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炳南教授运用解表法经验
解表法,为治病八法之首,临证使用极广。然因其若似“轻易”,每被视为小技而轻忽之。殊不知此正医者之基本功也。黎炳南教授对运用解表法颇有独到之处,兹主要以小儿感冒为例简介其经验,以供同道参考。
一、腠理闭塞,解表宜重祛风
小儿感冒,常居门诊量之首位。虽病多轻浅,亦时有误治而迁延不愈,或酿成他证者。黎老认为,现今常见之失误,是将其与温病混为一谈所致。比如,风热感冒与风温在表,教科书都以银翘散治之。此则大有商榷之必要。感冒者,外邪以风为先导,虽有夹热、夹寒、夹湿之异,而均以风邪为主体。与温邪为主之风温,病因迥然有别。温病以热盛伤津为特征,有卫气营血之传变。而风热感冒以邪客肺卫为主,即使伴高热发搐,亦由热扰肝经使然,而非热陷营血之变。此其病机、症状之异。有鉴于此,风热感冒当以疏风发汗为主,清热为佐,使风热之邪随汗而减。而风温之治,清·吴瑭在《温病条辨·上焦篇》中切戒“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其所创制之银翘散,多用凉药,其中少佐芥穗,不过取其芳香以助散热,并无发汗解表之意。今以银翘散作解表主方用治感冒,似有轻于祛风而重于清热之偏,此恐非吴氏之本意。
黎老认为,感冒,乃风邪居表,腠理闭塞,必重用疏风解表之品,使邪从汗解,方为正途。故其处方常用苏叶、防风、荆芥、青蒿、薄荷,甚至麻黄、桂枝,少则三味,多则四、五味。且药量不宜太轻,此“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也。夹寒者,选以上辛温之品;夹湿者,加用祛风胜湿之威灵仙、苍术、藿香等;夹热者,可佐用大青叶、连翘、毛冬青等。邪未入里,一般不用芩、连等过于苦寒之品。有人偏重苦寒清热之药,欲取“抗感染”之效。实则中医治病,不能仅着眼于直接“抗感染”。着重调整机体功能,冀令正复邪退,才是中医优势所在。若不顾病机,滥用苦寒,反阻遏解表透发之机,造成邪气内伏、正不胜邪之患。体弱患者尤应注意。
至于风热感冒之用解表药物,亦不必限于辛凉之品。酌用辛温,每获卓效。
二、辛主开通,发表当不远热
或曰,风热感冒用辛温之品,岂非以温药助热?黎老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虽有“用热远热”之戒,但亦有例外,这就是“发表不远热”。其原意指夏月用药,需避用热药;而发表之治,则无此忌。盖表证者,多为腠理闭塞、玄府不通,治宜以辛散结,开腠理,致津液,从而使玄府开达、汗泄邪去。然“寒则腠理闭”(《素问·举痛论》),鬼门者,非温而不易开也。故辛凉之品,发散之力远逊辛温。发表用热,实可大助发散之功。当然,具体运用,须视病情轻重而定。轻者,或纯用辛凉即可收功。较重者,则辛凉、辛温并用,佐用清热之品,则全方仍为辛凉之剂,辛温不过为发表之助而已,与解表清热之法并无相悖。
所用清热之品,应视其药性强弱适当配伍。如性缓之银花、连翘、大青叶,可配荆芥、防风、苏叶。而大寒之石膏,则可与峻散之麻黄为伍,总以清热不碍发表为度。临证用麻杏石膏汤,常有加用银花、连翘者,此时宜酌加苏叶、防风,温清调配得宜,斯可获解表清热并进之效。再如银翘散,吴氏原方用银花、连翘各一两,芥穗仅取四钱,故无发汗之功。若倍用芥穗,加用防风之类,则又可作解表剂之用。略加化裁,而深意存焉。
三、升散通降,法贵因势逐邪
