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虚拟企业的相关研究
1.国外对虚拟企业的研究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需求、技术范式、管理理念发生重大变革的背景与动因下,出现了虚拟企业这一新的经营模式,并迅速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依据对虚拟企业问题的分析角度和基本思想的不同,当前国外对虚拟企业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类。
(1)对虚拟企业组织形式的界定、研究。
对虚拟企业组织形式的界定、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主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991年,肯尼思·普瑞斯(Kenneth Press)等人认为虚拟企业是以产品创新为主题的、由市场机遇驱动的、集成适当资源所形成的一个“工程小组”。它是一个临时性的动态联盟,随着机遇的产生而产生,随着机遇的逝去而消亡。它可能因一个大公司的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合作而形成,也可能因不同国家的不同联合而形成。1993年,约翰·伯恩(John A. Byrne)对虚拟公司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认为虚拟公司是一种依靠信息技术基于特定目标的多个企业临时组成的公司联盟,各合作伙伴都贡献出自己最擅长的能力,并共同分享成本和技能,以把握快速变化的市场机遇。1994年,普瑞斯(Kenneth Press)等人出版了《敏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的专著,对虚拟企业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扩展了虚拟组织涵盖的范畴,并指出虚拟组织并非全新事物,而是使用了一个或多个现有的组织机制。这部著作标志着虚拟企业理论的形成,自此,虚拟企业方面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理论研究阶段。1996年,霍奇(Hodge B. J)等开始把虚拟企业与核心能力联系起来,认为虚拟企业以一核心组织为中心,执行关键的功能,其余功能则由暂时或签约的人员以及由核心组织与其他组织所组成的联盟来完成。1999年,威廉(William B.)等人认为虚拟组织为了适应环境变化,实行组织与功能相分离,主体企业只保留一两个关键功能在价值增加和核心能力上,其余功能全部虚拟化,因此,虚拟组织小于它的外壳。威廉等区分了“空”组织与“虚”组织,并详细探讨了虚拟组织结构驱动战略成功的条件。2000年,大卫·沃特斯(David Walters)识别和比较了传统组织和新兴的虚拟组织的特点,认为当前知识管理、技术管理和学习型组织等新的管理方法、理念的迅速发展,使得许多组织忽略了成功所需要的基本分析。沃特斯试图在过去的工业结构中找出虚拟组织的基础,认为需要保留一个管理的责任以保证跟踪一个精确的方法以识别和评估虚拟结构。2002年,欧马·哈里(Omar Khalil)等认为虚拟组织正在发展成为追求竞争优势和响应电子商务需要的新的组织范式,并把虚拟组织的管理称作元管理,元管理基本的活动包括分析和追踪需求、定位需求的满足和调节最佳的准则三个方面。文中指出IT的形式和管理虚拟组织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并提出了一个描述IT在元管理对应的三个职责水平中的能动作用的分析框架。
(2)对虚拟企业运行的最终结果的描述、界定。
1992年,威廉·戴维陶(William H. Davidow)等认为虚拟企业是指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的临时性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担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它既没有中央办公室,又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企业那样具有多层组织结构。1996年,阿波格特(Applegate L. M.)等认为虚拟公司只保留协调、控制以及资源管理的活动,而将所有或大部分的其他活动外包,并进一步认为虚拟公司将大部分的活动外包的结果是减少了销售渠道的中介和为了协调控制其关系网络所需的管理系统。2002年,亨利·哲斯布罗夫(Henry W. Chesbrough)等从建立产品标准角度审视了虚拟组织的优点,认为当产品标准尚未建立时,虚拟组织作为一个整合公司,能够努力解决联盟网络内的冲突,能够突破复杂的陷于僵局的产品标准或工业标准之战。虚拟组织由于能够选择采用一个特别的技术,往往能够领先建立一个新标准。一旦新的标准确立,虚拟组织便能够成功地进一步革新,当行业技术开始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又开始新的循环。
(3)对虚拟企业运行的网络技术的研究、探讨。
1995年,查勒斯·汉德(Charles Handy)撰文强调IT对虚拟空间、虚拟维度的决定作用。在虚拟组织中,组织机制也是虚拟的,上级对下级实行虚拟领导和管理,人们通过IT进行联络沟通,并需要建立新的信任机制。2001年,罗伯特·卫勒(Robert Weller)认为虚拟组织的概念与以Internet为基础的商业模式相共振,当网络公司成熟并且其团队模式成为主要的商业结构时,虚拟团队成员需要利用Internet交流观点并与遥远的团队建立关系。卫勒认为,虚拟企业的成功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技术、人才和文化问题。同年,赖内·麦克斯(M. Lynne Markus)等把虚拟组织定义为有着明确目标,通过互联网把顾客和供应商加以联结的企业组织,并特别强调外部资源,在外部资源模型中对目标、小组领导和争端的解决进行了探讨。
2.国内对虚拟企业的研究
