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脾胃病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呕吐

【概念】
呕吐是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迫使胃内容物从口中吐出或仅有干呕恶心为主症的一种病证。有声有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有声无物谓之干呕。呕与吐常同时发生,故一般合称为呕吐。本病涵盖了西医学的胃肠道、肝胆胰疾病等引起的反射性呕吐。其他如因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性呕吐,梅尼埃病、晕动症等前庭障碍性疾病所导致的呕吐,脑血管疾病等引起的中枢性呕吐,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呕吐如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肾盂肾炎、尿毒症、肿瘤及肿瘤化疗引发的呕吐,霍乱、药物中毒等引起的呕吐,妊娠呕吐,均不在此证范畴。
【源流】
呕吐病名可追溯到《黄帝内经》,明确本病的病位在胃、脾,与肝、胆等脏腑密切相关,如《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肝足厥阴之脉……是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灵枢·四时气》曰:“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其病因病机与外感六淫、药食不当有关。如《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所胜……食则呕”,“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呕而密默,唾吐清液”,“炎暑至,木乃津,草乃萎,呕逆躁烦”,“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灵枢·五味论》曰:“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治疗上可采用针灸治疗,主要是刺少阳血络。如《灵枢·四时气》曰:“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首创六经辨证结合脏腑辨证,对呕吐病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太阳病呕吐,“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阳明病呕吐,“数为客热,不能消谷,以胃中虚冷,故吐也”,“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少阳病呕吐,“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心烦喜呕……小柴胡汤主之”;太阴病呕吐,“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少阴病呕吐,“吐利汗出……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厥阴病呕吐,“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仲景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中对呕吐病证进行专篇论述,并首次提出“干呕”之名,指出“夫呕家有痈肿,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告诫后世不必见呕止呕,而应当见病治源。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呕哕病诸候》对呕吐的病因进行归纳总结,“呕吐者,皆由脾胃虚弱,受于风邪所为也”,“呕哕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认为呕吐病因主要有脾胃虚弱、胃热或胃虚冷、伤寒病致呕、肺热而感风寒、伤于风冷、虚劳、上气动于胃、服石类药后调理不当、痰饮、酒饮为患等方面。在治疗方面提出养生导引法,如“正坐,两手向后捉腕,反向拓席,尽势,使腹弦弦,上下七,左右换手亦然。除腹肚冷风、宿气积、胃口冷、食饮进退吐逆不下”。
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呕吐哕逆》论述了呕吐的脉象,“夫吐家,脉来形状如新卧起,阳紧阴数”,通过不同的脉象判断呕吐的病因病机及预后。其中记载治疗呕吐之方剂24首,如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汤、半夏干姜散、大黄甘草汤等,强调“生姜,此是呕家圣药”,并开创了灸法治疗呕吐病的先河,如“吐逆食不止,灸胃脘百壮”,“吐逆饮食却出,灸脾募百壮”。
宋金元时期,伴随中医学不同流派的出现,呕吐病证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较快的发展。李东垣在《东垣试效方》中总结呕吐的病因为“皆因脾胃虚弱,或因寒气客胃,加之饮食所伤而致之也”,开创升阳益胃法治疗呕吐之先河。《东垣试效方·呕吐哕门》《兰室秘藏·呕吐》共列治疗呕吐之方剂5首,其中4首用柴胡与升麻配伍,3首用人参与黄芪配伍。柴胡配升麻,旨在升举下陷之阳气,人参配黄芪能健脾益气、温中补脾。升阳益胃之法,体现其重视脾胃的学术思想,是“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的学术观点在呕吐病治疗中的体现。刘完素《伤寒标本心法类萃·呕吐》曰:“凡呕吐者,火性上炎也,无问表里,通宜凉膈散”,提倡“火热论”,认为呕吐多因火热之邪所致,用凉膈散治疗。朱丹溪创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论点,确立“滋阴降火”的治则,反对滥用热药治疗呕吐,提出“呕吐药,忌瓜蒌、杏仁、桃仁、萝卜子、山栀”。张从正善用汗、吐、下三法,若用吐法而致呕吐不止者,用冷水一二口呷之,立止。《圣济总录》中列有“食治反胃呕吐卷”,下列食疗方15则,开创了食疗治疗本病的先河。
