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说
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是经济增长的一系列固有特性满足经济发展特定要求的程度,它的提高是经济增长数量扩张到一定阶段的背景下,经济增长的条件、过程、结果同时得以改善的产物,主要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经济增长的条件来看,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一个国家长期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创造国民财富的基本条件和能力,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必然要求以高质量的国民经济素质为基础,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基本状况集中反映在人力资本积累、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政府协调能力等方面。二是从经济增长的过程来看,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经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结关系以及要素数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的经济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前提,产业结构、消费投资结构、金融结构以及国际收支结构的优化可以有效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三是从经济增长的结果来看,经济增长质量表现为经济增长成果的有效性与包容性,其中有效性是指各种投入转化为产出有效性的高低,而包容性则主要指经济增长是否以可持续的方式来使用资源、是否使绝大多数人都分享到增长的成果。改善经济增长效率、降低资源环境代价以及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均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的净收益,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不仅会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制约经济增长基础条件的改善,通过消费需求机制影响经济增长的过程,而且会通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机制对经济增长的结果产生影响。
2.3.1 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条件的影响:人力资本机制
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往往以高水平的人力资本为基础条件,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会通过影响人力资本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这种影响包含两种效应:一是总量效应。人力资本的整体规模会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问题在于,当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要素份额偏高而劳动要素份额过低时,不仅会对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产生负向激励,而且会制约以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低收入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能力,从而导致劳动者不愿也不能进行人力资本投资。De La Croix等(2004)论证了在资本市场不完善的情况下,低收入劳动者倾向于较少投资于教育,并且无法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二是结构效应。高技能劳动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是推动创新增长的基本要素,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高技术人力资本在企业的产品—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人力资本含量次高的劳动者也在技术进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劳动收入份额发生变动,有可能影响劳动者人力资本投资的决策从而带来增长质量的差异。如Acemoglu(2010)的研究发现,在资本偏向型技术条件下,高工资水平会鼓励技术进步。Marouani和Nilsson(2014)认为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可以在高技能劳动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增加高技能劳动需求而不降低高技能劳动的工资溢价。我国的技术选择呈现出“资本偏向型技术”的逆资源禀赋趋势,过低的劳动要素收入份额会有损于劳动者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决策,造成人力资本结构的偏差,从而不利于创新活动,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蔡昉、都阳、高文书,2004;陈宇峰、贵斌威、陈启清,2013;李静、楠玉、刘霞辉,2017)。上述分析显示出,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会通过人力资本的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2.3.2 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过程的影响:消费需求机制
经济增长的结构是从经济增长的过程上来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均衡的经济增长结构将有助于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优化结构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可以有效改变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对经济增长质量发挥正的贡献。(1)与之相反,如果经济结构失衡,则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就很难实现。除人力资本机制之外,劳动收入份额也会通过消费需求机制的两种效应而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一是宏观效应。增长理论与经验事实均表明,国民收入在劳动要素与资本要素之间的分配结构会影响消费需求,劳动收入份额过低时意味着资本收入份额较高,由于劳动收入用于消费的边际倾向远远高于资本收入,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会对消费需求产生抑制作用(Bhaduri和Marglin,1990;Bowles和Boyer,1995;Stockhammer,2008;方福前,2009;邹红、喻开志,2011)。Bhaduri和Marglin(1990)的研究显示,随着劳动收入份额上升,同等收入条件下的消费需求将随之提高。刘盾、施祖麟、袁伦渠(2014)的研究也发现,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资本收入,所以劳动收入份额提高会对消费产生扩张效应。二是微观效应。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份额过低将导致以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影响。根据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以及相关经验事实,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之间的边际消费倾向存在巨大差异,边际消费倾向较低的高收入阶层往往偏爱高档消费品,劳动收入份额过低会制约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低收入阶层的购买力,从而影响消费需求(吴江、周秀帅,2011;高帆、汪亚楠,2016)。上述研究表明,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会通过消费需求的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阻碍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2.3.3 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结果的影响:收入分配机制
经济增长终极价值判断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经济增长要实现人的福利最大化不仅涉及居民整体福利水平的改善,而且必须关注社会福利分配的包容性。只有当经济增长的成果能够被绝大多数人所分享时,才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经济学研究收入分配有两个层面,一是收入在生产要素之间的分配,二是收入在居民个人之间的分配。要素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劳动收入份额会通过收入分配机制的两种效应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一是单向效应。赵俊康(2006)的研究显示,我国大量资本要素收入所得并未用于生产性投资和社会保险,而是流入消费领域,从而助长了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Atkinson(2000)的研究认为,个人收入来源于财产收入和劳动收入,收入分布中处于较高位置个体的收入来源主要是财产收入,而收入分布中处于较低位置个体的收入来源主要是劳动收入。劳动收入份额过低将导致以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影响。郭庆旺、吕冰洋(2012)的研究表明,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如果居民收入中劳动要素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资本要素收入的不平等程度,那么劳动收入份额相对于资本要素收入份额的上升将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二是交互效应。一方面,当要素收入分配发生不利于劳动要素的变化时,劳动要素分配份额过低将导致以劳动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受到影响,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另一方面,当居民收入分配发生不利于低收入者的变化时,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过低将导致其人力资本积累受限,并进一步制约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上述分析表明,劳动收入份额降低会通过收入分配的单向效应和交互效应制约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上述逻辑推演可以用图2-1表示,劳动收入份额会通过人力资本机制、消费需求机制以及收入分配机制3个层次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影响,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可以通过鼓励人力资本投资、扩大消费需求、改善收入分配的作用机制有效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而这构成了本章经验检验的逻辑起点。
图2-1 劳动收入份额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机制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