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开启中的金融改革:结构重整与制度创新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金融“脱实向虚”的客观与制度原因

近年来,人们对金融业爱恨交加。地方政府很喜欢金融业,金融业对GDP贡献不小,还可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更多资金支持。金融从业者的薪酬列各大行业之首,金融专业也成为大学最热门专业。与此同时,社会对金融颇有微词:“企业为银行打工”、金融业“暴利”“脱实向虚”“自娱自乐”“乱象丛生”等等。中央政府则是为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焦虑不安,要防“黑天鹅”,更要防“灰犀牛”。金融“脱实向虚”趋势十分明显。不仅出现资金在金融体系内的空转,金融中介链的拉长还导致实业融资成本上升等趋势,而且大量产业资本转而介入金融领域。

金融“脱实向虚”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实体经济低迷,企业收益率下滑以及自然人信用体系的缺失。实体经济低迷与传统产业严重过剩、新兴产业发展面临瓶颈制约有关。金融领域出现“资产荒”。“资产荒”本质上是“好企业荒”。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有载体,这个载体首先是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然后是理性与诚信的家庭消费者或个体生产者。在中国,好企业或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的生成和发展较为困难。国有企业凭借行业准入限制和各种倾斜补贴政策过度扩张,抑制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而教育、健康、文化娱乐等轻资产行业和消费服务业则因监管、市场自律机制的不健全以及拥有成熟专业技能和敬业精神的劳动者严重供给不足而难有快速的发展。相比之下,由于个人信用体系和金融低成本服务模式的缺失,金融对家庭与个人的消费信贷以及对农民等个体生产者的金融支持则无法有效落地。比如,近年来快速兴起的“现金贷”其实质是“高利贷”,通过更高利率覆盖更高的坏账概率。具有“普惠性”标签的现金贷并不能消除其“害人”的可能性。因为它们的“大数据”分析无法区分贷款是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等发展性需要,还是用于支持借款人的“不良嗜好”如沉溺“网吧”或吸毒。

面对“金融不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指责,我们需要做具体分析。追求经营绩效的民营企业在未来发展前景不明朗时通常并无融资需求,而预算软约束、以短期政绩为追求目标的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并不具有财务的健全性,银行拒绝此类贷款要求正是其审慎经营的正常行为。这就告知我们,金融不是简单服务各类实体经济活动,而是要为健康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并可持续的服务,这是需要通过基础性制度建设和金融改革去创造条件的。

与实体经济相比较,房地产与金融领域显现超高的短期收益率,吸引了大量信贷与社会资本投入其中。其重要背景是全球金融危机后为保增长而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导致了非金融部门负债率大幅度上升,各类借款人利息负担已达GDP的17%—18%的规模。另外,房地产金融化,资产证券化,以及金融交易杠杆的使用和出于监管套利的金融产品与渠道创新等等,使更多新增贷款、产业资本介入到制造资产泡沫、追逐短期暴利的投机活动中去。这些短期暴利与击鼓传花的投机行为使爆发流动性危机以及整体金融危机的风险急剧上升。

简要总结金融“脱实向虚”原因如下:传统产业产能过剩,规模扩张已近极限;新兴产业发展尚处幼稚阶段,商业模式不成熟,行业自律与监管缺失更使经济转型迟缓而艰难;金融生态环境恶化,如国有经济部门软预算约束盛行,市场合约实施的有效性无法保证;股份制金融机构的内部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不对称,有强烈的短期盈利压力和投机冲动;金融监管部门追求“改革创新”政绩或监管不作为;政府财政功能的金融化与金融风险的财政兜底,更助长了融资双方的机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