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孤独症谱系障碍
一、概 述
心理发育障碍是起病于儿童期的较为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其中,广泛性发育障碍是心理发育障碍中症状涉及领域最多、临床表现最为复杂、功能损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疾病。儿童孤独症(childhood autism或autistic disorder)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疾病,该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局限的兴趣及刻板与重复的行为方式为主要临床表现,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发育迟滞。
儿童孤独症首次报道于1943年。美国医生Leo Kanner报道了11个病例,指出了他们极端孤僻、不能与他人发展人际关系,言语发育迟缓、失去了用言语进行交流的能力,游戏活动单调、重复等共同特点,并首次将该障碍命名为“早发性婴儿孤独症”(early infantile autism)。但是直到20世纪70年代,该障碍才逐渐被认识到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实体,并于1978年列入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ICD-9),但ICD-9仍将该障碍归于起源于童年的特有的精神病之中。1980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3版(DSM-Ⅲ)首次将该障碍与儿童精神病分离开来,提出广泛性发育障碍这一概念和分类,儿童孤独症是其亚型之一。此后,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三版修订本(DSM-Ⅲ-R)及第四版(DSM-Ⅳ)一直将该障碍归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也将该障碍归于心理发育障碍这个大的分类类别下的广泛性发育障碍之中。
自20世纪80年代末,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这个疾病名称开始出现,并日益广泛使用。孤独症谱系障碍被用于涵盖具有典型或不典型、全部或非全部孤独症特征的所有病例,但是并没有具体的概念或诊断标准,有学者将其等同于广泛性发育障碍,多数学者认为主要包含广泛性发育障碍中的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未在他处注明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S)。2013年,美国精神病协会颁布了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5)。在DSM-5中,广泛性发育障碍及其亚类不复存在,而代之以孤独症谱系障碍。与此同时,DSM-5提出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具体诊断标准。与DSM-Ⅳ广泛性发育障碍诊断标准相比,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相对严格,因此不能够完全涵盖以DSM-Ⅳ诊断标准诊断的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和PDD-NOS病例。有Meta分析显示,使用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对DSM-Ⅳ诊断标准诊断的患者进行诊断,孤独症减少22%(16%~29%),Asperger综合征减少70%(26%~94%),PDDNOS减少70%(55%~82%)。
我国对儿童孤独症认识较晚。1982年,陶国泰教授首次报道了4例孤独症患儿。1989年,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第2版(CCMD-2,1989年)提出了较为详细的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此后在我国,关于孤独症临床特点、诊断评估、病因、干预方面的研究报道日益增多。
孤独症引起医学界的关注之所以较晚,原因之一在于早期研究显示该障碍的患病率较低(0.2‰~0.4‰)。但是近年来该障碍的患病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多数研究报道在1‰以上。2005年Fombonne综述了14个国家40年间所做的34项调查结果,保守估计孤独症的患病率为1.3‰。如果以DSM-5之前的孤独症谱系障碍为调查疾病,则患病率升高更为显著。2002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的监测数据显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为1/150,2010年及2012年的监测数据则均为1/68。在我国,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尚不充分。2013年一项对我国25个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的meta分析显示我国孤独症患病率约为1.18‰,另一个系统综述显示约为1.28‰。2013年一篇系统综述报道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为2.45‰。目前,孤独症是导致我国儿童精神残疾的最大病种。在我国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中,我国0~6岁精神残疾(含多重)儿童占0~6岁儿童总数的 1.10‰,约为 11.1万人,其中36.9%由孤独症所导致。
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患病率之所以日益增高,原因尚不清楚。除公众意识增强、诊断水平提高外,有学者认为环境因素也发挥一定作用,此方面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男性更易罹患,既往研究报道在孤独症儿童中,男女比例为1.33~16∶1。虽然女性孤独症患儿相对少见,但有研究报道,女性孤独症患儿症状往往相对较重,而且更易合并癫痫。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城市农村分布无显著性差异,但也有研究报道,城市儿童患病率更高。我国研究报道,男、女性患病率及城市、农村患病率均无显著性差异。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非常复杂。既往研究提示该类疾病与脑神经发育相关,因此,DSM-5将该类疾病归属于神经发育障碍。该类疾病是一个遗传因素为主,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结果。
(一)遗传因素
自1980年以来,无论家系调查、细胞遗传学研究,还是分子生物学研究,均显示儿童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与遗传因素关系非常密切,遗传度高达80%~90%。家系调查结果表明孤独症同胞罹患该障碍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5%的孤独症患儿同胞患有孤独症;双生子研究结果表明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30%~90%)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0~30%);细胞遗传学研究中所有常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的异常在孤独症患儿中均有报道,其中,报道较多的是15q11-q13的重复、缺失和倒位和7q22-q23区域的易位。分子遗传学研究结果则表明数百个基因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这些基因主要与脑发育相关(脑神经元分化和迁移、突触形成、神经递质及电信号传递等),如: RELN、 SHANK3、 NRP2、 NLGN、 NRXN、FOX P2、 WNT2、 OXTR、 GABA A、 UBE3A、 ATP10C、5-羟色胺转运体基因、 GLUR6、 DBH、 ADA2等,但这些基因都是微效基因,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个多基因共同作用导致的复杂疾病。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机制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发生有关,另有约200个新突变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虽然基因突变少见,但是其致病效应较强。
