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十年前,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在《大众传播学通论》一书中立足于这样的分析视角:传播学之于中国社会而言,传媒研究和传媒教育已与传媒实践紧密结合并强力推动着传媒产业的现代化转型;之于社会个体的生存现实而言,使用媒体的便捷和逐渐习得的媒体免疫力,已将中国公民的媒介素养拉升到了一个虽然非均衡却又很具中国特色的“大同”水平。寻找、使用、评价传媒内容的自觉性,使身处不同语境的个体在传媒世界有限分享着国家的公共议程。
因此,大众传播学的专业教育任务应该以传统史论为纲,以发展传播学的新视角关注社会、媒介、人三者互动中最活跃的人类实践;在日益宏大的论域中,专业地探索不断创新的中国模式;同时,对西方经典传播学理论的科学性等进行实证或思辨的验证。
今天我们发现,新媒体的运作规律使我们需要对传统的传媒理论重新思考,重新定义。传播学中经典的概念也因为新媒体的到来需要推陈出新,所以我们准备对《大众传播学通论》一书进行整体修订。各章都会有新的审视与论述。
本书作为教育部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色专业教材,在编撰中努力遵循以下原则:(1)学科知识力求系统并能反映最新研究成果;(2)基础理论框架力求经典和有代表性;(3)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力求科学性;(4)编写体例与行文风格力求规范和易懂;(5)教学过程力求有效互动。除此之外,本书中的“扩展阅读”“课堂教学活动”“课后小调查”以及每章后的“思考题”等单元内容,也都是编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认为值得推广的特色教学环节。因为大众传播学课程所承担的教育任务,是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各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基础性的学科平台,让学生们能够正确理解相关理论,教材中的理论无不来源于传媒实践和人们对传媒与社会关系的认知。教材的作用最终是让学生能正确地入门并自觉培养自己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本书由李苓、李春霞、徐沛、王炎龙、段弘编著。其具体分工如下:李苓负责全书编撰框架、体例和文风的确定,并对所用资料的权威性和前沿性整体把关,独立撰写第一、二、四、九章;李春霞撰写第三、五章;徐沛撰写第八章;王炎龙撰写第六章;段弘撰写第七章。李苓负责全书统稿和初审工作。
对于四川大学出版社领导和编辑对本书的顺利出版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全体编撰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李苓
于成都河滨印象
2019年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