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中国传统服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古人听了会发笑:天热穿唐朝服装,天冷穿明朝服装?

★图1-142 用纱罗面料制作的夏衣

关于古代服饰,有些人存在一些误解,总结起来就是:天热穿唐朝(还包括宋朝)服装,天冷穿明朝(还包括魏晋)服装。

很多人听了可能会觉得诧异,古代服饰怎么跟冷暖还有关系,这不是笑话吗?难道不是每一年都有春夏秋冬,莫非某个朝代会没有某个季节么?

但有些人的确是这样以为的,他们对一些朝代的服饰有着错误的固化印象,这才出现了那句“笑话”。

明朝服装不等于冬装

仿制明代服装的路线与其他朝代不同,它并非基于影视剧设计,而是独立推动起来的,所以也就不太采用比较流行的雪纺类面料,因此而显得有些厚重。加之明代服饰的仿制采用偏写实的风格,无论立领还是交领,包裹脖子的部分相比于其他朝代服饰的仿制都要更多一些。因此,有些人便陷入一种比较简单粗暴的迷思,那就是认为高领就代表冬装。其实,哪怕看起来包裹得严严实实的服装,也可以使用纱罗面料制作,在夏季穿着依旧清凉薄透。

★图1-143 明代仇英《四季仕女图》

对于明代服饰为何包裹得如此之严,有人提出了“小冰河期”的观点。不过小冰河期并不表示只有冬天。如果大家还能回忆起中学地理,就会知道平均温度变化一点点,就会带来极为严重的气候灾难。所以小冰河期的集中表现是多极端天气,不仅冬天会有冷于往常的天气,夏天也会有热于往常的天气。而且小冰河期的主要时间是在明末清初(有观点认为高峰期是在明亡后几十年的清初),而不是伴随着整个明朝。

事实上,认为明代服饰“裹得太多”完全是大惊小怪,因为古代服饰对现代人来说大多数都“裹得太多”,这是衣着习惯,并非明代独有。只是现在古装市场里,其他朝代的仿制服饰都有偏向影视剧风格的部分,更注重美观,又不真的穿它来保暖,设计上增加了许多现代感,因此偏向写实风格的仿明代服饰就显得有些“异类”了。

比如,考古时发掘出来的陶俑,她们身上穿的服装往往十分厚重。然而到了影视剧里,尽管衣服也会多层穿着,但是在领子这种现代人不太习惯的地方做了降低处理。而根据影视剧服装仿制的衣服,层次进一步削减,自然显得更加单薄。

唐朝服装不等于夏装

现代人比较习惯服装层次外露,穿了几层衣服(除了内衣裤),在外面通过领子或袖子的层次可以数出来。然而这样容易养成一个习惯,就是会把外面看不到层次的衣服忽略掉。

我们的影视剧在处理多层次的服饰时就是这样做的,往往人物把短袖套在长袖之外。但古人的真实穿法却是把半袖、短裙这样的短小衣物穿在长袖长袍之内,因此在外扩型上显得相对肥硕、膨胀。

唐代服饰被大家普遍认同于“夏装”,除了现代还原得并不准确的“齐胸襦裙”带给人这种错误的视觉印象之外,就是轻薄面料的功劳了。然而真相却是,唐代一些看似只穿了一件或者一套的服饰,里面的层数其实非常多。

还记得历史课本里的那个故事么,一个外来的客商问一个官员,为什么隔了三层衣服还能看到他胸口的痣,结果官员哈哈一笑,他穿的可是五层衣服呢。

由于穿法和衣料等原因,唐代服装就给人造成“这是夏装”的误解了。

古人保暖趣事:皮草与炫富

其实说起保暖,古代服饰中有不少趣事。

我们这里先讲个题外话。一般把一个人爱显摆叫作“出风头”,其中“出风”原本的写法是“出锋”,指的是皮草的毛露在外面。其实这不就很像今天说的“炫富”吗……

★图1-144 《皇都积胜图》里的皮草摊

★图1-145 《南都繁会图》里的皮草招牌

★图1-146 《万国来朝图》里穿端罩的君臣

不过,皮草衣服在古代的地位是有点尴尬的,它本身的功能是御寒,然而中原地区却并非皮草的主要出产地,南方地区就更不用说了。尽管“六冕(即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纟希冕、玄冕)”制度里最高者大裘冕便是有皮草色彩的,但它更多是作为一种古制而保留,并非实际穿着。更何况完整实施“六冕”制度的朝代屈指可数,它在实际应用中也就几乎没什么影响力了。

