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家名师讲稿丛书第四辑·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讲稿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阴阳学说

讲述内容:
1.阴阳的概念。
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讲述要点和难点:
1.阴阳的基本概念以及阴阳与矛盾的区别。
2.阴阳的标志性属性。
3.上下、内外、有无、燥湿、物质与功能的阴阳分属。
4.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5.阴阳的两分与三分及其应用。
6.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与消长的关系。
7.阴阳的互藏与交感。
8.以阴阳对立互根和消长解释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
阴阳学说,是研究阴阳的内涵及其运动变化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探求宇宙本原和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和精气学说都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可以说是世界观、方法论。但是精气学说跟阴阳学说有很大的区别:精气学说主要是阐释这个宇宙是什么?宇宙万物的本原是什么?宇宙万物是由什么生成的?而阴阳学说主要是从方法论这个角度阐释宇宙万物为什么能发生和变化。所以说,精气学说更倾向于是一种宇宙观,而阴阳学说更倾向于是一种方法论。
我们讲的这个阴阳学说,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阴阳的概念;二是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三是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阴阳的概念
这部分内容主要有二:一是阴阳的基本概念,二是事物的阴阳属性。
1.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标示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又可标示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阴阳是一对属性,是相对立的事物和现象的属性,但又不是指全部的相对立的事物和现象的属性,只是指某些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的属性。阴阳是指自然界中,当然也包括人体当中的一些相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对立双方的一对属性。
属性,是一个理性认识,不是指具体的事物和现象。因而阴阳是事物和现象的属性,而非指一对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我们可以这么讲,这个事物属于阴,那个事物属于阳,这个现象属于阴,那个现象属于阳。例如白天和晚上,白天属于阳,晚上属于阴。但我们不能反过来说:阳就是白天,阴就是晚上。
阴阳与矛盾,都标示事物或现象的对立相反,但两者之间还有一些明显的区别。矛盾的范畴大于阴阳,如果我把矛盾画成一个大圈的话,其中的一部分就是阴阳。阴阳仅仅是矛盾范畴中的一些特殊的方面。这就是说,有一些事物和现象我们可以用矛盾来归纳它,来说明它,但是不能用阴阳来归纳,来说明。矛盾的内涵小而外延大,阴阳的内涵大而外延小。下面举例解释一下:
在中医学中,有两个常见的概念,一个是标本,一个是正邪。这个标本,从矛盾的角度,我们讲:本,是指矛盾的主要方面;标,是指矛盾的次要方面。标与本,标示矛盾的主和次。但这个标本,用阴阳就不好讲了。我们不能说标属阴,本属阳,或本属阴,标属阳,这都不成立。另一个正邪呢?正气与邪气,肯定是一对矛盾,但是呢,我们也不能说它属阴或属阳。说正属于阳而邪属于阴,或正属于阴而邪属于阳,这都不成立。所以说,正气与邪气,尽管是相互关联的,也是相反的,但不能用阴阳来说,它们之间不构成阴阳关系。若要用阴阳来解说正气与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可以这样来表述:邪气中可以分为属阴的邪气和属阳的邪气,正气中也可分为属阴的正气和属阳的正气。属阴的邪气侵犯人体,人体中属阳的正气进行抵抗,或属阳的邪气侵犯人体,人体中属阴的正气进行抵抗,这样就产生了邪气与正气之间的矛盾斗争。若邪气战胜正气,则标志着疾病的发生。
阴阳的基本概念已经讲过,下面我们讲讲这个阴阳的基本概念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经过研究,人们发现,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非常朴素的,就是指日光的向背:向着太阳的就是阳,背着太阳的就是阴。向着太阳的暖和,那么温热就属阳;背着太阳的清冷,那么寒凉就属阴。向着太阳的活跃,那么动就属阳;背着太阳的沉静,那么静就属阴。向着太阳的光明,那么明亮的就属阳;背着太阳的黑暗,那么晦暗的就属阴。从日光的向背分阴阳推开去,那么外向的、上升的、弥散的、兴奋的,都属阳;而内守的、下降的、凝聚的、抑制的,都属阴。如此不断引申的结果,就几乎把自然界所有的对立相反的事物和现象都划分为阴与阳两个方面。这时的阴阳不再特指日光的向背,而变为一个概括自然界具有对立属性的事物和现象双方的抽象概念。
那么,阴阳的基本概念产生在什么时候呢?就目前的研究资料,我们可以断定,这个阴阳的基本概念,大约发生在西周时期。这有两部书可作为佐证:一部是《诗经》,另一部是《周易》。《诗经·大雅》有“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的记叙,就是爬到山上观山景,察水流,看看哪面属阳,哪面属阴,当然是向阳的面属阳,背阳的面属阴。这是关于阴阳的最早的文字记叙,也是对阴阳概念比较早的认识。另一部书是《周易》,书中的易卦由阴爻(--)和阳爻(—)组成,阴爻(分开的横线)和阳爻(连起来的横线)分别以符号的形式标示了阴阳的概念。至西周末年,古代先贤开始应用阴阳来分析、阐释一些难以理解或不能直接观察的复杂事物变化的机理。在《国语·周语》就记载伯阳父用阴阳来解释周幽王二年(公元前780年)在陕西发生的大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地震是由于阴阳双方不协调而发生。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哲学理论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哲学理论的阴阳学说也逐渐形成。这一时期的哲学家们,不但认识到事物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对立的势力,而且认识到这两种势力是运动变化的、相互作用的,并且认为正是由于阴阳的相互作用,推动着宇宙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变化。《管子·乘马》就说:“春秋冬夏,阴阳之推移也;时之短长,阴阳之利用也;日夜之易,阴阳之化也。”《国语·越语》也说:“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这就说明四时与昼夜的更替,以及日有升落,月有圆缺,皆是阴阳双方运动变化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老子还认为宇宙万物都蕴含着阴阳两个相反的方面,阴阳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冲和之气是推动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道德经·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则把阴阳学说从哲学高度进行概括,《周易·说卦》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此时已经把阴阳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视为宇宙的基本规律。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开始将阴阳概念应用于医学理论之中。《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秦名医医和在为晋侯诊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指出阴气亢盛则致寒性疾病,阳气亢盛则致热性疾病。成书于战国至秦汉之际的《黄帝内经》运用阴阳学说来阐释医学中的诸多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使阴阳学说与医学密切结合起来,成为中医学的重要思维方法之一。
2.事物的阴阳属性
怎样对事物的阴阳属性归类?实际上刚才我们有一些已经讲了,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弥散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凡是静谧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凉的、凝聚的、晦暗的、抑制的,都属于阴。(表1-1)
