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噎膈
【概念】
噎膈是指由于食管干涩或狭窄导致吞咽食物哽噎不顺、饮食难下,或食而复出的疾患。噎即噎塞,指吞咽之时哽噎不顺;膈为格拒,指饮食不下。噎可单独为病,亦可为膈的前驱表现,故临床常以噎膈并称。本病主要涵盖了西医学中的食管癌、贲门癌、贲门痉挛、食管-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食管炎等。胃肠功能紊乱、胃神经症、胃食管反流征等疾病引起的食物难下不在本病证范围。
【源流】
《黄帝内经》首先提出膈证之名,并指出本证与情志相关。《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阳结,谓之隔。”《素问·通评虚实论》云:“隔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将噎膈分为气、忧、食、劳、思五噎和忧、恚、气、寒、热五膈,指出精神因素对本病的影响甚大,也为后世医家对噎和膈的鉴别奠定了基础。
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噎塞论》中引《古今录验》对五噎做了详细描述。宋代严用和认为阴阳失衡、气滞咽嗌胸膈而成本病,《济生方·五噎五膈论治》曰“阳气先结,阴气后乱,阴阳不和,脏腑生病,结于胸膈,则成膈;气留于咽嗌,则成五噎”,并提出了“调顺阴阳,化痰下气”的治疗原则。
元代朱丹溪提出本病病因为津枯液燥,治疗以“润”为法。《脉因证治·噎膈》云:“大概因血液俱耗,胃脘亦槁,在上近咽之下……名之曰噎。其槁在下,与胃为近……名之曰膈。”提出“润养津血,降火散结”的治法,侧重以润为通,对后世影响较深。
明代张景岳对噎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黄帝内经》所言之“三阳”指太阳,包括小肠与膀胱,而与大肠无关。此外,他还指出噎膈与反胃是不同的两个病证,认为脾主运化,肾为化生之本,运化失职,精血枯涸为病机所在,从而提出温脾滋肾之治疗大法,进一步深化了对噎膈的认识。
清代程国彭亦认为噎膈病因病机不离乎“槁”。《医学心悟》谓:“凡噎膈症,不出胃脘干槁四字。槁在上脘者,水饮可行,食物难入。槁在下脘者,食虽可入,久而复出。”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中明确指出“脘管窄隘”为本病的主要病机,这一观点对现在的临床治疗仍具有重要意义。
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认为噎膈“不论何因,其贲门积有瘀血者十之七八”,强调活血化瘀在治疗中的重要性,并指出预后与“瘀血之根蒂未净,是以有再发之”有关。
现代随着对噎膈病因病机的深入认识和常见疾病的明确诊断,在诊断和治疗上均有进一步的发展。如董建华认为,噎膈初期,其病机多为痰气交阻、食管不利、闭塞胸膈,治宜理气和胃、化痰降逆、开郁畅膈,对于生痰化火者,宜化痰清热、通降胃气。董建华将痰凝气滞作为噎膈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疗上选用化瘀祛痰、理气散结、和胃通降之法;另注重肺胃同治、清降并用。李济仁认为,噎膈多由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忧郁,渐致痰火胶结,或脾胃虚寒,或津液干枯、气滞血瘀而成,或食积、气结、热结、痰凝、血瘀、脏虚所致。若饮食未消则兼去其滞,逆气未调则兼解其郁,热邪未去则兼清其热,痰结未散则兼化其痰,瘀血未祛则兼行其瘀,病久衰弱则专用补养。不可标本杂进,以致重伤胃气,难能奏效。
【病因病机】
噎膈的病因主要为七情内伤,饮食所伤,年老肾虚,脾、胃、肝、肾功能失调等,且几者之间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致病。
(一)病因
1.七情失调
