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继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理论后兴起的心理学理论学派,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Rogers C)于20世纪50~60年代创立,被认为是心理学的第三势力(third force)。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取向是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基础,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因而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更多地从哲学和人文的角度关心人类的前途和人性的价值,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从人的角度,而不是从方法的角度出发,更多的尊重每个人的特点。其中马斯洛强调自我实现的人性论,即主张人性本善,指出人的潜能具有建设性地成长和实现的倾向。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积极的、乐观的人性观。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他对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内心世界核心的东西,人的一切意志和认识都受其统摄。以人为本就要抓住人本性的基本需要进行研究,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他把人的需要按其强度不同从最低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的自我实现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详见第二章)。
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核心。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包含两方面涵义:一个是完美人性的实现,另一个是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据此,马斯洛概括出一些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作为成熟、健康的范型,比如能认清现实并保持与现实的良好关系,以问题为中心的态度,能接受自然、他人和自己,自主而不依赖于环境,富有创造性等,并提出了一些通向自我实现的途径。马斯洛后期将自我实现分为两个类型:①健康型自我实现;②超越型自我实现。
同马斯洛一样,罗杰斯认为人类趋向于实现自然倾向,其人格发展观主要来源于他25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由于他格外强调人的主观经验和自我实现的潜能,因此,该理论又被称为人格的自我理论,通常将其命名为以人为中心(person-centered)的人格理论。以此理论发展而来的心理治疗方法通常被称为“病人中心”疗法(patient-centered therapy)。
罗杰斯强调现象学观点,他认为每个人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来看待世界,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知觉构成个人的现象场,就是指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或经验世界。这种理论的实际应用总结为以下三点:①通过自己身体内部的参照系统,来取得文化知识;②用别人的观察来核对主观知识以取得客观知识;③每个人都有自己认识世界的独特方式,这些认识构成的个人的现象域虽然是个人的隐秘世界,但通过上述方法仍能达到正确地理解。罗杰斯相信人的本性基本上是诚实的、善良的、可以信赖的,而某些“恶”的特性则是由于防御的结果而并非出自本性。在他看来,虽然人们生活的客观现实世界可能一样,但是每个人的主观经验世界即现象场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相同的刺激对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而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刺激作出的反应也不一样。所有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正是这种内心世界而非客观世界决定着个体的行为。
以此为出发点,罗杰斯将个体与环境长期交互作用中形成的自我(ego)分成两个子系统:一是主体自我(subjective self)是指个体的真实自我,指人的行为和经验的主体,是行动者和观察者;二是客体自我(objective self),又称自我概念(self-concept),即个体对自己知觉和意识无偏见的反映及自我的客观观察与评价,也就是个体的真实经验,或者说是个人现象场中与个人自身相联系的那部分知觉及其附着的意义。例如,胃是我们机体的一部分,除非它功能失调,引起关注,否则它就不可能成为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这两者始终处于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
罗杰斯把自我看作原始的结构术语,认为我们都在设法实现我们自己的能力和目标,这便是机体自我。同时,我们在生活中由于别人的评价,由于追求别人的爱和关怀,而逐渐形成自我概念。以此延伸出理想自我(idea self)的概念,即个体对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自我看法,它通常是积极的,包含人们渴望拥有的那些品质。健康的人格应该使机体自我与自我概念保持一致,也即实现能力和目标的机体自我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得到爱和关怀。机体自我与自我概念不一致表明人格不协调和不健康,可导致焦虑、混乱等心理障碍。
罗杰斯的自我论有两个主要概念:一为“自我观念”,另一为“自我实现”。自我观念包括:①个人对自己的了解和看法;②自我观念是主观的,个人对自己的看法未必与自己所具备的客观条件相符合;③个人以自我观念为依据衡量自己处事待人的经验;④自我观念可随个人经验的增多而改变。由自我观念可发展形成高级的“社会我”和“理想我”。前者是一个相信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自我观念;后者是一种自己希望做什么样的人的自我观念。“理想我”与“社会我”并不总是一致的,两者越接近,个人适应越是良好,生活也越幸福。两者相差很远甚至相互矛盾,个人就会适应不良,引起人的焦虑、苦恼。
自我实现就是充分地、完善地发挥个人自己的潜在能力,是“个人奋力实现与保护自己的自我结构”,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这种倾向是与生俱来的,以“性本善”为出发点和目标。具体地说,就是指个体希望能不断的生存、成长、发展与完善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体验到快乐、满足和幸福感。他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根据这一点,罗杰斯主张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当事人自己。另外,罗杰斯认为人类除了生而具有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外,还有两种习得性动机,一为“别人关心的需求”;另一为“自我关心的需求”。前者是指每一个人需要他人对自己的热情、尊重、喜爱和接纳的态度;后者指个人对自己的评价的需要。
总的来说,罗杰斯既重视自我与自我概念的一致性,又强调实现倾向的动力作用。
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心理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即关注个体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人生价值,关注人的潜能并为潜能的开发提供条件。在病理心理学领域,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和有价值的看法,包括真诚、同情和积极关注来访者,关心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本主义心理学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的。所以,人本主义学派主张不能仅仅依靠对一般人的调查统计、平均数字推出结论,而应重视个案的研究,由特殊到一般,由个体到法则,从而归纳出一般的结论。
马斯洛的理论至今仍然是研究者感兴趣的话题,但他的理论没有足够的能力评判及证伪。需要层次的框架在组织人类大部分已知事实上具有很大灵活性,并极有实用性,遗憾的是,马斯洛的语言常常使他理论中重要部分意义含糊不清和不连贯,而且理论的简约性方面也欠佳。
罗杰斯的理论引起了心理治疗领域的很多研究,他是仅有的用几个“假设就”的框架阐述自己理论的理论家之一,并能够经受证伪的考验。而且以人为中心理论可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心理学领域中。对心理治疗师来说,此理论解决来访者时间问题的作用也是明确的,并且简约、有较强的内在一致性和可操作性。
因此,对人本主义理论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方法学上,即人本主义理论所提供的心理治疗方法缺乏可操作性,理念多于技术。此外,人本主义理论对来访者的心理问题的判断和探究方法也缺乏客观性和准确性。对此马斯洛也有所意识,他解释说:“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学派,不是心理学的终极,而是过渡的心理学”,是为“更高层次的心理学”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