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研究意义
虚拟企业正成为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的组织运行模式。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一体化企业组织运行理念、模式、方法,并给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将有助于提高企业适应市场、把握市场机遇的能力以及获得长久的竞争力。因此,有关虚拟企业的研究已成为管理理论界的研究重点之一。本书则以制度建设层面的应用性研究为主,拟在对虚拟企业运行特点进行洞察分析的基础上,系统探讨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构建方略,并进行具体的制度设计,力求为虚拟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本书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有利于拓展财务制度理论。从财务制度的历史沿革来看,西方财务制度内容的不断拓展和我国财务制度的改革动议说明构建财务制度具有客观的必要性和科学性,而虚拟企业的出现给财务制度理论带来了挑战。本书在财务制度一般性描述的基础上,结合虚拟企业自身的特点,构造出虚拟企业财务制度安排的内容框架并进行全面的理论诠释和探究,这将对现有财务制度理论进行深化、扩充和丰富,因此,具有较强的理论拓展意义。
第二,有利于推动虚拟企业理论的深入研究。目前,虚拟企业理论的研究总体上处于前期研究阶段,主要对虚拟企业模式做了多方探索,提出了多种企业模式。本书从财权配置的视角重新审视虚拟企业的组织模式、分析虚拟企业的运行过程等,对于深化协调委员会等理论的研究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本书在继承现有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丰富了研究内容,这将进一步拓宽虚拟企业研究的思路,增强研究深度。
第三,有利于财务学研究走出纯技术主义的误区。迄今为止,财务学已经发展出一个富有活力的内在有机的方法体系,其中财务学的研究范式是承袭主流经济学的“理性选择范式”。由此,现有财务学形成了对财务经济性效率和经济性规则的过分关注,重视财务的操作性技术方法,如财务决策的技术方法、财务预算的技术方法、财务控制的技术方法和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等。企业财务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技术主义财务学割裂了企业财务行为与社会因素的内在联系,并使人类的一些基本价值准则遭到蹂躏。而制度是充分发挥理财者创造潜能和积极性的“启动器”,本书对财务制度的探讨有利于摆脱技术主义财务学的传统,将制度、文化、人等社会因素纳入财务学的分析框架,以此来开辟新的财务学研究路径,走出财务学的纯技术主义的误区。
第四,有利于指导虚拟企业运作。我国企业正处于转型阶段,一方面需要理论指导,另一方面需要模式参考。目前,我国企业主要存在两种转型方式:一种是国有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这种转型主要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转型;另一种是在新经济背景下,从传统企业模式向新型企业模式的转型,这种转型是企业规制的转型,即由纵向一体化组织向扁平化组织的转型。前一种转型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经进入尾期;后一种转型则被我国企业界高度重视,虚拟企业则是这种转型的最佳途径之一。但虚拟企业的组织不稳定性和管理的复杂性使得该组织模式还存有明显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本书的研究有利于指导企业认清企业虚拟化的发展趋势,增强企业虚拟化建设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指引虚拟企业运作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