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胎
怀孕是一件让大多数人高兴的事,流产则是一件让大多数人不高兴的事。如果怀孕是有计划的,流产肯定是非常伤心的结局,于是就出现了保胎这个概念和形形色色的保胎药物与方法。
流产不少见
有一个事实并没有被人们所意识到,流产是很普遍的。在已经察觉出自己怀孕的孕妇中,流产率为10%~20%,如果把还察觉不到的早早孕算进去的话,流产率就会达到30%~50%这个让人很吃惊的水平。80%的流产发生在孕早期即怀孕后13周内。流产又与年龄有关,30岁以下孕妇流产率约为10%,35~39岁孕妇流产率达到20%,40岁以上孕妇流产率达到45%,45岁以上孕妇流产率就超过半数了。丹麦的一项研究发现:48岁以上孕妇流产率达84%。因此预防流产或者叫保胎,首先要做的是不要太晚生孩子,30岁以后怀孕流产的可能就开始增加了。
为什么会流产?
如果流产发生在孕早期,原因通常是因为胚胎有问题。如果流产发生在孕中晚期,则大多是母亲的原因。
受精卵有30%~40%会流掉,在孕早期,多达2/3的人流掉的受精卵有染色体异常,造成这种染色体异常的原因还不清楚,这些受精卵是无法正常发育成胎儿的,所以这类流产可以算是人体的主动堕胎,通常也不会在同一孕妇身上反复出现。
孕早期流产的原因还有黄体酮水平低下、胎盘问题。
孕中期流产的原因主要有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颈管无力、脐带问题、慢性病、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在很多情况下,流产的原因无法确定,有5%的女性会反复流产。
根据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很大比例的流产是不可避免的,再怎么保也无法生出正常的婴儿。
改变生活习惯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们在1996—2002年调查了91427位孕妇,其中3177位在怀孕22周之前流产。在怀孕16周的时候,研究人员对孕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她们怀孕前后的生活习惯,如果已经流产了,就询问流产前的生活习惯。结果发现年龄、饮酒、举起20kg以上重量的重物、夜班、肥胖与流产有关。
根据这个调查结果,科学家总结出从生活习惯上保胎的5个原则:
- 在25~29岁之间怀孕;
- 怀孕期间不饮酒;
- 怀孕前体重正常;
- 怀孕期间每天提重物不超过20kg;
- 只在白天工作。
做到5个原则可以预防多大比例的流产?
25.2%。上面说过了,多数流产是不可能避免的,改变生活习惯只能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流产中的一部分。
在怀孕年龄上,尽量不要高于35岁。在体重上,过重与过轻都不好。体重超重的女性最好在怀孕前减肥,怀孕以后减肥并不能减少流产的风险。
控制体重最好的办法是健康饮食和坚持锻炼,散步和游泳很适合孕妇锻炼,如果平时不锻炼,就要从怀孕之前开始养成天天锻炼的习惯。
除了上面的5条之外,不抽烟、远离二手烟和毒品是每对备孕夫妻与准父母必须严格遵守的。
有证据表明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增加流产的风险,所以孕妇每天的咖啡因摄入量要限制在200~300mg,也就是两杯咖啡所含的咖啡因的量。
黄体酮
黄体酮又称孕酮,怀孕期间,胎盘产生大量黄体酮,使得孕妇的黄体酮水平是未怀孕时的10倍。黄体酮水平升高一直持续到胎儿出生。
正因为孕期黄体酮会升高,给孕妇吃或者注射黄体酮从理论上似乎可以起到保胎的作用,前些年一度成为保胎的标配,但近年来医学界权威人士对此持反对的态度,呼吁停止滥用黄体酮。
前面说过,流产大部分发生在早孕期,黄体酮预防孕早期流产的证据都来自一些小型或设计不完善的试验,荟萃分析发现黄体酮是不能预防孕早期流产的,即便存在黄体酮功能障碍,补充黄体酮也无济于事。
黄体酮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批准用于预防早产,从16周开始,不晚于20周,每周打一针,一直到37周。预防早产也算是保胎,但只是给有早产史的孕妇使用,而且不能是怀有多胞胎的孕妇。
从黄体酮预防早产的临床试验结果上看,仅仅只对有早产史的单胎孕妇有效,而且只能预防1/3早产发生。例如,使用黄体酮后,这类高危人群早产率为37%,对照组为55%;而且有很大一部分临床试验并没有发现注射黄体酮有益。
在安全性上,现有资料认为,黄体酮对母亲、胎儿及日后发育是很安全的,因此使用黄体酮的女性也不用担心孩子日后会出现问题。
预防感染
保胎有个保字,这个保是保护的意思。
