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著名老中医名著重刊丛书第十一辑·黎炳南儿科经验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收涩法临证运用别议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散者收之”,指出收涩法是治疗不固不收证候的主要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气、血、精、液的耗散、滑脱,乃正气虚弱、失其收敛约束能力所致,治疗当补虚以治本、固涩以治标,部分患者正虚为主,耗散、滑脱之症不重者,亦可仅用扶正而独治其本。此均基于散者必虚的认识,一般以“虚者可固,实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为其大法。但据临床所见,并不尽然。“散”者,为气不收摄所致。究其因,除气虚不摄外,外邪侵扰,特别是寒邪所袭,亦可令气不收摄。或曰:《素问·举痛论》云“寒则气收”,缘何谓“散”?实则该文已有续论:“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此为气机收潜、凝闭不行之意,而决非气为寒犯反能增强固摄功能之谓。寒者,为肃杀之气,骤然而至,阳气受抑,不能行其收摄之职,故致耗散滑脱之证。施治之法,宜在祛邪散寒基础上辅以收涩法,往往收效更捷。一般认为,实证不可固,免致闭门留寇之弊。此亦未可一概而论。固者,是固其正气;寒实之邪,自当重用温散之品以祛除之,收散并用,令本固而邪去,当无留寇之虞。若仅偏执于祛邪,恐邪去而正亦伤,反可演变为气虚不摄之证。感寒而致气不固摄,与气虚不摄者易于混淆,宜慎辨之。前者素体尚盛,起病不久,多兼恶寒、流涕清稀、咳嗽痰白、便溏臭轻等感寒之证,脉象尚有力。而后者起病较久,或反复发作,且素有面白、多汗、纳呆、食后作泻,或尿频、遗尿等脾肾虚弱之证,脉细而无力。前者治以祛邪散寒为主,辅用收涩之法。后者以补气为本,固涩为标。是以虚者可固,实者亦非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亦非不可固,要明辨虚实,分清主次,标本兼治,其效更捷。

小儿藩篱不密,阳气未充,寒邪所犯,更易致阳气受抑、收摄失职之证,故收涩法的适应证尤多。兹略举数例如下。

一、胃寒泄泻

小儿泄泻初期,一般不主张用固涩药物,因泄多夹湿,或兼食滞,或兼肠热,早用固涩,恐有闭门留寇之虞。但部分患者因饮食寒凉生冷而致病者,可属例外。尤为暑热之时,小儿喜好雪糕冰水、冰冻西瓜之类,大量进食后,稚弱之脾胃不堪其寒,阳气受抑,脾不能升,胃失其降,导致清浊合污而下,出现腹痛腹泻,便下清稀,或伴呕吐等症。其大便稀而臭轻,或先见溏臭、愈泻愈稀而臭味渐轻,此为其与湿热泻鉴别之要。其腹不胀,痛不拒按,大便无酸臭腐败之味,舌苔不厚,此与伤食泻有别。其平素纳食二便正常,舌质不淡,脉象有力,与虚人泄泻迥然有别。因此,四诊详察,结合其进食生冷之病史,其诊断不难。对此胃寒泄泻者,必温其脾胃,此为治本之法。因胃肠受寒,阳气不能收摄津液,可使液渗肠中而加剧泄泻。故佐用收敛固涩,更能收其止泻之功。此乃虽无脾虚亦可用固涩法的依据。

病例一:

周某某,男,4岁。1995年8月2日因腹泻2天来诊。

时值大暑,患儿进食大量冰冻西瓜,当晚起腹痛阵作,大便糊状,略臭秽。次日大便转为稀水样,时见捧腹而啼。家人予服黄连素未见缓解,即到急诊治疗,诊断为“急性肠炎”,以先锋霉素静脉补液,罔效。