总之,已有研究均表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与遗传因素关系密切,是一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疾病。但是,遗传因素如何导致该类疾病,易感基因的功能及其表达异常对脑发育有何具体影响,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间存在何种联系,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如何相互作用而导致该疾病,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二)脑结构和功能异常
目前研究显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脑结构和功能的异常。在脑结构研究方面,研究显示部分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小脑发育不良、脑干缩小(包括中脑、脑桥、延髓)、杏仁核缩小、胼胝体缩小、海马缩小、侧扣带回缩小、整个大脑体积增大、侧脑室扩大、尾状核体积增加等。随访研究则表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脑发育轨迹不同于正常对照,在幼儿期,出现脑的过度生长,主要在额叶皮质、颞叶皮质、杏仁核,脑体积大于同龄正常发育儿童;但是随后脑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在6~8岁时脑体积增大消失之后,脑体积则逐渐小于正常对照。静息态及基于任务刺激的功能磁共振研究表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多个脑区的功能、功能连接及脑神经网路的异常。meta分析显示,与正常对照相比,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在完成视觉任务时,丘脑、额内侧回激活增强,扣带回、枕叶激活减弱;在完成听觉语言任务时,右侧中央前回、左侧小脑山坡(left declive)激活增强,双侧额上回激活减弱;在执行简单社会任务时,双侧颞上沟激活增强,左侧梭状回、右侧枕下回激活减弱;在执行复杂社交任务时,左侧额下回、左侧前、后中央回、左侧颞上沟激活增强,左侧额上回、右侧颞上回、左侧顶下小叶激活减弱。此外,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还存在由颞上沟、梭状回面孔区(颞枕区下部)、杏仁核组成的面孔处理系统的功能失调(颞上沟处理目光注视相关的社会交流信息,梭状回面孔区与面孔的辨认和识别相关,杏仁核处理面部表情的社会意义)及由右上顶下小叶和额下回组成的与社会认知相关的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功能异常。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脑白质发育也存在异常,包括连接不同脑区的白质及胼胝体异常。神经病理学研究则发现孤独症患儿双侧边缘系统神经细胞体积缩小,充添密度增加;在新小脑,浦肯野细胞不同程度缺失,部分伴有神经胶质增生的颗粒细胞缺失;脑干发育异常,面神经核和上橄榄体几乎完全缺失;海马和杏仁核存在细胞学异常等。
(三)神经生化因素
在各种神经递质中,有关5-HT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关系研究相对多,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包括:约1/3的孤独症患儿血5-HT水平增高,而且这种现象也存在于患儿的亲戚中;在孤独症患儿中,5-HT前体色氨酸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但血清5-HT浓度没有显著差异;孤独症患儿皮质和丘脑的5-HT合成减少;孤独症患儿的5-HIAA水平与对照比没有显著差异等。还有研究报道孤独症患儿母亲的血浆5-HT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母亲,但研究结果不一致。
5-HT与儿童脑发育密切关系。除了作为一种神经递质,5-HT对脑发育具有神经营养因子样作用,还作为一种免疫调节剂调控免疫反应。5-HT系统的异常可能引发神经免疫反应,导致神经元连接的缺陷,使个体出现行为异常。
除5-HT外,还有学者探讨了多巴胺(DA)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间的关系,但是除个别研究发现孤独症患儿脑脊液中DA代谢产物高草香酸(HVA)水平增高外,多数研究均未发现孤独症患儿脑脊液中DA代谢产物(HVA)水平的增高。因此,DA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间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近年来,因催产素与人类社交行为相关,有关催产素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关系的研究日益增多,但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显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血浆催产素水平低于正常对照,但也有研究显示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部分研究显示血浆催产素水平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症状相关。
除5-HT、DA、催产素外,还有研究发现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GABA与谷氨酸间的失衡。对孤独症患儿脑脊液中β内啡肽水平进行研究,未能得到一致结果。
(四)免疫学因素
既往研究显示部分孤独症患儿存在免疫系统的异常,其T淋巴细胞、辅助T细胞和B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抑制-诱导T细胞缺乏,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补体C4B蛋白的水平明显下降;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因子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孤独症患者存在针对髓鞘蛋白、轴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自身抗体。尸检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个体脑内长期存在进行性的神经炎症,局部脑组织(如扣带回、颞中回等)的固有免疫细胞处于明显激活状态。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细胞、炎性细胞因子、自身抗体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因此,有学者提出免疫炎性假说,即由于中枢神经的炎症,导致脑神经发育障碍,引发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
(五)母孕期不利因素
目前有研究显示,母孕期不利因素是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母孕龄高,母亲怀孕时父亲年龄大,母孕期有先兆流产、病毒感染、吸烟、服用某些药物、羊水的胎粪污染、胎位异常、情绪不稳、宫内窘迫及出生时有难产或早产、出生窒息、低出生体重等。有研究显示,母孕龄≥35岁时,子代患孤独症的风险是母孕龄25~29岁者的1.3倍;母怀孕时,父亲年龄≥40岁,子代患孤独症的风险是父亲年龄25~29岁者的1.4倍;两个年龄较大的父母生育的第一胎患孤独症的风险比母孕龄20~34岁、父年龄<40岁者高出3.1倍。
除以上因素外,还有研究发现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氧化应激过程的异常。还有学者探讨肠道菌群、重金属、空气污染等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间的关系,但尚未得到一致结论。
综上所述,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个与遗传关系非常密切的因素,环境因素也增加个体患病风险。该类疾病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但具体机制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三、临床表现
(一)起病年龄及形式
国内外研究显示,儿童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多起病于36个月以内。Meta分析显示,约2/3的孤独症患儿出生后渐起病,平均19.1个月开始关注,24.1个月首次就诊;约1/3的孤独症患儿经历了正常或相对正常的发育阶段后退行起病,出现语言、交往能力等倒退,退行出现时间平均为24个月。以退行形式起病的孤独症患儿脑电图异常率、癫痫患病率明显增高,言语发展也更差。Barger BD进行的Meta分析显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总退行率为32.1%,平均退行年龄1.78岁,男、女性患儿出现退行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孤独症患儿出现退行的年龄更早。
(二)主要临床表现