明清时期对呕吐的认识进一步趋于成熟,其病因、病机、治法、方药走向系统化,特别是从肝、肾及虚实、寒热等分类为其标志,论治本病及大量有关的医案医话,为呕吐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了丰富的辨治经验。明代张景岳从虚实寒热病机阐述本病。《景岳全书·杂证谟·呕吐》曰:“呕吐一证,最当详辨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虚者无邪,则全由胃气之虚也。”并列虚呕证治3条,实呕证治6条,对后世影响极大。清代薛雪《湿热条辨》从湿热病机论治呕吐,论述湿热病中出现的呕吐证,“湿热证呕吐清水,或痰多,湿热内留,木火上逆”,“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重视脾胃盛衰在湿热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指出脾虚湿盛是湿热呕吐的内因。其所创立的连苏饮是治疗呕吐的验方。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呕吐哕》中提出命门火衰致呕之说,采用八味丸、灌肠通腑法及温补肾阳法治呕。清代李用粹《证治汇补·胸膈门·呕吐》曰:“有内伤饮食,填塞太阴,新谷入胃,气不宣通而吐者。有久病气虚,胃气衰微,闻食则呕者。有胃中有热,食入即吐者。有胃中有寒,食久方吐者。有风邪在胃……有胃中有痰,恶心头眩,中脘躁扰,食入即吐者。”认为呕吐主要是由脾胃虚弱,气机不降,兼由寒、热、风、暑、虫、痰饮等内外因素产生不同病理变化的病症;并提出阴虚成呕一证,采用地黄汤加石斛、沉香治之,为后世辨治呕吐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代医家对本病的研究更为广泛,对本病的认识也更加具体,灵活运用中医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思路,进一步完善呕吐的理论体系,提高了临床疗效。如董建华认为,通降乃治胃之大法;胃为水谷之腑,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气不运,气机壅滞,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形成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相因为患,从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阐明病因,为临床治疗呕吐提供参考意义。徐景藩教授以《金匮要略》治疗呕吐的小半夏汤为基本方,加上由茯苓、泽泻、白术、桂枝、甘草、生姜组成的茯苓泽泻汤,治疗痰饮中阻引起的呕吐,临床上颇有效果。
【病因病机】
呕吐的发生多因外邪侵袭、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等因素导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一)病因
1.外邪侵袭
感受六淫之邪,或秽浊之气,内扰胃腑,浊气上逆,胃失和降而致呕吐。《素问·至真要大论》曰:“风淫所胜……食则呕”,“炎暑至……呕逆躁烦”,“燥淫所胜……民病喜呕,呕有苦”,“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
2.饮食不节
食入不洁之品,或暴饮暴食,温凉失宜,食积胃脘,损伤脾胃;恣食生冷油腻或辛辣刺激之品,食滞内阻,均可使脾胃升降失司、浊气上逆而致呕吐。《素问·脉解》曰:“太阴……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扁鹊心书》曰:“凡饮食失节,冷物伤脾,胃虽纳受,而脾不能运,故作吐。”《仁斋直指方》曰:“宿食证者,胸腹胀满,醋闷吞酸。”
3.情志失调
因七情不和,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或因忧思过度,脾运失常,食停难化,胃气壅滞,均可致胃气上逆而致呕吐。《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是肝所生病也,胸满呕逆。”《景岳全书·呕吐》云:“气逆作呕者,多因郁怒致动肝气,胃受肝邪,所以作呕。”
4.脾胃虚弱
脾胃素虚,正气不足,或因后天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过度、病后体虚等诱因,致脾胃受损,积聚胃中;或因药食不当,长期服用苦寒败胃之品,中阳不足,虚寒内生,胃失温养、濡润;或因久服辛辣温燥之品或久呕不愈,胃阴不足,胃失濡润,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所致。《诸病源候论》曰:“呕吐之病者,由脾胃有邪,谷气不治所为也,胃受邪,气逆则呕。”《证治汇补·呕吐》谓:“阴虚成呕,不独胃家为病,所谓无阴则呕也。”
(二)病机
1.病机关键为胃失和降,气逆于上
胃居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以降为顺,以通为用。外邪、食滞、痰饮、气郁等邪气犯胃,干于胃腑;或因脾胃虚弱,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为呕吐。
初病多实,日久损伤脾胃,可由实转虚;或脾胃素虚,复因饮食等外邪所伤,或脾虚生痰饮,因虚致实,出现虚实并见的证候。无论邪气犯胃,或脾胃虚弱,发生呕吐的病机关键均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2.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可涉及胆、肾
呕吐病位在胃,与肝脾相关。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升胃降,同处中焦,对立统一,共司纳化之职,从而使气血充盈,营卫调和。若脾失健运,则胃气失和,升降失职;或脾阳不足,虚寒内生,胃失温濡,均可上逆致呕。肝与胃一升一降,肝宜升,胃宜降,肝木条达,中土疏利,五脏安和。若肝气郁结,木抑土壅,或肝气太过,木旺乘土,横逆犯胃,均使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致呕。足少阳胆,秉肝之气,主持枢机,性喜疏泄。阳气内外通达,气机上下升降,若邪犯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常,胆气犯胃,致胃气不降,则逆而作呕。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与脾胃在生理功能上互存互助。“肾主闭藏,亦主翕纳,统摄下焦之气化。”肾气亏虚,失于化气行水,水聚于内,上攻于胃,冲逆于上,则发为呕吐。
3.病性有虚实之分,且可相互转化,兼杂致病
呕吐的病理性质无外乎虚实两类,实者由外邪、饮食、痰饮、气郁等邪气犯胃,致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发;虚者由气虚、阳虚、阴虚等正气不足,使胃失温养、濡润,不得润降,胃气上逆所致。一般来说,初病暴病多实,若呕吐日久,损伤脾胃,中气不足,可由实转虚;亦有脾胃素虚,复因饮食、情志所伤,或成痰生饮,则又可因虚致实,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机。
4.病程有新久之分,治疗有难易之别
暴病呕吐,多属邪实,常由外邪、饮食、情志所致,病位较浅,正气未虚,治疗较易;久病呕吐,多属正虚或虚实夹杂,病程较长,病位较深,易反复发作,较为难治。
5.病延日久,易生变证
呕吐病久,或失治误治,日久不愈,多耗气伤津,引起气随津脱等变证。如久病、大病之中见呕吐而食不得入,面色 白,肢厥不温,脉微细欲绝,为阴损及阳,脾胃之气衰败,真阳欲脱之危证。
【诊断与病证鉴别】
(一)诊断依据
1.以呕吐食物、痰涎、水液诸物,或干呕无物为主症,一日数次不等,持续或反复发作。
2.常伴有恶心,纳谷减少,胸脘痞胀,泛酸嘈杂、或胁肋疼痛等症。
3.起病或急或缓,常先有恶心欲吐之感,多由气味、饮食、情志、冷热等因素而诱发。
