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媒介技术的裂变式发展正深刻改变着新闻传播的实践与理论。大众传播时代的经典概念——媒介、受众、传播渠道、传播者、信息——其内涵与外延正在发生变迁。广义上讲,媒介早已不限于大众媒介,借助网络技术与全息投影等科技,媒介无处不在。受众不再是沉默的大多数,转而借助发达的传播渠道,瞬间成为传播行为的施动方。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不再是特定信息源的独享者,他们在与各类媒介的互动中完成信息的吐故纳新。
在此需要追问的是:新媒介环境下新闻的内涵与外延如何界定?新闻媒体的角色是消息告知,还是生活服务或是场景伴随?“职业新闻人”的说法是否已经过时?来自实践层面的变革与调整挑战着传统的新闻传播理论,传统式思维是否已不再适合纷繁的新闻传播实践?作为职业新闻人,其职业思维中哪些部分应该保留,哪些又应该扬弃?鉴于信息、传播者、传播媒介三者的关系,本研究选择了新闻信息、新闻人、新闻媒介三个关键词,力求以“小切口、深探索”的形式进行研究,希望从思维层面定位职业新闻人的价值与功能。
本研究采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将新闻传播学科与复杂性学科结合,尝试研究新闻传播中的本质性问题和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并提出职业新闻人科学思维方式的关键点——复杂性思维。复杂性思维有一套完整的概念框架和话语体系,可以从系统思维、非线性思维、动态思维、开放思维四个维度来解析。
目前,直接从复杂性思维探讨新媒介传播的著述并不多见,但是在论及如何认识新媒介环境、媒体从业者如何转型等问题时,往往涉及复杂性思维的具体运用。例如,大量文章谈及媒介环境认知时运用的系统思维,从微观、宏观、中观等多层次探讨传播系统的层次与功能结构。谈及传媒格局演化时,有的学者运用非线性思维,承认客观世界的未知与随机,或是以确定性和模糊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论述。论及媒体从业者角色转变时,有的著述以动态思维的方式看待传播状态的转变及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还有的文章运用开放思维的理念谈及传媒网络的自组织特性,认为内部动力促进媒介发展形成社会影响。
复杂性科学并非专属某一学科层次,其在物理、化学、生物、经济、生态、心理学等诸多领域被关注。作为横断面的科学,其在跨学科研究中有很强的方法论意义。复杂性思维是复杂性科学涉及的一个重要方面。新媒介环境日益明显的复杂性趋势,让认知主体和行为主体的复杂性思维变得更加重要。
“复杂性”一词易让人望文生义,与日常概念混淆。本研究先从学理层面,从科学发展角度认识、研究复杂性思维的相关问题,梳理复杂性思维的理论框架,进一步说明职业新闻人如何认识媒介环境及自身角色。再结合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精髓,研究职业新闻人如何转换思维方式,应对新媒介环境下的生存危机。最后,结合当前复杂性科学研究兴起的大背景,从复杂性思维的角度,运用学科交叉的方法,力求构建比较理想的新闻从业者思维方式。
本研究采用了不少心理学理论作支撑。这是因为:首先,研究受众接受行为离不开受众心理学。其次,传播技术并非直接作用于职业新闻人的职业思维,而是首先作用于日常生活和职业新闻人的认知,然后影响到职业思维。第三,职业新闻人深层次的心理机制直接影响到新闻的接收与再传播,职业新闻人对自我思维类型的觉知、运用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概念,职业新闻人的思维模式中潜藏着社会群体心理状态的映射。所以,对职业新闻人思维模式的概括及思维转型的论述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心理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