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果胶的结构及性质
果胶物质存在于陆生植物的细胞间隙或中胶层中,通常与纤维素结合在一起,形成植物细胞结构和骨架的主要部分。果胶质是果胶及其伴随物(阿拉伯聚糖、半乳聚糖、淀粉和蛋白质等)的混合物。商品果胶是用酸从苹果渣与柑橘皮中提取制得的天然果胶(原果胶),它是可溶性果胶,由柠檬皮制得的果胶最易分离,质量最高。果胶的组成与性质随不同的来源有很大差别。
(一)果胶的化学结构及分类
果胶分子的主链是150~500个α-D-半乳糖醛酸基(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100000)通过1,4糖苷键连接而成,其中部分羧基被甲酯化,见图3-40。
图3-40 果胶的结构
果胶在主链中相隔一定距离含有α-L-吡喃鼠李糖基侧链,因此果胶的分子结构由均匀区与毛发区组成(图3-41)。均匀区是由α-D-半乳糖醛酸基组成,毛发区是由高度支链α-L-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组成。
图3-41 果胶分子结构示意图
植物体内的果胶物质一般有三种,即原果胶、果胶、果胶酸。在未成熟的果实细胞内含有大量的原果胶,随着果实成熟度的增加,原果胶水解成果胶,果蔬组织就变软而有弹性,当果实过熟时,果胶发生去酯化作用生成果胶酸。根据果胶分子羧基酯化度(DE)的不同,天然果胶一般分为两类:其中一类分子中超过一半的羧基是甲酯化(—COOCH3)的,称为高甲氧基果胶(HM),余下的羧基是以游离酸(—COOH)及盐(—COO—Na+)的形式存在;另一类分子中低于一半的羧基是甲酯化的,称为低甲氧基果胶(LM)。酯化度指酯化的半乳糖醛酸残基数占半乳糖醛酸残基总数的百分比,DE≥50%的为高甲氧基果胶(HM)。
(二)果胶在烹饪中的胶凝作用
HM果胶溶液必须在具有足够的糖和酸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胶凝,又称为糖-酸-果胶凝胶。当果胶溶液pH值足够低时,羧酸盐基团转化为羧酸基团,因此分子不带电荷,分子间斥力下降,水合程度降低,分子间缔合形成凝胶。糖的浓度越高,越有助于形成接合区,这是因为糖与果胶分子链竞争结合水,致使分子链的溶剂化程度大大下降,有利于分子链间相互作用,一般糖的浓度至少在55%,最好在65%。凝胶是由果胶分子形成的三维网状结构,同时水和溶质固定在网孔中。形成的凝胶具有一定的凝胶强度,有许多因素影响凝胶的形成与凝胶强度,最主要的因素是果胶分子的链长与连接区的化学性质。在相同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形成的凝胶越强,如果果胶分子链降解,则形成的凝胶强度就比较弱。因此,当果胶的DE>50%时,形成凝胶的条件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是糖)超过55%,pH2.0~3.5。
LM果胶必须在二价阳离子(如Ca2+)存在情况下形成凝胶,胶凝的机理是由不同分子链的均匀(均一的半乳糖醛酸)区间形成分子间接合区,胶凝能力随DE的减少而增加。正如其他高聚物一样,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形成的凝胶越弱。胶凝过程也和外部因素如温度、pH值、离子强度以及Ca2+的浓度有关。在一价盐NaCl存在条件下,果胶胶凝所需Ca2+量可以少一些。由于pH值与糖双重因素可以促进分子链间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在Ca2+浓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胶凝。因此,当DE≤50%时,通过加入Ca2+形成凝胶,可溶性固形物为10%~20%,pH值为2.5~6.5。
果胶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可发生水解,可使酯水解(去甲酯化)或糖苷键水解;在高温强酸条件下,糖醛酸残基发生脱羧作用。
果胶在水中的溶解度随聚合度的增加而减少,在一定程度上还随酯化度的增加而增加。果胶酸的溶解度较低。果胶溶液是高黏度溶液,其黏度与链长成正比,果胶在一定条件下具有胶凝能力。
果胶可以作为果酱与果冻的胶凝剂。不同酯化度的果胶有不同的用途。慢胶凝HM果胶与LM果胶可用于制造凝胶软糖。LM果胶可以在生产酸奶时作水果基质。HM果胶可应用于乳制品,因为它在pH3.5~4.2范围内能阻止加热时酪蛋白聚集,适合经巴氏杀菌或高温杀菌的酸奶、酸豆奶以及牛奶与果汁的混合物。HM与LM果胶能应用于蛋黄酱、番茄酱、浑浊型果汁、饮料以及冰激凌等,一般添加量<1%;但是凝胶软糖除外,它的添加量为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