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拉大,各种养老支持资源分配不公,农村老年人自我养老意识缺乏,农村年轻劳动力外流等现象的出现,导致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农村社会化养老方式尚未全面展开等原因,农村老年人的经济生活、精神生活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内部家庭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因素,都无形中增加了农村老年人养老话题的沉重感,其中涉及的因素之多、涉及的社会网络之广,抓住主要因素就显得非常关键。由于养老需求具有微观差异和宏观共性,因此,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办法,探讨新时代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及其社会支持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面对较为严峻的农村人口老龄化形势,尤其是在当前农村老年人的正式支持资源不充足、非正式支持也出现弱化趋势的情况下,研究农村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及其社会支持问题就更具有现实意义。从政府层面看,加强对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的认知,建设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有利于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老年人的福利,最终有利于平稳度过老龄化社会带来的社会危机,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从社会层面看,“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人伦道德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从一定程度上而言老年人生活需求满足的过程是尽孝道的过程。强化对老年人生活需求和社会支持的认知,有利于形成“养老敬老”“常回家看看”的社会风尚。同时,满足老年人需求,也有利于改善民生、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从个人层面看,对生活需求和社会支持的研究,可以最大限度地寻求养老资源,减轻子女的养老压力,促进代际关系的和谐,开创老年人的美好生活。研究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从微观角度来探讨老年人养老所需的各个方面以及得以满足的程度,关系到老年人能否有足够的收入来安享晚年。另外,由于养老需求具有共性,探讨如何解决目前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问题,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健康老龄化,也有利于保障现在和未来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从而有效应对未来老龄高峰时期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二)理论意义
本研究将老年人养老需求放在多元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中进行研究,通过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讨论,目的在于从零散的现象中挖掘本质,从众多小因子里提取出主要因素,然后抓住主要因素做文章,为健全农村老年人养老社会支持网络、提高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并为积极的老龄化社会找到实用而有效的应对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学术界关于老年人生活需求和社会支持方面的研究。本研究内容较为细致,涉及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和支持、日常照料需求和支持、健康保障需求和支持以及精神慰藉需求和支持四个方面。本研究对象较为具体,将研究对象界定为农村老年人这一特殊脆弱群体。本研究层次较为深入,本研究深入挖掘老年人生活需求和社会支持的多个角度,试图清晰还原农村老年人的多维度养老生活视角。总之,调查和研究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满足情况对于国家制定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障政策,探讨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又能满足老年人个性需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的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离不开默默为之奉献的农村老年人。进入新时代,他们年事已高,不少人疾病缠身,理应成为“多予”和“反哺”的优先对象,对他们的援助已是刻不容缓。养老保障是一个由个人、家庭、社区、单位、国家等主体共同承担的综合性的社会支持问题,因此,探讨老年人养老社会支持体系,首先应该整体把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分析和评估现有社会支持网络在满足老年人需求过程中的定位和出现的偏差,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社会扶持,尝试构建我国农村养老需求与养老供给相平衡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现代科技的应用延伸了传统养老方式的功能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变化了的传统养老提供了更多的社会支持。为此,本研究将探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现状和社会支持情况,从专业角度去解读当前农村老年人面临的问题,进而对研究结果进行思考和总结,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此,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的如下: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要,将“养老需求”操作化为经济供养、健康保障、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四个维度,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原始数据。
探索农村老年人各个需求维度的满足程度,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经济需求及经济供养支持状况;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需求及生活照料支持情况;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健康保障需求及健康保障支持情况;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和精神慰藉支持情况。
以农村老年人生活需求和社会支持指标作为可能的因素,对农村老年人总体的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根据需求情况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满足农村老年人养老需求的政策措施和可行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