在我国,对虚拟企业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863计划和自然科学基金相继将敏捷制造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列入了资助项目,为敏捷制造和虚拟企业在我国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在虚拟企业的主要研究方向如组织管理、合作伙伴选择、收益分配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关于虚拟企业的特征。张旭梅等(2003)认为虚拟企业具有虚拟化、敏捷化、网络化、合作化、组织界限模糊性、组织存在的临时性、人员素质的独特性、管理职能开放性、生产经营灵活性、成员企业的互信性等特征。叶飞(2003)、万伦来等(2001)则分别从自组织理论、生态学的角度阐述了虚拟企业的自组织特征和类生物特征。张焕(2012)提出虚拟企业是以协议和信任联系在一起的,其具有功能上的不完整性、地域上的分散性和组织结构的非永久性等特点。
关于虚拟企业的组织。叶丹(1998)、陈菊红等(2002)提出了以职能为中心的静态结构和以过程为中心的动态结构的二元结构模型,并以此作为企业组织结构设计的依据,是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组织模式。陈剑、冯蔚东(2002)利用IDEFO功能模型对虚拟企业的组织设计过程进行了建模研究,认为影响虚拟企业组织设计过程的关键要素主要包括机遇、核心能力、伙伴、企业重构、敏捷性度量、组织运行模式。李金勇等(2000)认为,在虚拟企业的内部包含经纪人、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产品服务五个分系统,并相应地界定了其职能。叶飞(2002)、孙东川(2002)提出了从机遇识别、合作伙伴选择、企业形成、企业运行,到企业重构或解散的生命周期过程来研究虚拟企业的组建。
关于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钱碧波等(1999)提出了基于初选、精选、后勤可行性评估的,由10个大项、32个子项、52个具体项目组成的伙伴选择的评价参考体系、评价办法和伙伴选择的数学模型。叶飞和孙东川(2001)将虚拟企业的合作伙伴分为潜在合作伙伴核心能力的识别和潜在合作伙伴过去绩效的综合评价两部分进行研究。林勇等(2000)从分析市场竞争环境、确定合作伙伴的选择目标、制定合作伙伴的评价标准、成立评价小组、合作伙伴参与、评价合作伙伴、实施供应链合作关系七个步骤研究供应链合作伙伴的选择。冯蔚东等(2000)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的思路。陈菊红等(2001)将虚拟企业的伙伴选择过程分为过滤阶段、筛选阶段、确定相容的合作伙伴的最佳组合阶段三个阶段来进行探讨。李华焰等(2000)把合作伙伴的选择分为四个阶段,即资源配置要求分析、外部评价分析、过程业绩分析及内部详细分析。
关于虚拟企业风险管理问题。冯蔚东、陈剑、赵纯均(2001)认为可利用动态合同和增加信任以规避风险,建立了一种风险传递算法;并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的风险核对表设计和发布框架,以实现虚拟企业中的风险监控。叶飞和孙东川(2004)提出的面向虚拟企业生命周期风险管理的概念框架遵循一般的风险管理理论,并将虚拟企业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分为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监控三个阶段。闫琨、黎涓(2004)分析了虚拟企业面临的风险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建立了评估其风险的模型,并引入风险因子的概念,提出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一个虚拟企业的系统风险进行综合评估。高长元等(2012)基于高新技术虚拟企业的资本界定以及投资收益的计算,提出表现风险程度和具体损益值的风险衡量模型。
关于虚拟企业成本管理问题。石春生、李锦胜等(2001)引用会计学中的作业成本法(ABC),进行了作业分析和作业重构,并建立了适合于虚拟企业自身的作业成本控制方法。郑毅、秦翠荣(2002)认为虚拟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关注成本驱动因素,运用价值链分析工具进行分析,提出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构成了虚拟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邱妘(2003)剖析了全面供应链的管理思想,从作业管理的角度建立作业成本控制系统。郑毅、邰晓红(2003)提出虚拟企业的成本是广义成本概念,其中涉及的成本包括网络信息成本、市场机遇的捕捉成本、核心能力的确定与培养成本、合作伙伴的选择与确定成本、协调成本、解散重构的调整成本、风险成本等。刘松、高长元(2006)分析了高技术虚拟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成本投入的多样性和无边界性,提出对各成员企业的成本按其消耗边界分类管理的思想,建立了高技术虚拟企业成本管理机制的基本框架。
关于虚拟企业收益分配问题。叶飞等(2000)认为虚拟企业建立之后,如何在其成员间合理分配利益,将是合作成功的关键。他们针对虚拟企业利益分配问题,提出了夏普利值法(Shapley法)、Nash谈判模型、简化的MCRS(Minimum cost - Remaining savings)、群体重心模型四种分配方法。冯蔚东、陈剑(2002)针对一个产品研发级的虚拟企业,综合考虑其伙伴投资及所承担的风险,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给出一种收益分配比例计算方法。陈菊红等(2002)应用博弈论建立了虚拟企业收益分配的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可直接用于虚拟企业的收益分配策略的制定。叶飞(2003)从协商的角度提出了三种利益分配方法: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方法;从合作伙伴满意度水平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满意度水平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协商模型;在传统的群体重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虚拟企业利益分配的群体加权重心模型。张后斌(2003)运用可拓学中转换桥的理论与方法,对虚拟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收益分配冲突,进行了协调研究,为管理者提供一种形式化的操作方法。卢纪华、潘德惠(2003)采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建立了基于技术开发项目的虚拟企业利益分配模型,把利益分配同工作努力水平、工作贡献系数、创新性成本、风险性成本等因子相挂钩,这样工作贡献愈大、创新性成本愈高、承担风险愈多,分享的利益愈多,使利益分配、风险共担更合理更符合实际,合作双方更容易达成共识。廖成林等(2005)构建了虚拟企业的一次收益分配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分析,得出了各成员一次收益分配系数及其部分影响因素以及在纳什均衡下各成员的努力水平,进而提出了以激励为目的的收益再分配策略与以约束为手段的惩罚策略相结合的二次收益分配机制,以使虚拟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雷宣云、叶飞、胡晓灵(2005)从博弈论角度论证了共享产出模式适合战略性合作伙伴,利用Nash协商模型建立了以保留收益为谈判基点的虚拟企业战略性合作伙伴利益分配模型,并提出了一种二次利益分配模型。
