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集刊 第十三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元涂溍生《易疑拟题》(《易主意》)、《易义矜式》

涂溍生,字自昭,抚州宜黄人[1]。邃于《易》学,“时行省乡试额取士二十三人,溍生三举上春官不第”,[2]授濂溪书院山长,有《易》和《四书》经义(经疑)类著作行世[3]

涂溍生《易》经义(经疑)方面的著作约有三种,书名亦有参差。明初杨士奇少时抄录及当时庐陵传习者为《易主意》,杨氏记载:“《易主意》一册,元临川乡贡进士涂溍生著,专为科举设。近年独庐陵谢子方有之,以教学者,于是吾郡学《易》者皆资于此。余少尝录之,后失之。此本万安训导郭公承为余重录。”[4]其《文渊阁书目》卷二著录《易疑拟题》一部一册,未署作者[5];《(嘉靖)赣州府志》卷七著录涂溍生《易义矜式》,二书又见于《千顷堂书目》卷一著录(涂溍生《易义矜式》,不著卷数;又《周易疑拟题》三卷)。全祖望注意到涂溍生的上述三种《易》学著作,并亲自抄录《拟题》和《矜式》二书,论曰:“其《拟题》者,皆其问目,贯穿古人之说而质难之,极为博雅,非如近日科举之所谓‘拟题’也。其《易主意》当即所以答《拟题》之疑,《矜式》则应举程式文字也。予初见《永乐大典》中引其《拟题》,以为即此二字必无足观,已而阅之,知其为经学宿儒也。亟钞之,而附其《矜式》文字于后,惜尚未见其所谓《主意》者。”

海宁吴氏旧藏清抄本《周易经义》三卷,前题“进士临川涂溍生易庵拟”。吴骞(1733—1813)从吴翌凤借钞,[6]而翌凤“乙亥(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望日,得此于鬻古书者,尝质诸朱文游丈,亦未之见也”。他注意到杨士奇及《经义考》的相关记载,“不知即此书(指《易主意》)耶?抑别有其书也”?吴骞嘉庆丙辰(元年,1796)跋讲述了自己借钞的经过,其文有曰:“右《易义》三卷,往从宗人伊仲借钞,谛观所释经旨,大抵不离于所谓科举之学者近是。然储藏家都无其书,是亦可宝者。惟书中间有阙文,无从补录,为可惜尔。”[7]以下记述吴翌凤的生平事迹,文繁不录。

其后,阮元(1754—1849)进呈,收入《宛委别藏》,著录为《周易经疑》三卷,“此书题曰《经疑》,元以经疑取士,盖拟之而作也。此书或即《主义》(义当作意),或即《易义矜式》,不可得而考矣”[8]。民国二十四年(1935)上海商务印书馆《选印宛委别藏》据抄本影印。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再次影印。卷端顶格题周易经疑目录(空七格)至正己丑(九年,1349)三月印行。本文卷首题周易经疑卷之一,次行低十字署“进士临川涂溍生易庵拟”,三行正文起。卷末尾题周易经疑卷之一。凡三卷,每卷列问答条目若干,问皆平书,对均低一格。从内容上看,是书确是经疑拟题之作,当即全祖望所谓《易疑拟题》;从涂溍生《四书经疑主意》书题亦作《四书拟题经疑主意》来看,是书亦即《易主意》。盖作者或书坊臆题其书,无一定之名也。而全氏手抄之《矜式》未见存藏或著录,恐已不存于天壤间矣。

实际上,上述传抄本的底本一脉相承,并未亡佚。只是书题确系《周易经义》不作《周易经疑》。张金吾爱日精庐旧藏元刊本,[9]后附吴翌凤手跋,正是前揭吴翌凤旧藏,吴骞据以抄录者。此本后归铁琴铜剑楼插架,今藏国图,著录为元刻本,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黑口,左右双边(17.6㎝×12.2㎝)。卷一、二书题作周易经义,署“进士临川涂溍生易庵拟”,卷三书题作易义,署“临川涂溍生讲”。有“铁琴铜剑楼”“瞿秉沂印”“瞿启文印”等印记。今影印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

溍生另有《四书经疑主意》,原北平图书馆旧藏残本,存卷二六叶、卷三七叶(全)、卷四六叶、卷六两叶。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著录为明初刊黑口本。每半叶十三行,行二十三字,版心黑口,双鱼尾,左右双边(17.7㎝×11.7㎝)。卷三卷首书题“四书经疑主意卷之三”占两行,次行低十二字署“临川涂溍生拟”。每卷设为问答条目若干,问均低二字,冠以墨围“问”字;对提行平书,冠以墨围“答”字。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著录为元明间刻本,发现《宜黄县志》所著录之书题作《四书断疑》,倪灿、卢文弨《补辽金元艺文志》、钱大昕《元史艺文志》并同,未著卷数,盖均未见原书。此本书题作“四书经疑主意”,或作“四书拟题经疑主意”,专为科举而作[10]

[1] (明)杨士奇《东里续集》卷一七《易主意》署其作者“元临川乡贡进士涂溍生”,四库本。(清)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二七《题跋·题涂氏〈易疑拟题〉》分析曰:“而东里称为临川乡贡进士,盖宜黄之涂乃著姓,而临川则溍生所移居也”(《全祖望集汇校集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中册,第1268页)。

[2] 也就是说,涂溍生先后三次参加江西乡试(其中,后至元元年(1335)为第十名;至正元年(1340)为第十名,分别参见陈文第357页和364页),但礼部会试均不中。

[3] (明)董天锡《(嘉靖)赣州府志》卷七,嘉靖刻本,“中国基本古籍库”收录本。又见于(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一三,四库本。王重民先生《中国善本书提要》经部《四书》类《四书经疑主意》解题从《宜黄县志》中辑其传记资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43页。

[4] 《东里续集》卷一七《易主意》。《经义考》卷四六著录《易主意》一卷,佚(第四册,第279页)。

[5] 全祖望以为“溍生《易疑拟题》一册,见《菉竹堂书目》,而逸其名”(《鲒埼亭集外编·题涂氏〈易疑拟题〉》,第1268页)。遍查今本旧题明叶盛撰《菉竹堂书目》(冯惠民、李万健等编选《明代书目题跋丛刊》影印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未见《易疑拟题》一书,颇疑全氏记忆偶误,著录《易疑拟题》一册者当为(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卷二地字号第一厨书目《易》,《明代书目题跋丛刊》影印本,第18页)。现在一般认为,今本署叶盛撰《菉竹堂书目》系伪书。

[6] 吴翌凤(1742—1819),字伊仲,号枚庵,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7] 以上(清)吴骞撰、吴寿旸辑录《拜经楼藏书题跋记》卷一群经小学《周易经义》解题,北京:中华书局《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第十七)影印道光中蒋光煦刊《别下斋丛书》本,清代第十一册,2006年,第610页。

[8] (清)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卷四《周易经疑》三卷提要,《四部丛刊》影印道光原刊初印本《揅经室外集》。

[9] (清)张金吾《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经部《易》类元刊本《周易经义》三卷解题,北京:中华书局《清人书目题跋丛刊》影印本,1990年,第289-290页。

[10] 《中国善本书提要》经部《四书》类是书解题,第4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