4.上消化道X线检查及内镜检查、腹部B超、头颅CT、妊娠试验等常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二)辅助检查
电子胃镜、上消化道钡餐可作出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胃黏膜脱垂等的诊断,并可与胃癌作鉴别诊断;肝功能、淀粉酶化验和B超、CT、MRI等检查,可与肝、胆、胰疾病作鉴别诊断;血常规、腹部X线检查,可与肠梗阻、肠穿孔等作鉴别诊断;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检查,可与心绞痛、心肌梗死作鉴别诊断。育龄妇女应化验小便,查妊娠试验。头部CT及MRI:如病人暴吐,呈喷射状,应做头部CT或MRI,以排除颅脑占位性病变;肾功能检查以排除肾衰竭和尿毒症所致呕吐。
(三)病证鉴别
1.呕吐与反胃
反胃亦属胃部病变,系胃失和降、气逆于上而成,也有呕吐的临床表现,所以可属呕吐范畴,但因又有其特殊的表现和病机,因此又当与呕吐相区别。反胃多系脾胃虚寒,胃中无火,难于腐熟,食入不化所致。表现为食饮入胃,滞停胃中,良久尽吐而出,吐后转舒。古人称“朝食暮吐,暮食朝吐”。而呕吐是以有声有物为特征,病机为邪气干扰,胃失和降所致,实者食入吐,或不食亦吐,并无规律,虚者时吐时止,或干呕恶心,但多吐出当日之食。
2.呕吐与噎膈
噎膈虽有呕吐症状,但以进食梗阻不畅,或食不得入,或食入即吐为主要表现,食入即吐是指咽食不能入胃,随即吐出。呕吐病在胃,噎膈病在食管。呕吐病程较短,病情较轻,多能治愈,预后良好。噎膈伴有食入即吐,则病情较重,病程较长,治疗困难。
3.呕吐与呃逆
两者均因胃气上逆所致,尤其注意与有声无物之干呕相鉴别。呃逆指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止的病症,多为胃气上逆动膈,膈间气机不利,上冲于喉间所致,一般无物吐出。呕吐的病位在胃,多伴有呕吐物。干呕虽无物吐出,多伴有恶心,冲逆之气从咽而出,其声长而浊。
【辨证论治】
(一)辨证思路
1.辨虚实
实证呕吐,多因外邪、饮食、情志因素,病邪犯胃所致,发病急骤,病程较短,呕吐量多。因外感者,突发呕吐多伴有表证,脉实有力;因食滞者,呕吐物多酸腐臭秽,脘腹满闷,吐后得舒;因气逆者,呕吐吞酸,嗳气频频,胸胁胀痛,与情志刺激有关;因痰饮者,呕吐清水痰涎,脘闷不适,不思饮食。虚证呕吐,常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而成,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呕而无力,时作时止,吐物不多,酸臭不甚。若脾胃气虚者,常伴有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脉弱无力;若胃阴不足者,可有时作干呕,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2.辨寒热
外感寒邪,过食生冷,寒邪客胃,损伤胃气,胃气痞塞,气逆于上,突发呕吐,兼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日久可致脾阳不足,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无力行使和降之职,可见泛吐清水,腹痛喜温喜按。伤寒伏热不解,过食辛辣之物,热邪犯胃,胃火上逆致呕,呕吐苦水、酸水,舌红苔黄;热病日久,胃阴不足,胃失濡养,不得润降,上逆致呕,见呕吐量少,或时作干呕,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细数。
3.辨脏腑
呕吐病位在胃,与肝胆、脾、肾相关,辨证时要注意辨别病变脏腑的不同。如肝气犯胃的呕吐多与情志因素有关,嗳气频频,胸胁胀痛;若伴有口苦、咽干,胸胁苦满等少阳枢机不利的症状,多为胆气犯胃;脾胃虚弱,中焦虚寒所致呕吐,常伴腹痛喜按,完谷不化,面色少华,精神不振,舌淡脉弱等征象;长期呕吐,伴有肢冷,小便清长,腰膝酸软者,多为久病及肾。
4.辨呕吐物
呕吐物的性质常反映病变的寒热虚实、病变脏腑等,所以临证时应仔细询问,甚至亲自观察。如呕吐酸腐量多,气味难闻,多为饮食停滞,食积内腐;呕吐黄水味苦,多为胆热犯胃;呕吐酸水绿水,多为肝气犯胃;呕吐痰浊涎沫,多为痰饮中阻;泛吐清水,多属胃中虚寒,呕吐黏沫量少,多属胃阴不足。
5.辨可吐与止呕
呕吐一证,要注意原发病因,不可见呕止呕,本病既是病态,又是祛除胃中之邪的一种反应。一般病理反应的呕吐可用降逆止呕之剂,祛除病因,和胃止呕,以达收邪止呕之效。若胃中有痈脓、痰饮、食滞、毒物等有害之物时,不可妄用止呕之法,因为这类呕吐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应,是邪之去路,邪去则呕吐自止。若呕吐不畅时,尚可选用探吐之法,因势利导,使邪去病除。
6.辨可下与禁下
呕吐病需灵活辨证,审因论治,正确处理可下与禁下的原则。病在胃不宜攻肠(禁下),以免引邪内陷,且呕吐尚能排出积食、败脓等,若属虚者更不宜下,兼表者下之亦误。故仲景有“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之训。但若确属胃肠实热,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而致浊气上逆,气逆作呕者,可用下法,通其便,折其逆,使浊气下行,呕吐自止。如《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曰:“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又如“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呕吐辨证应根据病史、病程、呕吐特点及伴随症状,以分清寒热、虚实、食积、气郁、外感、内伤等。呕吐经正确治疗,邪去正复,此为顺证。若失治误治,或感新邪,可使本病反复发作,虚实寒热之间,相兼为病。若实证失于调治,可转化为虚证;虚证复受外邪、食积、气郁等所伤又可致虚实夹杂。寒吐日久化热,可变为热吐;热吐久不愈也可伤阳,而形成寒热错杂之证。
(二)治疗原则
呕吐基本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止呕”。根据虚实进行辨证论治,实者重在祛邪,分别施以解表、消食、化痰、理气之法,辅以和胃降逆之品以求邪去胃安呕止之效;虚者重在扶正,分别施以益气、温阳、养阴之法,辅以降逆止呕之药,以求正复胃和呕止之功;虚实并见者,则予攻补兼施。
(三)分证论治
1.实证
(1)外邪犯胃
1)症状:突然呕吐,吐出有力,起病较急,如感受风寒,常伴有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如感受夏秋暑湿之邪,呕吐频繁,胸脘痞满,不思饮食或腹痛泄泻,或头昏如蒙,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2)病机分析:外邪犯胃,胃失和降,上逆为病。感受风寒或暑湿,秽浊之气,内扰胃腑,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故呕吐势急;恶寒发热、头痛,苔白,脉浮,为感受外邪的征象。
3)治法:解表祛邪,降逆和胃。