表1-1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上表中,既有以“上下”分阴阳,也有以“内外”分阴阳。这个大家理解起来可能很容易。但是这个简单的问题中藏有大学问,它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古代哲学中,《周易》以上下分阴阳,上为阳而下为阴,倡导天尊地卑,阳尊阴卑,尊崇阳气,以阳统阴,这对中医学中的扶阳学派的建立和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而道家思想与《周易》不同,是以内外分阴阳,内为阴而外为阳,并且崇阴卑阳,以阴统阳,认为内在的属阴的决定外在的属阳的。这对中医学滋阴学派和补土派的创立与发展,影响深刻。我们学习阴阳,要先把上下内外的阴阳属性分清楚。
上表中,还有春夏属阳而秋冬属阴。春夏阳气渐盛而属阳,其中春为少阳,夏为太阳。秋冬阳气阴气渐盛而属阴,其中秋为少阴,冬为太阴。但还有另一种说法,即冬春属阴而夏秋属阳,其中冬为阴中之阴的太阴,春为阴中之阳的少阳,夏为阳中之阳的太阳,秋为阳中之阴的少阴。这后一种说法就是《周易》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中的“四象”,也就是四季的阴阳属性。以上两种说法虽可以并存,但从“阴生于阳,阳生于阴”的阴阳相生而成四时的角度来看,还是后面的说法比较合理,并且还有《内经》的相关记述为证。
上表中,有干燥属阳而湿润属阴。这是依据《周易》“水流湿,火就燥”之说来定的。燥与湿相对立,湿属阴而燥就属阳。但在以后的“病因”中就只说湿邪属阴,而没有说燥邪属阳。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有些中医人认为燥邪属阴。大家想一想,燥邪也属阴,湿邪也属阴,这两者对立的关系还成立吗?既然没有对立关系,也就不能说其属阴还是属阳。因此,只说湿邪属阴而不说燥邪的阴阳属性,实际上是不合逻辑的。我的意见是:认为湿邪属阴,也就要明确燥邪属阳;如果不承认燥邪属阳,也就不应说湿邪属阴。
上表中已经删除的,但曾经在表中的,尚有“有与无”,或者说“有形与无形”这一对事物。为何删除呢?是因为“有形与无形”,是不能用阴阳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大约从六版教材开始,我们的教科书中出现了“有形属阴,无形属阳”的提法,并且引申出“血有形属阴而气无形属阳”的说法。其实这一说法是不确切的,估计可能是对《内经》所说“阳化气,阴成形”的误解。《内经》所说的“阳化气,阴成形”,是说阳气把有形之物变化为无形的气态,阴气把无形的气态凝聚为有形之物。如天气热了,阳气盛了,就把有形的水或冰化为水蒸气;天气冷了,阴气盛了,就把无形的水蒸气凝聚为水滴或冰。这与有形属阴而无形属阳,其实没有多少关联。
我查阅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道家,即老子、庄子这个学派的观点,他们以内外隐显论阴阳,认为看不见的内在的“无”属阴,而看得见的外在的“有”属阳。同时认为“无为有之先”,提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思想。因此,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是属阴的“无”产生了属阳的“有”,所谓“无中生有”。这一观点在《内经》中的体现,就是在内的“神藏五”(即五脏)属阴,而在外的“形藏四”(即胃、小肠、大肠、膀胱四腑)属阳,并且在内的属阴的“神藏”,统帅并调控着在外的属阳的“形藏”。属阴的事物决定着属阳的事物,则是道家的“崇阴”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中的体现。
道家的无形属阴而有形属阳的思想,显然与我们六版教科书中所说的相反。因此,我们不能,也不应该去违背道家观点,非要说有形属阴而无形属阳。道理很简单,中医学的很多理论,本来都源于道家思想。我们反对道家思想,就等于把中医学的根都反掉了。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就要问:血属阴而气属阳,是中医学的传统认识,既然不能用有形无形来说明,那么应怎样解释?我认为应当这样解释:血与气相比较,血静而气动,故血属阴而气属阳。其实,血与气,精与气,津液与气,脏与腑的关系,不用阴阳也能说清楚。因此,阴阳是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的,我们不能把阴阳看成是万能的,也不能试图用阴阳来解决中医学中的所有问题。
上表中,还删除了“物质属阴而功能属阳”的说法,虽然这种说法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在中医界很盛行。我之所以将此删除,是因为此说法是不成立的,是违背逻辑规律的。物质与功能根本就不是一对相反的事物,我们怎能用阴阳来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物质的相对面是精神,而功能的相对面是结构,任何物质都有结构和功能,并且此结构与功能是完全统一的,不可能是相反的。因此,物质与功能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相对事物,因而绝对不能用阴阳来阐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且结构与功能之间不可能是相反的,因而也不能用阴阳来解说。“物质属阴而功能属阳”属于悖论。
要记住:寒热、动静、明暗是阴阳的标志性属性。为了说明阴阳的属性,古人找了一对参照物,就是水火。水火是一对实物,水有寒凉的特点,静降的特点,阴暗的特点,而火有温暖的特点,升动的特点,明亮的特点,它两个正好相反。阴阳不可见而水火可见,水火就成为阴阳的标志物。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学习阴阳,对于初学中医者来说,是较为困难的。但是你若找到了突破口,还是相对容易的。这个突破口实际上就是上述的用阴阳阐释的三对关系:寒热、动静、明暗。你只要用水火作为参照物,理解了寒热、动静、明暗这三对阴阳的标志性属性,可以说你已经找到了学习阴阳的大门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阴阳只是某些相反事物的属性概括,而不能概括所有相反事物的属性。如上面提到的标与本、正与邪,虽然是一对相反的事物,但也不能用阴阳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下面我们再讨论一下事物的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先讲阴阳属性的绝对性。什么叫绝对性?绝对性就是静止不变性。因为阴阳不能与矛盾划等号,阴阳是一些特殊的矛盾范畴。矛盾的内涵小而外延大,抽象得非常彻底,而阴阳的内涵大而外延小,抽象得并不彻底。由于阴阳抽象得不彻底,就会有一些特殊的规定,也就有了绝对性。例如,就水火来说:水属阴而火属阳。但不能反过来说:水属阳而火属阴。水与火的阴阳属性不能反称,是固定不变的,寒热、动静、明暗的阴阳属性也不能反称,也是固定不变的,这与矛盾所认为的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的,都是对立统一的,是有明显不同的,这就是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
再讲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这个相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阴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即原来属阳的,现在属阴了,阴阳属性转变了。比如说这个患者原来是发高烧的,现在不发烧了,出现四肢发凉,冷汗淋漓了,病证的性质就由原来的属阳变为属阴了。
二是阴阳之中还有阴阳。属性相反的两种事物可以再分阴阳,属阳的事物中可以再分阴阳,属阴的事物中也可再分阴阳。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例如:昼为阳,夜为阴。白天的上午与下午相对而言,则上午为阳中之阳(太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少阴);夜晚的前半夜与后半夜相对而言,则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太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少阳)。
三是比较的对象不同,阴阳的属性也就发生改变了。事物的阴阳属性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同一层次中的某一事物,其比较的对象不同,阴阳属性就不同。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中,夏属阳,冬属阴,这没有问题,而春与秋,属阳还是属阴?春与秋两者对比而言,春天因阳气渐长而属阳,秋天因阴气渐多而属阴。但如果单说春天,属阳还是属阴?这当然要看它的比较对象:如果是跟冬天比,那么它属阳,但是如果跟夏天比,它就属阴了。同样,秋与夏相比,属阴,而与冬相比,就属阳了。在太少阴阳体系中,四季的阴阳属性是:夏天属太阳(阳中之阳),秋天属少阴(阳中之阴),冬天属太阴(阴中之阴),春天属少阳(阴中之阳)。其实,少阳就是阴中之阳,少阴就是阳中之阴。春属少阳,就是说春天既有阴又有阳,因而与冬比,因阳气较多而属阳,但与夏比,因阴气较多而属阴。秋属少阴,就是说秋天既有阳又有阴,因而与夏天相比,因阴气较多而属阴,但与冬天相比,因阳气较多而属阳。如此看来,上述说法并无矛盾。
