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未来乡村景观的发展模式
(1)产业庄园式乡村
面对未来,快速的城镇化过程和土地制度的调整带来的是乡村生产方式的转变,乡村产业庄园将陆续出现,乡村土地被集中起来高效利用,农民重新成为农业庄园的主人或者被雇佣者。产业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是农业经济高效、快速的发展,生产、研发、旅游为一体的乡村庄园大量出现在中国的乡村,带来的是乡村景观由以往零散分布、小而秀气的田园景观,变成集中、完整、宏大的乡村景观。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工业革命完成较早,机械大生产很早就带来了产业庄园的发展。在美国,整片的大农场庄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景观。我国在未来10~20年也将逐步出现产业庄园式乡村。北方地区由于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平整而具备机械化耕作条件,已经出现了一批产业庄园式乡村,如高端度假主题的北京张裕爱斐堡酒庄(图2-2-14),现代农业公园主题的中牟国家农业公园、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特色产业庄园主题的北京蓝调庄园、洛阳中国薰衣草庄园、云南柏联普洱茶庄园等。
图2-2-14 北京张裕爱斐堡酒庄
产业庄园式乡村依托现代农业,打造复合式的农业产业与乡村田园休闲度假区,建立现代农业品牌,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等多种产品,成立专业团队管理旅游工作,服务于乡村旅游,形成独特、高品质的庄园体验,村民被集中安置并受雇于庄园,同时积极引入社区组织,激发村民的参与热情。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业受到工业和商业的冲击,逐渐萎靡,为了寻求农业转型,较早地开发了产业庄园与旅游度假区。随着城市交通网络的发展,一些大型企业逐渐转移到城郊的乡村地区,围绕这些企业的相关供应链也会转移到同一区域,形成产业园区,大量就业人口进入带来的是乡村居住社区的涌现。随着农村土地交易形式的改变,这些产业园不同于政府主导的集中产业园区,表现出来的是诞生独特的产业村庄,形成新型的乡村景观模式(图2-2-15)。
图2-2-15 蝴蝶与奶牛共存的飞牛农场
(2)乡村博物馆式乡村
以旅游开发为特征的乡村博物馆模式,通过新建或者利用邻近城市的乡村整体改造,以传承乡村农业文化或者民风民俗为目标,集中展示乡村非物质文化。此类模式突出艺术、人文等方面的特点,从最开始的展示叙事逐渐发展到互动体验的旅游模式。距离桂林市区19公里的漓水人家,是一个以桂北风情、古民居建筑艺术、民间传统工艺为主题的乡村博物馆(图2-2-16)。它将古村寨整体搬迁过来,砖瓦古木都从乡村回收再利用,修缮后恢复了桂林北部汉族乡村住宅的特征,真实生动地复现了一处桂北古村落民居。景区里将传统桂北民间生产工艺作坊、民间工艺进行参与性展示,增加了互动的活动,利用文创产品销售吸引旅游者。
图2-2-16 漓水人家还原桂北乡村风貌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约有4000年的历史,是世界唯一的地下古民居建筑,被誉为“地平线下的古村落”“人类穴居的活化石”“地下的北京四合院”(图2-2-17)。村落全部建于地下,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形成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独特乡村景观。陕州地坑院景区,在地坑院原有的基础上,将22座地坑院相互打通,引入民俗如捶草印花、陕州剪纸、锣鼓书、澄泥砚、木偶戏、皮影戏、糖画、红歌表演、陕州特色婚俗表演等,建造了乡村博物馆,将地坑院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地传承下去,保留了人类文明宝贵的历史遗产。未来会有更多有价值的乡村以乡村博物馆的方式保留下来,作为人类文明的见证。结合旅游的保护是目前发展的动力,而今后也必将会探索出更多的保护方式。
图2-2-17 陕州地坑院景区
(3)乡村区域公园模式
德国的区域公园模式是一种服务型的乡村景观模式,选择处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的乡村作为城乡之间的生态缓冲区和文化休闲地,可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度假场所,包括住宿和餐饮服务。于是在风景资源丰富、沿线交通方便的地区的乡村就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区域公园,并在20世纪90年代成为德国空间规划的重要形式。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出现区域自然公园,其初衷是为了保护生态,在乡村与城市交接的区域建设生态稳定的生态系统来服务城市生活,后期逐渐成为城乡一体化的产物,促进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提高了公民的保护意识(图2-2-18)。目前我国乡村景观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更多政策和发展模式有待摸索,乡村区域公园模式为此提供了一种借鉴模式。
图2-2-18 法国卡马格(Camargue)区域自然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