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我们的税收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奉献,是一种习惯
——记东坡国税局老协主席张致中

李玉兰


在美丽的岷江河畔,有一座古老而宁静的小城——眉山。在这座小城里,有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每逢天气晴好,他们就戴上小红帽,骑上自行车,穿梭在眉山的街头巷尾。或许每一个城市都不乏热爱骑行的老人,但这群老人有些特别:他们自行车上都插着一面小彩旗,印着“纳税光荣”一类的标语。他们就是眉山有名的“夕阳红税法宣传队”。这支“夕阳红税法宣传队”活跃在眉山街头多年,眉山电视台曾为他们制作专题节目,报道他们的事迹。

提起这支宣传队,就不得不提他们的队长,也是队伍的组建者,原东坡区城关税务所所长、东坡国税局老年人协会主席张致中。

在许多人看来,“老协”的活动,无非就是喝茶聊天打麻将罢了。但张致中认为,退休生活不应该仅止于此。他希望他和伙伴们的退休生活有更丰富的内容、更绚烂的色彩,他希望他的退休生活过得更有意义。所以在他的倡导下,“夕阳红税法宣传队”诞生了。

骑着自行车,穿梭在眉山的大街小巷,一面面小彩旗在阳光下绚烂着……到了那些纳税困难户门口,宣传队就停下来,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再帮他们出出主意……这带着目的和使命的骑行,让宣传队的老人们活力倍增,让他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我们既锻炼了身体,又宣传了国家税法,还帮助了纳税户!”是的,任何不平凡的人生,都不会只为自己独自绽放。

张致中,这位在税收一线上奋斗了23年的老人,说起“为国收税,为民聚财”这税收人的使命,依旧和年轻时一样豪情满怀。

“1979年,我调到眉山县多悦财政税务所。”快40年的往事了,于他,恍如昨日。多悦,多美好的一个地名,但最初在那里开展税收工作,却不像这个地名一般美好。这是眉山县最偏远的税务所——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们的纳税观念淡薄,工作开展起来十分困难。

但是,弱者屈从现实,强者改变生活。多悦的落后没有吓倒张致中,反倒激起了他的斗志。他在那里一待就是十几年,从税收专管员升为副所长,再升为所长。多悦,这个眉山最偏远的税务所,也一度成为当时眉山县,乃至眉山当时所属的乐山市聚焦的中心。

20世纪80年代,多悦的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和个体经济。农业税还好,农民会自己担着粮食到指定地点缴纳;个体税就不同了,要靠税收专管员挨家挨户上门收取。多悦最远的一个收税点,距离税务所三十多里路。那时,所里只有一辆自行车,供出远门的同志使用。大多数时候,税管员和所长都只能靠双腿四处奔走,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有时为了收一两块钱的税,就要走上一二十里路。“那时候,国家太穷了!老百姓也穷啊!就连补鞋摊,我们也是要收税的啊。”为了收税,他总是一趟趟地往自己负责的辖区跑,一遍遍地给纳税户们讲国家税收政策,磨穿了鞋底,磨破了嘴皮。不过,在张致中看来,这身体上的苦和累其实不算什么,他最心酸的是来自老百姓的误解甚至辱骂。俗话说“叫人拿钱,有如钝刀割肉”,老百姓对纳税本就心存天然的抗拒,而且80年代人们的纳税观念非常淡薄,不少人总是想方设法逃税,跟税管员玩捉迷藏。实在逃不了,就跟税管员吵嘴,甚至动手打架。有一次,一个税管员半夜接到群众举报,有人想逃生猪税。这税管员半梦半醒中赶紧从被窝钻出来,睡眼惺忪,迷迷糊糊地就上路设卡拦截。但他实在太困了,稍一打盹,就让生猪贩子冲卡而过。他被冲卡惊得清醒过来,马上蹬着自行车就追了上去。吃着人家车尾扬起的尘土,忍着车上不断传来的辱骂声,他一路紧追不舍,愣是骑了二三十里路,最后,对方见他不肯放弃,只好乖乖停下车来,缴纳了3块钱的生猪屠宰税。“一晚上没睡觉,来回奔波了五十多里路,就是为了给国家收那3块钱的屠宰税啊!”说起这些往事,张致中神情有些黯然,但他的目光却十分坚定。

由于工作突出,张致中被任命为多悦税务所副所长,后来又做了所长。走上领导岗位后,张致中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纳税户主动缴税?如何让他们见了税管员不再东躲西藏?我们解放军和老百姓为什么能关系融洽,鱼水深情;而税管员和纳税户的关系为什么那么坏,就好似猫和老鼠一般?

他是一个有着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退伍军人,部队的教育启发了他。于是他把部队的工作作风带进税收工作,带进多悦税务所,很快,多悦的税收工作面貌焕然一新。

首先,加强对税管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学习国家各类税收法律制度,加强税收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求税管员能跟纳税户讲清楚税收政策;另外,制定严明的纪律,要求税管员文明收税,礼貌待人,坚决做到“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其次,加强税法宣传,组织人手,在多悦辖区内能刷标语的地方全部刷上标语,不好刷的地方就采取悬挂或张贴的形式进行宣传。这些宣传很快让“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国家税收政策深入人心,老百姓对税收工作也越来越理解,越来越支持。再次,加强对纳税户的税收教育,每个季度召开一次纳税户大会。在会上给大家宣讲国家政策、税收的重要性,讲抗税的后果,表彰纳税先进;纳税户也可以把他们的困难、问题摆出来,税务所在力所能及的范围提供必要的帮助。对那些生意上遇到困难的纳税户,他们不是简单粗暴地宣传税收政策,而是帮他们分析原因,改善经营,提高收入,以增强他们纳税的能力。最后,丰富税务所的业余生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税管员们都不是多悦本地人,吃饭是个老大难,他就在税务所腾出地方,请个厨师,办起小食堂,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考虑到税管员远离家人,业余生活单调,他还组织篮球比赛、舞会、卡拉OK,把税务所的业余生活搞得有声有色。

