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经验
一、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具有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症状包括: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属于中医学“痞满”范畴。本病常以某一个或一组症状为主,在病程中症状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病程经年累月,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但体征多不明显。
(一)病因病机
《灵枢·海论》云:“水谷之海有余,则腹胀。”究其发病原因,多与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和、饮食不节有关,脾失运化,升降失常,气机阻滞而成。痞满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萧汉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有独到见解,他认为肝郁是发病的关键,脾虚是发病的基础。实证从肝治,虚证从脾治。
1.肝郁是发病的关键
虽然现在人们生活条件优越,但竞争愈趋激烈,如上学、就业、竞争上岗等变化,为人提供机会,同时也加大压力,导致精神、情绪改变而致病。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内脏感觉异常的机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与中医学“先天禀赋不足、情志失和、饮食不节致病”的理论不谋而合。萧汉玺认为肝郁是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生的关键。脾胃位居中焦,属土,与肝关系密切;肝属木,主疏泄,说明脾胃的升降离不开肝的调节,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气能升,胃气能降,才能完成正常的受纳输布功能。七情致病多伤肝,而肝的升发与疏泄,对于脾胃的升降与纳化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若肝木有病,脾胃最易受害,所以提出治脾胃病注重调肝的观点,但木病及土有太过与不及之分,脾脏胃腑又有升运与降纳之异,临床需详加辨证。
2.脾胃虚损是发病的基础
现代人生活条件优越,暴饮暴食,过食生冷、肥甘、辛辣,纵酒嗜烟等诸般原因均可损伤脾胃。脾胃受损,日久脾虚,或先天禀赋不足,均可导致本病。若五脏虚损而及于胃者,必从胃治,胃气有权,脏虚皆可弥补,故胃之关系一身重要。
3.中焦气机失司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治脾胃大法不外“升降”二字。升降理论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高者抑之,下者举之。”仲景据此创立了辛开苦降调理脾胃的方法。叶天士总结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理论。纳运失职,升降失调,胃气壅塞,而生痞满。胃气以降为顺,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反之,胃气上逆则见反胃,反食,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因此健脾,疏肝,降逆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大法。
(二)辨证用药
萧汉玺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寒热虚实之分,宜燥宜润,宜补宜泻,宜升宜降。治法上,实从肝治,虚从脾治,治脾胃病注重调肝,调理升降应贯穿始终。但木病及土有太过与不及之分,脾脏胃腑又有升运与降纳之异,临床需详加辨证。
1.肝木克土
肝气作用太强,疏泄太过,导致肝木克土。临床多表现为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每因情志因素而加重,伴嗳气,排便不畅,胸脘痞闷,脉弦或沉弦,苔白。皆因恼怒伤肝,肝郁不舒,肝气横逆,使胃降受阻所致。治法“肝用当泄,胃腑宜通”的原则,即泄肝木之郁以和胃土顺降之义。常用四逆散加减。为加强理气止痛可加佛手、香橼、木香;嗳气频作,轻者用半夏、陈皮、枳实,重者加旋覆花、代赭石、沉香;腹胀加厚朴、槟榔;纳呆加炒谷芽、炒麦芽、鸡内金;兼血瘀加失笑散。若肝郁化火,肝火犯胃,症见口苦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当清泄肝火,用丹栀逍遥散,或四逆散加左金丸、蒲公英。若肝胃阴虚,症见口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者合一贯煎。
2.木不疏土
肝气郁结,肝的作用不及,导致木不疏土。临床表现为善太息,胸胁胀满,纳呆,腹胀,便溏不爽,脉象沉弦或滑。是因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致。治宜疏肝解郁健脾,方选逍遥散。咽部有异物感,加桔梗、紫菀、木蝴蝶;若兼有腹痛则泻合痛泻要方;若兼有失眠者加酸枣仁汤。
3.土反侮木
是因脾胃湿阻气滞,影响肝气条达。临床症见纳呆,腹胀,口黏,便溏,两胁不适,舌苔白腻,脉多沉缓。常用解肝煎(白芍、苏叶,半夏、陈皮、厚朴、砂仁、茯苓等)。此病在脾胃,必须着重中焦治本,方中不用柴胡而用苏叶,取其能疏肝郁亦能和脾胃,脾胃健运则肝气条达。
4.升降不及
脾胃虚弱、脾气升运无力、胃气和降无能属升降不及,故见脘痛痞胀,隐痛绵绵,喜温喜按,纳呆,乏力,便溏,嗳气,呕吐,苔薄白,脉细弦等症。治疗需用补益的方法。常用自拟胃力二号方(党参,白术,茯苓,砂仁,木香等)以健脾助运,理气行滞,恢复脾胃的升运和降功能。该方补脾不壅中,理气能助运。如以胃脘痛为主,偏寒者可加良附丸;偏热者常加金铃子散;脘痞加厚朴、甘松、槟榔;嗳气、呃逆加代赭石、旋覆花、枳实、木香、丁香、沉香;寒热夹杂加黄连、干姜;腹胀加大腹皮、枳壳;纳呆加炒谷芽、炒麦芽、山楂、鸡内金等。若出现胃阴不足证,表现为胃脘灼痛日久,嘈杂似饥而不欲食,或恶心干呕,口干咽燥,消瘦,舌红少津或有裂纹或苔少花剥,脉细数者,治当养阴益胃,但选方用药需滋而不腻,常用益胃汤、一贯煎。胃痛明显加白芍、甘草、金铃子散,酌加理气不伤阴之药如佛手、玫瑰花;热甚者用竹叶石膏汤;便秘加麻仁、郁李仁、决明子、制首乌;口渴甚加花粉;嘈杂泛酸加左金丸、煅瓦楞子;呕吐加橘皮、竹茹、半夏等。
5.升陷反作
叶天士云:“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亦病;胃气上逆固病矣,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说明脾气当升不升反而下陷,胃气当降不降反而上逆,是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的进一步发展和加重。治脾气下陷选东垣补中益气汤。他根据“怪病、疑难病多责于脾胃”的理论,应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多种疑难杂病,包括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
如一女性患者,35岁,近5年因腹胀大不能正常上班工作,遍求中西医治疗无效,经多家医院反复B超、全消化道造影、结肠镜等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疾病。腹胀当用理气,前医用之无效,不可重蹈覆辙。大便数日不解亦无便意,原因在肠运无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右沉细、左弦大,皆为虚脉。萧汉玺认为病在胃肠,但脾虚气机痞塞是发病的关键,治宜健脾助运。清气得升则浊气自出,气机调畅,胀满可除,故用补中益气汤加味。药用黄芪 18g,党参 10g,生白术 30g,当归 10g,陈皮 10g,升麻 3g,柴胡 3g,枳实 10g,厚朴15g,木香10g,甘草6g。服药6剂则胀满减,再予6剂,胀满悉除,愈后恢复正常工作,未再发作。
6.升降失调
由于极易受情志、饮食因素的影响,容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终致虚实并存、寒热同见。症见胃脘胀满,餐后加重,口干口苦,纳呆恶心,便溏肠鸣,舌胖、苔白或黄,脉弦滑。治当辛开苦降,和胃降逆,疏肝健脾。常用自拟消痞和胃方(姜半夏,黄连,干姜,苍术,党参,柴胡,白芍,木香,陈皮等)。若大便稀,加白术、薏苡仁;嗳气呕恶,加旋覆花、代赭石;脘痛明显加金铃子散。
(三)验案举隅
1.肝胃郁热证(肝木克土)
姚某,男,64岁。2003年6月30日初诊。
胃脘憋闷2年余,晨起明显,自觉胸骨后烧灼感,烧心,不反酸,口苦,纳食可,大便偏干,舌红苔白黄,脉弦滑。
证型: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和胃,兼清郁热。
方药: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
柴胡 10g,白芍 18g,枳实 12g,陈皮 10g,黄连 10g,吴茱萸 3g,甘草 6g,川楝子 15g,海螵蛸13g,煅瓦楞15g。5剂。
2003年7月6日二诊:胃脘憋闷,烧灼症状明显减轻,口苦未缓解,舌红苔白黄,脉弦滑。继上方加栀子15g,6剂,水煎服。
2003年7月13日三诊:口苦消失,胃脘胀满、烧灼基本缓解,去栀子,继服原方5剂巩固。
说明:患者平素性格急躁,肝失疏泄,横逆犯胃,中焦气机不利而成痞满之证;气郁化热,气逆而上,觉胸骨后烧灼感,舌红苔薄黄,脉弦滑为肝胃郁热之象,用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以疏肝和胃,兼清郁热。
