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伤科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节 脊柱的连接和运动

一、脊柱的连接
椎骨间的连接有三种形式:属于不动关节的韧带联合,如黄韧带、棘间韧带、关节突间韧带、棘上韧带、项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等;关节,如寰枕关节、环齿关节,相邻各椎骨的上下关节突形成的关节突关节;椎间盘,它是介于不动关节与关节之间的过渡形式。
(一)椎间盘
结构及功能详见本章第四节。
(二)椎间的关节
1.椎间关节
椎间关节是关节突之间的连接,是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连接而成。椎间关节属于滑膜关节,能够完成有限的滑动,关节面覆有关节软骨,其大小、形态和方位随脊柱的不同水平而异。关节囊附于关节软骨周缘,薄而松弛,附着于相对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周缘,向下逐渐变短并紧张。关节囊韧带可增加对关节囊的保护,该韧带可因关节的退变和变形而更加松弛。自第2颈椎至第1骶椎,每两个相邻椎骨间左右各有一个椎间关节。颈椎的关节囊较松弛,胸椎则较紧张,腰椎者则颇肥厚。脊柱各部椎间关节面的朝向不同,因而决定各部脊柱具有不同的运动功能。关节突关节的关节面方向决定了不同区域脊椎的运动特点。在颈部,除第一、第二颈椎间的关节面呈水平位外,其余颈椎之间的关节面都与水平面呈45°角,与额状面平行,两侧椎间关节联合活动,可做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运动。胸椎关节面与水平面呈60°角,与额状面呈20°角,可做侧屈、旋转和少许屈伸运动。腰椎关节面则与水平面呈直角,与额状面呈45°角,可做前屈、后伸和侧屈运动,几乎不能旋转(图2-10-1)。但应注意,个体之间甚至同一个人,关节面的朝向均可有差异。椎间关节的运动和椎间盘的活动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保证了脊柱的稳定和灵活。
图2-10-1 椎间关节关节突的定向
A.下颈椎:关节突和横断面为45°,与额状面平行;B.胸椎:关节突与横断面为60°,与额状面为20°;C.腰椎:关节突与横断面为90°,与额状面为45°
脊柱节段的活动性能取决于椎间关节面在水平面和额状面的朝向。在上颈椎(颈1和颈2)的椎间关节面基本与水平面平行,因此主要以旋转活动为主。下颈椎(颈3至颈7)的椎间关节面呈卵圆形,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上,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前下,与水平面呈45°角且与额状面平行,从而保证了颈部的六自由度运动。在胸椎,关节突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比较稳定,加之胸廓的稳定作用,因此限制了胸椎的屈伸活动,不容易发生脱位。但是,由于活动度较小,受外力作用容易发生关节突骨折,一旦发生关节脱位出现交锁,复位非常困难,常需手术处理。在腰椎,关节突关节面几乎呈矢状位,上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后内,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前外,该位置允许自如伸屈活动,同时允许一定程度的侧屈,其他活动则明显受限制(腰椎每一运动节段的旋转只有左右)。腰椎的关节突关节非常稳定,受外力作用后极少发生脱位,而容易导致关节突或峡部骨折。
关节突关节除了引导脊柱节段的运动以外,还具有承受负荷的作用,其承受负荷的程度与椎体的位置有关。脊柱过度后伸时关节突的负荷最大,占总负荷的30%(图2-10-2)。脊柱前屈并旋转运动时亦可引起椎间关节的高负荷。在承受压缩负荷时,腰椎关节突关节承担约15%~18%的总负荷。
图2-10-2 脊柱后伸
A图:后伸过程中,后侧纤维环、关节突关节和棘突间均产生压应力集中;B图:下关节面围绕下部产生几度的后伸活动;C图:重度后伸会在关节面下缘产生很高的接触力(左图),过度后伸会导致关节外撞击,下关节面先后旋转和关节囊拉伸(右图)