事物的阴阳属性,既有以阴阳两分法标示的,也有以阴阳三分法标示的。下面我们就讲讲阴阳的两分与三分。
所谓阴阳两分,就是把阴阳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即以2为级数不断划分的模式。上述的昼夜时段的划分,和一年四季分属于太阳、少阴、太阴、少阳,就属阴阳的两分模式。《周易·系辞上》所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也是以阴阳两分模式来说明八卦的生成及其阴阳属性(图1-5)。
图1-5 八卦生成图
如上图:什么是太极?太极是宇宙万物之本原。由太极而生成宇宙万物,这是《周易》的说法。但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宇宙万物是道、无或无极生成的。太极与无极有什么关系?后人说“无极而太极”,也就是说无极生太极,把道家思想与《周易》思想融合一起。太极,实际上就是一团“气”,也就是道家所说的“道生一”中的“一”,或者说是“无生有”中的“有”。由于这个气是宇宙万物的生成本原,儒家称之为“元气”。这个元气分化成阴气和阳气,这就是所谓的“两仪”。阳气散为天,阴气凝为地,所谓“积阳为天,积阴为地”。这个两仪又各自一分为二,即天也分阴阳,地也分阴阳,就生成了“四象”,也就是四季。其中,阴中的阴是冬天,因阴气旺盛而称太阴;阴中的阳是春天,因阳气从阴初生较少而称少阳;阳中的阳是夏天,因阳气旺盛而称太阳;阳中的阴是秋天,因阴气从阳初生较弱而称少阴。这个四象各自再一分为二:太阴也分阴阳,少阳也分阴阳,太阳也分阴阳,少阴也分阴阳,就产生了八卦。八卦,就是天(乾)、地(坤)、山(艮)、泽(兑)、水(坎)、火(离)、风(巽)、雷(震)这八种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八卦的变化,反映了自然界四面八方、四季及四立二分二至气候的阴阳变化。了解这一点,对我们以后判断疾病的发生、发展并进行防治,是非常有意义的。
八卦方位的排列,有两种不同模式:一是伏羲八卦(先天八卦)方位,一是文王八卦(后天八卦)方位。(图1-6)
伏羲八卦(先天八卦)
文王八卦(后天八卦)
图1-6 八卦方位图
因此,一为太极,即是元气;一分为二,就是两仪;二分为四,就是四象;四分为八,就是八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阳两分模式。由阴阳两分而建立的太少阴阳体系,主要用以阐释四方、四季的阴阳变化,构建四时五脏理论体系和四象体质理论体系。请参见后面所讲的“中土五行”。
所谓阴阳三分,就是把一阴分为三阴,即太阴,少阴,厥阴;把一阳分为三阳,即阳明,太阳,少阳。这一阴阳三分模式,用到命名经脉,就是三阴三阳六经。其中,太阴和阳明是一对,少阴和太阳是一对,厥阴和少阳是一对。由阴阳三分而建立的三阴三阳体系,主要用来说明自然界气候变化的规律,经脉及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伤寒热病的三阴三阳(六经)辨证体系。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主要讨论阴阳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形式。其中运动规律有: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互藏,阴阳自和与平衡等;阴阳的运动形式有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
1.阴阳的对立制约
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阴阳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统一是对立的结果。
相互制约是阴阳对立最主要的体现。此处所说的制约,实际上是一种抑制,一种压制,一种限制。也就是说阴阳双方是相互抑制、相互压制的,并由于这种相互抑制或相互压制,维持了事物之间协调平衡和稳定,因而促进了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 《管子》最早提出了阴阳双方的相互制约,如《管子·心术上》说:“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下面以自然界四季气候变化与人体相关为例解说阴阳的相互制约。
一年之内,出现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季更替,即是阴气与阳气相互制约的结果。春天阳气渐升,制约阴气,阳气越来越多,阴气越来越少,天气就越来越暖。到了夏季以后,阳气最盛,阴气较少,天气酷热。夏至之后,阴气渐升,开始制约阳气,阴气越来越多,阳气越来越少,天气越来越凉。到了冬季,阴气最盛,阳气较少,天气寒冷。冬至以后,阳气又渐多,开始抑制阴气,阳气越来越多,阴气越来越少,天气就又越来越暖。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自然界中的寒热温凉的四季变化。所以《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这里的“四十五日”,指从冬至到立春,或从夏至到立秋的三个节气。一个节气15天,三个节气共45天。冬至一阳生,所以从冬至到立春,阳气逐渐上升,阴气逐渐下降,至夏至则阳气盛极,阴气伏藏。夏至一阴生,所以从夏至到立秋,阴气逐渐上升,阳气逐渐下降,至冬至则阴气盛极,阳气伏藏。如此循环,年复一年。
天人相应,人体中阴阳也是相互制约的。人体中的阳气能推动和促进机体的生命活动,加快新陈代谢,而阴气能调控和抑制机体的代谢和各种生命活动。正是因为阴阳的相互制约,才维持了平衡协调。如冬至之后,自然界的阳气渐升而阴气渐少,人体内的阳气也渐升而阴气渐少,因而出现精神兴奋,代谢加快,善动而不静,失眠之人容易复发。夏至之后,自然界的阴气渐长而阳气渐少,人体内的阴气也渐长而阳气也渐少,因而出现精神抑制,代谢减缓,善静而不动,失眠之人可得到缓解。体内的阳气盛了,就会抑制阴气;体内的阴气盛了,就会抑制阳气。阴阳双方相互制约而达到协调平衡,则人体生命活动健康有序,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人体的阴阳也是这种变化。人从出生,一直到四十岁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一般是人体的阳气较多而阴气较少,相当于春天到夏天。四十岁以前是生长发育阶段,以阳气为主导,阴气随着阳气升,所谓“阳生阴长”。但是四十岁以后,人就进入了更年期,就是由壮年更到老年,相当于秋天到冬天。这个阶段,阳气也少了,阴气也少了,所谓“阳杀阴藏”。这个阶段,以阴气少的居多,所以到这个时候,有的人容易烦躁,发脾气,有的人容易发低烧,这是因阴气少而阳气相对偏多所导致的。还有一部分人是以阳气少为主,表现为天一冷,他就要赶快穿厚点的衣服,一些老年人也是这样。
如果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关系失调,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则标志着疾病的产生。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可称为“制约太过”。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即通常所说的“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或“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可称为“制约不及”。
阴阳的对立相反,还体现在阴阳双方的相互排斥,相互格拒。体内阳气亢盛之极,则排斥阴气于外,称为“阳盛格阴”;体内阴气盛极,则格拒阳气于外,称为“阴盛格阳”。
2.阴阳的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即指阴阳双方相互依存,也就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意思。说得书面化一点,则是: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立的另一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说得白一点,就是:阴的存在必须以阳的存在为条件,阳的存在必须以阴的存在为条件,要存在两个都存在,一个不存在了,另一个也就不存在了。比如寒和热,没有寒就没有热,没有热也就没有寒。动静、升降、上下、内外等,也是如此。
阴阳互用,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相互助长的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指出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阴为阳守持于内,阳为阴役使于外,阴阳相互为用,相互资助,不可分离。王冰注《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说明阴阳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资生:阳气生于阴,由阴气的资助而化生;阴气生于阳,由阳气的资助而化生。