为胎儿提供的第一个保护是找一个好的妇产科医生,最好孕期全程看同一个医生。如果怀孕是有计划的,最好在备孕的时候就找好。好医生的概念不是看年资和职称,也不是看是不是在三甲医院,而是看知识的更新程度。
同样从备孕时开始采取的措施是疫苗接种。在怀孕前20周患风疹的话会导致流产和出生缺陷,如果小时候没有接种过风疹疫苗或者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或者自己不确定的话,可以做血液检查看看有没有抗体。如果没有风疹病毒抗体的话,在备孕时要接种疫苗,最好是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联疫苗。接种之后的一个月内不要怀孕,最好等验血确认有风疹病毒抗体后再怀孕。
另外一种疫苗是流感疫苗,不管是否怀孕,都应该在年度流感疫苗上市后尽快接种。
破伤风类毒素在孕期是可以注射的,如果孕妇过去没打过类毒素,应在首次注射后4周再注射一针,如曾经注射过,则只需要在妊娠早期至分娩前3周间注射一次类毒素就可以预防新生儿破伤风。
疫苗只能预防有限的几种传染病,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怀孕后少去人多的地方,在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更要注意,如果周围有人患呼吸道传染病,就要有意识地避免接触。
孕妇感染巨细胞病毒会导致胎儿听力丧失、视力缺陷或失明、学习障碍或癫痫。巨细胞病毒感染在孩子中很常见,如果家中或生活环境中有儿童的话,就更要勤洗手,尤其是接触孩子之后,不要和孩子分享食物或餐具。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和儿童接触。
孕妇应该做乙型肝炎及性病检查,弓形体病对胎儿有威胁,极少数人没有感染过,在怀孕期间最好不养猫,至少不要接触猫粪便。
注意防护
怀孕之后孕妇们都有防护意识,比如前些年很火的防辐射服,这种东西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可以让人一眼就看出您怀孕了,上车让个座还是会经常遇上的。私信里也经常有人问类似的问题,电脑对孩子有没有影响?复印机、打字机有没有辐射?
辐射确实到处都是,不仅是人为的,还有天然的辐射。但不是所有的辐射对人体都能够造成损害,只有电离辐射才会损伤DNA(deoxyribo nucleic acid,脱氧核糖核酸)。
接受高剂量电离辐射肯定会增加患癌的风险,X线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核素扫描等检查属于这类电离辐射,孕妇要尽可能避免,而MRI和超声波则不属于电离辐射,因此超声波常用于孕检。
天然存在的电离辐射是低剂量的,目前认为低剂量电离辐射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只不过这种风险是很低的,而且和接受的辐射量有关。居住在美国的人们平均受到的天然电离辐射的量为每年2~3mSv,有些地区比如美国的科罗拉多州高一些,每年达到10mSv。而高剂量电离辐射一般是指200mSv以上的。
拍一张胸片的辐射为0.02~0.1mSv,相当于2.4~10天的自然辐射量,牙科的X线检查的辐射只有0.01mSv左右,其致癌的可能性可以忽略不计。所以电离辐射既要尽可能避免,也不要大惊小怪。非电离辐射比如微波炉、手机等就不必担心了。
一些有毒的物质,砷可能导致流产和出生缺陷,铅不仅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还会造成胎儿出生缺陷,甲醛、环氧乙烷会增加流产的风险,苯会导致早产,这些化学物质都要尽可能避免接触。
能够采取的措施有少喝苹果汁和葡萄汁,因为里面有少量的砷;少接触玩具之类以免接触铅;新买的家具先在通风的地方放一放以减少甲醛接触;少接触油漆等物。
对腹部也要注意保护,不要参与任何可能导致腹部受伤的运动,比如肢体碰撞、可能摔倒的那些项目,另外坐车和开车一定要系上安全带。
吃与不吃
网络上有很多吃这个吃那个保胎的文章,实际上,孕妇吃什么食物不吃什么食物与流产关系并不大。
真正应该吃的是叶酸,因为缺乏叶酸可能引起出生缺陷,因此从备孕时就要开始吃叶酸。可以选择叶酸片,也可以选择含有足够叶酸量的孕妇维生素,此外应多吃绿叶蔬菜、豆类等富含叶酸的食物。
不应该吃的也有,食物中的细菌和寄生虫有可能引起流产,因此未消毒牛奶制成的奶酪、生鱼片和寿司、冷餐肉等都尽量避免,总之没有做熟、有可能含有微生物的食物都要少碰,含汞高的鱼类比如鲨鱼、剑鱼、鲭鱼也要避免。
不要乱服药物,但是如果患有慢性疾病的话,就要控制、坚持吃药。各类药物都有能够在孕期安全使用的,要咨询医生,在怀孕期间坚持服药并根据怀孕的情况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