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狭窄、刻板与重复的兴趣行为是孤独症的三大核心症状。DSM-5则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合为两大领域:社会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的行为。现按照三大核心症状予以介绍。
1.社会交往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主要症状之一,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患儿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缺乏社会交往的技巧和方法,情感交流和互动少,难以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不能够根据社交情景和各种线索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典型症状表现为:回避目光,对呼唤缺少反应,缺乏与人交往兴趣,难以理解他人情绪和想法,不懂得社交规则,不能够根据社交情景和线索调整自己的社交行为,难以建立友谊。但不同年龄、不同轻重程度的患儿,表现会有所不同。婴儿期起病的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呼唤、逗弄缺少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对母亲等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对主要抚养者常常不产生依恋,对陌生人常常缺乏应有的恐惧。幼儿期患儿除上述表现外,还缺乏与其他儿童交往或共同玩耍的兴趣,主动回避其他儿童,或可能有一定交往兴趣,但是以不适当的方式与其他儿童交往,如:搂抱、推搡其他儿童,不能与其他儿童建立伙伴关系。患儿尚存在共同注意的问题,难以响应他人的指引或难以通过指引引发他人对其感兴趣事物的注意。还常常不会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遇到不愉快事或受到伤害时也常常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对他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关心和安慰,不会玩各种想象性和角色扮演性游戏。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的改善,患儿上述症状会有所改善,但是仍然缺乏主动与他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或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然存在问题,对社交常情常常缺乏理解,对他人心理及情绪常常缺乏正确理解和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因而难以被他人接受,也难以建立友谊。成年后,部分患儿对异性可能产生兴趣,但是因为缺乏交往技巧,对他人的兴趣、情感等缺乏适当的反应,对幽默等也缺乏相应的理解,难以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2.交流障碍
交流障碍也是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主要症状之一,患儿同时存在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其中,言语交流障碍更加突出,往往是引起父母关注、并带患儿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1)非言语交流障碍:
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非言语交流存在明显障碍,他们虽然用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物品或用手指他需要的物品来表达需求,但是其他用于交流的表情、动作、姿势却很少。他们除了哭、笑等情感表达外,常常缺乏其他细腻的情感及其表达。他们常常不会用其他手势动作表示自己的想法,也常常不会用点摇头表达含义。
(2)言语交流障碍:
孤独症患儿在言语发展和交流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具体表现在:①言语理解能力受损:病情严重的患儿言语理解能力非常有限,但即使智力发育正常的孤独症患儿,对幽默、成语、玩笑等的理解也常常存在缺陷。②言语发育迟缓:孤独症患儿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1~2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起病后,言语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既往有研究报道,约50%的孤独症患儿终生缄默不语。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对于有语言的孤独症患儿,其言语形式和内容也常常存在明显异常。他们可能存在即刻的模仿言语,重复他人方才说过的言语或问话;可能存在延迟的模仿言语,重复既往听到的其感兴趣的话语或广告词;可能会存在刻板重复的言语,如:重复问同一个问题,并常常自言自语说一些与周围情景无关的话。患儿语言组织能力差,语句之间可能缺乏联系,语法结构常常出现问题,难以描述一件事情,人称代词也常常分不清。④言语语调、语速等异常:孤独症患儿说话可能语调平淡,缺乏抑扬顿挫,可能都以问话的语调说话,可能语速很快或很慢,节律、重音等也可能存在异常。⑤言语运用能力受损:孤独症患儿常常不会使用已经学到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愿望,难以描述事情,有些患儿会用特定的自创短语表达特定的意思。少许患儿言语发育相对较好,能表达简单的愿望和要求,但也常常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反复询问或述说同一话题。
按照DSM-5诊断标准,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可以出现上述言语发展及交流障碍,但也可以不伴有言语发育迟缓。
3.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孤独症或孤独患者谱系障碍患儿兴趣范围常常比较狭窄,行为常常刻板重复。他们可能过度关注或痴迷于某一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如:纸盒、化妆品瓶、绳索、文字、车标、看广告、看天气预报、看转动的物品等,而对玩具、看动画片等正常儿童感兴趣的物品或活动缺少兴趣,对一些非生命物体,如纸盒、小瓶可能产生强烈依恋,常拿手中,如果被拿走,就会哭闹不安。他们还会以同一方式反复做同一件事情,如:重复开门,反复排列物品,坚持走同一条路线,坚持将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长时间只穿固定的衣服,或只吃少数几种食品。如果环境或日常生活常规发生变化,他们会烦躁不安。他们对于各种感觉刺激或物体的一些非主要特性可能非常感兴趣,因此会斜眼看某个物品,聆听手指敲打物品的声音,闻他人的头发或衣服,摸光滑的表面等。他们还常常会出现各种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自身旋转,或用脚尖走路等。
(三)其他症状表现
部分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听觉过敏、触觉过敏或痛觉减退现象。部分患儿情绪不稳定,烦躁哭闹,或出现自笑、多动、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患儿认知发展可能不平衡,部分患儿出现一些超出同龄儿童的能力,如文字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等。
(四)共患病
既往研究显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常常共患其他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精神发育迟滞是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常见共患病之一。既往研究报道,约75%的孤独症患儿、50%以上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伴有精神发育迟滞。此外,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还常常共患其他精神障碍。ElenGjevik等(2011)报道在6~17岁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中,72% 至少有一种共患病,30%至少有2种共患病,焦虑障碍最为常见(42%),其次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31%)、抽动障碍(11%)、心境障碍(10%),焦虑障碍中特定恐怖障碍最为多见。我国研究报道也得到类似结果。还有研究显示44~86%的ASD患儿共患睡眠障碍。在正常智力的成人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中,53%共患心境障碍,50%共焦虑障碍,43%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24%共患强迫障碍,16%共患物质使用障碍,12%共患精神病性障碍,9%共患冲动控制障碍,5%共患进食障碍。高功能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更易共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情感障碍等。余明、刘靖等(2015)报道高功能孤独症患儿较低功能孤独症患儿更易共患焦虑障碍(96.6%,51.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75.9%,51.5%)、广泛焦虑障碍(41.4%,3%)、情感障碍(24.1%,6.1%)、对立违抗障碍(24.1%,3%)、抽动障碍(24.1%,6.1%)。