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如春夏阳气生而渐旺,阴气也随之增长,天气虽渐热但雨水也渐多,以防过热过燥;秋冬阳气衰而渐少,阴气随之潜藏,天气虽渐寒但降水也较少,以防过寒过湿。如此维持四季气候的相对稳定。这种阴阳相随的增减变化,即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谓的“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反映了阴阳的相互为用关系。
再如人体内的兴奋与抑制两种生理作用,既是相互制约的,又是相互为用的。人与自然界相统一,白天人体阳气随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而旺盛,兴奋占主导地位,精力充沛,但必须以夜晚充足的睡眠,也就是充分的抑制为前提;夜晚人体阴气渐盛,抑制占主导地位,睡眠安和,但必须以白天的充分的兴奋,即充分的工作劳动,充分的精力付出为条件。老年人“昼不精,夜不瞑”(《灵枢·营卫生会》),也就是白天无精神,夜里睡不好,是由于阴阳双方相互为用的关系失调而致。
如果是由于某些原因,阴与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春秋繁露·顺命》所说的“独阴不生,独阳不生”,甚则出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所谓独阴,即只有阴而没有阳,又称“孤阴”。所谓“独阳”,即只有阳而无有阴,又称“孤阳”。独阴、孤阳是不能发生变化的,所以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如果阴阳之间的互资互用关系失常,阳气虚而不能资助阴气,或阴气虚而不能资助阳气,就会出现“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
3.阴阳交感与互藏
阴阳交感,就是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相互作用。阴阳交感的观念源于《周易》,《周易·咸彖》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指出:咸,即是交感的意思。咸卦是“山上有泽”,即兑上而艮下,上面的泽水下流而滋润山体,下面的山体上承而接受其润,山泽相通而交感融合,因而促进了事物之间的和谐相处与生长发展。因此,阴阳二气的交感合和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那么阴阳二气是怎样交感的呢?古代哲学家认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之气,由自身的运动分化为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阳气升腾而为天,阴气凝聚而为地。然后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交感合和。
《周易·系辞下》说:“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在自然界,天之阳气下降,地之阴气上升,阴阳二气交感,形成云、雾、雷电、雨露,生命得以诞生,从而化生出万物。在阳光雨露的沐浴滋润下,万物才得以成长。在人类,男女构精,新的生命个体诞生,人类得以繁衍。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交感运动,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自然界。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阴阳二气才能互相作用,交感合和。也就是俗话讲的位于上面的往下降,位于下面的往上升,上下才能交感融合。如咸卦的泽上山下,或既济卦的水(坎)上火(离)下,在上面的泽、水自然向下滋润在下的山、火,而在下的山、火向上承接泽、水的滋润。但天气在上,如何下降?地气在下,如何上升?阴阳二气交感的机制是什么?我们要用阴阳互藏的道理来解释。
阴阳互藏,是说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阴与阳两种属性不同的成分,属阳的事物含有阴性成分,属阴的事物也寓有属阳的成分。明代张介宾在《类经·运气类》中说:“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
阴阳互藏之道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体悟。如以上下而言,上为阳,下为阴,但上中有下,下中寓上,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再以水火言,水暗为阴,火明为阳,但水中内明,火中内暗,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按照“气一元论”的观点,气为宇宙之本原,气别阴阳,以成天地。但在“积阳为天”之时,地阴之气已寓其中;在“积阴为地”之际,天阳之气已涵其内。因此,天为阳,但内寓地之阴气;地为阴,但内涵天之阳气。如《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万物由天地阴阳交感合和而生,故皆寓涵阴阳两种不同属性的成分。
我们观察图1-6先天八卦图,将其中间的部分作为阴阳互藏的示意图:中间的大圆圈表示太极,其中黑色部分表示阴,阴从右降;白色部分表示阳,阳从左升。黑色部分中的小白圆圈为阴中之阳;白色部分的小黑圆圈为阳中之阴。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是依据其所涵属阴与属阳成分的比例大小而定的。阳中涵阴,是说属阳的事物或现象也涵有属阴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阳;阴中涵阳,是说属阴的事物或现象也涵有属阳的成分,而该事物或现象的整体属性仍为阴。一般地说,表示事物属性的成分占绝对大的比例并呈显象状态,而被寓涵于事物或现象内部不得显露的成分占较小的比例,它虽不能代表事物的属性,但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
阴阳互藏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二气升降运动而引起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然天之阳气为何能降,地之阴气为何能升?古代哲学家是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周易·乾传》)来解释的。也就是说,天气虽在上,但内涵地之阴气,即阳中有阴,有“亲下”之势,故天气在其所涵地之阴气的作用下下降于地;地气虽居下,但内寓天之阳气,即阴中涵阳,有“亲上”之势,故地气在其所涵天之阳气的鼓动下上升于天,如此则“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素问·天元纪大论》)。可见阴升阳降而致天地二气交感相错的内在动力机制在于阴阳互藏之道:阴中有阳方能升,阳中有阴才能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也是这一道理。
中医讲的心肾相交,坎离水火既济,也是以阴阳互藏的道理来解释的。离火在上,标示心,坎水在下,标示肾。心有心阴、心阳(心火),肾也有肾阴、肾阳。心火在心阴的牵制下由上下降于肾,肾阴在肾阳的鼓动下由下上济于心,如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若肾阳不足,不能鼓动肾阴上升以滋心阴,那么心阴就不足,而心阴不足,就不能牵制心火,心火也就不能下降而上炎。治疗时就要一边用寒凉药清泻心火,一边要用温补肾阳的药以鼓动肾阴上济,可采用交泰丸,其中黄连泻心火,肉桂补肾阳以推动肾阴上济。
阴阳互藏又是构筑阴阳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关系的基础和纽带。阳中涵阴,因而阳依阴而存在,阳以阴为源而生;阴中寓阳,因而阴依阳而存在,阴以阳为根而化。若阳中无阴,阴中无阳,就变成“孤阴”、 “独阳”,其相互依存关系也就被破坏,而“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与阳之间也就失去了相互资生与相互促进的关系。
阴阳互藏还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阴中寓阳,阴才有向阳转化的可能性;阳中藏阴,阳才有向阴转化的可能性。阴中寓阳,其阴性成分才能逐渐(或突然)转化为阳性成分而表现为阴消阳长。当此阴性事物或现象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与伴随的转化中,其阴性成分仍然占较大比例时,此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仍属阴。但若在其内部的阴阳消长与转化中,其阳性成分多于阴性成分而成为该事物或现象的主导成分,该事物或现象则转属阳性,此即所谓“阴转化为阳”;反之则“阳转化为阴”。因此阴阳的互藏互寓是事物或现象阴阳属性转化的内在根据,而阴阳的消长运动及与此相伴的阴阳转化,是促使事物或现象总体阴阳属性转化的必要条件。
