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护理专升本)规划教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儿童发展理论

学习目标
掌握 性心理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分期。
熟悉 性心理发展理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的内涵。
了解 道德发展理论的分期和内涵。
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Freud S),著名的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通过精神分析法观察人的行为,创建了性心理发展理论(theory of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弗洛伊德的理论注重于儿童性心理的发展、对自己身体的欣赏及与他人关系的建立。他认为性本能是个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他用“性心理”来描绘感官愉悦的体验,认为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如果某一阶段的需求未得到满足,便会产生心理问题,并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一)口腔期(oral stage,0~1岁)
婴儿专注于与口有关的活动,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经口的活动来获得快乐与安全感。口部欲望得到满足,则有助于婴儿情绪及人格的正常发展。若此期发展不顺利,会造成以后自恋、悲观、退缩、嫉妒、猜疑、苛求等人格特征,还会出现咬指甲、吸烟、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当对婴儿进行侵入性操作前后可给予喂养或安慰奶嘴。
(二)肛门期(anal stage,1~3岁)
儿童关心与直肠及肛门有关的活动,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所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排便环境和氛围对儿童的个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如父母在这段时期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恰当,则孩子能与父母产生和谐的关系,并形成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如父母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出现问题或儿童存在与排泄有关的不愉快经历,则会形成缺乏自我意识或自以为是、冷酷无情、顽固、吝啬暴躁等人格特征。当幼儿住院时,应该鼓励儿童维持在家的排便习惯和方式,儿童因环境陌生可能导致排便行为退化,不应嘲笑责骂儿童。
(三)性蕾期(phallic stage,3~6岁)
儿童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并察觉到性别差异。男孩经由恋母情结而偏爱母亲,女孩则经恋父情结而偏爱父亲。健康的发展在于与同性别的父亲或母亲建立起性别认同感,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性别行为和道德观念,如发展不顺利,则会产生性别认同困难或由此产生其他的道德问题。
(四)潜伏期(phallic stage,6~12岁)
儿童早期的性欲冲动被压抑到潜意识领域,把精力投放到智力及身体的活动上,儿童的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转而注意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愉快感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游戏或一起活动。如果发展好,可获得许多人际交往经验,促进自我发展。若此期发展不顺利,则会造成强迫性人格。
(五)生殖期(genital stage,12岁以后)
深藏于潜意识中的性欲冲动,随青春期的到来开始涌现。此期儿童对异性发生兴趣,注意力由父母转移到所喜爱的性伴侣,有了与性别有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若此期性心理发展不顺利,会导致严重的功能不全或病态人格。学校和社会应提供各种形式的性知识教育,护理该期儿童时要注意维护其隐私。
二、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心理学家艾瑞克森(Erikson E),将弗洛伊德的理论扩展到社会方面,形成了心理社会发展理论(theory of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艾瑞克森理论强调文化及社会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认为生命的历程就是不断达到心理社会平衡的过程。他将人的一生分为8个心理社会发展阶段(其中前5个阶段与儿童的心理社会发展有关),并认为每个阶段均有一个特定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即是儿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必然遇到的挑战或危机。成功地解决每一阶段的发展问题,就可健康地步入下一阶段;反之,将导致不健康的结果而影响后一阶段的发展。
(一)婴儿期
主要的社会心理发展问题:信任对不信任(trust vsmistrust)。信任感是发展健全人格最初且最重要的因素,人生第一年的发展任务是与照顾者(通常是父母)建立起信任感。良好的照料是发展婴儿信任感的基本条件。如果父母的喂养、抚摸等使儿童的需要得到满足,其对父母的信任感就得以建立,这一信任感是儿童对外界和他人产生信任感的来源。信任感发展的结果是乐观,对环境和将来有信心。与此相反,如果儿童经常感受到的是痛苦、危险和无人爱抚,便会产生不信任感和不安全感,婴儿会把对外界的恐惧和怀疑情绪带入以后的发展阶段。在护理婴儿时应经常抱起安抚以利于其信任感的形成。
(二)幼儿期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自主对羞涩或怀疑(autonomy vs shame or doubt)。此阶段幼儿通过爬、走、跳等动作来探索外部世界,对自己的身体、行为、环境的控制能力加强,逐渐建立了自主感。他们在许多领域开始独立的探索,通过模仿他人的动作和行为进行学习;同时由于缺乏社会规范,儿童任性行为达到高峰,喜欢以“不”来满足自己独立自主的需要。当幼儿自我实现得到满足和鼓励时,其自主性得到发展。此时,如果父母替孩子包办一切,而不允许他们去做想做的事,或对其独立行为缺乏耐心,进行嘲笑、否定和斥责,将会使儿童产生羞愧和疑虑,儿童将怀疑自己的能力,并停止各种尝试和努力。鼓励儿童做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如自己进食,即使会弄得周围一塌糊涂,也应给予支持和鼓励,避免过分干预;同时,用温和、适当的方式约束儿童,使其按社会能接受的方式行事,学会适应社会规则。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自我控制和自信,形成有意志的品质。