除上述精神共患病外,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还易于共患各种躯体或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胃肠功能紊乱、癫痫、神经皮肤综合征、脑瘫、感觉系统损害、巨头症等,还可能存在染色体异常,如脆性X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Angelman综合征、Rubinstein-Taybi综合征、Mobius综合征等。
共患病的存在不仅使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病情更为复杂,而且影响患儿的社会功能和预后,使患儿需要更多的干预和帮助。因此,了解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患病对充分诊断和全面干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五)神经心理异常
目前研究显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之所以存在社会交往障碍等症状,与其存在的一系列神经心理异常有关。
1.心理推测能力缺陷
心理推测能力(theory of mind,TOM)由 Simon Baron-Cohen于 1985年提出,指个体理解他人心理状态(如需要、信念、意图、感觉等)、并由此对他人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和预测的能力。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心理理论能力的缺陷,他们难以通过他人的面部表情、姿势等识别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患儿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
2.执行功能障碍
执行功能是大脑额叶的重要功能,是在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时,个体所使用的灵活而优化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包括计划、工作记忆、控制冲动、抑制、定势转移或心理灵活性以及动作产生和监控等一系列功能。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执行功能的损害,如:抑制及转化能力差,而且受损的执行功能与患儿的情绪、行为、社交缺陷及社会适应性相关。
3.中央统合失调
中央统合指在正常的认知系统中,存在一种对尽可能广泛的刺激形成统合、对尽可能广泛的背景进行概括的固有倾向。统合加工是内隐的、自动化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存在中央统合不足,其知觉信息加工体现了局部加工的优势,关注细节,对事物难以整体理解和把握。
四、诊 断
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疾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对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在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诊断中,融入儿童保健体系的早期定期筛查对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该类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如果筛查阳性,则应进行进一步的转介,以进行全面评估和诊断。
(一)早期筛查
采用提示发育异常的预警征或适用于婴幼儿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筛查量表可以对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婴幼儿进行筛查。在我国已采用发育预警征(表 1)在儿童出生后 3、6、8、12、18、24个月对儿童进行筛查,对于可疑患儿,进一步进行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等评估,并及时转介到专科医院进行临床诊断。在国外,使用量表进行筛查相对多,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早期筛查工具。对于筛查阴性的小年龄儿童,依然需要继续定期筛查,以免遗漏倒退起病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对于筛查阴性,但是家长依然怀疑发育存在问题的孩子,需进一步追踪、定期评定,以免漏诊,同时注意假阴性问题。
表10-2 我国孤独症筛查中推荐使用的预警征
常用的筛查量表包括以下几种。
1.交流和象征性行为发展评定量表(Communication and Symbolic Behavior Developmental Scales-Profile,CSBDSP)
该量表用于评估婴幼儿的社会交往和象征性行为的发展水平,分为沟通、语言和象征性行为三个因子,包括 ITC(Infant Toddler Checklist)、CQ(Caregiver Questionnaire)和 BS(Behavior Sample)三个量表,前两个量表为父母问卷(24与42条),后一个为专业人员评定量表(20条)。适用于6~24月的婴幼儿,也适用功能水平低于24月龄的5~6岁以下儿童。如各分量表标准分≤6分,或百分位≤10百分位;总的标准分≤18分,或百分位≤10百分位,即判断结果为异常。目前尚未引进我国。
2.婴幼儿孤独症量表(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CHAT)
Baron-Cohen S. 等于 1992 年编制,包括9个询问父母、由父母回答的项目和5个专业人员观察评定的项目,用于18~24个月幼儿的孤独症的筛查,特异性高、敏感性低,不适合作为筛查工具在常规体检中使用。
3.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M-CHAT)
为 CHAT 父母报告部分的扩充版,由Robins D.L.等2001年完成,共包括23个项目,由父母根据儿童的情况予以填写,用于16~48个月龄幼儿的孤独症筛查,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被多国推荐用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筛查。该量表已引进我国,并有中文版、中文修订版、中文简化版三个版本。
此外CHAT-23、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等也可用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
(二)诊断
至今为止,虽然有关孤独症生物标记物的研究日益开展,但是还没有实验室检查指标可以用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依然主要基于儿童的发展及行为特征,因此在进行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时,应采集详细而客观的病史,进行全面的精神检查,进行发育水平、智力、孤独症症状等方面的评定,进行必要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及MRI等辅助检查,最后结合诊断标准,综合分析予以诊断。同时,也应进行共患病诊断。
1.采集详细而客观的病史
通过采集详细而客观的病史,全面了解儿童的精神心理发展情况及行为特征。
2.全面的精神检查
通过全面的精神检查,了解患儿的发展水平,确定患儿在社会交往、言语和非言语交流、兴趣行为、认知发展及其他精神活动方面是否存在异常,从而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3.量表评定
对于孤独症患儿,应进行以下几方面评定。
(1)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的评定:
可了解患儿存在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症状,辅助诊断。常用于评定症状的量表包括:家长使用的儿童孤独症行为检查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 社交反应量表 (Social responsiveness scale,SRS)等。常用于辅助诊断的专业人员使用量表包括: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ADI)、孤独症诊断观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ADOS)。后两个量表与临床诊断一致性高,在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相关研究的样本入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尽管量表对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量表评定只是用于辅助诊断,并不能完成替代临床诊断。
(2)发育水平及智力的评定:
可了解患儿各个能区的发展情况及智力水平,对诊断、共患病诊断、干预均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格塞尔发展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ale,GDDS)对儿童发育水平进行评定,也可选用心理教育评定量表(Psycho-educational profile,PEP)详细评定患儿语言、认知、交往、精细及粗大运动等能区的发展水平,为教育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对于能够配合的患儿,可根据患儿的语言水平,选择Peabody图片词汇测验(Peabody Picture Vocabulary Test,PPVT)、绘人测验(Draw-a-person Test)、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韦氏幼儿智力量表(Wechsler Peschool and Primary Scale of Intelligence)、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echslerIntelligenceScalefor Children,WISC)等对患儿的智力发育水平进行评定。
(3)社会适应能力的评定:
可选用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定。既往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低于其智商应有水平。
4.辅助检查
可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以除外可能存在躯体或神经系统疾病,辅助诊断。如:遗传代谢病筛查,头颅磁共振或CT检查,EEG检查等。
5.诊断标准
应综合病史、精神检查、评定、辅助检查结果,结合ICD-10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或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标准对患儿做出诊断。
(1)ICD-10儿童孤独症诊断标准因ICD-10临床用版本没有详细的诊断条目,难以保证良好的诊断信度和效度,故我国卫生部《儿童孤独症诊疗防治指南》推荐使用ICD-10科研用诊断标准。
A.症状标准
在下列1、2、3项中,至少有7条,且1项至少有2条,2、3项至少有1条。
1)人际交往存在质的损害,至少2条。
(i)对集体游戏缺乏兴趣,孤独,不能对集体的欢乐产生共鸣。
(ii)缺乏与他人进行交往的技巧,不能以适合其智龄的方式与同龄人建立伙伴关系,如仅以拉人、推人、搂抱作为与同伴的交往方式。
(iii)自娱自乐,与周围环境缺少交往,缺乏相应的观察和应有的情感反应(包括对父母的存在与否也无相应反应)。
(iv)不会恰当地运用眼对眼的注视、以及用面部表情、手势、姿势与他人交流。
(v)不会做扮演性游戏和模仿社会的游戏。
(vi)当身体不适或不愉快时,不会寻求同情和安慰;对别人的身体不适或不愉快也不会表示关心和安慰。
2)言语交流存在质的损害,主要为语言运用功能的损害。
(i)口语发育延迟或不会使用语言表达,也不会用手势、模仿等与他人沟通。
(ii)语言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常听不懂指令,不会表达自己的需要和痛苦,很少提问,对别人的话也缺乏反应。
(iii)学习语言有困难,但常有无意义的模仿言语、反响式言语,应用代词混乱。
(iv)经常重复使用与环境无关的言词或不时发出怪声。
(v)有言语能力的患儿,不能主动与人交谈、维持交谈及简单应对。
(vi)言语的声调、重音、速度、节奏等方面异常,言语刻板。
3)兴趣狭窄和活动刻板、重复,坚持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变。
(i)兴趣局限,常专注于某种或多种模式,如旋转的电扇、广告词等。
(ii)活动过度,来回踱步、奔跑、转圈等。
(iii)拒绝改变刻板重复的动作或姿势,否则会出现明显的烦躁和不安。
(iv)过分依恋某些气味、物品或玩具的一部分,并从中得到满足。
(v)强迫性地固着于特殊而无用的常规或仪式性动作或活动。
B.严重标准
社会交往功能受损。
C.病程标准
通常起病于3岁以内。
D.排除标准
排除 Rett综合征、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Asperger综合征、特定感受性语言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
(2)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标准
A.在多种场合下,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的缺陷,表现为目前或历史上的下列情况(以下为示范性举例,而非全部情况):
1)社交情感互动中的缺陷,例如:从异常的社交接触和不能正常地来回对话到分享兴趣、情绪或情感的减少,到不能启动或对社交互动做出回应。
2)在社交互动中使用非语言交流行为的缺陷,例如:语言和非语言交流的整合困难到异常的眼神接触和身体语言,或在理解和使用手势方面的缺陷到面部表情和非语言交流的完全缺乏。
3)发展、维持和理解维持和理解人际关系的缺陷,例如:从难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各种社交情境的困难到难以分享想象的游戏或交友的困难,到对同伴缺乏兴趣。
标注目前的严重程度:严重程度是基于社交交流的损害和受限、重复的行为模式。
B.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表现为目前的或历史上的下列2项情况(以下为示范性举例,而非全部情况)。
1)刻板或重复的躯体运动、使用物体或言语(例如:简单的躯体刻板运动,摆放玩具或翻转物体,模仿言语,特殊短语)。
2)坚持相同性,缺乏弹性地坚持常规或仪式化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行为模式(例如:对微小的改变极端痛苦,难以转变,僵化的行为模式,仪式化的问候,需要走相同的路线或每天吃同样的事物)。
3)高度受限的固定的兴趣,其强度和专注度方面是异常的(例如:对不寻常物体的强烈依恋或先占观念,过度的局限或持续的兴趣)。
4)对感觉输入的过度反应或反应不足,或在对环境的感受方面不寻常的兴趣(例如:对疼痛/温度的感觉麻木,对特定的声音或质地的不良反应,对物体过度地嗅或触摸,对光线或运动的凝视)。
标注目前的严重程度:严重程度是基于社交交流的损害和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
C.症状必须存在于发育早期(但是,直到社交需求超过有限的能力时,缺陷可能才会完全表现出来,或可能被后天学会的策略所掩盖)。
D.这些症状导致社交、职业或目前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有临床意义的损害。
E.这些症状不能用智力障碍(智力发育障碍)或全面发育迟缓来更好地解释。智力障碍和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经常共同出现,做出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和智力障碍的合并诊断时,其社交交流应低于预期的总体发育水平。
注:若个体患有已确定的DSM-Ⅳ中的孤独症(自闭症)、Asperger障碍或未在他处注明的全面发育障碍的诊断,应给予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个体在社交交流方面存在明显缺陷,但其症状不符合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时,应进行社交(语用)交流障碍的评估。
标注如果是:
有或没有伴随的智力损害
有或没有伴随的语言损害
与已知的躯体或遗传性疾病或环境因素有关
与其他神经发育、精神或行为障碍有关
DSM-5中还根据患儿社交交流障碍和受限的重复性行为的严重程度将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严重程度分为三个水平,水平一需要支持,水平二需要多的支持,水平三需要非常多的支持。详见DSM-5中相关内容。
(三)鉴别诊断
1.Asperger综合征
根据ICD-10,该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但无明显的言语和智力发育障碍。患儿运动发育落后,动作较笨拙。目前,DSM-5已取消该疾病分类。但有学者回顾既往研究,提出鉴于既往多数研究显示孤独症和Asperger综合征患者在神经心理、脑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应保留该疾病分类,并进一步研究探讨。