导致噎膈的七情因素中,以忧思恼怒多见。忧思伤脾则气结,脾伤则水湿失运,滋生痰浊,痰气相搏;恼怒伤肝则气郁,气结气郁则津行不畅,瘀血内停,已结之气,与后生之痰、瘀交阻于食管、贲门,使食管不畅,久则使食管、贲门狭窄,而成噎膈。
2.饮食所伤
嗜酒无度,过食肥甘,恣食辛辣,助湿生热,酿成痰浊,阻于食管、贲门,或津伤血燥,失于濡润,使食管干涩,均可引起进食噎塞,而成噎膈。此外,饮食过热,食物粗糙发霉,既可损伤食管脉络,又可损伤胃气,气滞血瘀阻于食管、贲门,也可成噎膈。
3.年老肾虚
年老肾虚,精血渐枯,食管失养,干涩枯槁,发为此病。若阴损及阳,命门火衰,脾胃失于温煦,脾胃阳虚,运化无力,痰瘀互结,阻于食管,也可形成噎膈。
(二)病机
1.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与肝、脾、肾三脏有关
噎膈的病位在食管,属胃所主,又因肝、脾、肾三脏之经络皆与食管相连,七情内伤、饮食不节、年老肾虚可致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故病变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之疏泄失常,则气失条达,可使气滞血瘀或气郁化火;脾之功能失调,健运失司,水湿聚而为痰,痰气交阻或痰瘀互结;肾阴不足,精血亏耗,则不能濡养咽嗌,肾阳亏虚,不能温运脾土,运化失司,以致气滞、痰阻、血瘀,使食管狭窄,胃失通降,津液干涸失濡而成噎膈。
2.病机关键为津枯血燥,气痰瘀互结,食管干涩、狭窄
内伤饮食、情志不遂、年老肾亏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共同致病,使气机不畅、痰浊不化,痰气交阻于食管和胃,致哽噎不顺,梗塞难下,继则瘀血内结,痰、气、瘀三者交结,胃之通降阻塞,上下不通,因此饮食难下,食而复出;久病则气郁化火,或痰瘀生热,伤阴耗液,失于濡润,食管干涩,食饮难下。由于以上各种原因造成食管干涩、狭窄,因而产生噎膈。
3.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各有偏重
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标实为痰、气、瘀阻塞食管。初起以邪实为主,随着病情发展,气结、痰阻、血瘀愈显,食管、贲门狭窄更甚,邪实有加;久病则气郁化火,或痰瘀生热,伤阴耗液,阴津日益枯槁,胃腑失其濡养,或阴损及阳,脾胃阳气衰败,不能输化津液,痰气瘀结益甚,多形成虚实夹杂之候;胃津亏耗,进而损及肾阴,以致精血虚衰,虚者愈虚,疾病由标实转为正虚。
4.病程有新久之分,病情有轻重之别
噎膈初起,常由饮食、情志所致,以痰气瘀交阻之邪实为主,病位偏上;日久损及脾肾阴津,则以本虚为主,病位偏下。部分病人病情继续发展,由阴损以致阳衰,则肾之精气并耗,脾之化源告竭,终成不救。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咽下饮食梗塞不顺,食物在食管内有停滞感,甚则不能下咽到胃,或食入即吐。
2.常伴有胃脘不适,胸膈疼痛,甚则形体消瘦,肌肤甲错,精神衰惫等症。
3.起病缓慢,常表现为由噎至膈的病变过程,常由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特别是在高发区。
4.食管、胃的X线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食管脱落细胞检查以及胸腹部CT检查等有助于早期诊断。
(二)辅助检查
食管、胃的X线检查,胸腹部CT检查可以鉴别上消化道占位或憩室病变,也可作为贲门痉挛、食管-贲门失弛缓症的诊断条件之一;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食管脱落细胞检查有助于食管癌、贲门癌的确诊。
(三)病证鉴别
1.噎膈与反胃
两者皆有食入即吐的症状。噎膈多系阴虚有热,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食不能下,旋食旋吐,或徐徐吐出;反胃多属阳虚有寒,主要表现为食尚能入,停留胃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如《景岳全书·噎膈》云:“噎膈之病,主于胸臆上焦;而反胃之病,则病于中下二焦……反胃之治,多主益火之源,以助化功;噎膈之治,多宜润养心脾,以舒结气。”
