出版《拳术二十法》《祛病延年二十势》等著作。
韦贵康(1938— ),1964年毕业于河南平乐正骨学院。历任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院长,广西中医学院骨伤科研究所所长,广西中医药学会常务副会长,广西国际手法医学协会理事长,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骨伤科研究会副理事长,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主席,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等职。他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四十多年,主编或副主编著作25部。在学术研究上融会中西,在脊柱损伤性疾病和脊柱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手法治疗方面卓有成效。
魏指薪(1896—1984),山东省曹县人。出生于世医之家。幼读私塾,年轻时随父魏西山学习骨伤科医术,后与胞兄魏从龙、堂兄魏从先等一起行医。1925年抵沪,设诊所于南市。1955年参加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广慈医院、仁济医院工作。1958年上海市伤科研究所成立,和著名骨科专家叶衍庆教授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伤骨科研究工作。曾任上海市伤科研究所副所长、名誉所长,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祖国医学教研组主任、教授,附属瑞金医院中医伤科、中医教研室主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第一届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副理事长。魏氏手法丰富多彩,可用于骨折的整复,脱臼的复位,错骨缝的正缝,筋出槽的恢复等。对错骨缝的整复手法,如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通过背法,患者不仅临床症状立即消除,而且在X线正位片上下小关节的“S”曲线也恢复正常。其专著有《魏指薪治伤手法与导引》《关节复位法》《伤科常见疾病治疗法》等。魏氏认为,手法的作用在于能触摸其外,测知其内;能拨乱反正,正骨入穴;能使经筋恢复常度;能开气窍,引血归经。对于急性损伤,应一次手法成功,在操作时要求做到稳、准、妥。稳则操作仔细,不因手法而引起其他损伤;准则在做手法时,必须轻快有力,恰到好处;妥则术者必须估计到所施对象(肌腱、关节)的生理运动范围,手法时必须达到该范围而不得超过。对于慢性损伤则应多次手法,操作时要求由轻而重,由表及里,部位准确,轻重适度,渗透有力,并要配以导引,两者结合,相辅相成,彼此促进。望、比、摸三法结合是魏氏伤科检查与诊断的主要手段。“望”,强调要望患者全身的动静姿态和局部损伤引起的病理表现;“比”,是将患侧与健侧作比较;“摸”,主要是指对伤情的揣摸。此中“摸”是核心,“轻摸皮,重摸骨,不轻不重摸筋肌”。魏氏称腰椎间盘为“垫膜”,而对腰椎间盘突出症,魏氏的摸诊检查也有其独到之处。
吴之康(1923—1998),脊柱外科专家、中国脊柱外科创始人之一。1922年7月29日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副主任,北京协和医院骨科主任,《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骨科分会主任委员等职。1982年倡议并建立骨科学会脊柱外科学组,任第一、二届学组组长。1986年任全国截瘫学会会长。他曾到全国很多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讲学、示范手术,协助建立脊柱外科专业,使脊柱外科在国内得以广泛开展。他撰写了《骨科手术学》《外科学及老年病学》等著作,《脊柱侧弯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奖、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
胥少汀(1921— ),1921年11月20日出生,山东恩县(今平原县)人。1941年考入军医学校西安分校医科,1946年9月毕业留校任助教。1947年在北平联勤北平总医院(新中国成立后重建为北京军区总医院)任外科医师,骨科总住院医师,1953年为主治医师,1955年任骨科主任,1980年为全军创伤骨科中心主任。他是国内脊髓损伤研究的先驱者之一。对脊髓损伤的病理、实验治疗,脊髓火器伤、脊髓横断伤的修复和截瘫后排尿功能重建等均有深入的研究。1960年报道局部植骨术-椎板横突植骨术治疗腰椎峡部不连症。1972年缝接断裂马尾神经获得成功,使截瘫病人恢复功能。1976年提出了地震伤骨盆骨折的分型及治疗原则。1982年在国内报道退变性胸椎椎管狭窄症所致截瘫,并提出病理诊断分型及新的手术方法。1980年后对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物电测试、临床分型、诊断与治疗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设计了脊椎固定等新的手术方法。著有《脊髓损伤》等专著。在脊柱脊髓研究方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奖励。