他的这些工作,今天看来似乎很平常,但在当时,不说在全县,就连在全市、全省都是为天下先的做法!如果不是心中时刻装着国家、装着人民、装着同志,怎么可能把工作做得这么细致,做到大家的心坎上去?付出终有回报。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面积的税收宣传工作,实实在在的关爱税管员和纳税户的措施,慢慢地让多悦税务所的税收工作变得轻松了。税收任务年年超额完成自不必说,最令他意外的是,多悦的收税方式竟然无声地转变了——由税管员被动上门收税变成了纳税户主动上门缴税。猫和老鼠的关系,竟然变成了鱼和水的关系!——这令张致中感到意外,但也格外骄傲和自豪。

纳税户主动上门缴税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一些兄弟税务所开始上门取经。过去安静的多悦税务所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客人,后来县税务局还组织全县的税管员在多悦交流、学习,在小小的多悦税务所召开了全县青年政治思想座谈会,学习、推广他们的经验。1988年,多悦——这个眉山最偏远、最小的税务所,被评为“乐山市文明税务所”(眉山当时还是隶属于乐山市的一个县级单位)。

在眉山税务系统,张致中经历了1983年的财政、税务分家,经历了1994年的国税、地税分家;工作的地点也从多悦税务所到了城关税务所(今东坡国税局前身);工作岗位也由税管员变成了税务所所长。但不管工作环境、工作岗位如何变化,不管改革如何翻天覆地,不管税收方式是人工还是智能,他“为国收税,为民聚财”的信念始终如一。他心中时刻想着的,就是如何更好地为国收税,如何更好地为纳税户服务。有时为了破解税收难题,他茶不思饭不想,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只有完成了国家交付的任务,他才能安心地睡几天好觉。可一旦养足精神,他就又要满腔热血投入新的税收工作……

2002年,张致中从税收一线退了下来。但这位满怀豪情、热心又热情的退伍老兵,一退休立马被国税局的退休老同志们推选为“老协”主席。

“老协”的工作很繁琐,主席职位却是一个无待遇、无报酬的虚职,他时常还要倒贴交通费、电话费,但张致中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东坡区国税局“老协”现有六七十位会员。最大的,如今已是93岁高龄;最小的,今年刚刚退休。这些老人是和共和国同行的一代人,他们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长和发展,也为共和国的成长、发展奉献了青春和热血。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深深的烙印,那就是“有困难,找组织”。而在国税局“老协”的老人们心中,“有困难,找组织”就是“有困难,找张主席”。

“老协”有位老人病了,儿女在外地工作,老伴也体弱多病,情急之下把电话打到张主席那里。70多岁的张主席,不顾自己身上的病痛,二话不说,立即赶往老人家中,把老人送进医院。老人儿女在外地工作,经济也不宽裕,请不起看护,张主席又马上号召老协身强体健的同志组成临时看护队,轮流给老人做饭、送饭,到医院陪护,直到老人出院。老人的儿女从外地赶来,看到老人被照顾得那么周到、细致,对张主席感激万分,张主席却跟人家说“应该的,应该的”。

不知情的人,听了他的话或许便心安理得了。主席嘛,大约也是拿了单位的津贴、国家的俸禄吧。为老人们办点事,理所应当嘛。知情的人,人前人后,常常说他傻,笑他憨。且不说花掉的时间和精力,他每个月光交通费和电话费就得倒贴一两百元。这无名无利,还要自掏腰包的职位,他居然一干就是15年,这不是傻是什么?

这15年间,他也不是没有打过退堂鼓,他也很想把这个担子卸下来,“只是,大家都支持我,赞同我,我也还干得动,就继续干嘛!继续为大家服务,奉献余热!”

说这话的时候,这位75岁的老人,依然中气十足,有无奈,有欣慰,但更多的是自豪。75岁的张致中仍然在想着为大家“奉献余热”。是啊,他这一生,就是不断奉献的一生,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19岁参军,为祖国的国防建设奉献了青春。他在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东北大地,趴在寒冰上苦练射击;半夜集训,背着近百斤重的行军物品,一口气就要跑二三十里路——训练结束,冬天衣服里里外外结了冰,硬邦邦地挂在身上,冻得浑身发抖;夏天则浑身湿透,就像刚从水里爬出来,衣角都在滴答着汗水。退伍回到地方工作,又为国家税收奉献了家庭。多悦离他的家有一百多里路,交通也不方便,他一个月只能回去一次。老人生病他不能陪伴照料,孩子成长他无法教育引导,妻子的重担他不能分担。退休了,他还想着为社会奉献余热。提笼架鸟,喝茶聊天,打麻将,这些逍遥自在的退休生活不是他所向往的,他向往着为国家税收工作奉献余热,帮助那些比他年老或年轻的老人安度晚年……

75岁的张致中,在自己的人生岁月中舍弃了许多,失去了许多,但他的真诚、务实、无私、奉献,却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奉献,不断地奉献,或许已是他一生之中挥之不去的习惯;或许,这就是一个退伍老兵、一名国税干部应有的情怀吧;或许,这种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才是人生最大的收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