我们的古人,相较于直接使用皮草,更擅长的是耕种、织造这些技艺。

我曾在丝绸博物馆听讲座,在介绍到织机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不同的生产方式带给不同文明在服饰上的影响。我们可以建造两层楼高的巨大织机,是因为农耕文明的我们世代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而那些四处奔走的游牧民族则只能制造一些连木料都不直的简易织机。并不是他们比我们愚笨,而是他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使用的织机不可能和我们的一样。

所以,用皮草交换中原地区的其他物产,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以来的重要贸易。这就造成中原地区皮草的来源和数量都十分有限。物以稀为贵,皮草就成了炫富的重要标志。

明朝时期,隔三差五就颁布禁令,严禁身份低下而富有的人僭越穿着丝绸,然而关于皮草的禁令就很少。这是因为明朝的皮草贸易量远远低于需求量,单单皇帝大臣们就要用去许多,民间自然少之又少。

明朝的皮草之所以很少,与明朝政府的朝贡制度以及与蒙古的敌对关系有关。直到“隆庆议和”,封贡互市之后,皮草的贸易量才开始好转。但是及至明末,努尔哈赤统一满洲,与明朝交恶,再一次影响了皮草贸易。所以,明朝的皮草繁荣期集中在明代晚期这段时间内。

话说回来,虽然明朝很少用皮草做大件服饰,不过类似披肩、暖耳、风领、帽套、卧兔这样的小东西却是有的,只不过依然是价格不菲。由于过于珍贵,有人从入秋一直戴到春天,以作为一种炫耀。

到了清代,皮草太少这种烦恼就不复存在了,清朝人甚至还从俄国进口皮草,使皮草的品种更加丰富。再就是清代统治者本身对此也很青睐,所以清代人对于皮草服饰的爱好达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

不过清代的皮草服饰是反穿的,将有皮毛的那面穿在里面,外面还是用丝绸面料,所以外表看起来就像一件普通的服饰。

★图1-147 徽州容像,边缘部分即“出锋”

★图1-148 明黄色缎绣云龙貂镶海龙皮朝袍

★图1-149 黄色暗团龙江绸玄狐皮端罩

★图1-150 明黄色缎绣云龙貂镶海龙皮朝袍

★图1-151 大红色彩云金龙文锦朝袍

将皮草穿在外面,在清朝也曾流行过一阵子,但是这种穿法除了炫富,更代表了一种地位特权。比如最高级别的礼服“端罩”就是一种全部皮草向外的服饰,并且禁止相关场合里没有资格的人反穿皮草来鱼目混珠。

清代皇帝服饰里还常见用皮草来装饰的服饰,一般里面也会有皮草,只是露在外面的皮草会选择稍好一些的料子。毕竟皇帝是要面子的!其实一些衣服即便不特意用皮草在外面装饰一下,也会从内部外露出来,因为皮草有毛,这种就叫“出锋”,也就是前面说的“出风”。因此这样的衣服在制作时会在边缘的位置拼接好一点的皮草料,一般会多留几厘米,使“出锋”更完整、更好看。

但上述这些服饰都是建立在衣服本身是件皮草服饰的基础上,如果那件衣服本身不是皮草,却也加了皮草边,就只是为了显摆,那就叫“出锋头”,因为真的就只出了一个头。

穿皮草的风气一路南下,到了广东地区。本来冬天只要穿棉袄就可以了,穿皮草未免有些夸张,但当时的富人又想赶这个时髦,怎么办呢?于是就诞生了上面说的“出锋头”。穿皮草服饰应按照季节变化更换不同种类,而这些“出锋头”的人则会更换不同种类的缘边。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古人为了炫富也是很拼的呀。

披肩竟是一顶帽子

在古人的保暖世界里,有啥特别值得说道的呢?

有一种服饰是很有趣的,那就是“披肩”。它的炫富值很大,保暖值更大,因为它可是满满一脑袋皮草。

不对呀,披肩顾名思义难道不是应该披在肩膀上的么?

