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重症护理临床实践与经验总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十节 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的效果观察

一、护理依据

脑损伤患者病程长,住院输液治疗时间超过1周,常使用脱水剂、抗病毒药物、抗菌药物、扩张血管及改善循环药物等,药物的pH在4~11,静脉输液工具的选择及使用是保障患者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风险大、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高,PICC留置时间长、置管费用高,对普通输液的神经内科患者家属而言,其接受度较低。而中等长度导管具有穿刺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及费用低等优势,患者和家属接受度高。国外学者Caparas等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得出结论:经中等长度导管静脉输注pH为3.9的万古霉素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PICC与中心静脉导管。国内学者报道了12例患者应用中等长度导管,留置时间可达7~39d。常规外周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为7.5~20.0cm,导管尖端到达肩下部、腋窝处或腋窝下,但不能到达腋静脉或腋静脉开口,强酸、强碱以及高渗性药物刺激血管内膜容易导致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在本研究中,改良导管置入长度,使导管尖端跨越腋窝水平,进入腋静脉或者头静脉上段腋静脉开口处,179例(96.8%)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优于国外学者报道的置入常规中等长度导管的病例结局。本研究中,49例(26.5%)患者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需要使用至少2周的抗病毒药物,药物pH为10~11,经改良中等长度导管输注药物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治疗结束后行血管超声评估均未见异常。2011版《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指南》关于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策略中指出:中等长度导管与外周短导管相比,可以降低静脉炎发生率;而与中心静脉导管相比,可以降低血流感染率。国外研究认为,在满足治疗需求的基础上,使用中等长度导管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重要措施,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和尽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

二、中等长度静脉导管置管方法

(一)评估内容
1.置管医嘱,相关化验报告。
2.身体状况、出凝血情况、营养状况。
3.穿刺部位皮肤、血管状况、肢体活动度。
4.既往中心静脉导管置入史。
5.患者的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6.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操作流程

三、注意事项

接受乳房根治术或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侧肢体、锁骨下淋巴结肿大或有肿块侧、安装起搏器侧不宜进行同侧置管,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不宜进行置管;宜选择肘部或上臂静脉作为穿刺部位,避开感染及有损伤的部位,避免跨越关节;有血栓史、血管手术史的静脉不宜进行置管,放疗部位不宜进行置管;置管前向患者介绍置管流程,减轻患者的恐惧感;置管前告知患者的配合要求,如体位、动作指导等,以保证置管操作的顺利进行;告知患者如有不适及时告知置管者,意识障碍患者置管过程中关注生命体征变化;告知患者及照护者置管后的生活及照护注意事项;导管维护同PICC。

四、临床推广的意义与不足

(一)意义
与其他输液装置相比,改良中等长度导管置入可以降低静脉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血栓及堵管等相关并发症,并且与中心静脉导管相比,改良中等长度导管的操作流程简便、耗时短,护士操作可以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满足神经内科患者病情需要;与PICC相比,置管费用低,患者易于接受,通过抽回血和冲管是否通畅来评估导管功能,更适合神经系统危急重症患者使用;与外周短导管相比,并发症少、留置时间长,可以减少患者重复穿刺置管,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护士工作量与穿刺困难带来的压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二)不足
本研究中由于考虑到患者经济、成本、效益等因素,没有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置管,穿刺部位选择在肘部,可能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另一方面,本研究仅对改良中等长度导管置入的应用安全性做了观察性研究,但仍缺乏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在进一步研究中,将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及成本效益分析,同时应用超声导引下赛丁格技术置管,更深入探索中等长度导管置入最佳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

五、论文刊出

王清,傅荣,孙娟,沈小芳.改良外周静脉中等长度导管置入长度在神经内科患者的应用观察.护理学报,2016,23(15):72-75.
(沈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