2.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寰枕关节由寰椎上关节凹与枕髁构成,为椭圆形关节,可做俯仰运动。此外,寰椎与枕骨之间还有寰枕前、后膜,分别连于枕骨大孔前、后缘与寰椎的前后缘之间。寰椎与枢椎之间有寰枢关节,头部的旋转运动几乎全靠此运动。寰枢关节包括:寰枢外侧关节,由左右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齿突前后关节,分别位于齿突前面与寰椎前弓的齿凹,和齿突后面与寰椎黄韧带之间,形成两个滑膜囊。寰枢关节周围的韧带及覆膜有:寰横韧带,连接于寰椎两个侧块之间,从韧带中部向上、向下分别发出纤维束覆于枕骨大孔前缘和枢椎椎体后面,称为纵束,它们与寰横韧带共同构成寰椎十字韧带。齿突尖韧带,连于齿突尖与枕骨大孔前缘间。翼状韧带自齿突两侧至枕髁内面,有限制齿突过度旋转的作用。覆膜起自枕骨斜坡,通过齿突及其韧带的后面下行,移行于椎体后面的后纵韧带。
3.钩椎关节
又称椎体半关节或Luschka关节,于1858年由Van Luschka首先描述。椎体上面两侧部的骺环增高,形成钩突,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部的凹面构成钩椎关节。只见于第2颈椎至第7颈椎侧后方之间,其他部位无此关节。两关节面均有软骨覆盖,前、后和侧方均有关节囊包绕,囊的后外侧部纤维层增厚,形成钩椎韧带。关节的内侧界为椎间盘纤维环的外侧缘。由于钩椎关节是后天负重及运动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幼儿期及以前并不明显,加之关节囊内层多无滑膜,因此并非真正的滑膜关节。钩突构成颈椎间孔的前内侧界,有防止椎间盘向侧方突出的作用,骨质增生时可压迫脊神经根和椎动脉、钩椎关节的存在使椎间盘不可能向侧方突出,从而具有临床的重要性。
二、脊柱的运动
脊柱的运动是其功能的重要体现。在空间运动时,有6个自由度的变化,包括旋转、前屈、后伸、侧屈及3个平移运动。脊柱每个运动节段的运动范围在不同的椎骨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在前屈/后伸的过程中,其上胸椎约为4°,在下胸椎位置却可达12°的变化。其原因是由于胸椎的关节突关节在矢状面上呈60°的夹角,因此在前屈/后伸时,便会产生关节突关节的接触。但腰椎关节突关节在矢状面上却是90°平行的排列,因此前屈可产生较大的运动范围,且随着腰椎位置越往下,所产生的运动范围越大,在腰椎位置最大可产生到20°的运动范围。在侧向弯曲的负荷下,由于脊柱的关节突关节皆有其限制作用,因此下胸椎位置可达8°~9°,而在上胸椎及腰椎位置约在6°,故脊柱在侧弯时的整体差异不大。反而是在扭转负荷下,腰椎平行排列的关节突关节造成在旋转时产生极大的拮抗负荷,因此在腰段的运动范围仅有2°。寰、枢椎关节突关节面在旋转时没有产生接触,无法抵抗旋转,因此产生非常大的运动范围,故头部的转动非常灵活。突然的车祸常致颈部先朝前然后再向后摔,使颈部韧带扭伤或颈部关节的不完全脱位,这种创伤称挥鞭样损伤。
脊柱的每个运动节段皆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形态,但不论如何变化,皆会绕着某个瞬时旋转中心的区域进行转动动作。脊柱在发生退变后,其瞬时旋转中心的路径会发生变化。除此之外,脊柱的运动范围明显与年龄有关,从青年到老年,其运动范围约减少30%,且当进行扭转运动时,联结运动包括侧弯及前屈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而丧失的胸腰椎运动范围将由颈椎及髋关节进行代偿,以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
前屈运动主要由腹肌及腰大肌来完成,并借竖脊肌来控制前屈的动作变化;而当脊柱前屈在5°~6°范围时,皆是由脊柱独立完成,但在进一步前屈时,则通过肌群带动骨盆,进行髋关节的弯曲动作。脊柱进行侧弯时,运动的控制主要发生在胸椎及腰椎,在胸椎的运动范围上,关节突关节的角度允许胸椎进行侧弯,但受限于肋骨的形态,其运动范围较小,也就是刚性值较高。