2.肝郁脾虚证(木不疏土)
孙某,女,50岁。1999年5月12日初诊。
胸胁胀满、纳呆、腹胀半年余,善太息,口干苦,咽部不适、有异物感,便溏不爽,偶有肛门下坠,舌淡苔薄白,脉象沉弦。
证型:肝郁脾虚。
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逍遥散加味。
柴胡 10g,白芍 15g,白术 12g,当归 15g,薄荷 9g,云苓 10g,栀子 15g,紫菀 10g,木蝴蝶10g,桔梗 10g,甘草 6g。
服上方6剂,诸症好转。改服成药逍遥丸巩固。
说明:患者心思细腻,情志所伤,肝郁气滞不得疏泄、横逆犯脾,气滞于中,胃失和降所致,咽部不适,如有物阻,加紫菀、桔梗、木蝴蝶以利咽。
3.脾虚气滞证(升降不及)
崔某,男,24岁。2003年7月29日初诊。
胃脘不适,嗳气,无反酸,心慌,背困,咽部不适,纳差,大便成形,日二行,舌红苔白,脉弦滑数。
证型:脾虚气滞。
治法:健脾理气。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 10g,二术各 10g,厚朴 12g,陈皮 10g,木香 10g,桂皮 10g,茯苓 15g,甘草 6g,半夏10g。
2003年8月4日二诊:胃脘不适、嗳气症状明显改善,心慌、背困、咽部不适、纳差未见好转,舌红苔白,脉弦滑数。上方加紫苏10g,木蝴蝶10g,葛根15g,5剂,水煎服。
2003年8月10日三诊:胃脘不适、嗳气症状明显缓解,心慌、背困、咽部不适减轻、纳食增加,舌淡红苔白,脉弦滑。继服上方7剂巩固。
说明:患者脾胃虚弱,运化失健,气机不利,湿浊内停故胃脘不适;胃失和降故嗳气;脾气虚弱,湿浊中阻,气津不得上承故背困,咽部不适;舌红苔白,脉弦滑数为湿热中阻,胃失和降之征。以香砂六君子汤健脾理气。
4.脾虚有热证(升陷反作)
刘某,男,46岁。2002年7月25日初诊。
胃痞满憋闷月余,食欲不振,纳食不香,眼睑浮肿,自觉背困,口舌干燥,舌淡苔黄腻,脉沉细数。
证型:脾虚有热。
治法:补中益气,清热生津。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太子参 15g,白术 10g,陈皮 10g,玄参 15g,厚朴 10g,冬瓜皮 30g,三仙各 15g,甘草 6g,枳实10g,茜根炭10g。5剂。
2002年7月31日二诊:胃脘痞满、食欲好转,眼睑肿、背困较前减轻,舌淡苔腻,脉沉细。继服上方7剂巩固。
说明:患者素体脾虚,运化不利,故胃痞满憋闷,食欲不振;水湿运化无力,壅滞中焦,日久化热,灼伤津液,不能上承于口,故口舌干燥;舌淡苔黄腻,脉沉细数为脾虚有热之征。以补中益气汤加减补中益气,清热生津。
5.寒热错杂证(升降失调)
周某,女,33岁。1997年7月5日初诊。
胃脘不适多年,加重一年,怕冷,偶嗳气,巅顶痛,口苦,大便干,易外感,寐欠,舌胖尖红苔白,弦滑,左沉细。
证型:脾虚胃热,寒热夹杂。
治法:和胃止痛,寒热并调。
方药:黄芪建中汤加味。
黄芪 18g,桂枝 10g,白芍 30g,甘草 10g,川芎 15g,白芷 10g,炒枣仁 30g,防风 10g,黄连6g,良姜 10g,片姜黄 10g。6 剂。
1997年7月12日二诊:脘胀好转,背困,嗳气多作,口苦,纳欠,无泛酸,烧心,畏寒,纳差,舌红,苔薄黄腻,弦滑。辨证:寒热夹杂,肝胃不和。治法:疏肝和胃,寒热并调。方药:消痞和胃方加味。药用:柴胡10g,白芍18g,枳实12g,陈皮10g,半夏10g,木香10g,砂仁10g,白蔻仁10g,黄连6g,干姜10g,甘草6g,三仙各12g,苏梗18g。再进14剂而愈。
说明:一诊辨证为脾虚胃热、寒热夹杂,经治疗症状缓解,但二诊时出现新的症状,烧心、脉弦,有肝气郁滞之象。予自拟消痞和胃方加味而愈。
二、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属于中医学“泄泻”“腹痛”“便秘”范畴。研究发现此类患者多具神经质,焦虑或抑郁,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常伴有心慌失眠、纳呆、消化不良等多种症状。
(一)病因病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湿盛则濡泻”,故有《医宗必读》:“无湿不作泻”之说。《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泻食不化”。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泄皆成于土湿,湿皆本于脾虚”。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炷·泻泄源流》亦云:“泄泻,脾病也,脾受湿而不能渗泄,致伤阑门元气,不能分别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泻。”又云:“风、寒、热、虚虽皆能为病。苟脾强无湿,四者均不得而干之,何自成泄。”
萧汉玺认为,IBS病因无外乎外感和内伤,但总与脾湿有关,脾为主脏,湿为主因,病位在大小肠,与肝、肾相关。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以共同完成水谷的运化和转输。久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肝木失于阴血濡润,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横逆克犯脾土,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精微流注大肠,表现为腹痛泄泻。“痛责之肝,泻责之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阳根于肾阳,脾之健运化生精微,须藉肾阳之温煦,肾之阴阳又要靠脾胃运化的气血来濡养。泄泻日久,水谷精微大量流失,久泻及肾,导致肾中精气失于充养,气损及阳,脾肾两虚,影响了水液的代谢,导致水湿内停,水湿留注肠间而为泄泻。《景岳全书》云:“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二)辨证用药
萧汉玺认为,IBS病程较长,病理基础在于脾虚湿滞,特点在脾虚、湿滞,脾虚湿滞正好体现了IBS的迁延难愈,在此基础上可兼有肝郁、肾虚等夹杂证。从脾论治,兼顾调肝、补肾,健脾利湿为其治疗大法。今依据腹泻、腹痛及便秘三个不同主症分型论治。
1.腹泻型
晨起即便,或黎明腹部不适、隐痛,痛则欲便,便后痛缓,日数次不等,伴肠鸣,腹部喜暖畏寒。舌淡苔白,脉多沉细或迟缓,此证多属脾胃虚寒,腹泻久病不愈,可致脾胃虚弱,不能受纳腐熟水谷和运化精微,治疗时宜顾胃护脾,方选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常用药如党参,白术,茯苓,薏仁,扁豆,干姜,肉蔻,木香,甘草,肠鸣甚加川椒,桂枝,防风。便次多加诃子,石榴皮。腹痛明显加木香,乌药,荔枝核。
2.腹痛型
腹痛多在左腹部或左下腹,伴腹胀黏液便,时有便意,便下不畅,便后仍欲便,与腹泻型不同点是:大便虽稀,但量较少,腹痛便后不减,或虽减轻但不能完全缓解。此型多属肝脾不调,久泻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肝木失于阴血濡润,肝失疏泄,气机不利,横逆克犯脾土,脾失健运,清阳不升,精微流注大肠,表现为腹痛泄泻,萧汉玺在治疗上针对脾虚肝郁病机,治当扶脾抑肝。方用四逆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柴胡,白芍,枳壳,防风,陈皮,白术,木香,甘草,川楝子,延胡索等。
3.便秘型
临床以大便秘结,排便困难为主要表现,大便数日一行,干结难下,或不干而量少,伴腹胀不适。此型多属脾虚,肠运无力,或脾虚肠燥,津虚便秘。治以健脾理气,润燥通便。常用药,生白术 30~60g,枳实 15~18g,麻仁 30g,当归 10g,熟大黄 6~10g,木香 10g,厚朴 10g,甘草10g。
大多数患者根据以上分型论治均能获愈,但肠易激患者个体差异较大,病程长,影响因素多,病机复杂多样,部分患者常法难以取效。如患者杨某,女,52岁,以大便不调,便下黏液三年,于1999年1月4日初诊。患者数年来大便不调,质稀不爽有黏液,每日2~5次,时有腹痛,每因饮食不节,劳累或受凉则加重,甚以为苦,精神欠佳,纳食一般。因大便常带黏液,产生恐惧心理,反复多次结肠镜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舌质胖大而暗,苔白黄而腻,脉虚弦滑,西医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此乃脾虚失运,寒热错杂,湿浊瘀阻肠道而成。治以健脾升清,寒热并调,利湿清热论治。黄芪18g,党参12g,苍术15g,白术10g,炒薏苡仁 15g,炒扁豆 15g,炒山药 15g,芡实 12g,黄连 6g,干姜 6g,升麻 3g,木香 10g,甘草 6g,土茯苓30g,水煎服6剂。二诊,1月11日,服药后纳食有增,精神好转,余症无明显进退。舌脉同前,药证相符,上方再进12剂来诊。症状仍无明显变化,大便日2~3次,黏液量较多,伴脐周疼痛,腹痛即便,便后痛暂缓。舌质暗胖,黄苔虽减,白腻仍存,脉沉滑右关滑大。综合脉症,脉滑苔腻主痰,主湿,脉大为虚,舌质暗胖系脾虚血瘀之征,故以健脾利湿,温阳化痰,活血散瘀立法。党参10g,苍白术各10g,桂枝10g,干姜10g,肉蔻10g,薏苡仁30g,扁豆15g,刘寄奴15g,丹参30g,白芥子10g,苦参15g,甘草6g,上方进6剂后脐腹痛减,黏液便明显减少,再进18剂诸症悉除,随访至今未复发。
黏液便是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症状,患者多引以为忧。多数患者用健脾利湿法可取效,但顽固者不在少数,治起来相当棘手。形成黏液便的成因有二,一为脾运失常,湿滞日久变生痰涎,顺肠而下成为黏液便,故轻者可用健脾利湿,进一步发展加燥湿化痰之品,如白芥子,半夏,南星。二是黏液便久病不愈,痰浊阻络,而致血络瘀阻,留滞不去,津液不能顺其道而溢于脉外,变生黏液,单用健脾利湿化痰之品则疗效较差,必须痰瘀并治,加丹参,赤芍,刘寄奴等活血化瘀药,方可收功。