2.噎膈与梅核气
两者均见咽中梗塞不舒的症状。噎膈是有形之物瘀阻于食管,吞咽困难。梅核气则是气逆痰阻于咽喉,为无形之气,以咽部异物感为主,无吞咽困难及饮食不下的症状。如《证治汇补·噎膈》所说:“梅核气者,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状如梅核。”即咽中有梗塞不舒的感觉,无食物哽噎不顺,或吞咽困难,食入即吐的症状。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轻重
本病早期轻症仅有吞咽之时哽噎不顺,全身症状不明显,病情严重则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加重,食常复出,甚则胸膈疼痛,滴水难入。
2.辨虚实
本虚多因热邪伤津、房劳伤肾、年老肾虚而致阴津枯槁,渐至而成气虚阳微,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皮肤干枯,舌红少津,或面色苍白,形寒气短,面浮足肿;标实多因忧思恼怒,饮食所伤,寒温失宜,以气滞、痰凝、瘀阻为主,后期可出现虚实夹杂之证,临床表现为胸膈胀痛、刺痛,痛处不移,胸膈满闷,泛吐痰涎。
3.辨病理因素
临床应根据气、痰、瘀三者之偏重来辨病理因素。偏于气滞者,症见吞咽不顺,时觉胸膈痞闷,症状随情绪变化而波动,伴有嗳气频频,大便不畅,此证多见于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神经症等病变。偏于痰凝者,症见咽食梗阻,吞咽时食管疼痛,胸膈痞闷或热痛,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干结或不爽。偏于瘀阻者,症见吞咽梗阻,胸膈刺痛,痛处固定,肌肤甲错,面色晦暗。
(二)治疗原则
依据噎膈的病机,其治疗原则为理气开郁,化痰消瘀,滋阴养血润燥,分清标本虚实而治。初起以标实为主,重在治标,以理气开郁,化痰消瘀为法,可少佐滋阴养血润燥之品;后期以正虚为主,或虚实并重,但治疗重在扶正,以滋阴养血润燥,或益气温阳为法,也可少佐理气开郁,化痰消瘀之品。但治标当顾护津液,不可过用辛散香燥之药;治本应保护胃气,不宜过用甘酸滋腻之品。存得一分津液,留得一分胃气,在噎膈的辨证论治过程中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三)分证论治
1.痰气交阻
(1)症状:进食梗阻,脘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则减轻,精神抑郁则加重。嗳气呃逆,呕吐痰涎,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
(2)病机分析:气郁痰阻,食管不利,则进食梗阻,脘膈痞满,甚则疼痛,情志舒畅则减轻,精神抑郁则加重;痰气交阻,胃气上逆,则嗳气呃逆,呕吐痰涎;气结津液不能上承,且郁热伤津,故口干咽燥,大便艰涩;舌质红,苔薄腻,脉弦滑为气郁痰阻,兼有郁热伤津之象。
(3)治法:开郁化痰,润燥降气。
(4)代表方药: 启膈散加减。方中丹参、郁金、砂仁理气化痰解郁,沙参、贝母、茯苓润燥化痰,杵头糠和胃降逆。可加瓜蒌、半夏、天南星以助化痰之力,加麦冬、玄参、天花粉以增润燥之效。
(5)加减:若郁久化热,心烦口苦者,可加栀子、黄连、山豆根以清热;若津伤便秘,可加增液汤和白蜜,以助生津润燥之力;若胃失和降,泛吐痰涎者,加半夏、陈皮、旋覆花以和胃降逆。
2.津亏热结
(1)症状:进食时梗涩而痛,水饮可下,食物难进,食后复出,胸背灼痛。形体消瘦,肌肤枯燥,五心烦热,口燥咽干,渴欲饮冷,大便干结,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