关于虚拟企业相关的会计、财务问题。万雪莉(2000)分析了虚拟企业对会计假设和原则的挑战。徐汉峰(2003)分析了虚拟企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认和核算制度的确立。谢良安(2003)对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角色定位、目标、财务关系、理财手段和方法、财务评价和考核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虚拟企业财务管理是与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实现财务信息资源系统化,其功能是确定财务战略和财务目标、处理财务关系、进行财务分析等。程宏伟(2003)分别从虚拟企业融资、财务治理、财务风险等方面对财务问题进行分析。邹航等(2004)指出固定的、程式化的财务结构无法适应虚拟企业的需求,应该对财务组织进行创新,提出应当建立财务委员会。朱小平等(2004)认为虚拟企业存在运营风险,应当从专用投资风险、信用管理、成本控制、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进行财务控制。彭岚(2004)认为基于产品的虚拟企业应实现风险现金流量管理,并建立以风险现金流量管理小组为核心的虚拟企业风险现金流量动态管理机制。蔡春、陈孝(2005)提出机构虚拟型企业采用收益法、功能虚拟型企业采用市盈率乘数法进行虚拟企业的价值评估0。邹艳(2007)总结了虚拟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并对虚拟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行探讨。张丽(2013)分析了虚拟企业的出现对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对象、筹资经营活动的影响。
1.2.2 财务制度安排的历史检视
近年来,国内外财务制度安排的相关研究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并从不同侧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西方,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独立的管理活动,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多年里,财务管理的内容不断得到拓展,并在企业管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方财务制度安排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①在原始股份经济时期,财务制度安排强调对资产的记录和保管;②随着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要求企业及时筹措大量资金,并在财务关系上处理好公司与投资者、债权人之间财务的权、责、利关系,为此,这一阶段财务制度安排的基本目标是筹集所需资金,正确权衡、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二者之间的利益;③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市场崩溃时期,投资者严重受损,此时企业财务制度安排要求公司财务报表能够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维护广大投资人、债权人以及政府的利益;④随着国际市场迅速扩大、金融市场的日益繁荣,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基本目标是在保持最佳资本结构的条件下,使权益人的投资报酬最大化;⑤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开始朝着综合性管理的方向发展,与此相应,财务制度形成了以财务决策为核心、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财务体系。可见,作为对财务管理活动加以规范、约束的财务制度,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发展轨迹在逻辑上具有“历史的一致性”。
在我国,就政府颁布的有关规定来看,财务制度整体可以分为零散财务制度阶段(1949—1992年)和系统财务制度阶段(1993年以来)。零散财务制度阶段是制度的主体内容仍在资金、成本、利润范围之内,并散见于各项规定中,没有完整、系统地涵盖上述内容的财务制度。系统财务制度阶段是财政部发布了《企业财务通则》和《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等行业的财务制度,全面、系统地规范了有关资金(筹资、投资)、成本、利润的财务行为,并第一次冠以“财务制度”字样。财政部2006年对《企业财务通则》进行了修订,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信息管理、财务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此外,我国学者一向强调制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对财务制度理论展开了讨论。研究早期主要是围绕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探讨,后来的研究则深受新制度经济学的影响。