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法与政治哲学(“经典与解释”第39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有关“十言”(Ten Utterances)即我们所知的“十诫”(Ten Commandments)的授予,摩西亲自提出了权威论述。上帝授予“十诫”四十多年后,摩西向以色列人忆起那伟大的日子发生在那山[3]的事情:

耶和华我们的神与我们在何烈山立约。这约不是与我们列祖立的,乃是与我们今日在这里存活之人立的。耶和华在山上,从火中,面对面与你们说话。那时我站在耶和华和你们中间,要将耶和华的话传给你们,因为你们惧怕那火,没有上山……(《申命记》5:2-5)

摩西于是向他们回忆了在那伟大之日上帝所言,详细提出了“十诫”,与《出埃及记》中的版本细节相似(但略有出入,见《出埃及记》20:1-14)。紧接着对“十诫”的重述,摩西进一步追忆往昔:

这些话是耶和华在山中,从火中、云中、幽暗中,大声晓谕你们全会众的,此外并没有添别的话。他就把这话写在两块石版上,交给我了。那时,火焰烧山,你们听见从黑暗中出来的声音,你们支派中所有的首领和长老都来就近我,说:“看哪,耶和华我们神将他的荣光和他的大能显给我们看,我们又听见他的声音从火中出来。今日我们得见神与人说话,人还存活。现在这大火将要烧灭我们,我们何必冒死呢?若再听见耶和华我们神的声音,就必死亡。凡属血气的,曾有何人听见永生神的声音从火中出来,像我们听见还能存活呢?求你近前去,听耶和华我们神所要说的一切话,将他对你说的话都传给我们,我们就听从遵行。”你们对我说的话,耶和华都听见了。耶和华对我说:“这百姓的话我听见了,他们所说的都是。惟愿他们存这样的心敬畏我,常遵守我的一切诫命,使他们和他们的子孙永远得福。你去对他们说:你们回帐篷去吧!至于你,可以站在我这里,我要将一切诫命、律例、典章传给你,你要教训他们,使他们在我赐他们为业的地上遵行。”(《申命记》5:22-31)

至少目前而言,对于山上所发生的事,我们无需关注《申命记》的记载与《出埃及记》的记载对比如何。圣经本身(不同于圣经传统)并未告知我们《出埃及记》中的记载出自谁手。但《申命记》在这里告诉我们,当摩西准备结束他的生涯时,亲口重述了四十多年前“十诫”的授予。两个版本的“十诫”措辞上有所区别(稍后我会就此阐述),或可将此视作反映了以色列人祖祖辈辈以来的经历。也可以认为这是因为记忆的疏漏,但经上说“十诫”本身是刻在石头上的。这表明,上帝(在此山口授之后)亲自刻在石上的“十诫”,其核心内容可能多少比口述版本更简短或更少润色。我们应该想到犹太教中口述传统的重要性。[4]

无论如何,《申命记》对这一伟大时刻的记载才是摩西本人明显想要留给他族人的。我们一直以来都相信摩西卓越的政治才能,甚至连思想无羁的马基雅维利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5]此种政治才能体现在:摩西意识到,授予“十诫”的环境对其最初如何被接纳、如何被牢记和执行都是至关重要的。

圣经学者认为,这一切都发生在公元前1290年到1225年,即3000多年前。其中有许多学者明确质疑摩西是托拉(Torah)的作者,他们将《出埃及记》和《申命记》的实际写作时间放在书中描述的事件至少五个世纪以后。[6]普遍认为,托拉中的大部分事迹发生在“西奈及其周边,所谓的‘西奈旷野’”。[7]因此,有人说:

《出埃及记》第十九章开头以迄结尾,整部《利未记》和《民数记》10:10之前,所发生的事情都将与这片地域联系起来:显圣、律法和祭祀规则、铸造金牛引发的大反叛,以及圣幕的计划和修建。西奈是托拉中大部分事迹发生之地。[8]

对所谓“西奈荒野”的描述证实了它的可畏:这使我联想起我本人对德尔斐(Delphi)的见闻。[9]

在我们转向“十诫”本身及如何开始阅读它之前,让我们再看一看出自布伯(Martin Buber)笔下的描述,其中记载了上帝将“十诫”授予以色列全体民众之后发生的事情:

《出埃及记》所记载的石版故事包含了一系列总能激起信众狂热情绪的雄伟场面。摩西被召至山顶,以领受上帝为教诲以色列子民而亲自刻写的石版(《出埃及记》24:12);摩西升入上帝的云中,并在那停留了四十个日夜(《出埃及记》24:18);摩西从上帝那里接受了神的手指所写的“法版”(《出埃及记》31:18);在下山的路上,摩西察觉到“放肆的”民众,在怒火中扔掉石版,石版碎于山脚(《出埃及记》32:19);在[上帝]的命令下,摩西凿下两块“如先前一样”的新石版,好让上帝再次刻下训诫,他再次带着石版上了山(《出埃及记》34:1,4);摩西拿着石版,从“从他身旁经过”的上帝之口接受了对上帝属性的启示(《出埃及记》34:5-7);摩西又一次站在山上四十个日夜,不吃不喝,在石版上写下“这约的话,就是十条诫”;写下这十条诫的,是摩西而不是[上帝],尽管[上帝]曾承诺由祂亲自来写,因此,从编订者的角度和意图来讲——他们认为这两段文字并不矛盾——摩西正如[上帝]的手指(《出埃及记》34:28);摩西带着两块新版下山,他的脸因与上帝接触而发光,而他自己对此并不知晓(《出埃及记》34:29)。[10]

此外,布伯补充了一条值得注意的评论,暗示了对类似问题的一种普遍的现代研究方法:“如果我们想要一系列事件在人世间保持可能,我们就必须放弃所有这样的宏大场面。”[11]此类评论提醒我们,在阅读圣经这样特殊的著作时,的确可能出现特殊的问题(以及特殊的解决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