(三)验案举隅
1.脾胃虚弱证(腹泻型)
李某,女,34岁。1998年3月初诊。
腹泻数年,日二行,大便质稀不成形,偶有里急后重,腹胀,肠鸣,口干不苦,纳可,肢倦乏力,舌淡苔白黄,弦滑数,右关滑大。
证型:脾虚失运
治法:健脾利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
党参 10g,白术 10g,云苓 10g,山药 15g,芡实 10g,木香 10g,炒薏苡仁 30g,扁豆 15g,甘草6g,葛根10g。上方14剂,水煎服。
1998年3月19日二诊:服药后大便日行1~2次,较成形,腹胀肠鸣减轻,乏力好转,里急后重未缓解,舌淡苔白腻,脉滑。继上方,改云苓30g,加厚朴9g,薤白10g,7剂,水煎服。
1998年3月26日三诊:大便日行1~2次,成形软便,里急后重减轻,继服上方7剂巩固治疗。
说明: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脾胃虚弱,脾虚则运化水湿无权,下迫大肠,见泄泻,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2.肝脾不调证(腹痛型)
李某,女,31岁。1999年6月初诊。
小腹胀痛伴腹泻3月,大便日2行,夹有不消化食物,泻后痛止,无黏液脓血,常因食油腻、生气后腹痛腹泻加重,心慌,食后胃脘胀满,胸胁后背疼痛,伴有肛门憋胀,肠鸣,舌淡红苔根黄,脉弦滑。
证型:肝郁脾虚。
治法:抑肝扶脾,缓急止痛。
方药:四逆散合痛泻药方。
柴胡 10g,白芍 18g,防风 10g,白术 10g,香附 10g,木香 10g,枳实 10g,薤白 10g,香橼10g,陈皮 10g,甘草 10g,肉蔻 10g。6 剂。
1999年6月17日二诊:腹痛稍有缓解,腹泻、胃脘胀满不适未减轻,心慌、胸痛、肠鸣、肛门憋胀症状好转,舌淡红苔白根黄,脉弦滑。上方改生白术为炒白术20g,服方6剂。
1999年6月24日三诊:腹痛,腹泻好转,肛门憋胀缓解,胃脘胀满减轻,心慌、胸痛时有反复,近日夜眠欠佳,多梦,易醒,上方去香橼,加生龙骨15g,石菖蒲15g,远志10g,宁心安神,7剂,水煎服。
说明:患者小腹胀痛,泄泻,胃胀是脾胃虚弱的表现,生气加重,兼有肝郁,肛门憋胀,加薤白以行气导滞,升提阳气,《长沙解药》提到:“肺病则逆,浊气不降,故胸膈痹塞;肠病则陷,清气不升,故肛门重坠。薤白,辛温通畅,善散壅滞……”
3.脾虚气弱证(便秘型)
刘某,女,34岁。1998年5月10日初诊。
大便艰涩不畅十余年,每次排便时间约半小时,大便细软,每日解便1次,排便无力,便出艰涩不畅,排便时间长达半小时,伴头晕乏力,肛局坠胀,舌淡胖苔薄白,脉虚。
证型:脾虚气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枳术丸加味。
绵黄芪 30g,生白术 30g,党参 15g,木香 10g,生枳实 30g,莪术 10g,槟榔 15g,甘草 6g。服方6剂。
1998年5月17日二诊:排便较前有力,需时约15分钟左右,仍大便形细,排便艰涩,肛门下坠,头晕乏力好转,舌脉同前。上方生白术炒用,另加罂粟壳6g,煨诃子15g,炮姜炭15g,6 剂。
1998年5月21日三诊:大便隔日1次,大便形状如常人,不再有艰涩之感,肛门下坠感亦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和。上方继服6剂。随访两年,大便正常。
说明:脾虚气弱,肺气亦多不足,肺脾气虚不能助大肠之传导,则大肠传导无力,粪便于肠中曲曲行缓,临床多表现为大便不甚干硬,或粪便细如笔管,但却排便无力或排便艰涩不畅,排便时间延长,常伴有面白神疲,头晕乏力,时自汗出,舌淡苔白,脉虚。以大剂甘温益气之品,补益脾肺,然甘温补益,易使肠腑气滞,故又重用理气导滞之品作为向导,将补益之力接引向下,转为肠间动力,以鼓舞大肠传送。对于粪便细如笔管,排便艰涩不畅者,反加收涩敛肠之品,寓意粪便在肠中积蓄成形态稍粗大时再排出,则排便艰涩不畅之感自然消失,实即“塞因塞用”之法。
三、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慢性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本病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病情轻重不等,多反复发作或长期迁延呈慢性经过。本病中医属“泄泻”“痢疾”“肠澼”范畴,其中慢性复发型又属中医“休息痢”范畴,慢性持续型属中医“久痢”范畴。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外感时邪、饮食不节(洁)、情志内伤、素体脾肾不足所致。基本病理因素有气滞、湿热、血瘀、痰浊等。本病病位在大肠,涉及脾、肝、肾、肺诸脏。萧汉玺认为,湿热蕴肠,气滞络瘀为基本病机,脾虚失健为主要发病基础,饮食不调常是主要发病诱因。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活动期以标实为主,主要为湿热蕴肠,气血不调;缓解期属本虚标实,主要为正虚邪恋,运化失健,且本虚多呈脾虚,亦有兼肾亏者。《景岳全书》日:“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指出该病是在脾胃虚弱的基础上感受外邪、饮食不慎或忧思恼怒,引起大肠传导失常,气机不畅,损伤肠膜脉络而发病。凡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或精神抑郁,过度劳累,或气滞、血瘀、痰饮,皆可损伤脾胃,因此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湿邪日久可壅滞气血,化腐成疡,日久则脾气虚弱或脾肾阳虚。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上寒下热,整体的正虚和局部的邪实并存,病程一般较长。
(二)辨证用药
溃疡性结肠炎属疑难杂症,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按照中医常规辨证治疗,即使脓血便消失,大便正常,不一定肠道病灶已经痊愈。必须通过结肠镜复查,确实看到溃疡、糜烂消失,充血水肿消退,黏膜恢复正常,才能算痊愈。萧汉玺提出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医辨证论治与结肠镜肠黏膜改变相结合,中医内服汤药与中药保留灌肠相结合。依据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特点首先区分发作期、缓解期。发作期标实为主,兼有本虚,治疗以祛邪为主;缓解期本虚为主,余邪未净,往往兼有瘀血,治疗以扶正为主。或标本兼治,通补兼施。
1.发作期清化湿热,调气行血,通因通用
发作期症见脓血便较多,赤白相兼,甚至赤多白少,或便见血色鲜红,湿热明显者,宜清热化湿、调气行血,以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辨证加减为用;若症见黏液血便,白多赤少,或纯为黏液,湿邪明显者,宜化湿运脾、调气和血、消积导致,以温脾汤、胃苓汤辨证加减为用;若寒热错杂,腹痛绵绵,下痢稀薄,夹有黏冻,胃脘灼热,烦渴,四肢不温,宜清热化湿、温中补虚,以乌梅丸辨证加减为用。
2.缓解期补益脾肾,活血化瘀,兼清余邪
缓解期本虚为主,余邪未净。治疗注意辨别正气亏虚所在即在脾、在肾不同,辨证采用益气健脾、温阳补肾等治法,注意兼顾余邪留恋,酌情予以清化湿热、消积导滞。健脾益气常用方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温补脾肾可在上述用药基础上,加用炮姜、肉桂粉、附子、吴茱萸等,或选用附子理中丸、四神丸。
3.灌肠给药以解决局部病理改变为原则
湿热、积滞等邪壅滞肠中,与肠道气血相搏结。气血凝滞,血败肉腐。壅滞成脓,内溃成疡。结肠黏膜表现为充血、肿胀、糜烂,形成特征性微脓肿——隐窝脓肿,进一步形成溃疡。针对局部病理改变,治宜清热化湿,解毒凉血,敛疮生肌,活血止血。方选自拟灌肠方(黄芪、血竭、儿茶、大黄、白及、三七粉、黄柏、地榆等),中药浓缩煎剂保留灌肠,适用于直肠型、左半结肠型。
(三)验案举隅
1.湿热内蕴证
窦某,男,45岁。1997年3月25日初诊。
溃疡性结肠炎3年余,2月前因饮食不当出现大便脓血,日行10余次,赤多白少,量少,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感,身热,胃痞纳呆,大便秽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
证型:湿热内蕴。
治法:清利湿热。
方药:葛根芩连汤加味。
黄连 6g、秦皮 10g、葛根 30g、黄芩 10g、白芍 15g、木香 10g、苍术 12g、白及 12g、甘草 6g。上方7剂,水煎服。
1997年4月1日二诊:脓血便次数减少,日行5、6次,赤多白少,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无身热,胃痞纳呆,大便秽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上方加槐花炭10g,白头翁10g,7剂,水煎服。柳氮磺胺吡啶栓每晚睡前1粒肛塞。
1997年4月8日三诊:大便次数日行3~5次,脓血明显减少,肛门灼热及里急后重消失,胃脘胀满减轻,纳食增加,舌质红,苔腻,舌体胖,脉滑。继续二诊方案,中药汤剂7剂,水煎服。
1997年4月15日四诊:大便日行2~3次,脓血较前减少,脘腹胀满好转,纳可,小便清,舌质红,苔腻,舌体胖,脉滑。上方去白头翁,7剂,水煎服巩固治疗。
说明:患者湿热积滞,蕴结于肠中,气血阻滞,传导失司,病程日久,发为久痢。盖火热之性急迫,故为腹痛里急;气滞湿阻,故见后重;湿热熏蒸,脂络受伤,气血瘀滞,化为脓血,故下痢赤白;湿热下注,则肛门灼热,小便黄为热;舌苔黄腻为湿热之象;脉滑为实,数为热象。故用葛根芩连汤加减以清利湿热。
2.脾虚大肠湿热证
李某,女,35岁。2000年5月12日初诊。