(2)病机分析:阴津亏耗,食管失于濡润,故进食时梗涩而痛,尤以进食固体食物为甚;热结痰凝,阻于食管,故食后复出,胸背灼痛;热结灼津,胃肠枯槁,则口燥咽干,渴欲饮冷,大便干结;胃不受纳,无以化生精微,故形体消瘦,肌肤枯燥,五心烦热;舌红而干,或有裂纹,脉弦细数为津亏热结之象。
(3)治法:养阴生津,泄热散结。
(4)代表方药: 沙参麦冬汤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玉竹滋养津液,桑叶、天花粉养阴泄热,扁豆、甘草安中和胃。可加玄参、生地、石斛以助养阴之力,加栀子、黄连、黄芩以清肺胃之热。
(5)加减:若肠燥失润,大便干结,可加火麻仁、瓜蒌仁、何首乌润肠通便;若腹中胀满,大便不通,胃肠热盛,可用大黄甘草汤泄热存阴,但应中病即止,以免重伤津液;若食管干涩,口燥咽干,可饮五汁安中饮以生津养胃。
3.瘀血内结
(1)症状:进食梗阻,胸膈疼痛,食不得下,甚则滴水难进,食入即吐。面色黯黑,肌肤枯燥,形体消瘦,大便坚如羊屎,或吐下物如赤豆汁,或便血,舌质紫黯,或舌红少津,脉细涩。
(2)病机分析:痰瘀内结,阻于食管或胃口,道路狭窄,故进食梗阻,胸膈疼痛,食不得下,甚则滴水难进,食入即吐;面色黯黑,肌肤枯燥为瘀血之象;长期饮食难下,化源告竭,故形体消瘦;阴伤肠燥,故大便坚如羊屎;瘀热伤络,血溢脉外,则吐下物如赤豆汁,或便血;舌质紫黯,或舌红少津,脉细涩为血亏瘀结之象。
(3)治法:破结行瘀,滋阴养血。
(4)代表方药: 通幽汤加减。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破结行血用以为君药;当归、生地、熟地滋阴养血润燥;槟榔下行而破气滞,升麻升清而降浊阴,一升一降,其气乃通,噎膈得开。可加乳香、没药、丹参、赤芍、三七、三棱、莪术破结行瘀,加海藻、昆布、瓜蒌、贝母、玄参化痰软坚,加沙参、麦冬、白芍滋阴养血。
(5)加减:若气滞血瘀,胸膈胀痛者,可用血府逐瘀汤;若服药即吐,难以下咽,可先服玉枢丹,可用烟斗盛该药,点燃吸入,以开膈降逆,其后再服汤剂。
4.气虚阳微
(1)症状:进食梗阻不断加重,饮食不下,面色 白,精神衰惫,形寒气短。面浮足肿,泛吐清涎,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
(2)病机分析:阴损及阳,脾肾阳微,饮食无以受纳和运化,浊气上逆,故进食梗阻不断加重,饮食不下,泛吐清涎;脾肾衰微,气化功能丧失,寒湿停滞,故面色 白,精神衰惫,形寒气短,面浮足肿,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虚阳微之象。
(3)治法:温补脾肾,益气回阳。
(4)代表方药:温脾用 补气运脾汤加减,温肾用 右归丸加减。常用药:前方以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补脾益气,砂仁、陈皮、半夏和胃降逆。可加旋覆花、代赭石降逆止呕,加附子、干姜温补脾阳;若气阴两虚,加石斛、麦冬、沙参,以滋阴生津。后方用附子、肉桂、鹿角胶、杜仲、菟丝子补肾助阳,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当归补肾滋阴。
(5)加减:若中气下陷,少气懒言,可用补中益气汤;若脾虚血亏,心悸气短,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噎膈至脾肾俱败阶段,一般宜先进温脾益气之剂,以救后天生化之源,待能稍进饮食与药物,再以暖脾温肾之方,汤丸并进,或两方交替服用。在此阶段,如因阳竭于上而水谷不入,阴竭于下而二便不通,称为关格,系开合之机已废、为阴阳离决的一种表现,当积极救治。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威灵仙、白蜜各30g,山慈菇10g。水煎3次,每煎分2次服,每4小时服1次。适用于痰气交阻证。
(2)韭汁、牛乳各等分,调匀,频频呷服。适用于津亏热结证。
(3)代赭石50g,牛膝50g。上药共研成微细粉末,分为24等份,每日3次,每次1包。适用于津亏热结证。
(4)蝼蛄、蜣螂各7个,广木香10g,当归15g,共为细末,用黑牛涎半碗和药,黄酒送下。适用于噎膈之瘀血内结者。