1980年,柳标在《改革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问题》中提出,研究企业财务管理体制,首先要弄清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一种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并提出企业财务管理体制是利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制度。1989年,郭复初教授在《论初级阶段财务管理体制的性质与特征》一文中提出,财务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财权关系、财责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财务管理体制是处理财务关系的基本制度,也就是确定财务管理中各有关方面之间关于财权分割、财责划分与利益分配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模式的制度。其后,郭教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财务管理体制》一书中,分别就工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农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交通运输业财务管理体制、商业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联合企业财务管理体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了详尽的探讨。1997年,杨淑娥教授在《试论财务体制演进的动因与规律》一文中分析了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属性:财务管理体制是调节特定的经济利益关系的,是特定时期生产关系的综合反映,因而它必须和特定时期的生产力发展相联系;财务体制属于财务管理工作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它对其“经济基础”——企业理财活动起着推动、促进和导向作用;财务体制构建是企业管理当局与其授权人(投资主体)的共同行为,是一种主观意识作用的结果。1995年,汤业国提出构建“国家法律体系—投资者财务监控制度—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构成的财务管理体制。1998年,冯建教授在《财务专论》(郭复初教授领著)中提出,按照制定主体的不同将财务制度分为广义财务制度和狭义财务制度。其中,广义的财务制度是由国家权力机构、有关政府部门以及企业内部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同各方面经济关系的法律、法规、准则、办法以及企业内部财务规范的总称,包括宏观财务制度(如《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等)与微观财务制度(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狭义的财务制度又称为企业财务制度,是由企业管理层制定的用来规范企业内部财务行为、处理企业内部财务关系的具体规范。同时,按照管理环节、管理职能、管理对象的不同,该文对财务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划分。1998年,冯建教授、伍中信教授等在《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与选择》一书中,针对筹资、投资、收入、成本、利润分配等具体环节,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可行的财务制度。1999年,冯静提出我国目前的财务制度是一个由财务管理体制、企业财务通则、行业财务制度、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1999年,宋献中教授在其博士论文《合约理论与财务行为分析》中强调,制度安排是制度的具体化,制度安排可以是正规的,也可能是非正规的;同时指出财务制度是一套规范和约束财务行为的程序,包括财务治理结构与财务法规、准则、办法等。2005年,李心合教授借鉴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与行为学的方法来研究财务制度,提出了网络型财务体系,并将财务制度分为财务本体性制度和财务关联性制度两大类。财务本体性制度,又可以分为微观财务制度和宏观财务制度两个层次。微观财务制度是公司自行组织制定的仅在内部适用的财务规章制度,而宏观财务制度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的适用于所有企业或部分企业的财务性制度。财务关联性制度按其表现形式来划分,可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非正式的制度,诸如道德规范、习俗、信任等,内生于公司财务行为之中,并构成对公司财务行为的规范约束。2005年,冯建教授在《企业财务制度论》一书中,从经济学原理出发,以企业生命周期为指导,对财务制度的制定、评价、调整做出了系统的探讨。
1.2.3 简要评价
从财务制度安排的历史过程来看,虽然西方财务制度的内容几经变迁,但是财务制度是融入财务活动之中,并主要围绕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安排设计的;财务制度是企业所有者或由所有者委托企业管理者制定、实施的,不具有法规性、强制性。在我国,财务制度是由国务院批准、财政部颁布实施,同时,将其视为财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学者对财务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基本对财务制度的含义和内容取得了肯定性共识和显著进展。在实践中,财务制度已经成为企业规范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行为准绳。