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治病求本挖病根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其本。”意即寻求疾病的根本原因,找到病根所在,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的辨证论治原则。
一、何为“标本”
什么是本?《中华大字典》:“木下曰本”;《医宗必读》:“本,根也”。标,形声字,从木,票声。本义为树梢;引申为表面的,非根本的。《说文解字》:“标,木杪末也。”《管子·霸言》:“大本而小标。”治病求本所言之本,原文并未说明“本”是什么,历代医家对此多有发挥,见仁见智。
1.“阴阳”为“本”。吴昆:“天地万物,变化生杀而神明者,皆本于阴阳,则阴阳为病之本可知。故治病必求其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必求其本而施治也。”
2.“致病之源”为“本”。《类经》说:“本,致病之源也。人之疾病,皆不外阴阳二气,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王冰也认为本即阴阳,并强调“故治病之道,必先求之”。
3.“本”与“标”常常同时出现,称为“标本”。“标本”是中医治疗疾病时用以分析各种病证的矛盾,分清主次,解决主要矛盾的治疗理论。“标”即现象,“本”即本质,两者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其含义是多方面的。从正邪来说,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以疾病而言,病因为本,症状是标;从病位而分,内脏为本,体表为标;从发病先后来分,原发病(先病)为本,继发病(后病)为标;从医患关系来说,患者是本,医生是标。《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可见,“本”含有主要方面和主要矛盾的意义;“标”含有次要方面和次要矛盾的意义。
4.具体疾病中的“标本”是指什么呢?“邪”是标,“正”是本。疾病是邪正交争,造成体内阴阳平衡失调,或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或经络营卫运行失和,以致整体功能失常,或局部结构损伤,或整体与局部病理变化的综合反应。邪正相争是疾病过程自始至终存在的根本矛盾。疾病是邪正相争的反映:“病本”是邪正相争的抽象。因此,“治病求本”自当本于邪正双方;若仅从“邪”或“正”的一方面论病本,则有失偏颇。
二、怎样求本
病既本于邪正,则病位的表里深浅,病情的轻重缓急,病性的寒热虚实,病理的转归预后等,无不与邪正息息相关。故治病求本,就是探求疾病过程中邪正相争的部位、性状、主从关系等内容,从而把握治疗过程中扶正祛邪的先后、主次、轻重、缓急的法度。
1.审邪正相争部位
大凡病邪中人,总有表里深浅之异。《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外邪与皮毛、经络、脏腑等正气相争,从而形成病在表或在里,病在经络或病在脏腑,病在卫气或在营血等病理层次。而仲景论寒邪直入三阴,为里虚寒证;叶天士谓暑邪径迫阳明,为里实热证。《灵枢·五色》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矣。”张景岳注:“大气,大邪之气也。”是说“毒盛势锐”之邪,冲破人体卫外屏障,直中入里,与正气相争,从而形成病在阳经或病在阴经,病在腑或病在脏,病在气或病在血等病理层次,表明邪正相争的状态、性质、强弱、数量、作用时间等,决定病变部位的表里深浅。
至于如何辨别邪正相争的部位,《素问·皮部论》:“邪之始入于皮也,淅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于经也,则盛虚乃陷下。”《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些论述都是讲邪正相争于何处部位,就有相应的“脉证”出现,这些“脉证”就是辨别邪正深浅的依据。
2.察邪正反应状况
一般说来,疾病初期正盛邪微,或疾病末期正盛邪却则病轻;病变过程中若正盛邪强,或正虚邪实,则邪盛正衰则病重;若邪正势均力敌相持不下,或正虚邪微,或邪去正伤则病变缓慢;若邪盛势锐直遏正气,或正盛邪实,或邪盛正衰则病变急骤,甚则暴死猝死。
仲景论中风,既有“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 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等轻、重、缓、急之证,同时又有“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等急、重之候。可见,邪正相争的盛衰进退,直接影响着病情的轻重缓急。
3.辨正邪盛衰性质
人体正气与致病邪气相争,其力量的消长盛衰,集中反映于“邪盛正衰”或“正长邪退”。正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促使邪气消退;反之,邪气增长而旺盛,则必然会损伤正气。而邪正的消长盛衰,量变质变,又必然会导致病证寒、热、虚、实等病理本质的差异。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谆谆告诫的“有者求之(实者责之于邪),无者求之(虚者责之于正),盛者责之(有余实证,责在邪盛),虚者责之(不足虚证,责在正伤)”的原始初衷。
4.析邪正矛盾主次
任何疾病的潜伏或发生,相持或发展,好转或恶化,康复或危亡,都是邪正矛盾运动的结果。邪正矛盾运动,或按递增性因果转化规律进行,或从递减性因果转化规律演变。若一种或几种病邪作用于机体,引起一个或几个病理反应,而某些病理反应又成为新的病邪,加重原有的病理过程,并引起新的病理过程,如此因果连环,形成若干病理环节,使病情恶化,甚至死亡,即邪正矛盾的递增性因果转化。
如邪实困脾、寒湿因脾,伤及中阳,阳气失于温运,或气滞而为胀为痛,或水聚而为泻为肿,气水愈滞,寒湿愈盛,阳气愈伤,胀、肿、满、泻愈甚,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愈来愈重。反之,若中阳得以恢复,则气行湿行水亦行,胀、肿、痛、泻即可渐止。这是邪正矛盾的递减性变化,可使正复邪退,终至康复。在整个疾病过程中,邪正矛盾既可恶性循环,亦可良性循环,还可良性与恶性交替循环。
求本必须分析疾病中邪正矛盾的因果转化联系,分析推断病理循环的良恶性质,找出导致疾病发生发展的主导环节,为防止、截断病理的恶性循环,扶助促进病理的良性循环,加速疾病的好转痊愈提供理论依据。
三、“治病求本”与“以人为本”
“治病求本”是中医学的重要治则。中医临床在坚持“治病求本”的同时,还必须贯穿“以人为本”思想,这是中医治疗思想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疗思想的核心。医学模式的转变,从关注人体的疾病向关心生病的人的转化,是人本思想突出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治疗思想应该在临床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得到坚持。
“以人为本”,根据病情选择“治病救人”或“留人治病”,既关注人患的病,更重视患病的人,这是中医治疗思想的特质。如果脱离了“以人为本”,中医学就会变成彻头彻尾的“疾病医学”。“以人为本”是以人为“根本”服务目标的一种先进理念。无论是治疗疾病,还是养生保健,实际上处处都贯穿着这种思想理念。可以认为,“以人为本”是中医治疗思想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