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心理战:掌握36种购买心理,直击客户内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07 潘多拉效应:无法抗拒的魔盒!

大家都听过一句话:好奇心会害死猫!那么,好奇心会如何影响客户呢?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典故“三顾茅庐”,常常被用来说明人才的宝贵,人才得之不易。

故事说的是,刘备听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为了定国安邦,刘备誓要请人称“卧龙先生”的诸葛亮出山。但是,刘备兄弟三人两次拜访都无功而返,关羽、张飞憋了一肚子气,却激发了刘备的好奇心。刘备心想:这个卧龙先生到底是谁,一定要见见其庐山真面目。刘备第三次去见诸葛亮时,诸葛亮终于答应出山,刘备喜极而泣,对他格外地珍惜和器重。

为什么诸葛亮要让刘备“三顾茅庐”呢?因为诸葛亮懂得制造神秘感,把架子摆足了,也就拔高了个人的品牌形象,这样更能激发刘备的好奇心,让刘备觉得人才难得。

相反,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却老是喜欢毛遂自荐,不懂得制造神秘感,主动投在孙权门下,孙权却一直没怎么重用他。

齐名的两个人,却有着不同的待遇,只能说,诸葛亮在洞察人性上技高一筹。他深知:越得不到的才越会被人珍惜,越神秘的,越能激发别人的兴趣。

因此,“三顾茅庐”给我们的另外一个启示是:学会制造神秘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这样反而会得到更多的重视。

那么好奇心背后有什么样的人性心理?

古希腊有个神话,说的是宙斯给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孩一个盒子,告诉她绝对不能打开这个盒子。潘多拉就想:为什么不能打开?还是“绝对”不能打开?里面该不会是稀世珍宝吧?潘多拉越想越好奇。憋了一段时间后,她终于忍不住把盒子打开了。谁知盒子里装的是人类的全部罪恶,打开后它们都跑到人间了。

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作“潘多拉效应”(Pandora Effect),又叫“禁果效应”。

人们会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或者不知道什么原因被禁止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求知欲,并渴望亲自揭开谜底。这也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

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写过一本《趣味心理学》,在书的前言中,他特意提示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然而大多数读者却做出了与作者的告诫相反的行动——首先翻阅第八章第五节。

你看,越是不让阅读,但人们越是想去阅读。为什么?

因为面对“被禁止”的事物,人们首先会产生好奇:这种事物为什么“被禁止”?它是否真的会对我们产生危害?如果这种好奇心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决定自己打开这个“魔盒”。

所以,很多文案人员也会故意在标题上写着:内部绝密,不能外传!这样反而引起了更多的传播。这背后就是“潘多拉效应”在起作用。

那么,如何运用“潘多拉效应”,激发客户的兴趣?


方式一:制造神秘感,激发好奇心。

人往往都喜欢追求神秘莫测的东西,越神秘越能激发欲望。

正如一个女孩子,当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时候,很多人都想知道,那琵琶背后藏着的是何种国色天香。同样,在营销中,适当保持神秘感,反而会刺激客户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这样更能提高客户关注度与转化率。

案例1:以色列航空公司广告——“大西洋将缩小20%”

以色列航空公司有次在报纸上打了个广告,广告标题说:从12月23日起,大西洋将缩小20%。初看这标题,读者都觉得莫名其妙,大西洋怎么会无缘无故缩小20%呢?

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这完全是不可能的事。看完整支广告后,读者才知道,原来广告叙述的是喷气式飞机的投入使用,将使美国至伦敦的飞行时间缩短20%。显然,这一广告文案换了一个角度来叙述,成功地制造了悬念,引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案例2:蚂蜂窝App与杜蕾斯发布“未知的小黄盒”

蚂蜂窝App与杜蕾斯共同发布了联名套装“未知的小黄盒”,这个未知的小黄盒,里面包含旅游攻略包、杜蕾斯避孕套,以及被视为最大看点的“神秘礼品”。

对于未知神秘礼物,在你拆开手中的小黄盒之前,你永远不可能知道里面会有什么。从目前公布的未知礼物来看,里面包括运动手表、旅行音响等高净值产品,还有一些旅行必备的奇趣小物。

根据官方公布的照片,神秘礼物甚至还有双人国际机票。如果买一盒避孕套还可以开启一场旅行,那肯定赚翻了。

正是因为这种神秘而未知的礼物,“小黄盒”一经推出,便刷爆了朋友圈。

可见,在营销中,我们可以刻意制造一些神秘感,比如在新产品发布时,把最重磅的功能隐藏起来,让客户主动去寻找,第一个找到的,给予最大奖励。同样,可以在活动中添加神秘嘉宾与神秘礼物,在促销中添加神秘大奖等,通过这些故作神秘的手段,激发客户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兴趣。


方式二:制造悬念,吊足胃口。

古时候的说书先生很聪明,他们通常说到精彩之处就戛然而止,拍一下惊堂木说:欲知详情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样,听众的胃口就被吊了起来,下一次肯定会早早地来到茶馆,等着说书先生开场。

制造悬念,能让客户产生一种“欲求不满”的饥渴感,反而会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去寻找答案。

案例3:金龙鱼广告——“一瓶油2万?谁干的!”