2.童年瓦解性精神障碍(Heller综合征)
根据ICD-10,该障碍大多起病于2~3岁,起病前发育完全正常,起病后智力迅速倒退,其他各种已获得的能力(包括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也迅速衰退,甚至丧失。DSM-5已取消该疾病分类。
3.Rett综合征
ICD-10指出,该障碍几乎均见于女孩,通常起病于7~24个月,起病前发育正常,起病后头颅发育减慢,已获得的言语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迅速丧失,智力严重缺陷,已获得的手的目的性运动技能也丧失,并出现手部的刻板动作(洗手样动作或手指的刻板性扭动),并常伴过度呼吸、步态不稳、躯干运动共济失调、脊柱侧凸、癫痫发作。该疾病由MECP2基因突变所致,DSM-5中已无该疾病分类。但如果患儿符合DSM-5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标准,要进行相应的标注“与Rett综合征相关的孤独症谱系障碍”。
4.表达性或感受性语言障碍
该障碍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语言表达或理解能力的损害,但智力水平正常或接近正常(智商≥70),非言语交流较好,无社会交往的质的缺陷和兴趣狭窄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故可资鉴别。但是,对于年龄小、功能水平高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鉴别有时存在困难,需全面了解患儿情况,随访观察,慎重做出诊断。
5.社交交流障碍
为DSM-5新增分类,归于交流障碍这一大的疾病类别中。患儿具有DSM孤独症谱系障碍中的社交交流障碍,但无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6.精神发育迟滞
该障碍患儿无社会交往质的缺陷,社会交往水平、言语水平与其智力水平相一致,无明显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行为。如果患儿同时存在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典型症状,两个诊断均需做出。
7.精神分裂症
起病于学龄前的精神分裂症患儿,因日趋孤僻退缩,言语交流稀少,自我沉浸,有时难以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相鉴别。以下几点有助鉴别:①精神分裂症患儿言语没有实质性损害,当其有强烈愿望等时,依然能够较好表达。②精神分裂症患儿往往存在病理性幻想或幻听,从其稀少的言语或行为中,可以发现患儿存在可疑的感知觉和思维障碍。③精神分裂症患儿的怪异行为通常不以刻板重复为主要特征,而是反映了患儿所存在的感知觉或思维异常,如想象自己为奥特曼而打怪兽。④抗精神病药治疗可使精神分裂症患儿取得良好疗效。
五、治 疗
(一)治疗原则
1.早诊断、早干预
因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个严重影响患儿社会功能的慢性疾病,而早期干预对改善患儿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该障碍,需早诊断、早干预。通常来说,患儿2岁前,可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家庭干预;2岁后,可进行医院、专业机构、家庭共同参与的综合系统干预。
2.选用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被用于治疗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但许多治疗方法尚缺乏良好的循证医学证据,部分治疗方法被日益充分的研究所否定。因此,在进行治疗前,应充分了解各种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选择具有良好循证医学证据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
3.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
因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不仅存在发育方面的广泛落后,也存在情绪行为的异常,并可能存在共患病,因此,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运用多种治疗方法,如:教育训练、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等对患儿进行综合系统干预。
4.坚持长期治疗干预
因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为长期慢性、甚至持续终生的疾病,因此,应坚持长期、持之以恒的治疗干预,从而促进患者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改善其社会功能和适应,减轻家庭的负担,提高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
1.教育以及行为途径的干预训练
在现阶段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未完全阐明、生物技术途径的干预还乏善可陈的局面下,面对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人士,教育以及行为途径的干预训练是当下最主流的基础康复措施。美国国立孤独症中心(National Autism Center)在2015年发表的国家标准工程二期数据报告(National Standard Project,Phase 2)中,提供了干预者需要注意培养和增进的10类行为技能以及4类干预者通常需要减少的问题行为或有挑战性的行为。而这些需要增进或者减少的目标行为,是所有干预者都应作为干预目标而追求的。
干预者可能希望增进的十大类行为技能(发展技能)包括以下几种。
1)人际交往能力:这些目标包括与一个或者更多个体互动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联合注意或共同注意的能力(joint attention),友谊的建立和维护,社会或假扮游戏,社交技能,社交投入以及社会性问题解决的能力,以及参与适当的小组活动的能力。
2)沟通技能:包括运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手段向交流伙伴传递与分享体验、情感和信息的技能,也包括影响交流伙伴的行为的技能以及理解交流伙伴意图的能力。关键点包括但不限于提要求的能力,命名的能力,语言理解,启动和维持对话,寒暄或打招呼,非言语的交流,言语表达,语用、语法与构音,叙事能力等。
3)学习的准备技能:这些技能包括但不限于模仿能力,听从指令的能力,安坐的能力,对环境声音的选择性注意能力。
4)动作技能:精细运动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剪东西、着色、书写、打字、穿珠子等;粗大运动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坐、立、行走、抛接球等。
5)个人自理/自立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吃饭、穿衣、睡觉、刷牙、洗脸、如厕、接电话、家庭或者社区范围内的常规活动、管理时间与钱、以及自我激励。
6)个人游戏能力:包括但不限于能够独立地功能性使用玩具玩耍,社会性游戏能力属于人际交往领域。
7)学业技能:与上学或者学前准备有关的行为技能,包括但不限于学前活动(比如排序,颜色、字母、数字的识认等),反应流畅性,反应潜伏期,读、写、计算、科学、历史,以及应试技能。
8)高级认知功能:这些目标涉及社会领域之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批判性思维(比如对热点问题了解别人的观点,也能提出自己的观点),智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工作记忆,执行功能技巧,组织技巧,以及心灵理论任务等。
9)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体现为为实现目标而对自我行为进行调整的能力。该能力包括但不限于坚持的能力,努力的付出,任务流畅性,转移注意的能力,依从计划的能力,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及自我激励,时间管理以及对环境改变的适应能力。
10)第10类是体现上述能力结果的一个变量,也就是其个人安置的情况,是跟随主流儿童,还是在特殊机构,还是局限在家庭内生活。它本身并不代表一个技能。(注:该类在美国国家标准工程报告里列在第8位)。
干预者可能希望减少或者消退的四大类问题行为或者挑战性行为包括以下几种。
1)影响到患者心理-教育需求的普通症状。
2)问题行为,一般表现为攻击、破坏、自伤或者其他与社会以及环境不相适应的行为;
3)局限的、重复的、非功能性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
4)感觉或情绪失调节的行为,包括焦虑、抑郁、感觉过敏等。
针对上述在孤独症教育干预过程中,所需要增进的行为技能和希望减少的挑战行为,目前最主流且循证依据比较充分肯定的是以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为基础的行为途径的干预措施,下面就最基本的教学技术做一介绍。
