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外科学(第4版)(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肋软骨炎

一、非感染性肋软骨炎

非感染性肋软骨炎是指肋软骨的一种非特异性、非化脓性感染病变,Tietze(1921年)首先报道此病,故也称作Tietze综合征。好发于青壮年,临床上女性略多见,病因不明确。通常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内分泌代谢异常或肋软骨营养障碍等因素有关。组织学检查肋软骨的组织结构变化无特异性。

【临床表现和诊断】

肋软骨单发或多发隆起,以第2、3肋软骨多见,多为单侧、也可双侧。通常有疼痛伴压痛,皮肤表面及皮下组织正常。同侧上肢活动、咳嗽动作、侧身卧位或劳累时都可使疼痛加剧,休息后可减轻。部分患者症状可反复,迁延数月或数年,部分患者自行痊愈。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如局部肋软骨肿大伴压痛而无皮下红肿。X线检查(包括胸片、CT)可排除胸内病变,需与胸壁肿瘤、胸壁结核等其他一些疾病鉴别。

【治疗】

以对症处理为主,常使用消炎镇痛类药物,疼痛剧烈者可予普鲁卡因和激素局部封闭治疗。理疗、中医等一些治疗方法也有一定效果。若不能排除恶变可能,应限期行肋软骨活检。

二、感染性肋软骨炎

感染性肋软骨炎为临床上一种不常见的胸壁感染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后者远多于前者。多见于手术后,如胸骨切开类手术、乳腺扩大根治术、胸腹联合切口类手术等术后都可发生肋软骨炎,另外创伤、烧伤等外因也可是本病的重要原因。肋软骨为无血管组织,它的血供来源于骨膜,如果骨膜感染控制不佳,软骨就因缺血坏死,炎症经久不愈,局部可形成脓肿和窦道;另外软骨感染后炎症常可蔓延至邻近相融合的软骨,以第6~10肋软骨前端形成的肋弓处多见。

【病因】

少数情况下可见由结核杆茵、伤寒杆菌等病原菌经血循途径造成原发性肋软骨感染,多见的继发性肋软骨感染是胸心外科手术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致病菌主要为化脓性细菌和真菌。

【临床表现和诊断】

感染性肋软骨炎早期表现为局部肋软骨区的皮肤红、肿、热、痛和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等,迁延期体温多正常。局部软组织坏死可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迁延难愈的窦道,局部可见苍白的肋软骨外露。局部换药难以奏效。细菌培养和组织活检可确诊并与其他疾病相鉴别。CT检查可了解胸内情况,窦道造影可了解病变的大约范围。

【治疗】

早期因明确诊断,采用抗感染等保守治疗方法,迁延期通过手术切除感染区肋软骨是根治感染性肋软骨炎重要方法。对于参与形成肋弓的下胸壁肋软骨,一次性切除数处病肋可能造成胸壁软化,可选择分期手术。为防止肋软骨感染向相邻的肋弓或软骨蔓延,还可采用分隔手术法,先切除邻近病灶区域的部分正常肋软骨,待伤口愈合后再处理感染的肋软骨。术后的创面通常应开放引流,较大的创面在清洁后可行二期植皮或皮瓣修复术。

局部清创前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控制全身毒血症状也很重要,同时给予足够的营养支持以保证创面的生长能力。

(陈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