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介入超声临床应用指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介入超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预防

介入超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可分为近期并发症和远期并发症。近期并发症是指消融后围术期内发生的、与手术操作技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远期并发症是指围术期后发生的、与操作技术直接相关或不直接相关的并发症。
1.近期不良反应与并发症
(1)疼痛:
是穿刺术中、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以穿刺局部轻微疼痛为主,肝脏占位性病变穿刺术后疼痛主要发生在术后48小时内,穿刺点局部疼痛,疼痛轻微者,不予特殊处理,如果穿刺区疼痛剧烈,应警惕出血或腹膜炎可能。
(2)发热:
多数患者有37.5℃左右低热。若超过38.5℃时需对症处理,并注意排除有无合并感染,必要时进行血常规、血培养检查,对症处理无效、有明确感染证据者需使用抗生素。
(3)出血:
其发生率与所涉及的脏器、病灶性质,使用针具的类型和外径、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等有关。近年来,随着超声仪器性能的改进、彩色多普勒灵敏度的提高和穿刺技术培训的加强,穿刺出血的发生率大大降低。因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实时显示穿刺路径的血管情况,提示血管管径及走行,从而提示术者调整进针路径和方向,避免出血的发生。术前应严格掌握穿刺适应证和禁忌证;对凝血功能异常的患者应纠正后方可行穿刺诊疗术;选择穿刺路径时应用彩超检查穿刺路径上是否有较大血管并予以避让,并最好选择经过一定厚度的正常组织再进入肿瘤的路径;穿刺过程中当针尖抵达脏器表面时应要求患者短暂屏气,迅速进针,防止针尖斜面对脏器包膜形成切割样损伤。对搏动性肿块进行穿刺时需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肿瘤与周围动脉的关系,避开大血管。减少粗针穿刺次数。有出血倾向者应事先应用止血药物,并改用细针穿刺。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及时与相关临床专科联系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同一穿刺点穿刺针数不宜超过3针,如需较多穿刺组织材料,可另选其他穿刺点再行穿刺取材。
(4)感染:
穿刺活检并发感染的机会很少,引起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介入器械细菌污染和操作的不规范,严格器械灭菌和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最有效途径。对免疫力低下、糖尿病、胆道手术患者,应预防性在围术期使用抗生素。
(5)邻近器官的损伤:
消化道穿孔最为常见,也可引起胆漏、胰漏、肠漏等。针道的穿通伤,由于穿孔较小,经过严密观察,多数可保守治疗。消融造成的热损伤通常需要早期外科干预,以免继发性的并发症发生而危及生命。
(6)休克:
介入治疗的心理影响、疼痛、迷走神经反射、低血糖等均可以引起休克的发生。因此,术前充分的心理支持、麻醉技巧、止痛、操作的熟练程度和恰当的进食和补液,对预防休克相当重要。
2.远期并发症
(1)胆道狭窄:
多数由于肿瘤临近主要胆管,热消融对胆管壁组织直接造成损害,继发胆管的炎症、纤维化、萎缩狭窄。消融时注意消融针与胆道的距离,对邻近胆道肿瘤实行热消融与化学消融联合应用,胆道壁测温,或胆管内置管预防性冷却灌注,对预防胆道损伤有一定的帮助。
(2)血管狭窄:
一般热消融对离针道1cm以外的直径在0.3cm以上的静脉性血管影响甚小。但当血管狭窄、血流减慢、消融针距离小于1cm、能量加大或时间延长时,有可能增加血管内血栓形成或血管壁损伤的可能性。对于器官唯一滋养血管或引流血管的损伤,可造成器官坏死和功能的衰竭,如半肝切除者的单肝动静脉、严重肝硬化的肝静脉萎缩,均应特别注意动静脉的保护,精心设计治疗方案和穿刺路径。
(3)器官功能不全:
局部消融对器官功能的保护有较大的优势。但对于器官体积小、病灶大,或器官本身功能不佳的患者,器官功能不全易于发生。
(4)肿瘤种植:
发生率1/10 000~1/1000。以针道种植为主。避免直接刺破肿瘤、减少穿刺次数、烧灼针道等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