4)代表方药: 藿香正气散加减。方中藿香、紫苏、厚朴疏邪化浊,制半夏、陈皮、茯苓、大腹皮和胃降逆。
5)加减:若风寒重者,恶寒无汗,头痛者,可加防风、羌活、荆芥、生姜等散寒解表;若胸闷腹胀兼宿食者,去白术、大枣、甘草,加神曲、鸡内金、麦芽消积导滞;积滞较甚、腹满便秘者,可加制大黄、枳实之类;心烦口渴者,去香燥甘温之品,加黄连、佩兰、荷叶清暑解热。
(2)饮食停滞
1)症状:呕吐酸腐,脘腹满闷拒按,得食更甚,吐后反舒,嗳气厌食,大便臭秽,或溏或结,舌苔厚腻,脉滑实。
2)病机分析:饮食不节,食滞内阻,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司,胃气壅滞,浊气上逆致呕吐酸腐;食积湿热,阻于胃肠,中焦气机受阻,传导失司,故脘腹胀满拒按,大便不调;舌苔厚腻,脉滑实,为食滞内停的征象。
3)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保和丸加减。方中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化滞,陈皮、半夏、茯苓和胃降逆,连翘清散积热。
5)加减:若食积较重,可加谷芽、麦芽、鸡内金等加强消食和胃之功;若积滞化热,腹胀便秘,可用小承气汤通腑泄热,使浊气下行,呕吐自止;若食已即吐,口臭而渴,胃中积热上冲,可用竹茹汤清胃降逆,多再加黄连、栀子清热泻火;若饮食停滞兼有脾胃虚弱者,可用枳术丸消食健脾;若食滞兼湿热内阻胃肠者,可选用枳实导滞丸;若误食不洁、酸腐败物,而见腹中疼痛,欲吐不得者,可因势利导,用烧盐方或瓜蒂散探吐祛邪。
(3)痰饮内阻
1)症状:呕吐多为清水痰涎,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头昏目眩,或心悸,或呕而肠鸣有声,苔白腻,脉滑。
2)病机分析:饮食不节,或素体脾虚,脾失健运,聚而生痰饮,停于胃中,胃失和降,故呕吐清水痰涎,脘闷食少;痰饮上干清阳,故头晕心悸;苔白腻,脉滑,为痰饮停滞的征象。
3)治法:温化痰饮,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加减。前者半夏、生姜和胃降逆;后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健脾燥湿,温化痰饮。
5)加减:若脾气受困,脘闷不食,可加砂仁、白豆蔻、苍术开胃醒脾;若气滞腹痛者,可加厚朴、枳壳行气除满;兼有心下痞、头眩心悸、先渴后呕等,用小半夏加茯苓汤降逆止呕,行水消痞;若兼有口苦胸闷,舌苔黄腻,脉滑实有力者,用黄连温胆汤和胃降逆,清热化痰。
(4)肝气犯胃
1)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作,胃脘不适,胸胁胀满,烦闷不舒,每因情志不遂而病情加剧,舌边红,苔薄白,脉弦。
2)病机分析:肝失疏泄,郁结横行,肝气犯胃,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故呕吐吞酸,嗳气;肝性条达,布胁肋,情志不遂,肝气不舒则见胸胁胀痛,病情加剧;苔薄白,脉弦,为气滞肝旺的征象。
3)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呕。
4)代表方药: 四逆散半夏厚朴汤加减。前方疏肝解郁和脾,适用于肝脾不和,阳气内郁者;后方行气散结,降逆化痰,用于气郁痰阻,情志不畅者;方中柴胡、枳壳、白芍疏肝理气,厚朴、紫苏行气开郁,半夏、茯苓、生姜、甘草和胃降逆止呕。
5)加减:若气郁化火,心烦口苦咽干,可合左金丸清热止呕;若肝郁化火兼脾胃气滞,蕴湿生痰者,可用越鞠丸行气解郁,宽中除胀;若胸胁胀痛明显,可用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若兼腹气不通,大便秘结,可用大柴胡汤清热通腑;若气滞血瘀,胁肋刺痛,可用膈下逐瘀汤活血化瘀。
(5)胃肠积热
1)症状:呕吐酸苦,吐势急,胸中烦热,口渴喜冷饮,小便黄,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滑实。
2)病机分析:实热积于胃肠,气机升降失常,在上胃气不降,且火性炎上,故呕吐势急;在下肠传导失司,且热伤津亏,肠失濡润,故大便干燥;胃络上通于心,热随胃的经脉逆走于上,故胸中烦热;热灼胃津,故口渴,舌红苔黄;热积胃中,阳气有余,故脉洪数。
3)治法:通腑泄热,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大黄甘草汤加减。方中大黄荡涤肠胃实热,甘草缓急和胃,使攻下而不伤正。
5)加减:若胃中积热明显者,可加竹茹、生姜、半夏、葛根等清热和胃降逆;若食积湿热明显者,可加枳实、黄连、黄芩、山楂、麦芽、莱菔子等消食导滞,清热化湿;若余热未尽,留扰胸膈兼有呕吐者,可用栀子生姜豉汤以清宣郁热,降逆止呕。
(6)胆热犯胃
1)症状:呕吐苦水,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纳少,心烦口苦,咽干不适,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2)病机分析:邪犯少阳,少阳相火内郁,胆气横逆,胆热犯胃,胃失和降,胆味为苦,胆气上逆,故呕吐苦水;少阳枢机不利,疏泄失司,胆热内郁,故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咽干等邪犯少阳病症。
3)治法:和解少阳,降逆止呕。
4)代表方药: 小柴胡汤加减。方中柴胡、黄芩解少阳胆经郁热,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甘草、大枣健脾益气和胃。
5)加减:若兼呕吐嗳气,胸胁胀满,可用柴胡疏肝散疏肝和胃,降逆止呕;若兼阳明里实,见呕吐心下急,用大柴胡汤和解少阳、通里攻下;若兼邪热炽盛,见呕吐下利,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因寒热互结中焦,脾胃升降失调,所致呕而肠鸣下利、心下痞满,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调中寒热。
2.虚证
(1)脾胃气虚
1)症状:饮食稍多即易呕吐,时作时止,面色萎黄,倦怠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薄白,脉细弱。
2)病机分析:病后或饮食不节,内伤脾胃,脾虚不运,胃气上逆致呕;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故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薄白,脉细弱均为脾气虚气血不足的征象。
3)治法:补气健脾,和胃降逆。
4)代表方药: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中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共奏补中健脾,益气养胃之功;陈皮、半夏降逆和胃止呕,砂仁、木香理气和中。
5)加减:若食滞不化,嗳腐酸臭,可加麦芽、神曲、鸡内金等消食和胃;若胃虚气逆,心下痞硬,干噫食臭,可用旋覆代赭汤降逆止呕;若脾虚湿盛泄泻,可加泽泻、薏苡仁、白扁豆等健脾化湿;若中气大亏,少气乏力,可用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若病久及肾,肾阳不足,腰膝酸软,肢冷汗出,可用附子理中汤加肉桂、吴茱萸等温补脾肾。
