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攻击:“其实我是在求助”
疫情给人的身心都带来巨大的冲击,很多人情绪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这些无疑会滋生出攻击行为。关于攻击行为,往往会令绝大多数人感到不安。心理学中这样定义攻击:当遇到挫折后,受挫者会将攻击直接指向其他人。受挫者会燃起内心的愤怒、怨恨,进而表现出怒目而视、反唇相讥、破口大骂、讽刺挖苦、打击他人甚至是身体攻击。
疫情期间的攻击行为表现为脾气暴躁、易冲动,常常看别人的行为不顺眼,以语言攻击或是身体攻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攻击常常发生在亲人之间,起因可能为长辈或小孩不听劝告,坚持要出门或是不戴口罩,或者是家人的行为不合心意等。此外,攻击也常常发生在陌生人身上,常常以网络暴力的方式出现,比如以谩骂的方式回复网上信息等。
对于攻击者而言,其实他是在用潜在的语言、攻击行为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此刻的焦虑和痛苦。从某种程度上看,攻击行为是发出者的一种求助行为,不过这种行为有一定的自恋成分,只是他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但实际上攻击的方式很难让攻击者的目的得逞,因为他人在受到攻击的时候会本能地逃离。因此,不论你是攻击者还是被攻击者,都会被这种行为模式所困扰。
洛伦茨的习性学观点认为,攻击和争斗是一种本能,攻击的驱动力来自于有机体内部能量的不断积累,达到一定水平后就要通过适当的争斗予以释放,从而引发攻击行为。疫情期间,这种攻击行为之所以会加剧,通常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原因,这也是个体产生攻击行为的四个方面:
第一,当个体遭遇挫折或者无法调节的冲突时,为了缓解内心紧张、焦虑和不安等情绪,就会将注意力转向外部,以攻击的方式调节内在的冲突。例如,长期“宅”在家里处于担心害怕的状态,负面情绪无处释放,看到有网友不听劝告的新闻就会大骂。
第二,当内分泌失调导致出现莫名烦恼的时候,往往会有情绪不安的状态,并会无意地以攻击的形式释放出去。例如,女生在生理期或者是分娩后内分泌失调,情绪起伏较大,容易暴躁,稍有不称心就会对着身边的人发火甚至咆哮,加之疫情影响,女性的情绪更容易起伏不定。
第三,与人格特质有关,有暴力倾向或者是反社会人格的人,更容易产生攻击行为。当他们长期处于无聊或者空虚的状态时,为了寻求刺激就会产生攻击行为,甚至打架闹事。
第四,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攻击以更隐蔽的形式传播,最常见的就是网络暴力。在网络上,暴力的攻击行为并不少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犹如行走在高速公路上,常常处于一种“分秒必争”的紧张状态,如果突然闲了下来,就会有些不知所措,于是每天用大把的时间浏览网页,有时自己发表的一些言论不被某些人认同,就可能遭受网络暴力的攻击。
互联网时代,传播技术的成熟和网络平台的便捷使得大量私人信息迅速涌入公共领域。互联网的虚拟环境为大家提供了自由表达的空间,但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及非理性的信息泛滥容易引发公共危机。当公共危机发酵到一定程度,事实真相就容易被某些居心叵测的谣言所取代,导致事件本身被严重情绪化及对立化,谩骂和攻击就替代了理性思考。网络空间虚拟性、匿名性导致的网络主体去责任化及群体极化问题、传播过程中“沉默的螺旋”导致的强势“民意”问题、舆情传播中的“羊群效应”导致的盲目随从问题,共同触发了网络暴力。
希望通过对攻击的心理动因分析后,大家能够识别出自己的攻击行为,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减少对亲人的伤害。同时,应该科学合理地运用互联网平台,拒绝网络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