溃疡性结肠炎病史4年。肠鸣、腹胀腹痛,大便日行1~2次,泻下不爽,夹有黏液脓血,白多赤少,嗳气食少,舌质淡苔白,脉弦细。结肠镜示:直肠、乙状结肠、降结肠、回盲部可见充血、糜烂、水肿,考虑溃疡性结肠炎。
证型:脾虚大肠湿热。
治法:健脾利湿,涩肠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
太子参 30g,炒白术15g,陈皮 10g,莲子肉15g,车前子30g,砂仁10g,桔梗10g,地榆炭15g,仙鹤草15g,甘草6g,苦参12g,石榴皮30g。上方7剂。
2000年5月19日二诊:腹痛,大便黏液脓血均减少,日行1~2次,嗳气减轻,纳食增加,舌质淡苔白,脉弦细。上方去石榴皮,加刘寄奴15g、枳壳6g,7剂,水煎服。
2000年5月26日三诊:腹痛隐隐,肉眼未见黏液脓血便,日行2次,成形,胃脘胀满,纳食不香,舌质淡苔白,脉弦细。便潜血阳性。二诊方加鸡内金15g,神曲15g,14剂,水煎服。
说明:患者脾胃正气虚怯,湿热积滞内恋,为本虚标实之证。盖火热之性急迫,故为腹痛里急;气滞湿阻,故见后重;湿热熏蒸,脂络受伤,气血瘀滞,化为脓血,故下痢赤白;正气虚弱,脾胃困惫,故倦怠嗜卧,嗳气食少,腹胀纳差;湿热积滞稽留,逼迫下注,则见痢下赤白,里急后重;嗳气食少,苔腻,脉濡软为湿热未清之故;舌淡红,脉虚大为脾虚之象。故选用参苓白术散合葛根芩连汤以健脾利湿,涩肠止泻。
3.寒热错杂证
李某,男,50岁。1999年9月初诊。
溃疡性结肠炎病史6年。腹泻时愈时犯,日行1~2次,黏液脓血便,白多赤少,腹痛肠鸣,畏寒喜暖,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滑数。一年前结肠镜检查提示直肠及乙状结肠病变。
证型:寒热错杂证
治法:清热化湿、温中补虚
方药:乌梅丸加减。
乌梅 15g、细辛 3g、干姜 10g、黄连 6g、当归 12g、制附子 6g、川椒 6g、桂枝 6g、太子参 15g、黄柏10g、苦参12g、山药12g、刘寄奴15g、葶苈子15g。服方14剂,灌肠方+云南白药保留灌肠。
1999年9月21日二诊:黏液脓血减少,大便日一次,腹痛减轻,偶有反复,畏寒喜暖,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滑。上方14剂,水煎服。
1999年10月5日三诊:大便日行一次,成形,黏液减少,脓血消失,口干口苦减轻,腹痛畏寒减轻,便潜血阴性。继续上述治疗方案,中药内服+中药保留灌肠。
说明:患者久病下痢,下焦虚寒而上焦有热,而成下寒上热错杂之证。下焦虚寒则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四肢不温;上焦有热而见口干口苦,烦渴,舌红苔黄。故方选乌梅丸以清热利湿,温中补虚。患者因病变在左半结肠,故以自拟灌肠方+云南白药保留灌肠。
4.脾肾两虚证
王某,男,55岁。2000年7月初诊。
溃疡性结肠炎4年余,结肠镜示: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腹痛肠鸣,五更排便,日行1次,质稍稀,未见黏液脓血,形寒肢冷,少气懒言,腰膝酸软,纳可,舌淡苔白,脉沉细。
证型:脾肾两虚
治法:温补脾肾
方药:附子理中丸加减。
补骨脂 10g、肉豆蔻 10g、五味子 15g、吴茱萸 2g、附子(去皮炮)6g、黄芪 30g、干姜 10g、白术 30g、甘草 6g、诃子 10g。
说明:患者久痢正虚,脾胃虚寒,寒湿滞留肠中,故见下痢稀薄,夹有黏冻;腹部隐痛,喜温喜按,神疲胃寒之症;久病传肾,命门火衰,而见腰酸怕冷,四肢逆冷,五更泄泻;肾为胃关,命门火衰则胃关不固,从而滑脱不禁;舌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阳虚之象。故方用附子理中丸以温补脾肾。
四、慢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钝痛或不适感,可伴有恶心、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不良症状,右下肩胛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属于中医学“胁痛”“胆胀”范畴。
(一)病因病机
胆囊炎多由于饮食失常,劳倦过度,情绪不悦,寒暧失调,虫积等因素引起或诱发加重。上述原因均可导致肝胆疏泄功能失常,脾胃升降作用失职,从而积湿化热,湿热蕴阻,熏蒸胆汁,引起胆道气滞血瘀,出现胆汁不清而浊,不通而塞的局面。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胆。肝为刚脏,主疏泄,性喜条达,肝胆之气宜疏而不宜滞,而肝主藏血,胆属相火,故实证则为气滞、血瘀、胆火、湿热蕴结,导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胁痛虚证则为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而成胁痛。如《金匮翼·胁痛统论》所说:“肝虚者,肝阴虚也,阴虚血燥则脉绌急,肝之脉贯膈布胁肋,阴虚血燥则经脉失养而痛。”
(二)辨证用药
萧汉玺认为,临证最当辨清属虚、属实、在气、在血。实证由肝郁气滞,湿热蕴结所致,起病急,病程短,疼痛剧烈而拒按,脉实有力;虚证由肝阴不足,络脉失养所引起,常因劳累而诱发,起病缓,病程长,疼痛隐隐,悠悠不休而喜按,脉虚无力。关于胁痛的治疗,萧汉玺认为:胁痛的治法应着眼于肝胆,分虚实而治,实证宜疏肝理气、清热利湿;虚证宜滋阴养血柔肝,但二者均不能离开疏肝理气,疏通气机。
1.肝郁气滞证
多因情志抑郁,或暴怒气逆,导致肝气郁结,发为胁痛。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说:“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 ”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甚则连及胸肩背,且情志不舒则痛增,善太息,得嗳气则舒,脘腹胀满,左脉沉弦,苔白。治法:疏肝解郁,方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当归、白芍、柴胡、茯苓、郁金、枳壳、陈皮、香附、甘草、苏梗等。疼痛明显者合金铃子散;若兼见心烦急躁,口干口苦,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乃气郁化火之象,可合用左金丸。
2.湿热蕴结证
多因湿热之邪,蕴结肝胆,导致肝胆疏泄不利,而成胁痛。临床表现为胁肋胀痛,触痛明显而拒按,伴有脘闷纳呆,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口干口苦,腹胀,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利湿,理气通络。主方用龙胆泻肝汤、温胆汤。常用药物: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生地、菊花、桑叶、川楝子、甘草等。黄疸明显者改用茵陈蒿汤或甘露消毒丹清热除湿,伴有胆结石者,可加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郁金;胁下有积块者可加三棱、莪术化瘀消积。
3.肝阴不足证
多见于久病或素体阴虚患者。症状:胁肋隐隐作痛,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可伴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法:柔肝滋肾,育阴潜阳,方选杞菊地黄丸,一贯煎加减,常用药物:生地、枸杞、白芍、菊花、麦冬、桑叶、当归、何首乌、甘草、沙参等。
4.肝胃不和证
往往以肝气郁结为主要临床表现,且发病在前,失治或治疗不当,肝郁不解,横逆犯胃,继而引起胃失和降的证候,肝气为病,症见胁痛胀满,抑郁不乐,易烦易怒,肝气犯胃则见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脘闷纳呆,或者有吞酸嘈杂等,其病理变化突出地表现为肝气郁结为因,胃失和降为果。治法:疏肝和胃,方选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减,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甘草、黄连、吴茱萸、川楝子、延胡索、香附、郁金、陈皮、半夏等。
萧汉玺认为胆囊炎的辨证以气血虚实为纲,病变虽在肝胆,病机主要责之气血。故在治疗胁痛中注重调理气机,或疏肝理气,或清热利湿,强调必兼顾脾胃。其常用方主要有四逆散、柴胡疏肝汤合金铃子散。
(三)验案举隅
1.肝郁气滞证
尚某,男,31岁。2002年5月23日初诊。
右胁隐痛,时作时止,常因情绪波动加重,口干口苦,心悸,纳差,嗳气,大便干稀不调,眠差,舌红苔薄黄,脉弦。腹部B超提示胆囊炎。
证型:肝气郁滞。
治法:疏肝和胃,清热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汤加减。
柴胡 10g,白芍 30g,黄芩 10g,川楝子 15g,延胡索 10g,郁金 12g,甘草 10g,香附 10g,三仙15g,珍珠母30g,陈皮15g,蒲公英30g。上方5剂,水煎服。
2002年5月29日二诊:胁肋隐痛症状好转,食欲增加,嗳气好转,夜眠转佳,舌红苔薄黄,脉弦。继服上方7剂巩固。
说明:患者平素性格急躁,肝失疏泄,故右胁隐痛;郁火上扰故心悸;热盛伤津,津不上承则口干苦;舌红苔薄黄,脉弦为肝气郁滞化火之征。以柴胡疏肝散加减疏肝和胃,清热止痛。
2.肝胆湿热证
任某,女,62岁。2000年5月10日初诊。
右胁痛半年,后背拘急不利,纳呆不欲食,口干咽干,精神欠佳,恶心,肠鸣,夜眠差,恶梦,大便调,舌红苔黄厚腻,沉弦缓。
证型:肝胆湿热。
治法:疏肝利胆,清热化湿。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柴胡 10g,黄芩 10g,龙胆草 10g,延胡索 10g,川楝子 15g,蒲公英 30g,白芍 30g,甘草10g,麦冬15g,三仙各15g,陈皮10g,竹茹10g。上方7剂,水煎服。