脊柱对于外力的承受主要来自于肌肉的收缩及脊柱本身的刚性,但主要的稳定来源还是脊柱附近的肌群。若是没有肌群来协助脊柱承受外力,而单纯仅有胸椎及腰椎,则只能承受20~40N,否则过大的外力会造成脊柱的折屈。即使人体的肌群及脊柱可抵抗外力,却会因不同的姿势或不同负荷状态下而导致脊柱受力的改变。
在人体直立站立时,其重心线经过第4腰椎的前缘。竖脊肌收缩及脊柱韧带群协助稳定脊柱,腹直肌也会有少许的收缩支撑脊柱。脊柱周围腰大肌的收缩会改变骨盆的角度,进而影响姿势的变化,最后造成脊柱受力的改变。当脊柱直立时,骨盆与骶椎的夹角约30°,当人体放松站立时,该夹角低于30°,人体腰椎前凸曲线变得比较平坦,此时经由改变重心线使人体的能量消耗尽量达到最小,以减少肌群的收缩。相反,当人体腰椎增加前凸及胸椎增加后凸时,该夹角超过30°,从而影响脊柱的受力变化。
这样的变因主要源于人体姿势的改变而影响重心的变化,而人体为了达到静态的平衡,势必通过肌群的收缩变化来抵抗外力。因此,姿势的调整与脊柱受力分布有相依的关系。在腰椎前凸曲线较平的状态下,给一个较大的垂直压力负荷,所产生的椎间盘纤维应变较小,且不会产生较大的椎间盘压力及韧带张力。但若是给予腰椎一个较大的屈曲角度,却会造成椎间盘髓核压力增加、纤维环应变增加及关节突关节接触力及韧带张力增加。因此,过度的屈曲会导致脊柱各结构的变化。但即使如此,腰椎曲线仍是不能太直,否则也会导致腰背平直的腰背痛症状。在不同的年龄组,腰椎的曲线变化有明显的不同。
脊柱的缺陷也会造成脊柱曲线的改变,进而改变脊柱受力的分布。如腰椎椎弓崩裂并脊柱滑脱,使椎体产生向前的位移,而导致人体重心往前位移。但为了代偿重心的改变,在脊柱滑脱处上方的躯干往后移动,却无形中增加了腰椎前凸曲线,导致此部椎间盘承受更多的应力。
椎间盘髓核内压力随着人体动作或外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一个轻松无负荷的坐姿,其髓核内压力低于站立的姿势;人体在直立站立时,脊柱受力约800N,但改变到直立坐姿时,则脊柱受力增加到996N。在人体屈曲时,也会造成重心前移,导致作用力臂的增加,致使髓核内压力改变。在弯腰及提重物时皆造成髓核内压力增加,最高达到直立位数倍以上,而在卧位时,髓核内压则明显下降。髓核内压除了反映出脊柱受力的变化外,也会造成脊柱在前屈动作下,使椎间盘纤维环在前方呈凸出状态,而后方呈张力状态,因此造成内部的髓核往后方挤压。所以一旦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或髓核内压力太大,都会导致椎间盘后侧方突出。若在此状态下,再加入扭转动作,则会使椎间盘后侧方突出更加明显。
腹内压对脊柱的稳定有直接的帮助,因为呼吸在腹部产生压差,形成一股作用压力,使腹部形成一个圆柱状的刚性空气柱,以协助支撑上半身,即腹内压会对人体产生一个腰椎前凸力矩,并且进一步减少椎间盘的垂直受力。
放松站立时,椎体后部肌肉的活动性很低,特别是颈、腰段。据报道,这时腹肌有轻度的活动,但不与背肌活动同时进行,腰大肌也有某些活动。支持躯体重量的脊柱在中立位具有内在的不稳性,躯体重心在水平面的移动,要求对侧有一有效的肌肉活动以维持平衡。因此,躯体重心在前、后、侧方的移位分别需要有背肌、腹肌和腰大肌的活动来保持平衡。
前屈包括脊柱和骨盆两部分运动,开始60°运动由腰椎运动节段完成,此后25°屈曲由髋关节提供。躯干由屈曲位伸展时,其顺序适与上述相反,先是骨盆后倾,然后伸直脊柱。腹肌和腰肌可使脊柱的屈曲开始启动,然后躯干上部的重量使屈曲进一步增加,随着屈曲力矩的增加,竖脊肌的活动逐渐增强,以控制这种屈曲活动,而骶部肌肉可有效地控制骨盆前倾。脊柱完全屈曲时,竖脊肌不再发挥作用,被伸长而绷紧的脊柱后部韧带使向前的弯矩获得被动性平衡。
在后伸的开始和结束时,背肌显示有较强活动,而在中间阶段,背肌的活动很弱,而腹肌的活动随着后伸运动逐渐增加,以控制和调节后伸动作。但做极度或强制性后伸动作时,需要伸肌的活动。
脊柱侧屈时竖脊肌及腹肌都产生动力,并由对侧肌肉加以调节。在腰椎完成轴向旋转活动时两侧的背肌和腹肌均产生活动,同侧和对侧肌肉产生协同作用。
脊柱生物力学研究多以脊柱功能单位进行观察和分析,脊柱功能单位包括邻近两个椎体及其间的椎间盘、韧带,是维持稳定性的基本单位。脊柱的整体运动由各功能单位的运动复合而成,脊柱运动时伴随椎管的形态及容积发生改变。脊柱前屈时,椎管伸长,容积增加;脊柱后伸时,椎管缩短,容积减小。
