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转型时代的文化选择——关于知识分子与文化价值建构的几次重大论争(下)
“道德理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为文化界、学术界谈论的热门话题,成为知识分子、尤其是人文知识分子关注的焦点。这个话题在90年代而不是80年代出场,本身就很值得玩味。9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型畸形发展的时期,其最主要的标志是与市场化、世俗化程度加深同时的意识形态的悬置(所谓“不争论”)、政治改革的停滞、消费主义与大众文化的盛行、政治参与热情的退潮与“过日子”哲学的兴起。经济活动、物质生活在社会结构与大众世界观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大众的消费热情空前高涨、商业文化和消费文化迅速繁荣。如果说,80年代中国社会的转型还处于思想舆论的层面,那么这个转型到90年代就进入了真正的务实阶段。
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中,“道德理想”的话题出场了。这个出场时间与出场语境所表征的,正是90年代社会转型的畸形发展在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心中所引发的道德焦虑,其矛头所向则是世俗化、市场化与商业化浪潮。在我看来,“道德理想”作为一个话题并没有成为80年代的热点,这恰恰是因为那时的知识分子心目中的道德与理想比较清楚,他们对“道德”与“理想”的内涵及道德理想应当如何建构并未心存疑虑,所以道德理想也就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当然,这里有一个更基本的前提,80年代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经历的历史及所处的现实环境是熟悉的,他们的政治选择、经济选择与文化价值取向都是明确的,要建构什么、要消解什么,大致上有一个共识;而90年代知识分子对自己所处的现实突然感到了空前的陌生,因为活跃在90年代中期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建国前后或者更晚些出生的,都经历了“文革”,几乎不曾有过对世俗社会的切身体验。他们中的一部分由陌生而惊讶,由惊讶而愤怒,由愤怒而高喊“道德理想主义”。同时,道德理想主义话题既是针对社会现实的,更重要的是针对知识分子自身的,是知识分子在新的社会环境中身份认同危机的表征,套用鲍曼的术语,即知识分子的启蒙者、立法者角色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