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导引文化背景
华佗尊崇导引修炼的“古之仙者”,即《庄子》所言“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在先秦被推崇为商代导引行气的代表人物,见于诸多文献之中。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这是对像彭祖那样的先哲导引修炼所达到的最高境界的描述。“呼吸精气”即调息,“独立守神”即意念调控,“肌肉若一”即调身,“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正是气功修炼调身、调息和调心三调合一的境界状态,概括了气功的基本方法和目的。
关于导引功法的适宜人群及其最早形成推广的地域,《素问·异法方宜论》指出:“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故导引按者,亦从中央出也。”认为导引按作为一种疗法,适宜于中原地域多发的痿厥寒热等病证,其最早形成并推广出去的地域在中原。华佗为沛国谯人,活动在豫鲁苏皖交界一带,有先哲导引修炼的历史文化积淀,编创五禽戏正是根植于此。
导引在汉代较为普及,已从“仙者”方术之士走向民间,习练导引健身防病已成为一般人的健康习惯,这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即可得到证实。图中所绘44幅人物全身导引图,描绘了男女修炼者的多种姿势动作,有前屈、后仰、侧击、蹲踞,有呼吸运动,有四肢及躯干运动,个个凝神操练,栩栩如生,充分展示了汉代人们进行健身导引修炼的生动场景划面。图中模仿动物的动作有熊、鹤、鹞、螳螂、沐猴、猿等。《淮南子·精神训》所载“是故真人之所游……熊经鸟伸,凫浴蝯躩,鸱视虎顾,是养形之人也”,有模仿熊、鸟、凫、猿、鸱、虎6种动物的动作。可见当时导引模仿动物的本能动作较为普遍,或《淮南子》“六禽”式,或《导引图》多禽式,只是术式尚未统一。模仿动物的本能动作编创系统的导引套路是当时人们健身养生防治疾病的需要,但术式歧多,不利于推广普及,在客观上为华佗编创五禽戏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