徐印坎(1914—2010),生于1915年,江苏武进人。1936年考入军医学校医本科28期,1941年毕业。新中国成立后就职于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上海急症外科医院、长征医院(前身为同济医院)等任骨科主任、一级教授(正军级待遇)。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并设计了带指示钻心的环锯,施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伤病,取得成功并全国推广,荣获国家发明奖。与同事共同研制改进骨科器械工具,申请专利6项:腰椎髓注入器、腰椎前路减压环锯、寰枢椎钩状固定器、枢椎齿状突骨折内固定器材、椎板打孔器、椎板凿开器。
杨克勤(1914— ),生于1914年2月24日。先后就读于济南齐鲁医学院预科及迁址重庆的上海医学院,1941年毕业。任重庆中央医院外科医生。1944—1948年,就读于美国Johns Hopkins大学医学院,毕业后担任其附院骨科住院医师及住院总医师。1949年由美国经欧洲回国。1949—1986年历任沈阳中国医科大学副教授、附院副院长,北京医科大学附一院骨科主任,附三院骨科主任、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是颈椎和腰椎疾病,尤其是对颈椎病的研究成绩显著,影响巨大,是颈椎病研究的开拓者。在国内较早应用了前路与后路手术治疗颈椎病,并且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开拓颈椎病药物治疗的道路。曾主编或参编了《简易矫形外科学》(1950年)、《骨折与关节损伤》(1953年)、《颈椎病》(1975、1981年)、《骨科手册》(1983年)、《矫形外科学》(1986年)、《脊柱的临床疾病与研究》(1991年)、《脊椎疾患的研究与治疗》(英文版,1995年)和《矫形外科学》(1997年)等专著。其论文《脊髓性颈椎病手术治疗214例总结》和《交感性颈椎病的治疗分析》等对颈椎病的认识深化影响较大。
郑怀贤(1897—1981),又名郑德顺,1897年农历十月十五出生于河北省安新县。历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武术协会主席、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全国运动医学学会委员、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主任和体育医院院长等职。幼读私塾两年。1907年的正月十五,新安城里“出会”,第二天就去叉会报名学耍响叉。13岁又拜师“飞叉大王”李洱庆,兼学接骨治伤。1918年被武术名家魏昌义看中,收为弟子。后又拜师魏金山,学习鹰爪翻子和接骨。魏觉得他天赋过人,就把他推荐到当时中国最负盛名的武术家孙禄堂那里,继续深造武功和医术,学到一些骨伤良方的配制方法。1928年经孙推荐,南下去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国术。不久被沪上大亨杜月笙看中,结为金兰。1936年在赴柏林第11届奥运会的国术表演选拔赛上,他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成为去奥运会表演的国术队员之一。出征前,蒋介石、宋美龄夫妇隆重接见并合影。这次表演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使现场观看的纳粹首领希特勒都赞叹不已。此后他名声大振,被黄埔军校聘任为国术教官。1944年在成都体育专科学校任教(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成都体育学院),1958年他创建了成都体育学院附属医院,亲任院长。1960年又创办了运动保健系(1978年更名为运动医学系)和运动医学研究室,担任主任,亲自讲授凝聚他毕生心血的正骨、按摩和伤科用药的经验。他对中医骨伤科造诣很深,人称“骨伤圣手”。如治疗急性腰损伤,片刻功夫,就可使背进来的病员得以恢复,自己走出去。他所创立的郑氏伤科博采诸家之长,重视功能,强调治筋,首创运动按摩。归纳出郑氏正骨12法,摸捏按提拉顶,端送搬摇旋挂;郑氏伤科按摩13法,抚摩、揉、捏、揉捏、搓、摩擦、推压、摇晃、抖动、提弹、振动、叩击和按压;独创经穴按摩8法,摩推按拿,分合揉掐。总结了郑氏伤科经验穴位55个。研制了“舒活酒”“铁弹丸”“三七散”“抗骨质增生丸”“虎骨木瓜酒”等郑氏良方,著有《正骨学》《伤科诊疗》《伤科按摩术》《运动创伤学》等专著。
诸方受(1926— ),江苏省名中医,历任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中医学会及南京市中医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中国骨伤》和《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编委等职。擅长治疗骨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颈肩腰腿痛及伤科疑难病症,研制了“颈康乐”中药颈枕,治疗颈椎病疗效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