(5)山慈菇120g,海藻、浙贝母、柿蒂、柿霜各60g,法半夏、红花各30g,乳香、没药各15g,三七18g,共为细末。每次6g,加适量白蜜,每日2次。适用于噎膈之瘀血内结者。
2.常用中成药
(1)沉香透膈丸
功用主治:行气散瘀。用于气滞血瘀之噎膈。
用法用量:每次10粒,每日2次,含服或温姜水送服。
(2)紫金锭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化湿散结。用于痰气交阻,湿热毒蕴之噎膈。
用法用量:每次0.6~1.5g,每日2次,温开水磨服或外用。
(3)梅花点舌丹
功用主治:清热化痰、活血化瘀。用于痰热交阻,气血不畅之噎膈。
用法用量:每次3粒,每日2次,将药放于舌上,以口麻为度,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
(4)西黄丸
功用主治:益气活血、软坚散结。用于瘀血内阻,气滞痰凝之噎膈。
用法用量:每次3~6g,每日1次,温开水送服。
3.针灸疗法
(1)体针:以取足阳明经、足太阴经、足阳明经、手厥阴经、任脉穴为主。
处方:天突、中脘、足三里、膏肓、膻中、膈俞、心俞、天府、乳根。
配穴:吞咽困难者,可配合天鼎、巨阙、内关、膈俞、脾俞等穴;痰气交阻者,可配合太冲、中脘、丰隆;津亏热结者,可配合天枢、照海;瘀血内阻者,可配合合谷、血海、三阴交;气虚阳微者,可配合命门、气海、关元;肝胃不和者,可配合期门、内关、阳陵泉。
操作:毫针刺,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胃寒及脾胃虚寒宜加灸。
(2)耳针:取咽喉、食管、贲门、胃、胸。毫针刺中等强度刺激,或用王不留行贴压或埋针。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苍术、白术、川乌、生半夏、生大黄、生五灵脂、生延胡索、枳实、当归、黄芩、巴豆仁、三棱、莪术、连翘、防风、芫花、大戟等中药制成药膏,外敷或选穴外贴。
(2)推拿疗法:以理气开郁、化痰消瘀、滋阴养血为治疗大法,用推、按、揉、摩、拿、搓、擦等法。
取穴及部位:天突、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脾俞、丰隆、照海、血海、三阴交、气海、关元。
操作:
1)推揉胸壁舒气法,两手掌及多指交叉分推前胸,双手掌叠揉胸骨前面,重点在剑突表面操作。
2)推抹、捏拿上腹,往返施术5~10遍,时间约为5分钟,以透热为度。
3)敲击上腹,在叠掌揉上腹部的基础上,侧指快速敲击以上部位。
4)双掌左右分推上背部,单掌推督脉及膀胱经路线,从大椎至背腰交界处,双拇指同时沿膀胱经路线,从大杼推按至三焦俞向下用力,以按为主,叠掌揉背部膀胱经路线。
【临证参考】
(一)区分“噎膈”与“食管癌”的不同
噎膈之症状表现与西医的食管癌具有相似之处,但两者不完全等同。噎膈是根据症状命名的,包括了除食管癌以外的贲门痉挛、食管炎、食管狭窄等以吞咽困难为主症的其他疾病。食管癌是根据局部病理命名的,属于噎膈的范畴,是噎膈范围中的一个疾病。
(二)注意顾护津液及胃气
阴津亏耗是噎膈之本,疾病初期,阴津未必不损,使用行气、祛痰、活血之品当适当兼顾益气养阴,以免生变。后期津液枯槁,阴血亏损,治当滋阴补血。但滋腻之品亦不可过用,防滋腻太过有碍于脾胃,胃气一绝,则诸药罔效。所以养阴,可选用沙参、麦冬、天花粉、玉竹等,不能用生地、熟地之辈,以防腻胃碍气,并配合生白术、生山药、木香、砂仁健脾益气,芳香开胃。
(三)祛邪应重视邪毒夹杂
噎膈之病的病机复杂,多兼有顽痰、瘀血、气滞、热郁诸多因素,阻碍胃气,少有单一证型,所以在治疗时应通权达变,灵活遣方用药。若顽痰凝结,宜咸以散结,可加海藻、昆布、海蛤壳、瓦楞子等以化痰消积。若久病瘀血在络,化瘀用三棱、莪术、桃仁、红花,宜配合虫类药物搜络祛邪。方中可加用全蝎、水蛭、蜈蚣、壁虎等,搜剔削坚,散结避恶解毒。若气机阻滞,胸膈痞满者,可加用枳实、厚朴、柿蒂、刀豆子等开胸顺气,降逆和胃。如津伤热结者,可加白花蛇舌草、菝葜、冬凌草、山慈菇、半枝莲、山豆根、白英等清热解毒,和胃降逆。
(四)及早检查,确定病性