金龙鱼曾经在《深圳晚报》整版刊登了一则广告:“一瓶油2万?谁干的!”

瞬间,几乎所有人都开始思考这个问题:这到底是谁干的?《中国新闻周刊》、江南春等各路微博“大V”纷纷热议,表达关注。当天傍晚,微博话题#一瓶油2万# 阅读量已达到1600万次,引发了1.3万次讨论。

正在网友纷纷猜测是“谁干的”时候,金龙鱼很快跳出来承认:是“我干的”,并公布了其新品“双一万”稻米油。原来“一瓶油2万”是指谷维素和植物甾醇含量双双突破10000ppmppm浓度用溶质质量占全部溶液质量的百万分比来表示,也称百万分比浓度。——编者注的新品稻米油。

金龙鱼这则悬念营销实现了创意与品牌的紧密结合。“一瓶油2万”与“双一万”品质稻米油无缝衔接,在吊人胃口、吸引关注的同时,合理解释了“一瓶油2万”的隐含意义。此举不仅没有招致网友的反感,反倒有大部分网友表示“这油真心不贵”!

所以,在我们写文案或做宣传的过程中,不要一味直来直去地进行宣传,试着用提问、惊讶、质疑等吊胃口的方式,给客户设置一些疑点,制造一些悬念,然后再逐步“抖包袱”,解开悬念。这样能够一步步引导客户的注意力,引起客户的兴趣,加深客户的印象。


方式三:假意禁止,欲擒故纵。

越是禁止,越是引人关注。

比如一提到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你会首先想起哪本书?一定是《金瓶梅》,对不对?就是因为《金瓶梅》对情欲细节描述得非常到位,导致了它成为禁书。但《金瓶梅》被列为禁书之后,不但没有起到禁止的效果,反而还有了反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试想一下,老百姓知道了这是中国第一禁书,本来不想看,但现在反而有可能要亲自品鉴一下了,这本书到底为什么会被禁呢?越不想让他看,他就越想去看。

通常情况下,一个人的某种欲望被禁止得越强烈,他心里产生的抗拒就会越强。正如中国古代就有这样一句话:“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着了不如偷不着。”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要得到。

那么在营销中如何做到假意禁止呢?

不妨试试在一篇文案中,故意加上“绝密”或者“内部资料,严禁外传”等字眼,这样反而会激起人们的窥私欲,获得更广泛的传播。

案例4:京东广告——“你不必‘成功’”

2017年京东的一则广告刷爆了朋友圈,它的广告标题是“你不必‘成功’”。初看这个标题,很多人就纳闷了,在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的时代,怎么京东开始鼓励人们不用成功呢?赶紧点进去看看里面有什么猫腻。

当人们点进去看了之后,才发现原来这则广告是鼓励人们要勇敢做自己,不要为世俗的成功而改变自己,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京东在文案的标题上,故意使用与人们的预期不相符的词,从反面激起了人们的好奇心。

案例5:法国克隆堡啤酒广告——“美国人少喝点儿我们的酒!”

法国的克隆堡啤酒在进入美国市场时,曾经做了一则这样的广告,在广告中,法国人民到码头,与运送克隆堡啤酒的轮船依依不舍地告别,法国人民一边哭一边说:“美国人呀,少喝点儿我们的酒啊!”

这个广告在美国播出后,立即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到底多好的酒,让法国人如此留恋?结果引发人们争相购买,“少喝点”反而变成了“多喝点”。

案例6:陌陌广告——“别和陌生人说话”

社交应用“陌陌”曾经推出一支广告,上面写着:“别和陌生人说话,别做新鲜事,继续过平常的生活。胆小一点,别好奇,就玩你会的,离冒险远远的,有些事想想就好,没必要改变。”

这反而刺激了更多人去了解陌陌,使用陌陌,加入陌生人社交当中。

案例7:太二酸菜鱼——“超过四人不接待”

有个餐饮品牌叫“太二酸菜鱼”,门口常常大排长。它的宣传语很有意思:“超过四人不接待,不拼桌,不加单,不外卖。”这个看起来很不合理的文案,反而让这个品牌深受一批年轻客户青睐,看起来是高调、清冷、蛮不讲理,但其实,它是希望能够给客户一个愉快、宽松、不紧不慢的用餐体验。

这也正好符合了很多年轻人的心理需求:你越是“傲骄”,我越是想要了解你、征服你。等到顾客真的走近这个品牌,发现它冷漠外表下是一颗炙热的为顾客着想的心,就产生了共鸣,品牌就会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可见,在营销中,通过各种假意禁止的手段,可以激发人们的逆反心理,反而让人有更多兴趣去了解产品的细节。

总之,要想运用潘多拉效应,吊起人们的胃口,激发客户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制造神秘感,激发客户的好奇心。我们可以在产品功能发布时加入神秘感,也可以在促销、活动中,加入神秘奖品与神秘环节。

二是制造悬念,吊足胃口。通过设置悬念再逐步解疑的方式,步步引导客户的注意力,让客户主动了解我们的产品。

三是假意禁止,欲擒故纵,激发客户的逆反心理。我们可以故意正话反说,制造“禁止”的假象,引起受众的逆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