4.阴阳消长
所谓阴阳消长,是说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持着动态平衡。
阴阳消长是阴阳运动变化的一种形式,而导致阴阳出现消长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之间存在着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的关系。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互为消长,或表现为阴长阳消,或表现为阳长阴消;由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的皆消皆长,或表现为此长彼亦长,或表现为此消彼亦消。
先说阴阳的互为消长。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如以四时气候变化而言,从冬至春及夏,气候从寒冷逐渐转暖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至秋及冬,气候由炎热逐渐转凉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但从一年的总体来说,阴阳还是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的。以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白天阳气盛,故机体的生理机能以兴奋为主;夜晚阴气盛,故机体的生理机能以抑制为主。子夜一阳生,日中阳气隆,机体的生理机能由抑制逐渐转向兴奋,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生,阳气渐衰,机体的生理机能也由兴奋逐渐转向抑制,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阴与阳之间的互为消长是不断进行着的,是绝对的;而阴与阳之间的平衡则是相对的,是动态的平衡。
再说阴阳皆消皆长。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阴随阳消或阳随阴消。如上述的四季气候变化中,随着春夏气温的逐渐升高而降雨量逐渐增多,随着秋冬气候的转凉而降雨量逐渐减少,即是阴阳皆长与皆消的消长变化。人体生理活动中,饥饿时出现的气力不足,即是由于精(阴)不足不能化生气(阳),属阳随阴消;而补充精(阴),产生能量(阳),增加了气力,则属阳随阴长。人体生命过程中,上半生,阴气随阳气的增长而增长,属于阴随阳长;下半生,阳气随阴气的减少而减少,属于阳随阴消。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阴阳消长只是阴阳变化的过程和形式,而其原因则是阴阳的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世界上的事物十分复杂,变化万千,性质各异,因而各类事物中的阴阳关系亦各有侧重。某些事物之间的阴阳关系以互根互用为主,如精与气、气与血等;另一些事物之间的阴阳关系却以对立制约为主,如寒与热、水与火等。诚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补略》所说:“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离;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也正因为如此,一旦出现阴阳消长变化失常时,前者多表现为此消彼亦消或此长彼亦长,而后者多表现为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
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变化,反映了事物之间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界可表征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生命过程的协调有序。若阴阳的消长变化超越了正常的限度,在自然界表征异常的气候变化,在人体则表征疾病的发生。前述的“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及“阳虚阴盛”、“阴虚阳亢”等,皆属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超过正常限度的此长彼消或此消彼长,而“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及“精气两虚”“气血两虚”等,则属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出现的异常的阴阳皆消。
5.阴阳转化
阴阳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另一种基本形式。阴阳之间的转化,是说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例如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属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冬天,属阴的冬天又可以转化成属阳的夏天。人体的病证中,属阳的热证可以转化为属阴的寒证,属阴的寒证又可以转化为属阳的热证。
事物属阴,是说该事物的属阴的成分占了大的比例,但也含有属阳的成分。如果经过事物内部的消长运动,其中属阳的成分占得比例大了,那这个事物就变成属阳。同样道理,本来属阳的事物,在其内部的消长运动中,其中属阴的成分占得比例大了,该事物就转为属阴。也就是说,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的属阴与属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因此,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
《内经》以“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素问·天元纪大论》)来阐释阴阳转化的机理。生、化、极、变,是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故《素问·六微旨大论》说:“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事物的发生发展规律总是由小到大,由盛而衰,即是说事物发展到极点就要向它的反面转化。《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的“物生谓之化”,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的发展阶段;“物极谓之变”,是指事物发展到极点,向它反面转化的阶段。由此可见,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物极必反”的规律。“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的“重”,“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的“极”,以及“寒甚则热,热甚则寒”(《灵枢·论疾诊尺》)的“甚”,即阴阳消长变化发展到“极”的程度,是事物的阴阳总体属性发生转化的必备条件。
阴阳的相互转化,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渐变形式,另一种是突变形式。如一年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一天之中的昼夜转化等,即属于“渐变”的形式。夏天的炎热渐渐变为冬天的寒冷,属阳转化为阴;冬天的寒冷渐渐变为夏天的炎热,属阴转化为阳。而夏季酷热天气的骤冷和冰雹突袭,急性热病中由高热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等,则属于“突变”的形式。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的转化常常表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寒证与热证的相互转化。如邪热壅肺的患者,表现为高热、面红、咳喘、气粗、烦渴、脉数有力等,属于具有一派实热性表现的阳证。邪热极盛,耗伤正气,可致正不敌邪,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转化为具有一派虚寒性表现的阴证。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亡阳,要及时抢救。再如寒饮中阻的患者,本为阴证,但寒饮停留日久,郁滞不行,可以化热,转为阳证。上述两个病例中,前者的热毒极重,后者的寒饮停久,即是促成阴阳相互转化的内在必备条件。
6.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这也属阴阳的运动规律之一。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对生命体来说,阴阳自和是生命体内的阴阳二气在生理状态下的自我协调和在病理状态下的自我恢复平衡的能力。