2000年5月17日二诊:右胁痛、后背拘急不利好转,纳可,口干咽干,口苦,精神转佳,恶心,夜眠差,恶梦,大便调,舌红苔黄腻,沉弦缓。上方加栀子15g,金钱草15g,7剂而愈。
说明:患者主症右胁痛,属肝经循行,属肝病,舌红苔黄厚腻有湿热,辨证为肝胆湿热,方药以龙胆泻肝汤加减。
3.肝阴不足证
李某,女,61岁。2002年3月23日初诊。
胁肋隐隐作痛3年余,绵绵不已,遇劳加重,口干咽燥,两目干涩,心中烦热,伴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证型:肝阴不足。
治法:柔肝滋肾,育阴潜阳。
方药:一贯煎加减。
生地 12g,枸杞 10g,白芍 15g,菊花 10g,麦冬 12g,桑叶 9g,当归 15g,何首乌 12g,甘草3g,沙参 10g。
服上方5剂,隐痛症状好转,食欲增加,再进14剂胁痛基本痊愈。
说明:患者素体阴虚,肝血不足,“体亏而用不行”,肝失濡养,不荣则痛,故右胁隐痛;阴虚内热,热伤津液,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双目则目涩;舌红少苔,脉弦细数为肝血不足之征。以一贯煎加味柔肝滋肾,育阴潜阳。
4.肝胃不和证
桂某,女,35岁。1998年7月10日初诊。
1月前生气后胁肋部胀痛,脘腹胀满,纳差,背痛,乏力,嗳气,口干苦,大便稀,舌红苔白黄,弦滑。
证型: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
方药:四逆散合左金丸。
柴胡 10g,白芍 18g,枳实 15g,黄连 6g,吴茱萸 3g,海螵蛸 15g,香附 10g,苏梗 10g,厚朴10g,陈皮10g,半夏10g,木蝴蝶10g,生姜3片。服上方7剂。
1998年7月18日二诊:脘胁减痛,嗳气,口干苦缓解,背痛,乏力,大便稀,咽干不适,舌红苔白黄,弦滑。去石决明、厚朴,加党参10g,白术10g,片姜黄10g,桔梗10g,黄连增到10g。服上方7剂后诸症大减,嘱其继服7剂巩固。
说明:肝气为病,故见胁肋部胀痛;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见嗳气。方选柴胡疏肝散。二诊,上方加党参、白术、片姜黄,以增强健脾行气之力。
五、功能性便秘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症。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脾虚传送无力,糟粕内停,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可成便秘;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燥热下移大肠,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肝主疏泄气机,若肝气郁滞,则气滞不行,腑气不能畅通;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大便不通,均可导致便秘。辨证时应辨寒热虚实。粪质干结,排出艰难,舌淡苔白滑,多属寒;粪质干燥坚硬,便下困难,肛门灼热,舌苔黄燥或垢腻,则属热;年高体弱,久病新产,粪质不干,欲便不出,便下无力,心悸气短,腰膝酸软,四肢不温,舌淡苔白,或大便干结,潮热盗汗,舌红无苔,脉细数,多属虚;年轻气盛,腹胀腹痛,嗳气频作,面赤口臭,舌苔厚,多属实。
(一)病因病机
萧汉玺认为,便秘患者起病缓,病程长,病情错综复杂,正如 《诸病源候论》所云:“大便难者,由五脏不调,阴阳偏有虚实,谓三焦不和则冷热并结故也。 ”临证将主要病机归纳为气滞、气虚、燥结三方面:气滞为三焦气机失畅,腑气不通,气郁化火,津液疏布失司,糟粕内停,大便传导失司,而致便秘;气虚主要为中焦脾胃虚弱,气虚推动无力,运化功能减弱,气血津液生化乏源,肠道干涩,失于濡润,腑气不通,而致便秘;燥结为阴虚津少,无以润肠,无水行舟,燥屎内结,艰涩难下,传导不利,而致便秘。
(二)辨证用药
1.从肝论治便秘
萧汉玺认为现代社会生活步伐加快,工作压力增大,人们普遍有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中医理论中,情志失调可使脏腑受损,气机郁阻,肠道壅滞,便出不畅。故中医药治疗便秘,首先应疏肝理气、去除肠中积滞。方药以四逆散为主。此外理气药必不可少。可以加酒大黄、枳壳、牵牛子降腑气导肠滞;加紫菀降肺气,肃肺通便;加升麻,升发脾胃之气,正所谓“欲降浊必升清,浊阴不降乃清阳不升”,使得气机有升有降,出入正常,气机得以斡旋。加当归、麻仁滋阴养血柔肝,使肝气疏达,气机调畅,肠道得畅,便秘乃治。
2.治疗药物依赖型便秘的经验
药物依赖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病程久长,服药或效或不效,停药后反复,长期依赖药物排便的功能性疾病。该病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是高血压病、冠心病、脑中风以及胃肠道肿瘤诱发、加重的危险因素。萧汉玺认为脾虚是药物依赖性便秘发病的基础,临证时应根据大便是否干硬燥结,从脾虚燥热和脾虚气弱两型治疗。
脾虚燥热型:《黄帝内经》谓“脾主为胃行其津液”。只有脾运健旺,津液四布,肠腑濡润,大肠主司传导的功能才正常。若脾虚运化无力,水津不能输布至肠腑,则肠腑失濡,燥屎内结;若患者胃火素盛,则更易动灼胃津,使肠腑内燥。燥屎结于肠腑,秽浊不得下行,郁而生热,浊热炎上,可见头昏头痛、心烦不寐、脘腹胀满、口苦口臭、矢气臭秽、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或十数日不便仍无便意,舌体多胖大,苔黄厚腻或燥黄,脉滑实有力。
医者见脉证俱实,恒用承气类清热攻下,若大便通后数日复结,则续结续用攻下,久必败伤脾胃,变生他证。萧汉玺认为此证因虚致实,治疗重在健脾,促进脾之运化功能。若肠腑燥热结实甚者,可暂佐润燥通下之品,燥结一开,则以健脾理气之品巩固,一般连续服药三至四周,陈年痼结,多可治愈。
常用药物及加减:生白术60g,生枳实30g,全瓜蒌30g,槟榔15g,杏仁15g,当归15g,桃仁15g,甘草10g。若胃肠积热颇重,在前三服药中可加大黄10g,芒硝10g(冲服)。
用药特点:① 便秘病位在下,药量宜重。诚如吴鞠通所曰:“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② 药物以生用为宜。盖药物炒用,有收敛涩肠之弊。③ 配伍特点:生白术重用至60g,健脾功较宏大,但白术“性守而不走”,必须配伍生枳实、槟榔等理气导滞之品,以行白术药力,如此白术益气健脾之力,才可化为肠间动力而源源不绝,胃津由此而布,便秘因此而根除。配合全瓜蒌宽胸利膈,杏仁苦润肃降,又寓有宣里通表之意。便秘日久,肠腑经脉失和,治以辛润,故以当归、桃仁活血和络,使肠腑脉络和调,津随四布。
脾虚气弱型:脾虚气弱,肺气亦多不足,肺脾气虚不能助大肠之传导,则大肠传导无力,粪便于肠中曲曲行缓,临床多表现为大便不甚干硬,或粪便细如笔管,但却排便无力或排便艰涩不畅,排便时间延长,常伴有面白神疲,头晕乏力,时自汗出,舌淡苔白脉虚。此型便秘,脾气虚甚,最忌攻下。萧汉玺主张以大剂甘温益气之品,补益脾肺,然甘温补益,易使肠腑气滞,故又重用理气导滞之品作为向导,将补益之力接引向下,转为肠间动力,以鼓舞大肠传送。若仅以理气导滞之品,或可徒得一时之快,但久亦伤脾,反使病情加重。对于粪便细如笔管,排便艰涩不畅者,萧汉玺反加收涩敛肠之品,寓意粪便在肠中积蓄成形态稍粗大时再排出,则排便艰涩不畅之感自然消失,实即“塞因塞用”之法。
常用药物及加减:绵黄芪60g,潞党参15g,生白术30g,生枳实30g,槟榔15g,木香10g,莪术10g,甘草10g。大便形细,排便艰涩者加罂粟壳6g,煨诃子15g,炮姜炭10g。
(三)验案举隅
1.肝胃不和兼郁热证
王某,男,34岁。1997年3月10日初诊。
患者便秘半年。自述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饮食不规律,活动少,大便干,3日一行,咽干,便秘间断出现,未进行正规治疗,未曾口服泻药,舌红苔黄,弦滑。
证型:肝胃不和兼郁热。
治法:疏肝理气,泄热和胃。
方药:四逆散合左金丸加味。
柴胡 10g,白芍 18g,枳实 15g,陈皮 10g,瓜蒌 18g,蒲公英 30g,黄连 10g,吴茱萸 1.5g,麦冬15g,玄参15g,川楝子15g,片姜黄10g。6剂,水煎服。
1997年3月17日二诊:药后大便1~2天一行,便干较前好转,咽干好转,舌质红苔黄,弦滑。上方加紫菀12g。14剂后排便如常。
说明:患者有明显的患病因素,肝气不舒,气郁化火,则见舌质红、咽干。故在四逆散基础上加用清热之品。二诊中加紫菀降肺气,肃肺通便。
2.脾虚燥热证
仇某,女,47岁。1998年7月14日初诊。
患者便秘十余年,平时依赖大黄、麻仁滋脾丸、通便灵等排便。近1年服上药无效,改服西药普瑞博思,每次10mg,每日3次,服药第1月有效,继则罔效。遂求治于中医,观其处方,每次皆硝黄之属,服药后泻下,停药又结。来诊已7日未解大便,伴腹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口臭,舌淡红体胖,苔黄厚腻,脉滑实。
证型:脾不布津,燥热内结。
治法:健脾行气,泄下热结。
方药:枳术丸加味。
全瓜蒌 30g,生白术 60g,生枳实 30g,槟榔 30g,杏仁 15g,当归 30g,桃仁 15g,夏枯草30g。7剂,水煎服。
1998年7月21日复诊:服药2剂后,解下燥粪颇多,继服至5剂,排便十分畅快,每日1次,大便渐转稀烂,舌淡体胖,苔薄略腻,脉滑。此为燥结已开,脾虚之象显露,上方去当归、桃仁,加潞党参15g,生山药30g。
1998年7月28日三诊:大便质软成形,每日1次,排便通畅,余症悉除。舌淡红苔薄白体和。上方6剂巩固治疗,1年后随访,患者欣然曰:十年便秘,终于根除。
说明:患者患病日久,损伤脾胃,余热未清,终成本病。方中用枳术丸重在健脾导滞,并且白术用量为60g。加用桃仁、杏仁、当归等润燥通下之品,用夏枯草清热。
3.脾虚不运证
刘某,女,34岁。1998年5月10日初诊。
