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医院感染的常见控制方法
一、标准预防
HCV感染者的血液及其他体液如羊水、精液、脑脊液及渗出液等均具有潜在传染性,为了防止HCV在医院内的传播,需要加强标准预防措施的落实。标准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在适当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设备、遵守医疗操作和医疗设备操作的各项规定以及在对医疗设备进行清洁和再处理过程中执行严格的标准。标准预防包括一系列控制血源性疾病的程序和措施,具体内容有:
1.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前、接触患者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从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需要更换手套。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的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两个患者之间、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患者时。
3.被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其暴露及污染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物品,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他患者、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在用于下一患者前应进行清洁和适当的消毒。
4.在患者的血液、体液有可能发生喷溅的情况下,医务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如配戴眼罩、口罩,穿隔离衣等,防止医务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5.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包括患者床及床旁仪器)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6.对锐器进行适当的处理和处置。
7.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患者应隔离。
8.配备相应的医疗卫生设备并定期进行清洗、运输和维护。
二、手卫生
接触性传播在医院内血源性疾病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护士的手从某一个患者身上接触到受污染的血液,若没有及时更换手套和做好手消毒会将病原体传播给下一个患者。手卫生是预防接触传播疾病最重要、简便、经济和有效的方法,是医院感染控制中既简单又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源头上有效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一)手卫生的定义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二)医务人员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的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用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和配餐前。
(三)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见图2-1;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见图2-2、图2-3;
(3)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2-4;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2-5;
(5)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见图2-6;
图2-1 掌心对掌心搓揉
图2-2 手指交叉,掌心对手背搓揉
图2-3 手指交叉,掌心对掌心搓揉
图2-4 双手互握搓揉手指
图2-5 拇指在掌中搓揉
图2-6 指尖在掌心中搓揉
(四)手消毒剂
手消毒剂是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己定、碘伏等。手消毒剂主要分为速干手消毒剂和免冲洗手消毒剂,其中速干手消毒剂为主要含有醇类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免冲洗手消毒剂主要用于外科手消毒,消毒后不需用水冲洗的手消毒剂。
(五)手卫生效果的监测
手卫生合格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1.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 2
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 2
三、锐器伤的处理
锐器伤是指在工作时间内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如安瓿碎片等所造成的使皮肤出血的意外伤害,是医院中一种与注射密切相关的职业伤害。研究表明,锐器伤是导致医务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20多种病原体可以通过锐器伤接触传播。美国CDC对针刺伤后感染的前瞻性研究进行分析后得出,1次被HIV或HCV污染的针刺伤引起HIV、HCV感染的可能性分别为0.3%~0.5%、4%~10%,而易感人群发生1次HBV污染的针刺伤后感染机会为6%~30%。在临床工作中,护士是医院中锐器伤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导致护士锐器伤的工作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患者日常治疗护理密切相关的行为,如抽血、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指尖血糖试验以及将患者的血液或体液标本从注射器注入标本容器等行为;另一类是与清洗和处理针头相关的行为,如分离或连接静脉管道、清洗锐器等。研究表明,多数锐器伤的发生是可以避免的,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预防锐器伤的发生。
(一)锐器伤的预防措施
1.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
研究表明,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培训是减少职业性损伤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医务人员定期开展职业防护的培训,内容包括职业防护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血源性传播疾病相关知识等,提高医务人员自身防护的依从性;加强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的培训,强化锐器伤是可以有效预防的观念,摒弃一些医疗操作过程中的不良习惯如徒手掰安瓿、针头回套以及不戴手套操作等。
2.加强对医务人员锐器伤的监督和管理
(1)医院可以引进使用一些更加安全的医疗设备,降低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的风险;医院加强监管减少锐器伤暴露的风险,如无接触手术技巧、限制手术室和进行高危护理的急诊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减少无效注射等。
(2)从护理人员安全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人力资源分配。
(3)医院对住院患者可以进行HIV、HBV和HCV等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测,使医务人员能及时了解到患者的感染状态,以便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加强对锐器废弃物的管理;要求工作人员掌握锐器伤的处理方法及流程,一旦有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应及时处理与上报,同时调查造成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原因。
(5)护理对象不合作是导致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给不合作的患者做治疗时要格外警惕锐器伤的发生,治疗过程可以在其他医务人员的协助下完成。
(二)锐器的废弃与存放
1.被污染的锐器应尽快废弃至密闭、防刺破和防泄漏的容器中。
2.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应尽可能放在靠近工作场所的醒目位置上,以方便安全使用;使用时应竖放,定期更换,不容许存放过满。
3.存放污染锐器的容器移出使用区或更换时,应先盖好容器,防止在处理、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发生内容物的溢出和外露;移出前若有发生穿透或泄漏的可能,应将其放入第二层容器中,第二层容器的要求同上。
4.不能徒手打开、清空或清洗重复性使用的容器,避免操作时引起劳动者皮肤损伤。
(三)锐器伤发生后的应急处理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被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被污染的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轻轻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伤口,避免挤压伤口局部,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水和流动水进行冲洗。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用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接触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
(李六亿 陈美恋 朱亭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