(三)学龄前期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主动对内疚或罪恶感(initiative vs guilt)。随着身体活动能力和语言的发展,儿童探究范围扩大,他们开始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敢于有目的地去影响和改变环境,因而产生一种自我意识。如果对他们的好奇和探究给予积极鼓励和正确引导,则有助于他们主动性的发展。反之,如果总是指责或批评孩子的行为,禁止他们有一些离奇的想法或游戏活动,或要求他们完成其力所不能及的任务,均会使他们产生内疚感、缺乏自信、态度消极、怕出错、过于限制自己的活动。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建立方向感和目标感,形成有目的的品质。例如,在儿童住院期间会对很多医疗器械感到好奇,在护士听心率时用手去碰碰听诊器,不要指责他,而是让儿童自己听听心跳,积极回答儿童想知道的问题,并鼓励儿童在进行操作前帮忙做准备,如准备胶布等,让儿童有成就感。
(四)学龄期
主要心理社会发展问题:勤奋对自卑(industry vs inferiority)。此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决定性阶段。儿童迫切地学习文化知识和各种技能,学会遵守规则,从完成任务中获得乐趣,并强烈追求如何将事情做得完美。如果在这个时期儿童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并受到鼓励和赞扬,则可发展勤奋感;如果无法胜任父母或老师指定的任务,遭受挫折和指责,儿童易产生自卑感。此期顺利发展的结果是学会与他人竞争,追求创造和自我发展,形成有能力的品质。父母、老师等均有责任帮助儿童发掘其自身的勤奋潜力。
(五)青春期
主要的心理社会发展问题:角色认同对角色混淆(identity vs role confusion)。随着身体迅速而显著的变化,青少年开始关注自我,探究自我,经常思考“我是怎样一个人或适合怎样的社会职业(角色)”的问题。他们极为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并与自我概念相比较,一方面要适应自己必须承担的社会角色,同时又想扮演自己喜欢的新潮形象,因此他们为追求个人价值观与社会观念的统一而困惑和奋斗。正常的社会心理发展主要来自于建立其独立自主的人生观念,并完善自己的社会能力和发展自身潜能,形成忠诚的品质。如无法解决上述冲突,则会导致角色混淆,没有自控力,没有安全感。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Piaget J),瑞士心理学家,基于对儿童行为的长期观察,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力起源于他们的动作或行为,智力的发展就是儿童与经常变化着的、要求其不断做出新反应的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皮亚杰把认知发展过程分为4个原则阶段,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完善,并为后一阶段打下基础。各个阶段的发展与年龄有一定关系,但每个人又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各不相同。
(一)感觉运动期(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儿童通过与周围事物的感觉运动性接触,如吸吮、咬、抓握、触摸、敲打等行动来认识世界,期间经历6个亚阶段,主要特征是形成自主协调运动,能区分自我及周围的环境,构成了自我概念的雏形,开始形成心理表征,能将事物具体化,对空间有一定的概念,并具有简单的思考能力,形成客体永久概念,即意识到物体是永远存在的而不会神秘消失。
(二)前运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
儿童能用语言符号、象征性游戏等手段来表达外部事物。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单纯、不可逆,即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和看待事物,不能理解他人的观点,只注意事物的一个方面,不理解事物的转化或逆向运动;能将事物依次连接起来,但缺乏正确的逻辑推论能力。例如儿童会把自己生病住院与不听家长的命令相联系。
(三)具体运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
儿童能比较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学会以别人的观点看问题,能理解事物的转化,并能拼接具体形象的支持,进行逻辑推理活动,形成守恒概念,即能认识到客体外形变化,其特有的属性可以不变,能进行可逆性思维,但不能进行抽象思维。
(四)形式运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2岁以上)
儿童的思维能力开始接近成人水平,他们不仅思考具体的(现存的)事物,也能思考抽象的(可能发生的)情景,并有综合性的思维能力、逻辑推论能力及决策能力。
四、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科尔伯格(Kohlberg L),基于对儿童和成人道德发展的研究,提出了3期6个阶段的道德发展学说(theory ofmoral development)。科尔伯格认为,所谓道德发展,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学到的是非判断标准,以及按该标准去表现的道德行为。
(一)前习俗期(preconvention stage,1~6岁)
家长和其他权威人物的教导,对儿童来说,道德是外来的概念。当面对道德的两难情境,进行好坏、对错的判断时,他们往往依据外界对其的限制,而不能兼顾行为后果是否符合社会习俗或道德规范。此期分为2个阶段:
1.惩罚-顺从导向阶段
此阶段儿童根据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行为本身判断好坏,是非观念建立在回避惩罚的基础上,因此无条件地遵从制定规则的权威人物要求,没有语言和行为一致的概念。
2.相对公立导向阶段
此阶段是非观念主要建立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基础上,尽管他们也有公平、回报、共享的概念,但这些概念是很实际的、具体的,而没有公正、感激、忠诚的含义。
(二)习俗期(conventional stage,6~12岁)
此期儿童开始形成道德观念,他们一般以社会习俗或规范为准则,行为动机主要为符合父母、家庭、社会的需要,能遵守社会道德及法规,有了忠诚和服从的概念。此期分为2个阶段:
1.好孩子导向阶段
他们认为应遵守规定的行为,只有个人做得好才能赢得赞扬,一切行为均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
2.社会秩序导向阶段
儿童的道德发展从关心他人发展到明确社会需求上,能遵守社会习俗和规则,完成任务,尊重权威,有责任心和义务感,认为维护社会规则才是正确的行为。
(三)后习俗期(postconventional stage,12岁以上)
此期儿童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现实和有效地自身道德观念和原则,能全面进行自我约束,有个人需要、团体利益的道德观念和原则。此期包括2个阶段:
1.社会契约导向阶段
尊重法规,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要对社会负责,保证大多数人的利益。
2.普遍道德原则导向阶段
凭借自己的良心判断是非,追求平等、博爱的人生原则,这些原则是个人自主选择的,并非每个人的道德水平都能达到这个阶段。
在护理工作中,应合理使用儿童发展理论对儿童及其家长进行指导,加强对患儿心理行为表现的关注和理解,促进儿童心理、社会层面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