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柴胡桂枝汤证
1.临证原理
同太阳病及少阳病。
2.方剂简介
(1)意义:
柴胡桂枝汤是《伤寒论》治疗太阳少阳合病或并病的名方,后世多有发展。如《皇汉医学》之柴胡桂枝加石膏汤,即本方加石膏。
(2)组成:
即小柴胡汤与桂枝汤各取半量的合方,或说小柴胡汤加桂枝、白芍。
(3)功用:
和解少阳,兼发表邪。
(4)主治:
《伤寒论》第146条曰:“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3.辨证论治
以《伤寒论》经文第146条辨证论治如下:
依据临证原理,确定“微呕,心下支结”为主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为病程,表证未解,性症,太阳少阳并见,以方测证。
“微呕”,由于邪入少阳,胆邪犯胃,胃气上逆为之;“心下支结”,夫少阳之脉,从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其经气郁结使然也。心下支结是与胸胁苦满相似而较轻微;“伤寒六七日”,一般为表证解除之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可知太阳证未罢,风寒之邪滞留于表,气机不畅,扰乱心神为之,从“微恶寒”,发热,可说明太阳表证尚轻;“外证未去者”仍指太阳少阳表证并见;“柴胡桂枝汤主之”,以方测证,当知少阳病兼表证。
所以综上病程,表证未解,性症,太阳少阳并见,以方测证,可以确定主症“微呕,心下支结”为少阳病兼表证。
病证已明,自然论治有据。“和解少阳,兼以解表”必然成为治则。方选柴胡桂枝汤主之。
4.临证笔录
太阳少阳合病证
陆某,女,25岁。初诊:2002年12月9日。
病史:
昨天淋雨上班,头身疼痛,发热恶寒,上午热轻,下午热重,怕风寒吹,口苦咽干,两眼昏花,不思饮食,上腹及胁胀满,二便尚可。医院检查,未发现大病,给解热镇痛药,毫无效果,而且头腰疼痛加重,发热亦甚,傍晚高达39.1℃,心急,要看中医。
中医检查:
舌苔薄白,舌质偏红,脉浮弦。证乃太阳少阳合病。选方:柴胡桂枝汤。发散外邪,和解少阳。拟方:柴胡15g、党参15g、黄芩12g、清半夏9g、甘草6g、生姜6g、大枣5枚、桂枝10g、白芍12g。先予一剂,药尽,头腰疼痛减轻,发热退至38.1℃,药证相符,再予两剂,痛止纳增。诸疾皆愈。
心语:
小柴胡和解枢机,桂枝调和营卫,故祛病神速。二方相合,未有增减化裁。经方若要加减,最好加一或者减一。这样影响经方小,容易分析,总结经验。若加减多味,有效或者无效不好分析判断,吸取教训。
产后高热证
赵某,女,34岁。初诊:2005年5月1日。
病史:
患者顺产一男婴儿,但历经一周,恶露不尽,少腹疼痛,热敷则适。前医予生化汤加黄芪,拟方:当归12g、川芎15g、炮姜10g、桃仁12g、甘草6g、黄芪30g。服后少腹疼痛已愈,但今起突然寒战,高热不退(39.8℃),上午轻,下午重,口苦咽痛,恶心欲吐,不思饮食。医院检查:血WBC1.8万,中性90%,RBC400万。病人紧张,邀我诊治。
中医检查:
室温太高,门窗紧闭。由于恶露不尽,郁遏化热,故发热上午轻,下午重,证似太阳少阳合病。选方:柴胡桂枝汤三剂。拟方:柴胡12g、党参15g、黄芩9g、清半夏9g、生姜6g、甘草6g、大枣5枚、桂枝10g、白芍10g。药服完,上午发热37.2℃,接近正常。药证相适,再予三剂,诸症皆愈,验血复常。
心语:
产后室温不可太高,门窗不可紧闭。阴部注意卫生,以免恶露郁遏化热,高热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