阴阳自和的概念,脱胎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贵和”思想。《淮南子·氾论训》中说:“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阴阳相接,乃能成和。”意思是说阴阳二气的协调就是“和”,阴阳二气相接化物才能达到“和”的要求。“和”是宇宙的最基本的原则。阴阳合和,万物自生,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观点。
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是阴阳双方自动地向最佳目标的发展和运动,是维持事物或现象协调发展的内在机制。中医学运用阴阳自和的理论来说明人体阴阳自动协调促使病势向愈和机体健康恢复的内在机制,用以阐明人体内的阴阳二气具有自身调节的能力。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深层次运动规律,它可以揭示人体疾病自愈的内在变化机制。阴阳自和,说明了人体自身本已具备自我调节、自我修复等自愈能力,吃药治病只是促进了这些调节和修复能力的发挥。如果人体缺乏这种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的能力,只凭用药是达不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的。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状态。阴阳双方虽然不断地处在相互斗争、相互排斥、相互作用的运动之中,彼此之间随时发生着消长和转化,但阴阳双方仍然维持着相对稳定的结构关系。
阴阳之间的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也就是指阴阳双方的比例是不断变化的,但又是稳定在正常限度之内的状态,是动态的均势,而非绝对的静态平衡。维持这种平衡状态的机制,是建立在阴阳对立制约与互根互用基础上的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和转化运动。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阈平衡的关系,在自然界标志着气候的正常变化,四时寒暑的正常更替,在人体标志着生命活动的稳定、有序、协调。故《素问·调经论》说:“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
综上所述,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互藏、自和平衡,是从不同角度来说明阴阳的运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而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则是阴阳运动的基本形式。阴阳之间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形式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互相联系的。阴阳的对立互根是阴阳最普遍的规律,说明了事物之间既相反又相成的关系。事物之间的阴阳两个方面通过对立制约而取得了平衡协调,通过互根互用而互相促进,不可分离。阴阳交感是万物产生和发展的前提,万物就在阴阳交感过程中产生。阴阳的互藏则是阴阳交感的动力根源,同时也是阴阳消长和转化的内在根据。阴阳消长是在阴阳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基础上表现出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则是在量变基础上的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阴阳的动态平衡由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及其消长转化来维系,而阴阳自和表达了其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这一动态协调平衡的能力与趋势。如果阴阳的这种动态平衡遭到了破坏,又失去了自和的能力,在自然界就会出现反常现象,在人体则会由生理状态进入疾病状态,甚至死亡。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相当广泛,可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机能、病理变化,并指导养生保健以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阐释人体的组织结构
即用阴阳学说解说人体脏腑形体经络等组织结构的阴阳属性。
脏腑形体分阴阳:一般用阴阳的二分法来确定脏腑及形体的阴阳属性。就大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腹背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为阳,腹为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
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由于阴阳之中复有阴阳,所以分属于阴阳的脏腑形体组织还可以再分阴阳。如体表组织属阳,然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再继续分,则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再如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上属阳,而心属火,主温通,为阳中之阳,即太阳;肺属金,主肃降,为阳中之阴,即少阴。肝、脾、肾居下属阴,而肝属木,主升发,为阴中之阳,即少阳;肾属水,主闭藏,为阴中之阴,即太阴;脾属土,居中焦,为阴中之至阴。故《素问·金匮真言论》说:“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内经》中关于五脏的太少阴阳属性的论述有三处两说:一是《素问·六节藏象论》中以心为阳中之太阳,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脾为至阴;二是《灵枢·九针十二原》和《灵枢·阴阳系日月》中以肺为阳中之少阴,心为阳中之太阳,肝为阴中之少阳,肾为阴中之太阴,脾为阴中之至阴。两说的不同主要是肺、肾两脏的阴阳属性不同。依据我们前面所讲的基于《周易》的太少阴阳体系,当以后《灵枢》二篇的说法为准。并且这一说法与上述的《素问·金匮真言论》的说法完全一致。因此,《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说的“肺为阳中之太阴,肾为阴中之少阴,肝为阳中之少阳”,可能是由于错简而致,不当为凭。
经络系统分阴阳:一般以阴阳的三分法确定十二经脉及其所属的脏腑的阴阳属性和相互关系,以阴阳二分法确定奇经、络脉的阴阳属性。
十二正经中有手足三阴三阳经。属脏而行于肢体内侧面的为阴经,一阴化为三阴,分称为手足太阴、手足厥阴、手足少阴经,分别属肺、脾、心包、肝、心、肾;属腑而行于肢体外侧面的为阳经,一阳分为三阳,因行于上肢与下肢的不同而分称为手足阳明、手足少阳、手足太阳经,分别属大肠、胃、三焦、胆、小肠、膀胱。并且手足太阴与手足阳明为表里,即肺与大肠、脾与胃为表里;手足厥阴与手足少阳为表里,也就是心包与三焦、肝与胆为表里;手足少阴与手足太阳经为表里,即心与小肠、肾与膀胱为表里。
奇经八脉中的跷脉与维脉,行于身之内侧者,称阴跷、阴维;行于身体之外侧者,称阳跷、阳维。督脉行于背,有总督一身之阳经的作用,称为“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腹,有总任一身之阴经的作用,称为“阴脉之海”。络脉中分布于体表及身体上部的称为阳络;分布于内脏、肢体深层及身体下部的称为阴络。
阴阳两分与阴阳三分,都可用来解说五脏的阴阳属性,这就导致了五脏阴阳属性的不一致。例如,就肝来说,在太少阴阳体系中属少阳,而在三阴三阳体系中则属厥阴。心,在太少阴阳体系中属太阳,而在三阴三阳体系中则属少阴。肺,在太少阴阳体系中属少阴,而在三阴三阳体系中则属太阴。肾,在太少阴阳体系中属太阴,而在三阴三阳体系中则属少阴。脾,在太少阴阳体系中属至阴,而在三阴三阳体系中则属太阴。这两种阴阳体系在解说五脏阴阳属性时是不能混淆的,初学中医者应该引起充分注意。
总之,人体脏腑经络及形体组织结构的上下、内外、表里、前后各部分之间,无不包含着阴阳的对立统一。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所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2.概括人体的生理机能
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无论是生命活动的整体还是就其各个部分,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
人体的整体生命活动,是由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司其职,协调一致来完成的,而脏腑经络的生理机能,是由贮藏和运行于其中的精与气为基础的。精藏于脏腑之中,主内守而属阴,气由精所化,运行于全身而属阳。精与气的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维持了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机能活动稳定有序。
