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一节 振动排痰仪不同频率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
一、护理依据
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因长期卧床,咳嗽与吞咽反射消失,呼吸肌运动能力衰退等因素,易使气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同时导致肺部感染的发生。文献报道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肺启动机制也将肺部感染的控制提到了重要位置。针对重症脑损伤患者控制肺部感染时,除合理应用抗生素外,有效的振动排痰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很多研究忽略了振动排痰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如患者基础代谢率、血压、颅内压等。本研究针对振动排痰机以不同频率操作时,在有效性和负面影响两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为临床寻找更为安全、有效的频率以及监测指标提供依据,促进振动排痰机更为有效的应用。
二、护理实施
(一)研究过程
1.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患者入院后将患者分为A,B两组,振动排痰转速设置分别为30~35cps和10~15cps。
2.操作方法 操作前,两组患者均给予雾化吸入后开始胸部振动治疗10分钟,每日两次;操作时患者取侧卧位,同时将一垫枕放于髋部,一手握住叩击头,根据患者对治疗反应的敏感度、身体虚弱程度来选择叩击的力度,必要时可隔松软的垫枕进行叩击;另一只手扶住患者身体,引导叩击头,感受患者身体的骨突出部位,避免叩击;叩击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并与主气道方向一致。振动排痰同时进行心电监测。最后根据肺部感染的不同部位进行体位引流,必要时给予吸痰。操作后再次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振动排痰机选用美国公司研制生产的G5振动排痰机,叩击头选用振动和叩击相结合的轭状叩头。
3.观察指标 痰液性质的判断;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振动排痰前中后观察记录患者呼吸、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3d后,通过血气分析、氧合指数、痰液情况,判断观察指标的改善情况并总结出不同频率的安全性及操作中需注意监测的指标。
4.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2.0统计分析软件,选用 t检验、 χ 2检验以及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计量资料统计结果以( x ± s)表示。
(二)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振动排痰前后效果比较,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及痰液等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除痰液性质与B组有明显差异外( P=0.026),其他参考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表2-11-1)。
表2-11-1 不同频率振动排痰机治疗前后效果的比较
2.患者排痰前后不良影响指标的比较。振动排痰前后,不同频率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2-11-2)。
表2-11-2 患者排痰前后不良影响指标的比较
(三)临床应用
对于长期卧床,肺部感染严重患者,振动排痰治疗可以由低频开始,耐受后过渡到高频率,以不引起患者严重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并发症为宜,同时要根据患者肺部感染情况予抗生素。在振动排痰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振动排痰前充分湿化气道,排痰后立即吸痰。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频率进行振动排痰(图2-11-1)。
图2-11-1 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振动排痰频次的选择
三、注意事项
振动排痰机对于重症脑损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提高氧合指数与血氧分压有明显的辅助作用,但对于非感染性的肺部损伤治疗效果不显著。对于年龄较大、病情较重的患者给予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心率、血压,慎重选择频率。当患者出现剧烈变化时,应立即停止排痰治疗,持续监测心电各项指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瞳孔,防止脑疝的发生。当进行振动排痰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疾病的种类、血管弹性、血压控制情况等选择不同频率进行排痰。
四、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不足
(一)意义
振动排痰可有效协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除,在临床中可根据患者年龄、疾病种类、血管弹性、血压控制情况等选择不同频率进行排痰。对于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由于其一般情况不稳定,并且两种频率对患者肺部氧合指数与血气分析值的影响效果基本相同,建议振动排痰频率应从低频率开始,循序渐进,以不引起患者严重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并发症为宜。无论是低频还是高频次的振动排痰,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因此在临床中可以广泛的进行推广。
(二)不足
在重症脑损伤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排痰干预,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对降低肺部感染发生,改善患者预后有积极作用。但是本研究的病例数较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未对颅内压及其他并发症等进行系统分析,需要更多研究进一步探讨。
五、论文刊出
刘芳,赵梦,历静,等.振动排痰机不同频率对重症脑功能损伤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02):8-10.
(魏京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