(2)脾胃阳虚
1)症状:呕吐频频,口泛清水,腹中冷痛,喜温喜按,纳少,面色无华,精神不振,四肢不温,完谷不化,舌质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2)病机分析:恣食生冷,或素体脾虚,损伤脾阳,脾胃虚寒,致脾阳虚不能温暖胃肠,寒气自内而生,胃失濡降,故呕吐频;脾阳不足,运化失健,则纳食减少;阳虚阴盛,寒从中生,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阴寒之气内盛,水湿不化,见口泛清水,大便溏泄,甚则完谷不化。
3)治法:温中健脾,祛寒降逆。
4)代表方药: 理中汤加减。方中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甘草补中益气,助干姜温运中焦,振奋脾阳;白术健脾燥湿。
5)加减:若脾阳不振,畏寒肢冷,可加附子、干姜,或用附子理中丸或桂附理中丸温中健脾;若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或食谷欲呕,或呕而胸满,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者,可用吴茱萸汤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3)胃阴不足
1)症状:呕吐反复发作,呕吐量少,或仅唾涎沫,时作干呕,口燥咽干,胃中嘈杂,似饥而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
2)病机分析:热病,或过食辛辣温燥之品等,耗伤胃阴,胃阴不足,津亏失于润降,故呕吐或干呕;津不上润,则口燥咽干;胃阴不足,胃失濡养,故饥不欲食;舌红少津,脉细数为胃阴不足的征象。
3)治法:滋养胃阴,降逆止呕。
4)代表方药: 麦门冬汤加减。方中人参、麦冬、粳米、甘草滋养胃阴,半夏降逆止呕。
5)加减:若阴虚甚,五心烦热者,可加麦冬、石斛、知母养阴清热;若倦怠乏力,烦热口渴,可用益胃汤以益胃生津;若呕吐较甚,可加橘皮、竹茹、枇杷叶;若阴虚便秘,可加火麻仁、瓜蒌仁润肠通便。若虚弱少气,呕逆烦渴,或虚烦不得眠,发热多汗,可用竹叶石膏汤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四)其他疗法
1.单方验方
(1)藿香12g,半夏9g,水煎服,用于治疗外邪犯胃的呕吐。
(2)饭锅巴如掌大一块,焙焦研细末,用生姜汤送下,适用于饮食停滞之呕吐。
(3)黄连3g,苏叶3g,水煎服,可用于治疗胃热呕吐者。
(4)干姜6g,炙甘草3g,水煎服,治疗胃虚寒呕吐。
(5)百合75g,用清水浸一夜,洗净后加水煮熟,再取蛋黄入百合汤中,兑少量冰糖,温服,适用于胃阳不足呕吐。
(6)乌梅肉120g,蜂蜜120g,熬膏。每日3服,每服30ml,适用于胃阴不足之呕吐。
2.常用中成药
(1)藿香正气胶囊
功用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胸膈痞闷,呕吐腹泻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1.2g,每天2次。
(2)保和丸
功用主治:消食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嘈杂不适。
用法用量:每次8丸,每天3次。
(3)戊己丸
功用主治:泻肝和胃,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肝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灼痛,呕吐吞酸、口苦嘈杂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3~6g,每天2次。
(4)木香顺气丸
功用主治:健脾和胃,行气化湿。用于湿浊中阻,脾胃不和所致的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嗳气纳呆。
用法用量:每次6~9g,每天3次。
(5)平胃丸
功用主治:健脾燥湿,宽胸消胀。用于脾胃湿盛,不思饮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嗳气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6g,每天2次。
(6)香砂养胃丸
功用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泛吐清水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8丸,每天3次。
3.针灸疗法
(1)体针:以胃之募穴、背俞穴、足阳明经穴、手厥阴经穴为主。
处方:中脘、胃俞、内关、足三里。
配穴:外邪犯胃加外关、合谷解表散邪;饮食停滞加梁门、天枢消食和胃;肝气犯胃加太冲、期门疏肝理气;胆热犯胃加阳陵泉、足临泣;脾胃气虚加脾俞、气海;脾胃阳虚加脾俞、关元;胃阴不足加脾俞、三阴交。
操作:毫针法,各穴均常规针刺;脾胃气虚、阳虚者可行艾条灸、温针灸;日1次,呕吐甚者每日可治疗2次。
(2)耳针:根据病变部位取胃、贲门、幽门、十二指肠、肝、胆、脾、神门、交感,每次选用2~4穴,毫针浅刺,亦可埋针或用王不留行贴压。
(3)穴位注射:取足三里、至阳、灵台等穴。每穴注射生理盐水1~2ml。
(4)穴位敷贴:取神阙、中脘、内关、足三里等穴。切2~3mm厚生姜片如硬币大,贴于穴上,用伤湿止痛膏固定。
4.外治疗法
(1)外敷法
1)大蒜适量,捣烂,敷于足心。
2)炒吴茱萸30g,葱、姜各少许,共捣烂,敷脐眼,外用纱布覆盖。
3)蓖麻仁30g,捣烂,敷于涌泉穴。
4)棉花子适量,炒焦研末,先将桐油煮沸,把棉花子末放入调匀,布包热敷于脐上。
(2)推拿疗法:以降逆止呕为治疗原则,主要手法有一指禅推法、点按法、摩法、指揉法等。
取穴及部位:中脘、天枢、神阙、脘腹部、脾俞、胃俞、膈俞、背部两侧膀胱经、内关、足三里。
操作:腹部,患者屈膝仰卧位,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沿腹部任脉从上而下往返治疗,尤其在中脘穴,时间约5分钟;用掌摩法在上腹部做顺时针方向治疗,时间约3分钟;点按中脘、天枢、神阙穴,每穴2~3分钟。背部,患者俯卧位,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往返操作5~8遍;用指揉法在脾俞、胃俞、膈俞穴治疗,以有酸胀感为度。四肢,用指揉法在内关、足三里穴治疗,每穴约1~2分钟。
加减:实证呕吐者,可用指揉、点按背俞穴上的压痛敏感点,并根据病邪性质,选不同的穴位治疗。如:外邪犯胃者,可重手法按压、指揉内关、合谷和胃止呕,掌揉膀胱经并拿捏肩井疏散表邪;饮食积滞者,点按内关,揉摩腹部消食导滞;肝气犯胃者,配合肝俞、胆俞至症状缓解,点按期门、内关、太冲等穴;虚证呕吐者,掌揉膀胱经,以脾俞、胃俞为主,一指禅推天枢、关元,指揉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三阴交,得气为度。脾胃虚寒者,可配以擦法,使热透胃脘为佳。
【临证参考】
(一)分析临床特点,审证求因
1.详查虚实,明确诊断