让我们看看古人的描述吧。明末《酌中志》里对披肩有比较详细的描写,提到它其实是一种皮毛制品,并且自上到下都很喜欢穿戴:“披肩,貂鼠制一圆圈,高六、七寸不等,大如帽。两旁各制貂皮二长方,毛向里,至耳即用钩带斜挂于官帽之后山子上……凡圣上临朝讲,亦尚披肩。至于外廷,如今所戴帽套,谓之曰‘云字披肩’。闻今上登极后,令左右渐次改戴云字披肩随待,然古制似已顿易也。”

★图1-152 《松江邦彦画像册》中唐文献像

由于披肩是皮草所制,价格不菲,在《大明会典》记载的贼赃估价里“貂鼠披肩一顶四十贯”,并且披肩是被列在一堆巾帽里,量词也是用“顶”,可见它真的是帽子一样的东西。

★图1-153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正月“寒夜探梅”

今人对四十贯的物价概念可能不太清楚,在那张清单里,四十贯等同于“羊一只”“虎豹皮每张”,可见用料一定很足,炫富也是不容易啊。

在《松江邦彦画像册》中有一处极好的示例:唐文献头上戴在乌纱帽外面的皮草应该就是披肩、暖耳类的头部保暖物品,并且他穿着一件皮草出锋的披风,所以这无疑是一身冬季装束。可以看到,人们冬天穿的款式和其他时候没什么不同,款式都是一样的,区别只在于材质。

其实,唐文献像的装束还曾被雍正“cosplay”过,然而他戴的既不像披肩,也不似暖耳,虽然烤着火说明是在冬天,但他戴的那个却露出了耳朵。体验过严寒的人都知道,你可以不戴帽子,但是一定要先护住耳朵啊。

暖耳和披肩都可以戴在冠帽外面作头部保暖之用,暖耳的记载还更为常见一些,只是从《酌中志》的记载来看,披肩的地位更高一些:“旧制,自印公公等至牌子暖殿,方敢戴(披肩)。其余常行近侍,只戴暖耳。其制用元色素纻作一圆箍,二寸高,两傍缀貂皮,长方如披肩。凡司礼监写字起,至提督止,亦只戴暖耳,不甚戴披肩也。凡二十四衙门内官、内使人等,则止许戴绒纻围脖,似风领而紧小焉。”而在《金瓶梅词话》中也有相关描述:“西门庆道:‘我知道。’一面吩咐备马,就戴着毡忠靖巾,貂鼠暖耳,绿绒补子衤旋褶,粉底皂靴,琴童、玳安跟随,径往狮子街来。”

★图1-154、图1-155 清代焦秉贞《仕女图》局部

披肩似乎在清代前期的仕女画里更为常见,它非常有可能是昭君套、卧兔的前身,或者互相影响。只是披肩在仕女画里很容易和发髻本身的色彩混淆,很多人注意不到。

焦秉贞的《仕女图》介于虚拟和现实之间,当你掌握一定的服饰史知识去看的话,会看到许多有意思的细节,能看出很多来自于画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痕迹。然而若是对服饰史一知半解甚至是一无所知,那么对其《仕女图》中那些虚实难测的形象,就会有“搞不清楚这些到底是什么”的感觉。

既然披肩本来是这样的服饰,后来怎么不一样了呢?这是因为汉语当中很多词在使用的时候很难成为专用名词,就如我们知道现在的“披肩”还可以形容发型,清代还有将“披肩”指代披领。所以后来披肩词义转化,用来形容一切披在肩膀上的宽松衣物(而且依然不固定)。而那些皮草“披肩”的形象早在清代中期以后就几乎难以看到了。

★图1-156 《围炉观书》,②为特写

★图1-157 《烘炉观雪》,②为特写

不过披肩这种头上没有顶、像帽子一样起到头部保暖作用的物件,在一些地方还是存在的,虽然与原始的披肩不太像,但结构形制是差不多的。

披肩虽然在服饰史里是一件很渺小的东西,但却很有实用价值。现在很多人无论是做仿古服饰还是传统服饰,往往只注重外在“一层皮”,这一弊端在冬装上暴露无遗——要么拿中国古代完全不存在的“暖手筒”凑数,要么让脑洞中的“斗篷”披马上阵。然而,真正值得沿用的实用物件却被遗忘在无知和傲慢里,就很令人唏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