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上知天文,天人同体
先秦诸子百家的论著中,非常重视天地自然与人的整体联系。例如,在《淮南子》中的《天文训》《地形训》《主术训》等篇章中,明确构建了天文、地理与人事密切结合的天人感应系统。
中医学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先秦诸子百家的“法天则地”“体察物性”“知常达变”对治疗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表明人体既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各种自然因素都会对人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其中天气变化与人的身体健康关系最为密切,天气变化就容易引发许多疾病,如感冒、关节炎、心脑血管疾病等。所以,“顺四时,适寒暑”是中医重要的预防保健思想。《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许多疾病存在着“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意思是说疾病都是早晨症状变轻,白天疾病平稳。傍晚疾病症状开始加重,夜里发病最为严重。说明自然环境对人体病理的影响。这些对我们临床治疗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素问·举痛论》指出:“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如此,则道不惑而至数极,所谓明也。”善于谈论天道的,必能应验于人事;善于谈论历史的,必能应合于今事;善于谈论人事的,必能结合自己的情况,唯有这样才算是明达事理的人。
中医学强调天人一体,故常以自然界的变化来解释人体生命活动,自然界的阴阳更迭、消长胜复,可在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中得到印证。古今事理相通,借古可以鉴今,察人可以知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三因制宜等治疗思想的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