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发展报告2018:聚焦新时代西部地区易地搬迁精准扶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1.2.1 扶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开展以农村扶贫开发为中心的减贫行动,1978—2017年农村贫困人口由77039万人降至3046万人,7.4亿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贫困发生率由97.5%降至3.1%(见图1-4)。到2020年,在中国现行标准下(按2011年不变价,农村居民人均每年纯收入2300元)农村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中国农村扶贫为世界扶贫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联合国《201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过70%(27)。2017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为3046万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农村贫困人口为300万人,中部地区为1112万人,西部地区为1634万人(28)

图1-4 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衡量的1978—2017年农村贫困状况

资料来源:1978—201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的减贫行动与人权进步》白皮书[EB/OL].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www.scio.gov.cn;2016—2017年数据来源于公开新闻报道。

农村扶贫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解决的是消除农村绝对收入贫困的问题,但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农村扶贫任务依然艰巨。第一,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标准(相当于每人每天支出1美元)相对较低,世界银行2015年10月已把国际贫困线标准从每人每天生活支出1.25美元上调至1.9美元,中国在2020年之后必然会瞄准更高的贫困线,这就决定了仍有大量农村人口需要扶贫。第二,在解决了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缓解农村的相对贫困问题。绝对贫困是指贫困人口的收入难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而相对贫困则是指贫困人口的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缓解农村相对贫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第三,贫困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它不仅涉及收入和消费,而且医疗卫生条件、受教育水平、就业机会等方面的约束也会导致贫困(29),因此在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之后,应进一步着手解决农村多维贫困的问题。第四,农村贫困人口的脆弱性程度很高,即使是那些收入水平高于贫困线的农村居民,他们在遭受外部冲击时也非常容易陷入贫困,因此,贫困脆弱性家庭的比例高于贫困家庭比重(30)。上述因素决定了农村扶贫任重道远。

农村贫困的症结在于现代农业发展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有农业经营户20743万户,其中规模农业经营户398万户(31),规模农业经营户所占比重仅为1.9%。以上数据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但受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影响,仍有过多劳动力滞留于农业部门,农业现代化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导致农民收入增长乏力。

由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长期供给不足,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处于较低水平,这不仅导致农村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水平较低,而且不利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结构转型。近年来,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国家着力打造一支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新型职业农民规模超过1500万人(32),但农民整体人力资本水平偏低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从表1-3中可以看出,2016年全国80.8%的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在35岁以上,55岁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占到三成多,东部地区55岁以上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接近四成。从农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来看,全国91.7%的农业从业人员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西部和东北地区接受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不超过7%。

表1-3 2016年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基本情况 单位:万人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整理。

从农民工的受教育水平来看(见表1-4),尽管2011—2017年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的农民工比重增加了1倍,但2017年仍有近90%的农民工未接受大专及以上教育,超过七成的农民工仅具备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017年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农民工仅占9.5%,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30.6%(33)。农业从业人员及农民工较低的人力资本水平,是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对农村扶贫也带来了很大挑战。

表1-4 农民工文化程度构成(%)

续表

注:2011年的“未上过学”是指“不识字或识字很少”,“高中”包括高中和中专。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整理。

现代农业发展乏力及农村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较低,导致中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及消费差距问题非常突出。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来看,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持续上升至2009年的3.33倍,尽管此后逐渐收敛至2015年的2.95倍,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处于高位。近年来,农业经营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在逐渐减弱,2013—2017年,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30.1%降至25.2%,农民工工资增速也呈现回落态势,转移净收入占比将受到“天花板”的限制,而财产净收入占比在短期内很难获得大幅提升,导致农民增收难度日益增大。现行标准下2017年年末全国农村有3046万贫困人口,2020年农村脱贫攻坚任务完成之后需要向更高贫困线看齐,因此,促进农民增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的任务仍非常艰巨。进一步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明显提升,但由于收入水平较低,农村居民在家用汽车、空调、热水器、排油烟机、计算机、照相机等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上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见表1-5),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消费结构上存在较大差距,2016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仅为城市居民的36.8%,农村扶贫工作任务艰巨。

表1-5 城乡居民平均每百户年末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

续表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