呕吐辨证不外乎虚实。通过虚实辨证,可以了解病体的邪正盛衰,为治疗提供依据。病变初期,多因外邪、饮食、情志等伤人致病,此时正气多不虚,可抗邪于外,治疗上遵循“实邪宜除”的原则,针对不同病因予以疏解表邪、消食通利、疏肝和胃等治法,同时注重开结和降。若先天禀赋不足或疾病失治误治,引起人体正气亏虚者,治疗上应遵循“虚呕宜补”,针对气血阴阳不足,给予相应治疗,同时注重温通柔润。对于虚实夹杂者,治应“攻补兼施”,并以补虚为主,泻实为辅。临床用药需明辨虚实,并结合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适当运用芳香降逆之品,以达悦脾和胃之效。
2.不同疾病呕吐特点不同
“有诸内必形诸外”,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通过辨析外在的表现,通过内外相袭整体性规律,探求疾病的实质。呕吐因胃气上逆所致,胃中之物多随上逆之气吐出,不同病因病机所致的呕吐不尽相同。因此,可根据呕吐物的性质、形态等来辨胃腑的寒热虚实;根据呕吐的呕势观察邪气的进退出入,病邪的深浅轻重。外邪、食滞或胃肠有热等所致的实证之呕吐,吐势多急;脾胃虚弱等致纳运不化,食积气滞之虚证呕吐,吐势多缓。从西医学角度看,结合呕吐的特点、呕吐物的性质和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对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如:喷射状呕吐为颅内高压性呕吐的特点,反射性或周围性呕吐常伴有恶心,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物带发酵、腐败气味,多提示胃潴留;带粪臭味多提示低位小肠梗阻;含大量胆汁者提示梗阻平面多在十二指肠乳头以下,含大量酸性液体者多有胃泌素瘤或十二指肠溃疡。
3.根据病情特点,审因论治
呕吐相关的疾病病情轻重不一,急性胃肠炎导致的呕吐,诊治较易,预后佳。但幽门梗阻、肠梗阻等导致的呕吐,如不解除梗阻,单纯止吐反可加重病情,这两者均为腑气不通所致,中医辨证属实热积滞于肠胃,腑气不通,气逆于上,选用大黄甘草汤加减通腑泄热。急性胰腺炎所致呕吐,西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主要治疗手段为禁食水,抑制胰酶活性,临床研究发现早期口服柴芩承气汤或留置胃管减压并注入柴芩承气汤,可显著缩短住院时间。由于呕吐病因繁杂,可涉及西医学的多种疾病,在临床上应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总结呕吐特点。在降逆止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病情进行相应治疗。
(二)明确可吐与止呕,可下与禁下
临证见呕吐病人,应区别不同情况,予以正确处理,不可一味止呕。一般来说,呕吐一证,多为病理反应,可用降逆止呕之剂,在祛除病因的同时,和胃止呕,以达祛邪止呕之效。但若属人体自身祛除有害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如胃中有食积、痰饮、痈脓而致呕吐者,不应止呕,待有害物质排出,再辨证治疗;若属误食毒物所致的呕吐,应按中毒治疗,这类呕吐应予解毒,并使邪有出路,邪去毒解则呕吐自止,止呕则留邪,于机体有害。
仲景有“病人欲吐者,不可下之”之戒,呕吐一般不宜用下法。兼表邪者,下之则邪陷入里;脾胃虚者,下之则伤脾胃;若胃中无有形实邪,下之则伤胃气;呕吐排痈脓等有害物质时,可涌吐,而不宜下。但临床上应辨证论治,若确属胃肠实热,大便秘结,腑气不通,而致浊气上逆作呕者,可用下法,通其便,折其逆,使浊气下降,呕吐自止。
(三)从整体出发,调整脏腑平衡
1.胃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胃主受纳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通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治疗上重在调运气机,不宜壅塞脾胃升降之气。呕吐皆因胃失和降所致,治疗上应承胃腑下降之性,疏塞通滞,引浊下行。若肝气犯胃,应理气通降,可用香附、陈皮、枳壳、佛手、柴胡等;若饮食积滞停胃,应消食化滞通降,可用山楂、莱菔子、厚朴等;若胃肠积热,应通腑泄热,用大黄、枳实、瓜蒌、大腹皮等;若脾胃虚寒者,应辛甘通阳,可用黄芪、生姜、桂枝、甘草等,若胃阴不足者,用滋阴通降,可用麦冬、石斛、沙参、白芍等。虽有温、清、补、泻的不同,但均寓有通降的法则。
2.肝失疏泄,胃腑受邪
肝与胃,脏腑功能相关,一主疏泄藏血,性喜条达,一为多气多血之腑主受纳运化,通降为顺;五行之理相系,肝属木,胃属土,木能疏土;肝胃经络相连,肝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络胆”,肝脉通畅,胃气和降。若七情所伤,肝气被郁,肝失于条达疏泄,最易侵及胃腑,使胃失和降,上逆为呕。故在治疗上疏泄厥阴以和肝用,调理阳明以降胃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药升降之别,柔润之宜,肝气当升,胃气须降,又因肝体阴而用阳,胃为阳脏,喜润恶燥,调理肝胃用药柔润相宜。
3.胆胃同为阳腑,同气相求
胆胃同居中焦,相与为邻,均有以降为顺,以通为用的六腑特性,同主水谷之运化。若胆经受热,失于转枢,横逆克伐胃土,使胃失和降,出现一系列呕吐苦水,口苦,脘胁疼痛等症状,治疗上应通顺阳明胃腑,清泄少阳胆热,同时注意“胆随胃降”的特点,适量加用沉降和胃之品。
4.肾气通于胃,久病及肾
肾阳为胃纳之动力,肾阴为胃阴之化源。胃气以降为顺,这种通降作用既依赖肺之肃降功能,还须肾气的摄纳和温煦作用。若呕吐日久,肾气虚衰,使肾失摄纳,浊气上逆,胃失和降,则致呕吐。故在治疗呕吐时,适当应用滋补肾阴或温补肾阳之品。
(四)呕吐服药时的注意事项
1.服中药汤剂要注意药温适度,可采用小量频服法。即先让病人服一小口试探,若吐就让其吐出,如此两三次后,一般就可适应,然后再一次服下,就不会再吐。
2.服药前可先饮一小口生姜汁,或在服用的中药汤剂中加入适量的生姜汁(生姜10~15g洗净切碎捣拦,加少量白开水泡10分钟应用)。生姜有良好的止呕功能,能明显减轻呕吐症状。
3.因高热或肝胃火盛而呕逆者,若采用凉药温服法,以顺应疾病之性,便可减轻呕吐现象。
4.去滓再煎首见于《伤寒论》《金匮要略》,其适应证均有呕吐症状或得药则剧吐的临床表现。临床报道认为,再煎可减轻药物异常气味或毒副作用,从而减少对咽、胃等得不良刺激,且通过再煎还可使药液浓缩,减少服用量,便于服用。
(五)呕吐日久易生变证
顽固性呕吐日久,多伤津耗气,引起气随津脱等变证。需结合临床实际,可进行补充液体,或静脉注射生脉注射液,或口服淡盐水等治疗。
(六)用药经验
1.治呕半夏、生姜为首选之药 治疗呕吐当以降逆为主。止呕者当首推半夏、生姜。《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仲景止呕方必用半夏,而且以之为君,不用生姜者仅大半夏汤一方。而《医宗金鉴》则明谓“呕吐,半姜为圣药”。临床亦证实,半夏止呕之功效非他药所能及,近代实验研究证明生姜有协同半夏止呕的功效,二药相伍(即小半夏汤)可谓相得益彰。