患者大便艰涩不畅十余年,多方医治无效,每次排便时间约半小时,平时常服用西药西沙必利、中成药通便灵、排毒养颜胶囊等,曾行纤维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现大便细软,每日解便1次,排便无力,便出艰涩不畅,排便时间长达半小时,伴头晕乏力,肛周坠胀,舌淡胖苔薄白脉虚。
证型:脾虚气弱,肠运无力。
治法:补脾益肺,理气导滞。
方药:自拟益气润肠方加味。
绵黄芪 30g,生白术 30g,潞党参 15g,木香 10g,生枳实 30g,莪术 10g,槟榔 15g,甘草 6g。6剂水煎服。
1998年5月17日复诊:排便较前有力,需时约15分,仍大便形细,排便艰涩,肛门下坠,头晕乏力好转,舌脉同前。上方生白术炒用,另加罂粟壳6g,煨诃子15g,炮姜炭15g,6剂。
1998年5月21日三诊:大便隔日1次,大便形状如常人,不再有艰涩之感,肛门下坠感亦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和上方继服,6剂。随访两年,大便正常。
说明:患者便秘日久,反复用泻下之品,损伤脾气,致脾气虚不能助大肠之传导,则大肠传导无力,而致便秘,治疗上应大剂甘温益气之品,补益脾肺,故本方用黄芪30g、党参15g。然甘温补益,易使肠腑气滞,故又重用理气导滞之品作为向导,如用槟榔、莪术、枳实行气导滞。二诊中罂粟壳、煨诃子、炮姜炭收涩敛肠之品,使粪便在肠中积蓄成形态稍粗大时再排出,排便艰涩不畅之感自然消失,实即“塞因塞用”之法。
六、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临床可分为非糜烂性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三种类型。其典型和常见的临床症状为烧心和反流。中医学中虽无胃食管反流病之记载,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吐酸”“胸痛”的范畴。
(一)病因病机
萧汉玺认为其病在食管,属胃所主,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是其基本病机,脾虚失运,情志不畅,肝气犯胃是其发病的关键。气机郁滞,郁久化热是其临床特点,痰瘀阻滞是其最终结局。萧汉玺认为:五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肝属木,胃属土,在生理情况下,肝木克脾土是制约关系,肝气的疏泄条达可助脾的运化而升发清阳之气,助胃受纳腐熟而降浊阴之气,即“土得木而达”。如忧思恼怒则气郁伤肝,肝木乘土,横逆犯胃;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必然导致胃的升降功能失调,而出现嗳气,反酸,反食,严重时可出现进食梗噎等症。古人认为“气有余便是火”,故无论肝郁化火、肝气犯胃皆易出现热象,故临床常见胃脘灼热,胃灼热吐酸,或胸骨后灼痛。肝木乘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则痰湿阻滞,气血瘀阻,痰、气、瘀互结食管则见吞咽不利或吞咽胸痛。
(二)辨证用药
1.分期论治
萧汉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主张抓住发病之关键,从肝入手,体现了“治肝可以安胃”的原则。但根据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和演变,主张分3期治疗:
早期以疏肝理气,和胃降逆,制酸止痛论治。处方以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醋柴胡、炒白芍、枳实、半夏、陈皮、海螵蛸、甘草。胃镜下贲门关闭不良,胃内容物反流可加旋覆花、代赭石。
中期以疏肝泄热,消炎止痛,制酸降逆论治。处方以四逆散加左金丸加减。药用醋柴胡、生白芍、枳实、半夏、陈皮、黄连、吴茱萸、瓦楞子、川楝子、延胡索、甘草。胃镜下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溃疡形成加白及、血竭。
后期以疏肝降逆,理气活血,化痰散结论治。药用醋柴胡、生白芍、枳实、半夏、陈皮、瓜蒌、浙贝母、瓦楞子、丹参、甘草。瘢痕形成,加三棱、莪术,Barrett食管,加白花蛇舌草、山慈菇、鸡内金。
以上虽分为三型论治,但不能截然分开。临床尤以早、中期为多见,应根据宏观、微观辨证相结合,进行辨证施治,才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2.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
萧汉玺积极主张中西医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服务中医、发展中医。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他常常把胃镜下食管黏膜的改变与临床症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相互补充,丰富了中医辨证,同时,又在两者结合的指导下用药,从而提高了疗效。认为食管炎的早期,临床多属肝胃不和证,是以胃食管反流、反食、嗳气、吐酸,或胸胁疼痛,情志不畅则诱发或加重为主要表现。胃镜下食管黏膜多基本正常,或仅在活组织病检时发现有食管炎的改变,贲门关闭欠佳,也就是西医所称非糜烂性反流病。中期属肝胃郁热证,以烧心或胸骨后灼热疼痛为主,伴有反酸、嗳气、急躁易怒、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胃镜检查多见食管下段黏膜条索状充血、水肿、糜烂,或环周充血水肿、斑片状糜烂,甚或形成溃疡,贲门呈开放状态,时见胃内容物反流,或胆液反流,这是本病第二型反流食管炎。后期由于疾病反复,迁延不愈,辨证多属肝郁胃逆,痰瘀互结,出现胸痛,或吞咽不利的症状,应与食管癌鉴别。胃镜下可见食管下段管腔狭窄,黏膜肥厚或糜烂,溃疡修复过程中瘢痕形成,或出现Barrett食管,贲门处于不关闭状态。
(三)验案举隅
1.肝胃郁热,和降失常证
高某,男,56岁。1998年1月2日初诊。
患者胸骨灼热疼痛间作,伴胃脘部灼热感10余年,嗳气频作,反食、吐酸、心烦急躁、情志不畅则诱发加重,每因多食或弯腰时则胃灼热感、嗳气加重。舌质红,苔黄厚,脉弦滑而数。辅助检查: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黏膜呈索条状充血,水肿,糜烂,贲门关闭不良,时有胃内容物反流。
诊断:反流性食管炎中期。
证型:肝胃郁热,和降失常。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
方药:四逆散加左金丸加减。
醋柴胡 10g,生白芍 18g,枳实 15g,半夏 10g,陈皮 10g,黄连 10g,吴茱萸 1.5g,血竭 3g(冲服),瓜蒌18g,川楝子15g,延胡索10g,甘草10g。6剂,水煎服。
1998年1月9日二诊:患者服药后胃灼热感、吐酸症状明显好转,只在弯腰时发作,嗳气反食明显减少,胸痛已止。效不更法,上方去川楝子、延胡索,加海螵蛸30g、浙贝母15g,加强制酸作用,再予6剂。
1998年1月16日三诊:诸症基本消除,唯大便溏,食欲欠佳,舌淡质红,苔薄黄,脉弦滑。热象已去大半,当以疏肝健脾,和胃降逆论治,柴胡10g,白芍12g,枳实10g,党参10g,白术10g,陈皮 10g,半夏 10g,黄连 6g,吴茱萸 1g,蒲公英 30g,煅瓦楞子 30g,甘草 10g,莪术 10g。上方稍事增减治疗40余日,复查胃镜:食管下段黏膜恢复正常,贲门关闭较好,临床告愈。
说明:案中患者病程久,肝气郁滞日久,气郁化火,成肝胃郁热证,以四逆散加左金丸为主,金铃子散行气止痛,加血竭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二诊痛已止,去金铃子散,加用乌贝散加强制酸作用。三诊热像已去大半,改用疏肝理气健脾之品。
2.肝胃郁热,热壅肉腐证
赵某,男,38岁。1995年3月18日住院(住院号27235)。
主诉:反复发作性胸痛半年,加重5天。
现病史:患者从事司机工作,素嗜烟酒,饮食不节,于半年前出现胸骨后疼痛,每因进食硬物而作,因不影响工作,未引起足够重视,亦未检查治疗。5天前因与他人争吵,之后在吃馒头时突感胸骨后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并呕吐鲜血约15ml左右,停止进食后疼痛缓解。3月15日晚因再次进食,胸骨后疼痛加剧,呈刀割样,辗转反复,不能入睡,就诊于某西医医院,做消化道造影,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心电图正常。给予静脉注射消炎治疗2天,胸骨后疼痛不能缓解而转来我院。急诊胃镜示:食管距门齿24~35cm处可见一约1cm宽、10cm长的索条状溃疡,表面覆有黄苔,散在陈旧性出血点,周边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刻下:胸骨后烧灼伴疼痛,每因饮水或进食则疼痛加剧,胸痛彻背,牵及两胁,胃灼热感、泛酸,口干口苦,渴而欲饮,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而腻,脉象弦滑。
证型:肝胃郁热,热壅肉腐。
治法:清泄肝胃,理气止痛,清利湿热,祛腐生肌。
方药:自拟清肝方加减。
柴胡10g,郁金15g,川楝子12g,延胡索12g,蒲公英3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20g,大黄6g,黄连10g,煅瓦楞子30g,瓜蒌30g,甘草10g。
另外用血竭2g,儿茶6g,白及20g,明矾0.5g,马勃3g,海螵蛸12g,共研细面装瓶备用。每次取药面3g,加氢氧化铝凝胶30ml混匀,每次饭前平卧吞服,使药物最大限度黏附病灶表面,睡前加服一次。经上述辨证用药与局部用药结合,并随症加减治疗两月余,诸症消失,胃镜复查:溃疡愈合,痊愈出院。