而目前进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网络经济时代,生产的社会组织形式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一是企业之间纵向非一体化和横向非一体化有序地发展起来,即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更加深化;二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随着日益发展的外包、供应链协调、特许经营等方式的出现,更加复杂化;三是出现了以虚拟企业为代表的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实现了以快速响应客户需要为目的的跨地区企业之间灵捷生产式的合作。这些纷繁复杂现象中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市场的自组织代替了企业的组织;跨企业紧密协调的准一体化代替了企业实体意义上的一体化;纵横交错的企业网络代替了日益增大的单个企业。而现有财务制度的研究成果仅是针对传统企业模式的财务运作加以规范、引导,并未针对新型网络组织形式财务管理的特点。倘若网络组织一味套用现有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必然会降低财务制度应有的效力,甚至影响企业的整体运作,这就增加了研究新型网络组织形式财务制度的紧迫性。
在各种的网络组织形式中,虚拟企业是最能体现企业网络性质的一种类型,并将组织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发挥到了极致。虚拟企业由于具备传统企业无法比拟的优点,已经在管理实践中崭露头角并得到国内外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以往有关虚拟企业的研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①研究内容较广,涉及虚拟企业的各个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体来说,国外主要研究了虚拟企业的构成要素、运行、管理等方面。我国的研究则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第一层面侧重从企业组织、结构、运营的角度研究虚拟企业的实现;第二层面则侧重从技术的角度研究虚拟企业制造、企业集成和协同的实现方法和关键技术。这体现了研究虚拟企业的两个研究方向和两种思路。②研究方法侧重于数理模型构建加定性探讨,从而使得研究结论具有一定说服力。
由于虚拟企业是一种新的企业范式,其理论研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外关于虚拟企业特别是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还存在以下不足和有待完善之处。
(1)概念界定不统一。虚拟企业作为管理学的一个新概念,由于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分析角度不同,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内涵。有的学者强调虚拟企业的形式特征,有的学者侧重虚拟企业的技术特点。这些定义都反映了虚拟企业的部分特征,不能全面地反映出虚拟企业的实质,我们很难从这些定义中得到虚拟企业是什么的准确回答。正是由于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偏颇,我们很难把握虚拟企业的本质内涵,进而影响虚拟企业的进一步研究。
(2)研究的进程、广度、深度不平衡。虚拟企业理论的研究已经广泛地展开,但研究的进程、广度、深度及投入的力量存在很大的差异,研究空间较大。尽管国内外对虚拟企业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时间,但大量的研究仍集中在虚拟企业的优势、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虚拟企业的网络技术等方面;而对虚拟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虚拟企业协调委员会(ASC)的研究较为薄弱。
(3)研究欠缺系统性,学科面较为狭窄。目前,对虚拟企业的研究仍以概念性、描述性、框架性的定性研究居多,对虚拟企业实际运作中的问题的解决方法缺乏系统研究。此外,虚拟企业理论研究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是由国家主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研究者以机械制造工程、计算科学与通信工程等专业技术的研究人员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其他相关专业人员相对参与得较少,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多学科交叉性。
(4)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研究不足。从财务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来看,它是规范企业财务活动、协调各种财务关系的具体规则的集合,以提高企业财务资源的配置效率,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由目前掌握的文献可知,从财务制度的视角对虚拟企业进行的研究尚不深入,仅有若干相关问题零散地融入虚拟企业会计、财务等方面的初步研究之中,缺乏系统的研究。尽管出现不少虚拟企业合作伙伴的选择、风险管理、成本管理、收益分配等财务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但其内容都局限于对某一问题的分析,且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可操作性和指导性;同时,忽略了各财务问题之间的联系。
综上所述,虚拟企业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而且也是一个崭新的网络组织形式,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研究虚拟企业的根本目的应当是为了更好地完善虚拟企业的运行机制,促进虚拟企业组建与运行的有效性。针对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需要在进一步明确虚拟企业内涵的基础上,拓宽研究范围,从财务制度安排的角度系统地规范相关财务活动、理顺财务关系,以便提高虚拟企业的运行效果。鉴于此,本书认为从财务制度安排的角度对虚拟企业的运行机理进行考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