人体的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也是由精所化之气来推动和调控的。人体之气,以其不同的作用和运动趋向而分为阴气与阳气两部分:具有凉润、宁静、抑制、沉降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是阴气,具有温煦、推动、兴奋、升发等作用和运动趋向的是阳气。正是由于人体内阴气与阳气的交感相错、相互作用,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物质与物质之间、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推动和调控着人体的生命进程。同时又是由于体内阴气与阳气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和消长转化,维系着协调平衡的状态,人体的生命活动才能有序进行,各种生理机能才能得到稳定发挥。若人体内的阴阳二气不能相互为用而分离,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了。故《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平阳秘,是从整体上来说,人体阴阳是协调平衡的,但这个平衡是动态上的平衡,也就是允许阴阳双方在一定限度内的消长的平衡,我们称为“动态常阈平衡”。
此外,阴阳学说还用来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如人体内的阴阳二气,清阳主升,出上窍;浊阴主降,出下窍;清阳主出,发于腠理、四肢;浊阴主入,走于五脏、六腑。人体正是由于阴阳二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和维持着人的生命活动,也正是阴阳二气升降出入协调平衡,才推动和维持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3.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
疾病的发生标志着阴阳协调平衡的破坏,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阴阳学说用来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分析病因的阴阳属性;二是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
病邪可以分为阴、阳两大类: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素问·调经论》)。一般而言,六淫属阳邪,饮食居处、情志失调等属阴邪。阴阳之中复有阴阳:六淫之中,风邪、暑邪、火(热)邪属阳,寒邪、湿邪属阴。
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就是邪正斗争的过程:阳邪侵犯人体,人体正气中的阴气奋而抗之;阴邪侵犯人体,正气中的阳气与之斗争。如此产生了邪正相搏,导致了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故《素问·著至教论》说:“合而病至,偏害阴阳。”
阴阳失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阴阳的偏盛偏衰和互损。其中用阴阳的对立制约及其导致的互为消长来阐释阴阳的偏胜偏衰,而用阴阳的互根互用及其导致的皆消皆长来解释阴阳的互损。现在结合下图作一解释。(图1-7)
图1-7 邪正盛衰与阴阳失调示意图
如上图:从发病上来说,人要得病,一般要有邪气的侵犯。邪气侵犯人体,人体的正气进行抵抗,正邪相争,如果邪气战胜正气,疾病就发生了。如果用阴阳来解释,可以这样说:自然界的邪气分为阳邪和阴邪,人体的正气有阴气与阳气两个方面。火邪、热邪属于阳邪,侵袭人体,人体的阴气进行抵抗;寒邪、湿邪属于阴邪,侵犯人体,人体的阳气就会奋起抵抗。如此,阳邪作用于阴气,阴邪作用于阳气,这样就会产生正邪相搏。如果邪气战胜正气,都可引起阴阳失调,标志着疾病的发生。
如上图,阴阳失调,共有四个类型:一是阴阳偏胜,二是阴阳偏衰,三是阴阳互损,四是阴阳亡失。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是阴阳协调平衡的情况下,允许人体的阴气、阳气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不得超过上限,也不得超过下限。所以我们上面讲这个阴阳平衡是动态的常阈平衡。
如果是超过了这个上限,就是亢盛,或称偏盛,分别是阳偏盛和阴偏胜。
先说阳偏胜:人体中的阳气因自然界中的阳邪的侵袭而亢盛有余,人体就产生了以发热为主的病证,称为“阳胜则热”的实热证。在阳邪侵犯人体的初期,阴气和津液还没有明显的减少。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阳气亢盛制约了阴气,伤耗了津液,导致津液和阴气明显减少,这就称作“阳胜则阴病”的实热兼阴虚证。
再说阴偏胜:人体中的阴气因自然界中的阴邪的侵袭而亢盛有余,人体就产生了以寒凉为主的病证,称为“阴胜则寒”的实寒证。在阴邪侵犯人体的初期,人体中的阳气还没有明显的减少。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阴气亢盛伤耗了阳气,导致阳气明显减少,这就称作“阴胜则阳病”的实寒兼阳虚证。
如上图,如果是超过了这个下限,就是偏衰,分别是阳偏衰和阴偏衰。
下面先讲阳偏衰:阳偏衰就是阳虚,也就是阳气少了,低于下限,而阴气相对增多,就是说没有真的增多,只是在跟阳气比较的情况下,相对的多。阳气虚衰,温煦作用减少,一般会出现寒象,称作“阳虚则寒”的虚寒证。
再说阴偏衰:阴偏衰就是阴虚,也就是阴气少了,低于下限,而阳气相对增多。阴气虚衰,凉润作用减退,一般要出现热象,称作“阴虚则热”的虚热证。
阴阳互损,是在阴阳偏衰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阳气少了,不能资助阴气,阴气也随之减少了,这就称“阳损及阴”,出现的病证,是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若是阴气虚衰,不能资助阳气,阳气也随之减少了,这就称“阴损及阳”,出现的病证,是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若是阳损及阴或阴损及阳的病理变化继续发展下去,阳气和阴气可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上,人体既不出现寒的征象,也不出现热的征象,既不恶寒,也不发热,仅有少气乏力等征象,这就是气虚,即阳气与阴气对等的两虚。
如果阴阳的偏胜偏衰和互损的病变继续发展,有可能出现阴阳亡失的病理变化。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引起人体中的阳气突然大量丢失,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的病理变化,就称作“亡阳”。临床就会出现四肢发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危重征象。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引起人体中的阴气突然大量丢失,导致人体生命机能严重衰竭的病理变化,就称作“亡阴”。临床就会出现手足虽温而大汗不止、烦躁不安、心悸气喘、体倦无力、脉数疾躁动等危重征象。
综上所述,阴阳偏胜偏衰主要用来说明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调而出现的寒热性病理变化。“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阴胜则阳病”“阳虚则寒,阴虚则热”,是寒热性疾病的病理总纲。阴阳互损主要用来说明寒热性疾病过程中阴气与阳气的互根互用关系的失调,阐释“阴虚则热”的虚热与“阳虚则寒”的虚寒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的病变规律。若用阴阳消长来说明,则前者属于由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而出现的互为消长,后者属于因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失常而表现的阴阳皆消。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阴阳失调是寒热性疾病和动静失常疾病的病机,主要阐释寒热性疾病或亢奋或抑郁性的疾病。对精与气、血与气、津液与气之间的互生互用关系的失常,虽然也可用阴阳互损来阐释,但由于精血津液与气的关系不用阴阳也能阐释清楚,故目前一般不再以阴阳互损来说明。
4.用于疾病的诊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诊断,主要包括分析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和概括各种证候的阴阳属性两个方面。
分析四诊资料: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各种资料,包括即时的症状和体征,以阴阳理论辨析其阴阳属性。