说明:本例从宏观与微观辨证结合,乃饮食不节,素嗜烟酒及辛辣食物,复因情志失调,以致湿热内蕴,肝郁化火,热壅肉腐而成。病位虽在食管,而与肝密切相关。该病萧汉玺宏观辨证为第二期,以肝胃郁热为主,方药以四逆散、左金丸为主,食管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半枝莲清热解毒,溃疡形成,加白及、血竭收敛止血,敛疮生肌。患者胃镜下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局部用血竭、儿茶、白及、明矾、海螵蛸收敛止血、生肌敛疮,马勃局部止血。
(四)胃逆康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萧汉玺对胃肠功能性疾病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从肝胃不和及肝胃郁热论治胃食管反流病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取得了显著疗效。为了发扬中医学防治消化道疾病的优势,从1994年起承担了纯中药胃动力新药“胃逆康胶囊”的研究与开发,该方由柴胡、白芍、枳实、半夏、黄连、吴茱萸、蒲公英、川楝子等12味中药组成,具有疏肝泄热,和胃降逆,制酸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胃食管运动障碍性疾病引起的胸脘胁痛,吐酸嘈杂,嗳气呃逆,恶心呕吐,纳呆食少,口干口苦等症。
药效学实验表明,“胃逆康胶囊”对动物胃肠蠕动有显著促进作用,可明显促进小鼠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加快家兔在体肠收缩频率,抑制胃酸分泌,预防浸束缚应激性胃溃疡的发生,对乙酸烧灼型胃溃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经过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山西医科大学附属一、二院,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四家医院513例临床试验(治疗组322例,对照组191例),结果表明,“胃逆康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近期临床痊愈率为22%,显效率为19.7%,有效率为54.4%,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近期痊愈率为45.9%,显效率为20.5%,有效率为27.9%,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胃逆康胶囊”是国内最早的纯中药胃动力新药,开辟了治疗胃肠功能性疾病的新途径,填补了国内中成药治疗胃肠动力性疾病的空白,为国内首创。与公认的胃动力西药多潘立酮相比,除具有相同作用外,还具有多潘立酮所没有的制酸、消炎、止痛与抗溃疡作用,临床疗效优于多潘立酮,并且治疗范围比多潘立酮更广,体现了中医治疗胃肠动力性疾病的巨大优势,该成果荣获1988年山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年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七、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主要表现为反复周期性的上腹疼痛。在中医学中属“胃痛”范畴。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的病症。
(一)病因病机
本病常由外感寒邪,饮食伤胃,情志不遂,脾胃虚弱,以及气滞、瘀血、痰饮等病因所致,可一种病因单独致病,也可多种病因共同致病。病变部位主要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与胆肾也有关。基本病机为胃气阻滞,胃络瘀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
萧汉玺认为,胃脘痛的主要病因病机有两个方面。一因饮食不节所致。经常暴饮暴食,恣食生冷,或过食肥甘,均能损伤脾胃,使胃气失于和降,气血瘀滞,则引发胃脘疼痛。二因情志所伤导致。多由忧思郁怒过度,肝郁气滞,横克胃气,胃气不利,气滞作痛,此即《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之意。如果,胃脘痛病久不愈,每致病情变化,病机转化。如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灼伤胃阴,出现胃阴不足证;或者肝郁气滞,胃络瘀阻,导致血瘀气滞证;亦有因胃及脾,脾失运化,湿滞久则化热,出现湿热不化证;更有病久寒化,脾胃阳虚,导致脾胃虚寒证。因而胃脘痛虽然表现病位在胃,实质上与肝、脾二脏的关系至为密切。在临床辨证时,注意区别病性之寒热虚实,病位之在肝、在脾、在胃的不同,方能辨证论治正确,治疗效果良好。
(二)辨证用药
1.温胃散寒法
适应于感受寒邪,或过食生冷,胃阳被遏,胃痛暴发。因寒性凝滞,其主收引,胃阳被寒邪所遏,而不得舒展,致气机阻滞,故胃痛发作,痛无休止;寒邪得阳则散,遇阴则凝,所以遇寒则痛增,得热则痛减,饮食喜热,口淡不渴;阳被寒郁,不能温达四末,故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寒滞中焦,升降失调,胃气上逆 ,故呕吐清水;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来沉迟,为寒邪伤胃之证。如寒邪不去,久停中焦,可损伤脾胃阳气,转为虚寒之证,而脾胃虚寒又易被寒邪所侵,以致缠绵反复渐趋加重。治法,如因感寒致痛者,选用紫苏饮、大建中汤;如因冷食致痛者,选用良附丸。
常用药物:紫苏 6g,桂枝 9g,干姜 6g,良姜 6g,广木香 3g,吴茱萸 6g,荜茇 6g,陈皮 6g,川厚朴10g,藿香9g,炙甘草3g。
2.消食导滞法
适应于饮食不节、食积停滞,致使胃气阻塞,气机不畅,则胃脘胀痛,痛时拒按,嗳腐吞酸,口腻呕吐,舌苔厚腻,脉象弦滑,治法:消食导滞,和胃降逆。选用保和丸、枳术丸。
常用药物:焦神曲9g,焦山楂6g,焦麦芽9g,炒莱菔子15g,鸡内金6g,白术6g,枳壳9g,陈皮9g,清半夏9g。
3.疏肝和胃法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升降,所以疏肝和胃法是消除胃脘痛的基本方法,适应于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胃脘胀闷,攻撑作痛,痛连胸胁,遇怒痛甚,舌苔薄白,脉象沉弦者,选用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
常用药物:柴胡6g,白芍9g,炒枳壳6g,制香附6g,制延胡索6g,川楝子9g,广木香3g,青皮 6g,陈皮 6g,佛手 10g,甘草 3g。
4.疏肝泄热法
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一遇怫郁,气机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横克灼胃,故见胃脘灼痛,连及两胁,烦躁易怒,口苦泛酸,嘈杂嗳气,舌质红而苔薄黄,脉象弦数。治法:清热疏肝和胃止痛。选用左金丸、金铃子散等。
常用药物:青皮6g,陈皮6g,白芍9g,炒栀子6g,丹皮6g,黄连6g,吴茱萸6g,川楝子9g,制延胡索6g,瓦楞子9g。
5.养阴和胃法
胃病日久,虚火内灼,胃络失养,故胃脘灼痛,嘈杂似饥,胃阴不足,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阴津不足,肠失濡润,传导失司,则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胃阴不足之证。治法:养阴益胃,方选一贯煎、益胃汤、芍药甘草汤。
常用药物:沙参 12g,麦冬 9g,玉竹 12g,石斛 12g,白芍 12g,生地 9g,川楝子 9g,火麻仁9g,甘草 6g。
6.活血化瘀法
气为血帅,气滞日久,血行势必不利,以致气滞血瘀。或久病入络,胃脘刺痛拒按,夜间尤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象细涩。治法: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止痛,方选丹参饮、失笑散。
常用药物:当归10g,川芎6g,赤芍6g,白芍9g,桃仁6g,制延胡索9g,五灵脂9g,生蒲黄6g,炙甘草6g,如兼寒者,可加干姜6g、乌药6g ;若兼热郁者,可加丹皮9g、川黄连6g ;若气滞较甚者,可加丹参12g、制香附9g;若兼气虚者,去五灵脂,加黄芪12g、党参9g、白术6g。
7.温中散寒法
脾胃虚寒证,多因过食生冷或投药过寒,损伤中阳,以及久病失养,或命火虚惫,中土失于温煦所致。中焦阳虚,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气机不畅,而致胃脘隐痛,绵绵不休,泛吐清水,乏力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象沉细或虚弱无力。治法:温阳益气,暖胃散寒。方选黄芪建中汤、厚朴温中汤,理中汤等。
常用药物:黄芪 12g,党参 9g,桂枝 9g,白芍 12g,白术 9g,茯苓 5g,陈皮 6g,厚朴 9g,吴茱萸 3g,干姜 6g,广木香 3g,炙甘草 6g。
8.辛开苦降法
多由寒湿之邪,郁而化火,或素有脾胃虚弱,加之饮食不节,过食油腻肥甘而酿湿生热,以致脾胃功能失常、寒热错杂,胃失和降所致。此外,外感病中邪在少阳者,如误用下法,可使邪气内陷,中虚热结,胃气壅滞,而形成本证。寒热阻胃,气机壅滞,故见胃脘痞闷或胀或痛;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恶心呕吐,或嗳气频频;脾失健运,清气不升,故肠鸣下利;苔薄黄而腻,脉弦而数,为寒热阻胃之象。治法:辛开苦降,和胃止痛。方选:半夏泻心汤,黄连汤加减。
常用药物:黄连 10g,黄芩 10g,半夏 10g,桂枝 10g,干姜 10g,甘草 10g,川楝子 10g。
9.清热利胆法
