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临证实践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猪苓汤证

1.临证原理
同阳明病。
2.方剂介绍
(1)意义:
本方是《伤寒论》治疗阴虚水热互结证的著名方剂,后世多有发展,载于经文223条、319条。223条经文曰:“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2)组成:
即五苓散去白术、桂枝,加阿胶、滑石而成。
(3)功用:
滋阴、清热利水。
(4)主治:
阴虚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呕恶下利,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3.辨证论治
试以《伤寒论》经文第223条辨证论治如下:
依据临证原理,确定“小便不利者”为主症,“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猪苓汤主之”为性症、体征、以方测证。
“小便不利”,是水蓄下焦而不利所为。“若脉浮发热”,是阳明余热犹存,表现在外所为;“渴欲饮水”,一因伤津,二因水热互结,气不化津所为,又因饮水,对水热互结不利,故渴欲饮水;“猪苓汤主之”,以方测证,当知阴虚水热互结证。
所以综上性症、体征、以方测证,可以确定“小便不利者”为阴虚水热互结证。
病证已明,所以论治有据,滋阴清热利水自然确定为治则,方选猪苓汤主之。
4.临证笔录
例一:
赵某,女,48岁。
病史:
患慢性肾炎3年,两腿时而水肿,时而消退,足踝及足背扪之有凹陷,纳谷食少,腰背酸楚,怕冷,神疲乏力。但手足心灼热,午后两颧潮红,小便短少,此次犯病月余,赴医院验尿蛋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望苔薄质偏红,脉沉细数。
中医:
水肿为主症,综观性症,可以确定水肿为阴虚水热互结证,治以滋阴清热利水,选方:猪苓汤。拟方:云苓15g、泽泻12g、猪苓12g、滑石20g、阿胶12g、党参15g。水煎7剂。药后水肿减轻,扪至凹陷变浅,再予七剂。足踝及足背按之无凹陷,余证皆退。
心语:
嘱其少盐饮食。睡眠足部垫高(4~7cm),以帮助血液回流,减轻水肿。
例二:
丁某,女,12岁。
病史:
一周前先感冒,后去饭店吃自助餐,饮食不新鲜,又吃得过饱,导致发热38.2℃,上吐下泻,一连三天,赴医院,验血、验二便、拍片,终诊“急性胃肠炎”。输液打针,两天病情刚有起色,就办出院,第二天又发热37.8℃,纳谷甚少,口渴欲饮,大便泄泻,小便量少,无奈之中,决定看中医。
中医:
阳明病腹泻之后,发热又起,小便量少,说明热邪不能除去,津阴已伤,热邪入腑与水相结,蓄于下焦,而成水热互结证,胃气上逆则呕,水饮下迫大肠则泄。舌质红脉沉小弦而数,亦证明阴虚水热互结证。治以滋阴清热利水,选方:猪苓汤。拟方:茯苓15g、泽泻12g、猪苓15g、滑石20g、阿胶珠12g。三剂服完,发热已退,续服七剂,吐泻等症皆瘥。
心语:
在饭店吃自助餐过饱,易引起发热、吐泻,形成阴虚水热互结证,应用猪苓汤,常获良效。临床应该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