邪犯人体,有表里、上下之别。黎老极重邪之所居,因势利导,逐邪而出。
风邪袭人,虽无处不达,但多始于肌表及上部。在表者,宜发散之。在上者,宜升透扬越之,临证可加用升麻、柴胡、葛根等。升散结合,收效尤捷。其中升麻尚能清热解毒,尤其兼咽喉肿痛、目疮龈肿者,其用量宜大,小儿用6~8g、成人10~20g。柴胡退热效良,葛根兼能生津,皆可随证选用。
有外感发热难退者,应注意大便通畅与否。大肠居于下而与肺相表里,大便秘结,则肺卫之气机宣透亦受影响。且热郁大肠、热毒上冲,更致热势炽盛难除。对此,黎老常兼施釜底抽薪法,用后每令热势有减退之机。其喜用胖大海以滑肠通便、清热利咽,疗效确切而无峻下之虞。随证或加枳实降气通腑;或佐玄参、花粉增水行舟。个别便秘顽固者,酌用大黄攻下之,但须以缓下为度。
四、症多夹杂,惊、痰、食滞兼理
小儿肝常有余,筋脉未盛,在外感骤发壮热之时,热邪扰动肝经、热灼筋脉,可致惊叫、惊惕、躁动甚至抽风惊厥之夹惊证候。热扰心神,多可在惊搐的同时兼见神识不清、昏不知人,此时自当以醒神定惊为治,可急刺其人中、涌泉、合谷,待苏醒后喂服紫雪丹等清热定惊开窍之成药,大多可获良效。但对既往有高热夹惊病史之小儿(尤为6岁以下),当以预防为主,在其每次外感发热之际,在方药中酌加蝉蜕、钩藤、僵蚕、白芍、象牙丝等平肝定惊之品,发热骤升(超过38.5℃)时,即予服紫雪丹及退热药,多可避免惊搐发生。若按以上方法不能防止惊搐发生或不能缓解其痉搐,则非单纯之外感夹惊,宜按急惊风或癫痫论治。
小儿肺脾不足,感受外邪后往往肺络失宣,乳食停滞,酿成痰浊,而常兼见咳嗽痰鸣之症。故在治外感中常需兼用化痰之品。偏寒者投陈皮、法夏、紫菀,偏热者加桔梗、葶苈子、前胡,其中大便干结者,用牛蒡子、花粉,必令痰浊内清,肺气宣畅,勿使风痰互结,酿成他变。临床中若不防微杜渐,常令普通感冒演变为急性支气管炎甚至支气管肺炎,不可不慎。
小儿脾常不足,感邪后常见运化失调,乳食内壅,以致兼见纳呆,腹胀甚至呕吐、腹泻。故治外感时,必须嘱患儿家人调其饮食,在四诊时注意询其饮食二便,叩按其腹,察其舌苔及指纹,以定其有无兼夹食滞。然者,可配用鸡内金、麦芽、神曲消其食,以枳壳、陈皮等导其滞,大便溏臭者,以火炭母、独脚金清肠利湿消食。
须注意者,消导、化痰以及祛风定惊之药,其性味多为苦温辛燥,若非确有夹惊、夹痰、夹食之证,不宜滥用。
五、益气扶正,气旺宜于达邪
前述多从祛邪而言。然每病之治,必从邪、正两方面看,方为全面。伤风一症,殊非小恙。小儿脏腑柔弱,易实易虚。其中素体虚弱,或被蛮攻伤正者,并非少见。若仍专于发散,则肺卫益虚,邪气留恋不去;或玄府开而不闭,外邪乘间而来,每致病情迁延难愈。盖正气为祛邪之主,若气馁于内,则无力透邪外出。虽有药物为助,亦常无能为力。故治虚人感冒,应重益气扶正。或谓“外感不宜早补”,应是对正旺者而言。以临床所见,补散并用,或散中寓补,或补中寓散,治有法度,并无“关门留寇”之弊。当然,首要辨证准确,分证而治。
气血两虚者,应以补气养血合解表透邪法治之。如谢某,男,14岁,因发热3天来诊。察其症虽壮热(39.2℃),咽红而痛,舌红苔黄,但面色苍白,脉数而细弱,平素多汗。当天查血常规,白细胞仅2.6×109/L。此为气血两虚、无力抗邪之候。故在大队辛凉解表药中,加北芪15g、当归8g,佐升麻、柴胡以助升阳散火。药进2剂,发热大减。继以原方加减调治2天而愈。此例以散中寓补法获效。
表虚者,治以固表祛风法。如吕某,男,5岁。流涕喷嚏2天,恶寒以背部明显,时自汗出,口淡乏味,舌淡,脉浮缓。此为表虚感寒证。投玉屏风散合桂枝汤,二剂而愈。此例虚实并重,以补散兼施法调治。
