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象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不仅从“象”来概况“藏”的本质,而且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联中把握人体的生命规律。“藏气法时”体现了藏象理论的基本特点。
本节讨论了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生理功能特点,相互之间及其与其他组织器官之间的关系,还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论述了脏腑生理、病理与外界环境和四时阴阳变化之间的联系。主要选取了《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五脏别论》《素问·经脉别论》等篇的内容。
《素问·灵兰秘典论》
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白话讲解】
想听一下人体六脏六腑十二个器官的责任分工、高低贵贱是怎样的,可以吗?
心对于人体来说,如同国家的君主,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肺对于人体来说,是相傅之官,犹如辅佐君主的丞相,协助心运行全身的气血,保证功能的正常发挥;肝对于人体来说,犹如调兵遣将的统帅,称为将军之官,主管人的思考谋划;胆对于人体来说,犹如考察评判人的中正之官,主管人的决断力;膻中(心包络)维护着心而接受其命令,犹如君主(心)的近臣,心志的喜乐,靠它传布出来;脾和胃对于人体来说,犹如国家粮库的官员,使饮食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大肠对于人体来说,犹如转运物资的官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小肠对于人体来说,犹如负责接收贡品的官员,它承受胃中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将其中的精微物质和糟粕分化开来;肾对于人体来说,犹如负责建设、建造的官员,它能够使人体发挥强力并产生各种智能技巧;三焦对于人体来说,犹如负责水利的官员,它能够主管通行全身的水道;膀胱在人体内部是汇聚水液的器官,通过阳气的运化,一部分滋润全身,一部分形成尿液排出体外。
这十二个器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人就可以健康长寿,终生不会发生疾患;用同样的道理来治理天下,国家就会昌盛繁荣。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包括心本身在内的十二个脏腑都会发生危险,各脏腑联系的通道也会闭塞不通,身体就会受到严重伤害。精神意志已乱再来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祸,缩短寿命。就如同君主昏聩不明,以此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十分危险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
《素问·六节藏象论》
藏象何如?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白话讲解】
藏象是怎样的呢?
心是生命的根本,是精神意志所在之处,它的荣华表现于面部,其充养在血脉,为阳中的太阳,与夏气相通。肺是气的根本,是魄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毫毛,其充养在皮肤,是阳中的太阴,与秋气相通。肾主蛰伏,是封藏精气的根本,是精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头发,其充养在骨,为阴中的少阴,与冬气相通。肝是劳倦疲极的根本,是魂所居之处,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其充养在筋,可以生养血气,在味为酸,其色属青,为阳中的少阳,与春气相通。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是水谷受纳、运化的根本,为营气所居之处,因其功能像盛贮食物的器皿,故称为器,它们能吸收水谷精微,化生为糟粕,对饮食五味进行传化、吸收和排泄,其荣华在口唇四旁的白肉,其充养在肌肉,在味为甘,其色属黄,属于至阴之类,与土气相通。以上脏腑功能的发挥,都取决于胆气的升发。
《素问·五脏别论》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白话讲解】
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这六腑是禀承地气而生的,都能贮藏阴精,就像大地包藏万物一样,所以它们的作用是藏精气而不传泻水谷,叫奇恒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这五腑是禀承天气所生的,就像天一样的健运周转,所以它们的作用是传泻水谷而不贮藏精气,并能受纳五脏的浊气,称为传化之腑。浊气不能久停其间,必须及时转输和排泄。此外,肛门的排便也受五脏功能的支配。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白话讲解】
所谓五脏,它的功能是贮藏精气而不输泻水谷,所以它必须经常地保持精气饱满,而不能被水谷塞实。六腑的功能是将水谷加以传化,而不是贮藏精气,所以它有时显得充实,但却不能永远保持盛满。我们可以看到水谷入口下行,胃充实了,但肠中是空虚的;食物再下行,肠充实了,而胃中就空虚了,这样依次传递。所以说,六腑可以被饮食物充实,但不能持续的盛满,五脏则是保持精气的盛满,而不是饮食物的充实。
《素问·经脉别论》
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白话讲解】
谷食经过脾胃的运化,其所化生的一部分精微之气输散到肝,再由肝将此精微之气滋养于筋。另一部分精微之气,注入于心,再由心将此精气滋养于血脉。血气流行在经脉之中,到达肺,肺又将血气输送到全身百脉中去,把精气输送到皮毛。周身细小的脉络都接受精气的滋养,精气运行于血脉之中,脉中精微之气,通过不断变化,周流于四脏。这些正常的生理活动,都要取决于气血阴阳的平衡。这种气血阴阳的平衡,会表现在气口的脉搏变化上,而通过气口的脉搏可以判断疾病是否能够治疗。
水液经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先上行输送到脾,经脾对精微的布散转输,向上输布到肺,肺气运行,通调水道,将津液布散全身,同时,又可将浊液借三焦之道向下输布于膀胱。如此则水精外而布散于皮毛,内而灌输于五脏之经脉,并能对四时寒暑的更替和五脏阴阳的变化做出适当的调节,这就是经脉的正常生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