2.不辨寒热,用大黄甘草汤 “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出自《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历代医家多以方测证,从火、热立论。据临床疗效分析,大黄甘草汤的辨证要点,应为食已即吐,临床不必拘于阳明胃热腑实证,无论寒热虚实,内伤外感、宿食痰饮,均可服用此方。
3.寒热错杂者,黄萸干姜茶频服(黄芩3g,酒大黄3g,吴茱萸3g,干姜3g) 方中黄芩、酒大黄清热通腑、降胃气;吴茱萸、干姜温中止呕。
【预防调护】
1.避免风寒暑湿之邪或秽浊之气的侵袭,生活有节,适量进行锻炼。
2.注意饮食卫生,不可暴饮暴食,忌食生冷油腻、酸腐不洁之品,不宜食用辛辣刺激之品,不宜抽烟、喝酒,可适量服用一些有营养的流质饮食,如稀粥、山药粥、薏米粥等。
3.注重精神情志调养,避免过度精神刺激,保持心情舒畅。
4.对于呕吐剧烈者,应卧床休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选药方面,尽量选用芳香悦胃之品。服药方法,应少量频服,或在药中加入少量姜汁,以助药力。对于神昏及年老体弱,呕吐频繁者,应注意防止呕吐物误吸,必要时可插入胃管。
【医案选录】
医案1:
高四四 咽阻,吞酸痞胀,食入呕吐。此肝阳犯胃,用苦辛泻降。
吴萸、川连、川楝子、杏仁、茯苓、半夏、厚朴。(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呕吐》)
医案2:
顾 脉濡弱,左胁下久有聚气,纳食酿积于胃脘之中,两三日呕噫吞酸,积物上涌吐出。此皆怫怒动肝,肝木犯胃,胃中阳伤,不能传及小肠。遂变化失司,每七八日,始一更衣,为胃气不主下行故也。法当温胃阳,制肝逆。宿病纠缠,恐多反复。
淡附子、淡干姜、姜汁、生白芍、淡吴萸、白粳米。(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呕吐》)
医案3:
吴 寒热邪气扰中,胃阳大伤,酸浊上涌吐出,脘痛如刺。无非阳衰,阴浊上僭,致胃气不得下行。高年下元衰惫,必得釜底暖蒸,中宫得以流通。
人参一钱半,熟附子一钱半,淡干姜一钱。三味另煎汁。川连六分,炒半夏一钱半,枳实一钱,茯苓三钱。
后四味,用水一盏,滚水一杯,煎三十沸,和入前三味药汁服。(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呕吐》)
医案4:
患者陈氏,64岁,女,1988年7月4日初诊。
恶心呕吐2天,吐物为食物残渣,纳呆厌食,脘痞背痛,舌红苔黄泛绿,脉濡细。素有胆胃病史,西医检查曾诊为肝胆管结石,萎缩性胃炎。
辨证:时当暑令,暑湿扰胃,湿热中阻。
治法:芳化和中,理气通降。
方药:藿香10g,佩兰10g,芦根20g,块滑石10g,山栀10g,黄芩10g,香橼皮10g,佛手6g,大腹皮10g,枳壳10g,香附10g。6剂。
3剂呕止,6剂食渐增加,舌苔薄黄,脉濡细。稍事加减,再进6剂,以荡余邪。本病系属突发,乃暑湿之邪,动扰胃腑,阻遏中焦,使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所致。故方中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热在湿中,裹结难去,故用黄芩、山栀清热燥湿,滑石利水清热,再用芦根既清热利湿,又生津以防呕吐及利水伤阴,湿热阻中,胃气壅滞,故用香橼皮、佛手、大腹皮、枳壳、香附理气和胃通降,使上逆之气得以平顺和降。[麻仲学.董建华老年病医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41-42]
医案5:
患者王氏,70岁,女,病案号:87452,1988年6月15日初诊。
呕吐酸腐数周,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燥结,心烦急躁,舌质黯苔灰垢,脉弦滑小数。
辨证:食滞胃脘,肠中蕴热。
治法:导滞通腑,清热止呕。
方药:大黄3g,槟榔10g,枳壳10g,谷麦芽各10g,马尾连6g,吴茱萸1.5g,清半夏10g,陈皮10g,香橼皮10g,佛手6g,苏梗10g。6剂。
药后呕吐酸腐大减,脘腹舒畅,嗳减思食,大便通畅,苔灰垢转薄黄,脉弦滑。方中大黄易为全瓜蒌15g,再进6剂,症状平稳。
呕吐病在胃,一般不宜用攻下药,但此患者因胃肠滞热,胃滞则食积,肠滞则便秘,食积当消,便秘当下。故方中用大黄同大便可折其上逆之势,槟榔、枳壳、谷麦芽、陈皮、香橼皮、佛手、苏梗消积导滞和胃,马尾连、吴茱萸、青半夏清热化痰止呕。[麻仲学.董建华老年病医案[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4:46]
医案6:
某女,24岁。2000年12月5日初诊。
每天清晨起床后呕吐清痰3年余。遇疲劳或受凉加重,甚则呕酸水,早上胃纳差,勉强可进食,有饥饿感。某医辨证为脾虚,服中药未效。中医认为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纳差、呕吐清痰非脾虚乃胃寒,脾虚宜升运,胃寒须温降,升降不明故疗效不显。证属阳明寒呕,拟吴茱萸汤。
处方:党参、姜半夏各12g,茯苓30g,桂枝6g,白术10g,炙甘草5g,吴茱萸4g,生姜3片,大枣3枚。5剂,每天1剂,水煎服。
二诊(12月15日):服药2剂呕吐止,胃纳稍改善。守方加陈皮5g,略做调整以资巩固,又服7剂,嘱其坚持每天早上嚼生姜2片,温胃止呕。保持精神乐观,克服紧张情绪。再服香砂六君子丸善后。
按语:经方因其配伍严谨、方简效宏,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临床屡收奇效。邓铁涛教授对经方素有研究,临床常以经方治疗难症,深有体会。有学者曾谈到中医不科学,其中有一个论点就是,方法经不起重复。邓教授认为这是一个误区,其误之处在于不理解中医是“证”的重复,是“病机”的重复,是一种更改层次上的重复,而不是一方一病的简单重复。此例呕吐病案,用吴茱萸汤合苓桂术甘汤。张仲景医学思想中早有着重理论,类似病例历代也颇多记载,证明这种辨证论治的思维是经得起重复的,也一直在被重复着。[杨利.邓铁涛教授运用经方治验4则[J].新中医,2004,36(6):11-12]
医案7:
患者,女,21岁,售货员。患者食后呕吐2年,曾2次做上消化道造影均未见异常。对方求治不效,精神极为痛苦。于1978年收入院治疗。
初诊:呕吐多在饭后数分钟至十余分钟内,频频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及清水,吐量不多,甚则饮水亦吐,吐物亦不甚酸,食欲不振,食后脘部胀满,口干不欲饮水,畏寒肢冷,语言低微,倦怠无力,大便偏稀,日1~2次,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综其脉证,属脾胃虚寒。拟健脾和胃,温中降逆法。方用理中汤、吴茱萸汤加减。
处方:党参12g,吴茱萸10g,白术10g,陈皮10g,干姜3g,姜半夏10g,砂仁4.5g,大枣5枚(劈),炙甘草6g。嘱水煎浓缩,频服。每日1剂。
二诊:服上方4剂,呕吐明显减轻,呕吐物仍有少许胃内容物,饮水已不吐,食欲仍差,时有脘痛,畏寒减轻,大便每日一行,为正常便,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较前稍有力。服药症减,为加强降逆之功,更方如下:
旋覆花12g,代赭石30g(同布包),姜半夏12g,姜厚朴10g,淡竹茹10g,吴茱萸6g,生杷叶24g,广陈皮10g,灶心土30g(先煎水兑上药)。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上方连服半月,呕吐已止,脘痛消除,谷纳渐增,精神转佳,四肢转温,舌质红略淡苔薄白,脉沉细,继服药5剂,以巩固疗效。