阳虚者,治以温阳解表法。如陈某,女,7岁。鼻塞流涕3天,恶寒肢冷,面白舌淡,脉细弱。素有哮喘病史,动辄心悸气促。此为阳虚感寒证,重用补骨脂、白术各8g,当归6g,党参、熟地各15g以温补脾肾,佐用麻黄6g、防风8g以发表散寒,服药3剂而告愈,此例以补中寓攻法调治。
阴虚、血虚者,多以补气、温阳为主,兼补阴血,因单纯滋阴养血,恐阴血难以速生,而邪气反留恋不去。而阳气足则阴血易生。且阳气动而不居,为抗邪之主,故气旺宜于达邪也。如冯某,男,1岁,患儿反复发热旬余,体温在38~39℃之间,几经中西药治疗,热仍未退,每于午后明显,精神疲乏,胃纳欠佳,面色少华,时有汗出,但汗出热不解,咽稍红,舌红苔白干,脉细数,指纹浮。诊为气阴不足型感冒。治以益气养阴、扶正透邪为法。拟方:党参12g,麦冬10g,五味子6g,白芍10g,升麻6g,葛根15g,青蒿8g,花粉10g,独脚金6g,人参须5g另炖。药进3剂,热退病愈。对于阴虚感冒患者,用药时不宜选用滋腻养阴药物,恐其滋腻而滞邪。
六、病案举例
前文所述,多以感冒为例,而多种外感表证,不论小儿、成人,均可举一反三,依法而治。兹略举2例,以窥一斑。
(一)风热乳蛾(持续高热)
梁某,男,4岁,住院号:66963。
患儿因高热1天,抽搐2次于1991年7月24日入院。入院诊断为风热乳蛾。经用清热为主的中药及静滴先锋V5天(曾加滴双黄连注射液1天),近3天加入地塞米松静滴,均未能退热。
7月29日邀黎老会诊时,患儿已持续高热近1周(39.5℃左右),诉恶寒、咽痛、轻咳、纳呆、口干,二便尚调。察其精神疲乏,面色无华,咽红,喉核红肿,舌红苔白,脉细数。多项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诊断为乳蛾(外感风热,气阴耗伤),治以疏风解表、清热利咽、益气养阴为法。拟方:苏叶、防风、青蒿、柴胡、升麻、射干、炙甘草各10g,葛根、党参各20g,大青叶15g,人参叶5g,白芍12g。3剂。嘱即停用抗生素及激素,改静滴双黄连液(含银花、黄芩、连翘)。
患儿服药1剂,次日发热大减(38℃)。越1日,发热全退,恶寒咽痛消失。调理数天,痊愈出院。
(二)外感头痛
肖某,男,32岁,住院号:66407。
患者因头痛发热4天、加剧2天,于1991年6月23日入院。病前2天曾冒风淋雨,次日发热头痛,2天后痛如锥刺,经急诊留院观察1天,口服止痛药无效,肌注颅痛定仅短时减轻。患者抱头呻吟、痛苦万状,乃收入住院治疗。
入院症见恶寒发热(38.6℃),头重,痛如锥刺刀剜,阵发加剧,以前额、眉棱为甚。纳呆,二便尚可。无呕吐。素无头痛及头部外伤史。察其形体壮实,表情痛苦,咽红,舌红苔黄,脉浮略数。神经系统检查及脑电图无异常。
诊断为外感头痛(外感风寒,郁而化热)。治以祛风胜湿、散寒清热。拟方:白芷20g,羌活、独活各12g,防风、银花、连翘、桔梗各15g,川芎、甘草各10g,滑石、大青叶各30g,毛冬青50g。急煎予服(未用任何抗生素及西药止痛药。)
药进1剂,发热退、头痛减。再剂,头痛大减。守方再服2日而痛止。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本文原刊于《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黎世明 谢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