人体脊柱是一个三维结构,因而也需要相应的三维坐标系统来作为生物力学测试的标尺。笛卡尔坐标系由Panjabi在1981年提出沿用至今:坐标系的X轴指向左侧,Y轴向上,Z轴朝前。脊椎椎体在3个坐标轴中均具有旋转运动(转动)和平行移动(平动),故共有六个自由度(图2-10-3)。脊柱的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常划分为中性区(neutral zone,NZ)和弹性区(elastic zone,EZ)。中性区表示零载荷与中立位之间的运动范围,弹性区表示从零载荷至最大载荷的脊柱运动范围。
图2-10-3 笛卡尔坐标轴——X轴、Y轴和Z轴
箭头表示正向应力方向(+F),弧形箭头表示正向扭力方向(+μ)
脊柱(主要是颈腰椎)的运动还存在共轭现象。共轭现象是指同时发生在同一轴上的平移和旋转运动,或指在一个轴上的旋转或平移运动,同时伴有另一轴的旋转或平移运动的现象。寰椎在纵轴的轴性旋转总伴随有纵轴方向上的平移;下颈椎侧屈时棘突必然凸向对侧;上胸椎的共轭现象与下颈椎近似,中、下胸椎与上胸椎的共轭现象则相反;腰椎的共轭运动是侧屈与屈伸活动间的共轭。通常将与外部载荷方向相同的脊柱运动称为主运动,把其他方向的运动称为共轭运动或耦合运动。如当脊柱承受轴向旋转力矩时,脊柱的轴向旋转运动称为主运动,而伴随的前屈/后伸运动和侧屈运动称为共轭/耦合旋转运动(图2-10-4)。
图2-10-4 颈椎的耦合运动
当头颈向左侧弯时,棘突偏向右侧,表示有旋转运动产生,反之亦然
由于解剖结构的差异,颈椎段、胸椎段、腰椎段及骶尾段的运动特性是不同的。运动的幅度随着脊柱节段不同而各异,主要取决于椎间关节面的朝向。
1.上颈椎
亦称为枕-寰-枢复合体,包括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枕寰关节和寰枢关节的屈伸运动和侧弯运动幅度基本相同,且侧屈运动少于屈伸运动。由于枕骨髁与寰椎上关节突密切对合,故限制了枕寰关节的轴向旋转运动。寰枢关节主要产生轴向旋转运动。寰枢关节的轴向主动旋转活动度为27°~49°(平均39°),被动旋转活动度为29°~46°(平均41°),占整个颈椎旋转活动度的50%。通常在颈椎旋转过程中,最初的45°发生在寰枢关节,然后是下位颈椎参与旋转(表2-10-1)。
表2-10-1 上颈椎活动范围的参考值
2.下颈椎
由颈3~颈7椎体组成。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下颈椎的轴向旋转活动度约为90°,每侧各45°。侧屈较大,各侧约49°,共约98°。屈伸活动度约64°,屈曲约40°,后伸约24°。在每一个平面上,活动度平均分配于整个活动节段。
颈椎良好的柔韧性可以允许颈部有很大的活动范围,可抬头看天花板,低头时下颌抵及胸壁。颈椎整体活动范围:屈伸约145°,轴向旋转约为180°,侧弯约为90°。有学者采用电子角度测量仪对颈椎联合运动进行测量,结果为:轴向旋转活动度为144°±20°,屈伸活动度为122°±18°,侧屈活动度为88°±16°。随着年龄的增长,退变的逐步加重,颈椎活动度逐渐减少。
3.胸椎
由于胸椎参与胸廓的构成,其运动幅度比颈椎和腰椎要明显减小。由于椎间关节面的解剖特性,上、下位胸椎的运动状态分别与颈椎和腰椎的相似。具体而言,上位胸椎(胸1~5)的平均屈伸运动范围为4°,中位胸椎(胸6~10)为6°,下位胸椎(胸10~12)为12°。上、中位胸椎的侧弯运动范围相似,均为6°,下位胸椎则提高到8°~9°。胸椎小关节面由上至下逐渐转为矢状面,因而上位胸椎的轴向旋转运动大于下位胸椎。上位胸椎的轴向旋转约为8°~9°,而下位胸椎只有2°。
胸椎的耦合运动方式与颈椎相似,其特征是侧方弯曲和轴向旋转运动的相互耦合,如侧屈活动是胸椎棘突同时转向凸侧。上位胸椎的耦合运动较为明显,中位胸椎次之,下位胸椎则不明显。
4.腰椎
脊柱由正常直立位置开始前屈的最初50°~60°,主要发生在脊柱的下腰段,脊柱的进一步前屈则需要依赖于骨盆的前倾。腰椎的屈伸活动较大,而轴向旋转较小。腰椎的屈伸运动范围自上而下是逐渐增加的,其中腰5~骶1节段最大。而腰5~骶1侧弯运动和轴向旋转运动是最小的,其他腰椎节段的侧弯及轴向旋转运动则较为相近。腰椎的耦合运动以侧弯活动和轴向旋转相互耦合较为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侧弯伴轴向旋转运动时,棘突转向同侧,这与颈椎及上位胸椎的棘突移向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