来诊时患儿仍排稀水样大便,日解6~7次,臭味不甚,尿少,口干而喜热饮,腹痛时作,表情痛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结合其进食冰冻食物史,知为寒邪直中胃肠,升降失常,气寒不能固涩津液所致。乃治以温中固涩为主。其口干、尿少,为津伤所致,故佐用生津之品。拟方:乌药、木香(后下)各6g,干姜、乌梅各3g,山楂炭4g,苍术、香附各8g,麦冬、茯苓各12g,甘草5g。 2剂,复煎,温分三服。方中乌药、木香、干姜、苍术、香附温中散寒,兼能缓急止痛,乌梅、山楂炭固肠止泻,乌梅尚能合麦冬、甘草酸甘化阴。2天后复诊,腹痛止,大便略成形,日解2次,精神活泼,胃纳大增。乃以平胃散合生脉散加减以善其后。

二、滞颐

本证多见于婴幼儿,以口中经常流涎、浸渍两颐为主证。患儿口腔内无腐破,此可与口疮、口疳鉴别。涎为脾液,本证多脾虚气弱所致,亦有部分因饮食生冷,脾胃受寒而不能收制其津液而发病。前者可见面色苍黄、纳呆便溏、舌淡脉弱等脾虚见证。后者起病不久,有饮食寒凉史而无脾虚见证,以此为辨。前者治以健脾养胃固涩为法。而脾胃受寒致病而无气虚见证者,治当以温其脾胃,收摄涎液为主。

病例二:

蔡某某,男,1岁,1995年12月6日来诊。患儿口角流涎6天。病前因大便干结,家人不时予服凉茶,乃致现今口流清涎不断。观其神色形态未见异常,胃纳尚可,二便自调,且发病不久,当非脾虚之证,而为脾胃受寒,阳气不升,津液失于收摄所致。拟方:乌药、香附各5g,五味子、陈皮各3g,枳壳6g,益智仁8g,龙骨15g,甘草4g。方中乌药、香附、陈皮、枳壳温运脾胃,佐用益智仁、五味子、龙骨收摄涎液,调以甘草。先取2剂,嘱以上药煎取半碗,分多次温服,且停喂凉茶。药进2剂后,流涎明显减少。守上方去香附、加白芍8g,再进2剂,涎止。随访1年未见复发。

三、鼻流清涕

伤风流涕,本属小恙。但部分患者涕清如水、频流不止,往往仅用解表通窍法未能奏效,若误用清热,则其症益甚。清涕长流不止,必属寒证。若兼见面色少华,气短声怯,自汗盗汗,常易感冒,舌淡脉细者,多属肺虚感寒证。治当补肺固涩为主。但亦有平素体质尚健,因骤感风寒而起病者,虽无虚象,亦可用固涩法。盖涕为肺液,风冷之邪侵袭肺卫,随气上乘袭于鼻间,可致阳气受抑、津液不收而源源溢出鼻外。津液涕唾,得热则干燥,得冷则流溢。故治当散其风寒,助以收涩,每能速愈其疾。

病例三:

梁某某,女,8岁。1994年10月11日来诊。患儿感寒后流涕1周,曾服银翘解毒片2天,其涕愈加清稀,频频溢出。日用手帕十余条。现除略恶风寒外,余无所苦。察其面色如常人,舌淡红,苔白,脉浮紧有力。知其为风寒所乘,复为寒药所伤,阴寒盘踞,肺气抑而不振,津液失其所制,乃溢而为涕。治用散寒通窍固涩法。拟方:麻黄、五味子各6g,桂枝、苍耳子、白芷各8g,辛夷花、白芍各10g,甘草5g。2剂。方中麻黄、桂枝、白芍温散风寒,苍耳子、辛夷花宣通肺窍,佐用五味子、白芍收涩敛阴。嘱以水2碗,煎取大半碗,温分二服。药进1剂,涕减大半。再剂,流涕基本消失,仅在遇风时偶喷嚏、流涕少许。乃守上方去麻黄、桂枝,加防风5g,以巩固疗效。再进2剂后,涕止,无复发。

(黎世明 黎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