色泽分阴阳:观察色泽的明暗,可以辨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色泽鲜明为病属于阳;色泽晦暗为病属于阴。例如黄疸,一般脸色发黄,眼睛发黄,色泽鲜明的,属阳黄,多见于病毒性肝炎,病情急但易治;而脸色发黄,色泽晦暗者,属阴黄,多见于重度肝硬化或肝癌晚期,较为难治。
气息分阴阳:观察呼吸气息的动态,听其发出的声音,可以区别病情的阴阳属性。语声高亢宏亮、多言而躁动者,多属实、属热,为阳;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者,多属虚、属寒,为阴。呼吸微弱,多属于阴证;呼吸有力声高气粗,多属于阳证。
动静喜恶分阴阳:了解患者的动静、喜恶等情况,也可以区分病证的阴阳属性。如躁动不安属阳,蜷卧静默属阴;身热恶热属阳,身寒喜暖属阴等。
脉象分阴阳:辨脉之部位、动态、至数、形状也可以分辨病证的阴阳属性。如以部位分,寸为阳,尺为阴;以动态分,则至者为阳,去者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状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涩细小为阴。
辨别病证的属阴或属阳,是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八纲辨证中,表证、热证、实证属阳;里证、寒证、虚证属阴。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
在脏腑辨证中,脏腑精气阴阳失调可以表现出许多复杂的证候,但概括起来,无外乎阴阳两大类。如在心系病证中,有心血虚、心气虚、心阴虚、心阳虚、心火亢盛、心血瘀阻等,前四虚证属阴,后二实证属阳。在四虚证中,心阴虚因有热象而属阳,心阳虚因有寒象而属阴。其他脏腑病证的阴阳归类仿此。
总之,阴阳学说广泛应用于四诊和辨证之中,只有辨清阴阳,才能正确分析和判断疾病的阴阳属性。故《景岳全书·传忠录上·阴阳》说:“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阴阳无谬,治焉有差?医道虽繁,而可以一言蔽之者,曰阴阳而已。故证有阴阳,脉有阴阳,药有阴阳……设能明彻阴阳,则医理虽玄,思过半矣。”
5.用于疾病的防治
调整阴阳,使之保持或恢复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阴阳学说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内容。
预防疾病,首先要注意养生。养生,又称“摄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的目的,一是延年,二是防病。养生是保持身体健康无病的重要手段。养生的最根本的原则就是要“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的变化规律来调理人体之阴阳,使人体中的阴阳与四时阴阳的变化相适应,以保持人与自然界的协调统一。《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对“能夏不能冬”的阳虚阴盛体质者,要注重春夏养阳,或在夏季用温热之药预培其阳,则冬不易发病,即所谓“冬病夏治”;对“能冬不能夏”的阴虚阳亢体质者,要注重秋冬养阴,或在冬季用凉润之品预养其阴,则夏不得发病,所谓“夏病冬养”。
由于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而偏胜偏衰和互损又是其基本表现形式,因而在把握阴阳失调状况的基础上,用药物、针灸等方法调整其偏盛偏衰和互损,恢复阴阳的协调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之一。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阴阳偏盛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即损其有余。分而言之,阳偏盛而导致的实热证,用“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阴偏盛而导致的寒实证,用“寒者热之”的治疗方法。若在阳盛的同时,由于“阳胜则阴病”而出现明显的阴虚时,即表现为阳盛兼阴虚证,治疗当清热兼滋阴;若在阴盛的同时,由于“阴胜则阳病”而出现明显的阳虚时,也就是表现为阴盛兼阳虚证,治疗当祛寒兼温阳。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即补其不足。分而言之,阴偏衰产生的是“阴虚则热”的虚热证,治疗当滋阴制阳,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阳病治阴”。阳偏衰产生的是“阳虚则寒”的虚寒证,治疗当扶阳抑阴,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内经》称之为“阴病治阳”。
阴阳互损的治疗原则: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并补的治疗原则。对阳损及阴导致的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阳为主,兼以补阴;对阴损及阳导致的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证,当补阴为主,兼以补阳。如此则阴阳双方相互资生,相互为用。
阴阳学说用于疾病的治疗,不仅用于确定治疗原则,而且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根据。治疗疾病,不但要有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还必须熟练地掌握药物的性能。根据确定的治疗原则,选用适宜药物,才能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药物的性能,一般地说,主要靠它的气(性)、味和升降浮沉来决定,而药物的气、味和升降沉浮,又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纳说明。
药性,主要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气”。其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一般说来,属于寒性或凉性的药物,能清热泻火,减轻或消除机体的热象,热证多用之;属于热性或温性的药物,能散寒温里,减轻或消除机体的寒象,寒证多用之。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滋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故实际上不止五味,但习惯上仍称为“五味”。
辛味有发散之性,具有解表、行气的作用,例如葱姜都能解表治疗感冒,木香能行气。
甘味能滋补与缓急,具有补气养血、缓急止痛等作用,如黄芪、桂圆、大枣能补气养血,甘草配芍药能缓急止痛。
淡味有渗利作用,如茯苓、通草等能渗湿利水,通利小便。
酸味能收敛固涩,如五味子能敛气止汗,金樱子涩精止遗等。
苦味能泄能降能燥能坚,如黄连清热燥湿,大黄泻下通便,知母、黄柏降火坚阴(即泄火存阴)等。
咸味能软坚和泻下,如芒硝泻下通大便燥结,牡蛎软坚消瘰疬痰核等。
辛、甘、淡三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临床用药过程中,一般都依据证的性质将药物的气与味综合考虑以处方。每味药都具有气与味两个方面的特性,配方时主要根据证的性质来决定是主用其气还是味,还是气味皆用。如苦味药一般有降下等作用,若与温性相配,能降气化痰,痰饮等阴性病多用之;若与寒性相合,能清热泻下,实热等阳证多用之。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趋向。升是上升,浮为向外浮于表;升浮之药,其性多具有上升、发散的特点,故属阳。降是下降,沉为向内沉于里;沉降之药,其性多具有降逆、泻下、收涩、重镇的特点,故属阴。升浮药一般是叶或花之类的,例如薄荷、苏叶、金银花、菊花等,都是升浮的,但是有一种花是沉降的,叫旋覆花。“诸花皆升,旋覆独降”。沉降药多是矿物类或贝壳类的药物,常用的有代赭石、龙骨、牡蛎、紫贝齿等,但是也有一些矿物类的具有升浮作用,最常见的是海浮石。
表1-2 药物阴阳属性归类表
另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是以太少阴阳归纳气味厚薄药性:味厚者为太阴,能泄热清火,泻下通便,如大黄、芒硝类;味薄者为阴之阳,即少阳,能通能降,如黄芩、厚朴类;气厚者属太阳,能温能热,如附子、肉桂类;气薄者为阳之阴,即少阴,能升发能外泄,如麻黄、柴胡等。治疗太少阴阳四象疾病时,一般用太阴类药对太阳类病,太阳类药治太阴类病,少阴类药对少阳类病,少阳类药治少阴类病。
总之,阴阳学说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养生防病,须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情况“法于阴阳”;治疗疾病,则要根据病证的阴阳偏盛偏衰等情况,确定治疗原则:阴阳偏盛者,损其有余;阴阳偏衰者,补其不足。然后再根据药物四气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阴阳属性选择适当的药物,调整疾病过程中的阴阳失调,使之向恢复平衡方面发展,从而达到治愈疾病和减缓病情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