噎膈的病变范围较广,故应及早做相关检查,明确疾病的性质。食管痉挛属于功能性疾病,治疗以调理气机、和胃降逆为主。食管炎、贲门炎属于炎症性疾病,治予清热解毒、理气和胃之法。食管癌、贲门癌则为恶性肿瘤,早期无转移及严重并发症,应积极采用手术治疗,配合中药益气扶正、化痰活血、解毒散结。因为这三种情况疾病性质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预后转归也不同,须把握病性,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疗效。
【预防调护】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愉快的心情,为预防之要。
2.如进食不宜过快,不吃过烫、辛辣、变质、发霉食物,忌饮烈性酒;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宜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后期可进食牛奶、羊奶、肉汁、蜂蜜、藕汁、梨汁等流质饮食,顾护胃气。
3.起居有常,勿妄作劳,避触秽浊之气。
4.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案选录】
医案1:
丹溪治一少年,食后必吐出数口,却不尽出。膈上时作声,面色如平人。病不在脾胃,而在膈间。其得病之由,乃因大怒未止,辄食面,故有此证。想其怒甚,则死血菀于上,积在膈间,碍气升降,津液因聚,为痰为饮,与血相搏而动,故作声也。用二陈加韭汁、萝卜子,二日以瓜蒂散吐之,再一日又吐之。痰中见血一盏,次日复吐之,见血一钟而愈。(清·俞震《古今医案按》卷五)
医案2:
天津盛某,年五旬,得噎膈证。
病因:处境恒多不顺,且又秉性褊急,易动肝火,遂得斯证。
证候:得病之初期,觉饮食有不顺时,后则常常如此,始延医为调治,服药半年,更医十余人皆无效验。转觉病势增剧,自以为病在不治,已停药不服矣。适其友人何某劝其求愚为之延医,其六脉细微无力,强食饼干少许,必嚼成稀糜方能下咽,咽时偶觉龃龉即作呕吐,带出痰涎若干。惟饮粳米所煮稠汤尚无阻碍,其大便燥结如羊矢,不易下行。
处方:生赭石一两(轧细),野台参五钱,生怀山药六钱,天花粉六钱,天冬四钱,桃仁三钱(去皮,捣),红花二钱,土鳖虫五枚(捣碎),广三七二钱(捣细)。药共九味,将前八味煎汤一大盅,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再送服其余一半。
将药服至两剂后,即可进食,服至五剂,大便如常。因将赭石改用八钱,又服数剂,饮食加多,仍觉胃口似有阻碍不能脱然。俾将三七加倍为四钱,仍分两次服下,连进四剂,自大便泻下脓血若干,病遂全愈。(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案·肠胃病门》)
医案3:
劳心劳力经营,向老自衰,平日服饵桂附生姜三十年。病噎不食,下膈吐出。此在上焦之气不化,津液不注于下,初病大便艰涩。按经云,味过辛热,肝阳有余,肺津胃液皆夺,为上燥。仿嘉言清燥法。
麦冬、麻仁、鲜生地、甜水梨、桑叶、石膏、生甘草。(清·叶天士《叶天士医案精华》)
医案4:
张某,男,63岁。1987年10月19日初诊。
患者食物哽噎,吞咽不畅已有月余。近日病人自感固体食物哽噎尤为明显,胸膈痞满,烦热,口干咽燥,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辨证:肺胃同病,气热痰结。
立法:肃肺降胃,清热化痰。
处方:芦根20g,山栀10g,杏仁10g,枇杷叶10g,苏子10g,全瓜蒌15g,陈皮10g,清半夏10g,枳壳10g,苏梗10g,石斛10g。
服上方6剂,食入发噎有减,咽燥口干减轻,大便通畅。再以上方治疗20余日,诸证消除而获愈。1年后随访,此病未发。[杨晋翔.董氏通降法在噎膈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1996,37(11):661-662]
(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