按语:2个月后随访未再复发,究其病源,患者自幼体弱,纳谷较少,灸则损及脾胃。胃主受纳,以通降为顺,胃中虚寒,寒邪阻滞,受纳失司,胃失降浊而为呕吐,脾主运化,失于健运,脾不升清而作泻。本例以理中汤、吴茱萸汤加减。方中以吴茱萸、干姜片、姜半夏温中散寒降逆,党参、白术、大枣、甘草补气益脾和中,陈皮、砂仁理气醒脾,共奏温阳散寒、降逆止呕之功。升降得宜,诸症全释。[陈愉之.李振华老中医治验二则[J].天津中医,1990(4):2-3]
医案8:
郑某,女,51岁,干部。初诊日期:1992年10月15日。
主诉:恶心呕吐半天。
现病史:数日前出差外地,因生活失常,又食冷物,导致胃脘不适,昨日返京,因坐车受风寒,晚到家后即发恶心呕吐,先吐清水,后吐苦水,并水泻3次。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
现症:饮水、进食即吐,形寒、肢冷,肠鸣,口干。按之腹部柔软,微感不适。舌黯红,苔薄白腻,脉弦滑。
诊断:呕吐。
辨证:风寒湿邪外干,脾胃不调。
治法:化湿和中,发表散寒。
方药:藿香10g,苍术10g,苏叶梗各5g,制厚朴6g,陈皮10g,猪茯苓各12g,炒泽泻12g,法半夏10g,焦谷麦芽12g,焦神曲12g,生姜3片。4剂,每日1剂,水煎温服。忌食生冷油腻。
二诊:水泻止,形寒除,呕恶减轻,已能饮食,唯饮水后脘部痞塞,腹部及下肢发凉。治改温化寒湿,理气和中。
方药:藿香10g,苍白术各10g,砂仁5g(打碎,后下),厚朴5g,陈皮6g,茯苓20g,木香4g,清半夏10g,炒枳壳6g,旋覆花10g(包),焦神曲12g,生姜2片。继服7剂。嘱其药后复常,可不必再来,并在近期内慎饮食,尤忌生冷油腻,以巩固疗效。
按语:仲秋之时,饮冷感寒,致使风寒湿三邪侵袭。寒湿伤中,脾胃升降失调,传化失常,则恶心、呕吐、肠鸣、水泻。治宜化湿和中,发表散邪。颜氏首用辛香苦燥温化表散;次配甘淡渗利之茯苓、猪苓、泽泻,以健脾止泻;再用焦谷麦芽、神曲,合并辛温之生姜,以健胃消食。再以温中除湿,行气和中之剂治疗而收功。(田元祥,李松,郭利亚.颜正华医案[M]//内科名家医案借鉴精选导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05,107)
医案9:
许某,女,27岁。近2年来恶心,呕吐,量不多,纳呆,厌油,便溏,精神委顿,肢倦乏力,两胁胀痛不适,时咳逆上气。因其爱人患有肝炎,自疑相染,于1987年1月3日赴首都医院就诊。经检查,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肋缘下可触及,脾未及,肝功正常,HBsAg(-),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未见异常。服西药月余未效,亦经中医诊治,服香砂六君子等温中散寒之剂,亦未见好转,遂于1987年2月8日转我院就诊。患者除上述诸症外,面色萎黄,询知发病于产后5个月,系由情怀抑郁,饮食不慎而起。舌质红,舌尖有溃疡,苔薄白,脉细弦滑。审证切脉,认为此乃肺胃阴虚,肝木横逆,过胃犯肺,胃失和降所致。拟先清肃苦降以制肝,和胃化痰以治标。方拟温胆汤合苏叶黄连汤意化裁。
处方:紫苏叶4.5g(后下),黄连2.5g,枇杷叶9g,半夏9g,茯苓15g,竹茹9g,枳壳9g(炒),甘草3g。6剂。
药后呕吐止,饮食少进,唯舌红苔少,时有咳逆。肺胃阴虚之象毕露,遂即转入甘平濡润柔肝和胃之治,仿沙参麦冬饮合一贯煎化裁加入炮姜一味以反佐之。
药用:南沙参12g,麦冬9g,石斛9g,竹茹12g,山药15g,茯苓12g,枸杞子9g,川楝子9g,炮姜3g。10剂。
三诊时舌质转润,苔见薄白,脉亦缓和,诸症均减,精神见充,纳谷日增,遂以参苓白术散以善后调理。
按:本案为路志正治疗呕吐验案之一。本案为肝胃不和,阴虚作呕,患者病起于产后5个多月,气阴两虚。加之情志抑郁,肝郁化火,再伤胃阴,故呕逆频作。且木火刑金,故时见咳逆上气。前医只见便溏肢倦,投以温中散寒,遂使阴津愈耗,虚火更炽。今治以薛生白的苏叶黄连汤清火降胃,合温胆汤和胃化痰先治其标。呕吐少止,再仿沙参麦冬饮、一贯煎合方加减养肝胃之阴,一味炮姜反佐取之,再以参苓白术散补脾肺而收全功。(高新彦,韩丽萍,任艳芸.古今名医医案赏析·路志正医案[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
医案10:
李某,女,28岁,已婚,教师。1966年5月26日初诊。
患者于1959年施行阑尾手术,术后时觉腹胀痛,恶心呕吐。至1964年因症状加剧,于同年6月下旬住市某医院进行中药及针灸治疗。住院3个月,其他症状有所好转,唯呕吐仍旧。又于同年转住某医院进行西医治疗,症状未见好转。1965年赴广州某医院治疗,亦未见效。呕吐依然如故,而体质日趋虚弱。于1965年7月22日经某门诊部X线胃肠钡剂透视,发现十二指肠球部粘连转位(幽门管及十二直肠向胃小弯侧移位)于结肠处,结肠迂回呈重叠,局部有压痛(可疑该处有粘连)。本拟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患病多年,辗转治疗数处,体质虚羸,拒绝再行外科手术,前来诊治。患者面色 白,气弱言微。据诉:呕吐已2个多月,食入则吐,四肢无力,时时昏倒。今日竟至饮水亦吐,滴水不留腹,全赖滴注葡萄糖注射液以维持生命。此外,尚感口渴、腹胀、大便不通,舌绛苔少,脉微如丝。此乃脾胃气阴两虚,升降失宜。法当养胃滋阴,和中降逆。投以严用和《济生方》之橘皮竹茹汤加味。
处方:太子参12g,麦冬12g,麦芽12g,赭石15g,枇杷叶10g,姜竹茹10g,赤茯苓10g,黄芩10g,陈皮6g,生姜5g,甘草3g。另西洋参3g,炖,冲服,嘱服10剂。
复诊:6月8日。上药服至第6剂后,始觉腹中雷鸣,腑气乃通,大便已下,均如龙眼核样之坚硬。呕吐锐减,食欲稍进,口已不渴。前方已见效,仍守前意。于上方去生姜、黄芩,加火麻仁、郁李仁各10g以润肠通便。再服6剂。
三诊:经上述二诊,服药10余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呕吐痊愈,二便如常,食欲亢进,已能进稀粥。唯觉腹稍胀,再予《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合张元素的丁香柿蒂汤加减化裁,续服月余,病渐康复。
随访至1967年2月,呕吐未再发,饮食倍增,体重增加,面色红润,已能工作。至今呕吐未见复发,偶有便秘,腹部不适,常以二诊之处方服1~2剂,即大便通畅,而体质尤健于昔也。
按:本例属胃阴虚的呕吐。盖呕吐时日已久,大量津液精微丧失,一时难以得到补充而成此症,精微不能化生为气,则胃气亦虚;阴虚生内热则舌绛苔少,口渴便干;胃之气阴不足,又生内热,则胃气不得和降,故呕吐频作。治当养胃阴、清虚热,并降胃气,以橘皮竹茹汤加味。选麦冬、太子参养气阴,黄芩、赤苓、竹茹清胃热,麦芽、陈皮、甘草、生姜和胃气,枇杷叶、竹茹、赭石、生姜降气逆。二诊加火麻仁、郁李仁通便而降气;三诊更加丁香、柿蒂,使逆气得平。药能对证,则痼疾渐除。(王长荣.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盛国荣[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李 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