胆热犯胃,病本在胆。胆胃郁热则胁脘胀痛;胃失和降,则恶心干呕或呕吐苦水痰涎;胆火上炎则口苦咽干;痰热内阻则脘腹胀满,厌食油腻;痰热内扰,心胆不宁,则心烦易怒,寐少梦多;若邪热结于少阳胆经,则可见往来寒热。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或滑数皆为胆热犯胃之象。 治法:清胆泄热,降逆和胃。方选:黄连温胆汤,大柴胡汤加减。
常用药物:柴胡10g,黄芩10g,木香10g,郁金10g,枳实10g,大黄6g,川楝子6g,延胡索10g,甘草 10g,茵陈 10g。
(三)验案举隅
1.寒邪犯胃证
郭某,男,24岁。1961年7月24日初诊。
患者素无胃病史,近因天气炎热,昨晚贪食冷饮并加冷菜,今晨起床后感到心窝部疼痛,并逐渐加剧伴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口淡不渴,二便调,脉象右沉弦滑,苔白。
证型:寒邪伤胃。
治法:温胃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紫苏饮合建中汤加味。
紫苏 6g,良姜 10g,荜茇 10g,桂枝 10g,白芍 12g,陈皮 6g,半夏 6g,甘草 6g,木香 5g,砂仁6g,鸡内金10g,生姜3g。3剂,水煎服。
1961年7月28日二诊:服上方3剂,胃痛已止,惟食欲欠佳,脉弦滑,苔白,寒邪已去,胃阳未复,治以健脾温中。处方:党参10g,白术6g,桂枝6g,白芍9g,陈皮6g,干姜5g,鸡内金6g,甘草3g,木香5g,砂仁6g。3剂,水煎服。服上方后饮食如常痊愈。
说明:本病因过食生冷,胃阳被遏,胃痛暴发。寒滞中焦,升降失调,胃气上逆 ,故呕吐;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来沉迟,为寒邪伤胃之证。选用紫苏饮、大建中汤。
2.肝胃不和证
张某,女,54岁。1999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自述1月前与家人生气后引起胸脘攻撑作痛,嗳气,善太息,食后胃不适,揉按可缓,纳食少,寐尚可,二便调。苔白,脉象左关滑大,右脉沉弦。查体: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我院胃镜诊断为胃溃疡。
证型:肝胃不和。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四逆散加味。
柴胡 10g,白芍 12g,枳实 6g,陈皮 6g,沉香 3g,香附 9g,延胡索 6g,甘草 3g,半夏 5g,郁金5g,木香5g,炒谷芽、炒麦芽各15g,6剂,水煎服。
1999年8月17日二诊:胃痛明显缓解,仍无食欲、嗳气,睡眠尚可,精神好,二便调,舌质略红,苔白,脉弦。中药方在上述基础上加蒲公英30g,栀子10g。6剂水煎服。
说明: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协助脾胃之气升降,所以疏肝和胃法是消除胃脘痛的基本方法,适应于肝郁不舒,横逆犯胃,胃脘胀闷,攻撑作痛,痛连胸胁,遇怒痛甚,舌苔薄白,脉象沉弦者,选用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
3.胃阴亏虚证
薛某,女,60岁。1999年12月10日初诊。
患者间断胃脘隐痛6余年,先后两次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西药治疗多时,症状缓解不明显,伴嘈杂,纳食欠佳,口干,大便干,4~5天一次。脉象细数,舌红有裂纹。
证型:胃阴亏虚证。
治法:养阴和胃止痛。
方药:益胃汤加减。
沙参 30g,天冬 9g,麦冬 9g,玉竹 10g,石斛 9g,白芍 18g,甘草 10g,乌梅 6g,陈皮 5g,延胡索6g,蒲公英10g,麻仁10g,焦三仙各10g。7剂,水煎服。
1999年12月25日:服上方十天后胃痛略减,脉舌同前,效不更方,上方继服。
2000年1月20日:上方连服20余剂,诸症显减,惟精神食欲欠佳,脉已不数,呈细滑象,舌质仍红,苔薄。上方加太子参10g,黄精10g,益气升津,巩固治疗。
2000年3月1日:经以上三次治疗,共服药40余剂,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照1月20日方制成丸剂,每丸重9g,早晚各服1丸,以巩固治疗。
说明:患者胃病日久,虚火内灼,胃络失养,故胃脘灼痛,嘈杂似饥;胃阴不足,津不上承,则口干咽燥;阴津不足,肠失濡润,传导失司,则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均为胃阴不足之证。方选一贯煎、益胃汤、芍药甘草汤。
4.气滞血瘀证
辛某,男,39岁。2000年2月10日初诊。
患者胃病五余年,呈间断发作,近1年来胃痛较频,痛如针刺,拒按,每到夜间为甚,伴头晕,畏寒,肢冷,食欲不振,脉象细涩,舌暗有瘀斑,苔白。查体: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我院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证型: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化瘀止痛。
方药:丹参饮、失笑散加减。
丹参 10g,檀香 6g,砂仁 10g,陈皮 6g,蒲黄 6g,五灵脂 5g,延胡索 9g,川楝子 15g,桂枝6g,炒白芍 10g,木香(吴萸拌炒)3g。10剂,水煎服。
2000年2月25日二诊:服上方一周后胃痛已缓,夜间未再疼痛,食欲精神好转,脉涩,较前有力,舌暗苔白,仍以行气化瘀论治,上方加黄芪10g,党参10g制成丸剂,每丸重9g,早晚各一丸,巩固疗效。
按语:气为血帅,气滞日久,血行势必不利,以致气滞血瘀。夜间血瘀更甚,故胃脘刺痛拒按,夜间尤甚,舌质紫暗有瘀斑,脉象细涩,为血瘀之象。治法当以活血化瘀为主,佐以理气止痛,方选丹参饮、失笑散。
5.脾胃虚寒证
李某,男,50岁。2000年10月5日初诊。
患者主因间断胃脘隐痛1年来院,胃脘怕凉,喜温喜按,空腹时明显,纳食差,大便一日2~3次,稀便,头晕身麻,肢倦乏力,畏寒肢冷。脉虚弦,右脉尤甚,舌淡苔白。我院胃镜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证型:脾胃虚寒,中虚胃痛。
治法:健脾温中。
方药: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黄芪 10g,党参 10g,白术 6g,桂枝 5g ,炒白芍 12g,木香 5g,砂仁 6g,陈皮 5g,炙甘草 3g,良姜6g。6剂水煎服。
2000年10月12日二诊:胃痛缓解,乏力好转,饮食好转,仍胃脘怕凉,喜温喜按,大便一日2~3次,稀便,脉虚弦,右脉尤甚,舌淡苔白。治以仍为温中健脾,上方加山药20g,改炒白术30g,改黄芪15g。7剂水煎服巩固。
说明:患者多因过食生冷,损伤中阳,中土失于温煦所致,中焦阳虚,寒从内生,寒凝气滞,气机不畅,而致胃脘隐痛,绵绵不休,脾阳虚则水湿无以运化,下迫大肠,则见大便溏薄。治法以温阳益气,暖胃散寒。方选黄芪建中汤、厚朴温中汤,理中汤等。
八、萧汉玺经验方
1.胃逆康方
【组成】
醋柴胡,白芍,枳实,黄连,吴茱萸,半夏,陈皮,川楝子,莪术,煅瓦楞,蒲公英,甘草。
【功效】
疏肝泄热、和胃降逆。
【主治】
用于肝胃不和郁热证引起的胸脘胁胀痛,嗳气呃逆,吐酸嘈杂,恶心呕吐,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滑或弦数等征。西医的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胃炎及功能性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加减】
肝热更甚者,再加栀子、丹皮,烧心吐酸严重者再加海螵蛸、生牡蛎,呃逆不止者加代赭石、旋覆花,舌红少津伤阴者加生地、麦冬配白芍柔肝养阴。
2.胃力一号方
【组成】
党参,生白术,半夏,枳实,陈皮,莪术,砂仁,茯苓,木香,厚朴,炒白芍,鸡内金,甘草等。
【功效】
健脾和胃,理气止痛,活血散结。
【主治】
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隐痛,食后饱胀,纳呆,嗳气,乏力,便溏或大便时稀时干等。
3.胃力二号方
【组成】
太子参,沙参,麦冬,玉竹,石斛,陈皮,白芍,乌梅,生山楂,蒲公英,三棱,甘草。
【功效】
益气固本,养阴益胃,活血止痛。
【主治】
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隐痛,口燥咽干,饥而不欲食,大便干结,消瘦乏力等症。
【加减】
若属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口燥咽干,声音嘶哑,手脚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上方去太子参、乌梅、山楂、三棱,加桑叶、扁豆、川贝母、杏仁、桑皮、地骨皮。
4.消痞和胃方
【组成】
柴胡,白芍,枳实,半夏,陈皮,苍术,白术,厚朴,黄连,干姜,党参,槟榔,鸡内金,川楝子。
【功效】
辛开苦降,和胃除满。
【主治】
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属脾虚气滞、肝胃不和及寒热错杂诸症。可见胃脘痞满,胸胁不舒,嗳气呃逆,食欲不振,口干苦,畏冷食,恶心呕吐等症。
5.肝胃舒方
【组成】
柴胡,白芍,枳实,黄连,吴茱萸,川楝子,蒲公英,陈皮,半夏,槟榔,乌梅,鸡内金,代赭石,海螵蛸,白术等。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清热制酸。
【主治】
适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胁胀痛,胃脘灼热感、吐酸,口苦,嗳气,食欲不振等胃食管反流,反流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肝胆疾病出现以上症状者。
(整理者:苏娟萍、靳桂春、张炜娟、辛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