1)回合试验教学(Discrete Trial Teaching,DTT):国内有多种翻译,比如离散式试验教学,分离式试验教学,离散单元教学等等。回合试验教学完整套路包括以下六个阶段:摸底-主体试验教学(阶段)-单一呈现教学(阶段)-随机轮换教学(阶段)-扩展试验教学(阶段)-维持阶段。因项目自身特点和儿童发展能力的不同,训练中某具体项目未必完全覆盖所有阶段的训练,但是,训练的趋势和方向是递进的,前一阶段必然是进入下一阶段的基础。违反这个趋势和方向的训练必然会有更多的挫折和反复。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干预者发出学习指令,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并辅以从高到低的辅助教学技术帮助学习者做出正确的行为或辅以从低到高的错误矫正程序帮助学习者矫正错误的行为反应),根据学习者的行为表现,干预者给予强化或者消退学习者的行为措施。回合试验教学比较适合简单桌面的认知教学,有利于学习者在较短的时间内积累较多的表现在行为上的认知概念,并做好学前准备的各项基础技能。
2)串联行为教学:又称行为链(chain behavior)教学,适合比较复杂的、由一连串的行为动作综合的行为认知概念的教学。一般与自理、自立能力相关的生活能力或者生存能力的项目,比较适合这种教学模式。比如刷牙、洗脸、穿衣服、做饭、打扫卫生甚至购物等。串联行为教学按照辅助撤出的顺序,又可以分为顺序法(撤出辅助的顺序与从事该行为链的行为顺序一致)和倒序法(撤出辅助的顺序与从事该行为链的行为顺序相反)。以洗手为例,洗手由打开水龙头-冲手-打洗手液-再冲手-关掉水龙头以及擦干手等6个步骤完成。每次教学首先创造在生活情景下需要洗手的教学机会(比如玩捉迷藏游戏以后用脏手去拿水果吃),然后发出“去洗手”(或“洗手以后才可以吃”)的指令,随后辅助孩子完成所有洗手的步骤,让他吃到水果。
3)自然情景下教学:又称为随机教学(Incidental Teaching),是与桌面的回合试验教学相对的一种教学技术,强调需要教育者善于在日常生活或者自然情景中去发现、创造和利用各种自然的教学机会。比如,在孩子面前吃他最喜欢的食物,在他产生要吃的要求以后,以适当的辅助教学技术教会他表达这个要求的沟通手段(点头,手势或者语言)。关键反应训练(或者关键反应教学)是该类方法中最具有典型性的教学技术之一。
针对需要减少的挑战性行为,尤其是问题行为,首先应该对问题行为进行功能评估,通过评估,了解维持问题行为的功能所在。在了解问题行为的功能以后,再采取针对性的、一般是综合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或者消退问题行为。
针对问题行为的功能评估,一般分为三种:间接方法,主要通过量表调查,围绕问题行为发生的背景-行为-结果进行信息收集,了解问题行为发生的前后序贯联系,为问题行为的功能提出假设性的意见线索;直接方法,就是在问题行为可能发生的实际背景下直接观察问题行为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试验法,就是通过间接方法和直接观察方法所形成的关于问题行为的功能假说通过试验的方法进行验证。一般在临床实践上,采用前两种方法就已经足够。后者主要为发表同行审议的科研文章所需要。
如果找到了问题行为的功能,那么,减少或者消退问题行为的干预措施就有了针对性,主要针对问题行为的功能,或者是该问题行为之后不再出现它原有的功能(消退),或者树立一个新的被大家接受的行为目标,该行为与问题行为拥有同样的功能,我们强化新的目标行为,问题行为也会减少或者消失;或者我们改变引发问题行为的关键背景变量,使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减少。因此,在发现或者找到问题行为的功能以后,针对问题行为的干预就是针对问题行为功能的综合性干预措施。
2.药物治疗
尽管尚没有药物能够明确有效地改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和交流障碍,但是既往研究已表明,精神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儿存在的情绪行为异常,如:情绪不稳、易激惹、自语、自笑、过度活动、刻板重复行为、自伤及攻击行为等。因此,当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存在明显的情绪行为异常时,如行为治疗无效,应及时予以精神药物治疗,以改善患儿的情绪行为症状,同时也为教育训练创造更好的条件。
在使用精神药物时,应遵从以下原则:①权衡利弊,根据患儿的年龄、症状、躯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药物。一般情况下,学龄前儿童不建议使用精神药物。②做好知情同意。③低量起始,根据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逐渐增加药物剂量;达到理想疗效后,可连续服用6月,然后逐渐减药,并视情决定是否停药。如停药如症状反复,则需继续服药治疗。④密切监测和及时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⑤同时进行其他形式的治疗干预,如:教育训练、行为治疗等。
常用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治疗的药物如下:
(1)抗精神病药:
在新型抗精神病药问世之前,传统抗精神病药中的硫利哒嗪、氟哌啶醇、舒必利在孤独症儿童的情绪行异常治疗中使用较多。其中,氟哌啶醇治疗儿童孤独症的疗效研究最为广泛。在研究中,患儿最小年龄为2.6岁,剂量为0.5~4mg/日,最适宜剂量为0.8~1.1mg/日。 该药可改善刻板、退缩、攻击、多动、对物体的非正常依恋、坐立不安、违拗、发怒、情绪不稳等,对社会交往也有增进作用,还可促进患儿的学习。该药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过度镇静、急性肌张力障碍、易激惹。长期服用,可出现体重增加、撤药性运动障碍和迟发性运动障碍。目前,传统抗精神病药使用明显减少。
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的问世,新型抗精神病药日益广泛地用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治疗。在各种新型抗精神病药中,利培酮是研究最多并首个(2006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5~16岁孤独症儿童易激惹的药物。已有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表明该药能够有效治疗患儿的多动、坐立不安、节律性运动、情绪不稳、易激惹、发脾气、重复行为、攻击或自伤行为,还有报道患儿的社交行为也有进步。在这些研究中,利培酮剂量范围为 0.5~3.5mg/日,大多数患儿耐受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体重增加,部分患儿出现轻度镇静、食欲增加、疲劳、困倦、头昏、流口水、闭经,个别患儿出现激越、发脾气、攻击和轻度的静坐不能。阿立哌唑是第二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6~17岁孤独症儿童易激惹的精神药物。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该药具有和利培酮相似的治疗作用,患儿对该药耐受良好,发生率>10%的不良反应为镇静、疲劳、流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食欲增加。目前研究显示,利培酮和阿立哌唑治疗孤独症儿童的易激惹,疗效无显著差异。此外,还有研究显示奥氮平、喹硫平具有与上述药物相似的疗效,但研究相对少,且多为开放性研究,故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2)抗抑郁药:
已有研究表明该类药不仅可以改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情绪,缓解强迫症状,也可改善患儿的刻板重复行为、自伤及攻击行为等症状。其中,有关氟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的研究相对多。但相关研究中,开放性研究相对多。研究结果显示患儿对药物的总体耐受性良好,少数患儿出现行为方面的激活,或镇静、失眠、恶心等不良反应。
(3)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药物:
对于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常常存在的过度活动和注意障碍,可考虑选择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进行治疗。具体治疗时,可参照该类药物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时的剂量、禁忌证及注意事项,具体参见相关章节。已有研究表明,哌甲酯、托莫西汀均可改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多动和注意障碍,但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对该类药物的治疗反应弱于单纯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对该类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单纯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差。因此,应特别注意监测及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可乐定为α 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该药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6~17岁儿童少年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我国C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抽动障碍。因此,对于伴有注意缺陷多动症状或抽动障碍的孤独症患儿,也可考虑选择该药进行治疗。用药方法可参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抽动障碍中有关内容。除了有效治疗多动与抽动症状外,还有初步研究显示,该药可改善睡眠,减少情绪不稳和攻击行为,不良反应较小,主要为镇静、困倦、疲劳。但应进一步研究探讨。
(4)改善和促进脑细胞功能的药物治疗:
各种促进和改善脑细胞功能的药物均可用于治疗儿童孤独症,如:吡拉西坦、脑活素、赖氨酸及一些益智中药等,但是这些药物治疗效果非常有限,因此,应使家长对该类药物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对该类药物的疗效有一个合理的期待。
(5)其他药物
1)纳洛酮:
该药是一种阿片受体阻滞剂,剂量一般为 1mg/(kg·d)[0.5~2.0mg/(kg·d)],文献报道中用于3岁以上儿童。既往研究(部分是双盲对照研究)表明该药可以减轻多动,改善注意力,减少易激惹、攻击行为及自伤行为。但关于该药治疗孤独症核心症状的疗效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无效。因此,应进一步研究探讨该药治疗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该药不良反应较小,主要是一些一过性的、轻度的行为方面的变化。
2)催产素:
近年来,关于催产素治疗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研究日益增多,Antonio Preti对既往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结果显示催产素可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的情感认知和目光对视,不良反应轻微。也有患者用药后坐立不安、易激惹、精力增加。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此外,还有研究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等治疗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初步研究显示有效,但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3.家庭指导和支持
因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个长期慢性、对患儿社会功能产生严重影响的疾病,因此,加强家庭支持,同时使家长能够有能力在家庭中促进患儿的成长非常重要。为此,需加强以下工作:①家长的心理支持和指导:通过家长的心理支持和指导,使家长能够面对现实,保持情绪的稳定,以积极的心态生活。目前,全国各地已成立多个孤独症家长自助团体,这些自助团体对家长间的相互支持、对家长保持良好的心态起了重要作用;②疾病知识的教育:通过疾病知识的教育,使家长了解该障碍,从而更好地理解患儿的症状,并对患儿所需的医疗、康复等服务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对患儿的预后有一个相对现实的期望,并能够正确地寻求各种资源对患儿进行治疗和训练;③教育训练等方面的指导:通过教育训练等方面的指导,使家长掌握照管、教育训练患儿及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从而能够与医生、老师较好地配合,使患儿在家庭中得到教育训练和行为治疗。
4.其他治疗方法
(1)感觉统合训练:
目前研究显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常常存在感觉统合失调,且失调程度较重,因此,可考虑选择感觉统合训练予以干预。目前有研究表明感觉统合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孤独症患儿感觉方面的异常和感觉统合的失调,还可以减少患儿的过度活动,提高患儿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增强注意力,并促进患儿言语、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但是,既往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系统综述也没有得到肯定的疗效。因此,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2)听觉统合训练:
法国医师 G.Berard于20世纪发明了听觉统合训练仪和听觉统合训练方法,该方法通过让受试者聆听经过调制的音乐,矫正听觉系统对声音处理的失调,并刺激脑部活动,达到改善语言障碍、交往障碍、情绪失调和行为紊乱的目的。该方法用于4岁及以上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既往有研究报道该训练方法可有效改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言语、交往、情绪及行为异常,但系统综述并没有能够确定该训练方法治疗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有效性,故其疗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3)其他治疗方法:
Russell Lang系统综述了体育锻炼对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结果显示可减少刻板、攻击、自伤、课堂中的破坏行为;增进注意力和对问题的反应及反应的正确性。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目前,有关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补充或替代治疗研究报道较多。关于饮食治疗,系统综述显示去麸类、去酪蛋白饮食对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并无疗效,所以建议只有在患儿对某种食物过敏或食用某种食物后出现明显的不良情绪或行为反应时,进行饮食调整。关于高压氧仓治疗或螯合治疗等,系统综述均否定了其有效性。关于Omega 3、维生素、补充益生菌等治疗,还缺乏充分循证依据证明其有效性。
目前有关rTMS、音乐治疗、动物辅助疗法、基于计算机或机器人的辅助疗法、中医疗法(针灸、按摩等)治疗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疗效,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六、预后及影响因素
既往研究显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呈长期慢性病程,虽然少数患儿具有较好的预后,甚至失去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诊断,但是绝大多数患儿诊断保持稳定,疾病伴随终生。相比较孤独症谱系障碍,孤独症具有更加不良的预后,约80%的孤独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约50%的孤独症患者需要终生照顾和养护。Eva Billstede等对120名孤独症患儿进行为期13~22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78%的孤独症患者预后差,这些患者存在明显的障碍,交流差,无法独立生活;智商分布较前差,最初诊断时56%的患者智商低于50,而随访时71%的患者智商低于50;17%的患者在青春期时出现能力的退行,而其中一半患者的退行难以恢复;智商、6岁时交流性语言的情况与预后密切相关。
因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预后不良,因此积极探讨预后影响因素非常重要。既往研究显示,影响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预后的因素较多,主要包括:诊断和干预时间;早期言语交流能力(5岁前或在确诊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之前已有较好言语功能者,预后相对较好);病情严重程度及智力水平;有无伴发疾病。
在上述预后影响因素中,诊断和干预是唯一可以人为控制的因素,因此,加强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对改善孤独症或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刘靖 郭延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