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急救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外伤急救四步法

人类四大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意外伤害。其中,前三位死因主要见于老年人,而意外伤害则更多地威胁着青少年的生命和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意外伤害已成为44岁以下人群的第一死因,占35岁以下青少年死因的50%以上。

我国意外伤害占儿童死因总数的26.1%,而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10%的速度递增。每年7月份以后,是儿童意外伤害的高发阶段,另外,儿童意外伤害70%发生于家庭。

各种意外伤害导致的死亡,更多地发生在事故现场。其中,即刻死亡(数秒至数分钟)占50%、早期死亡(2~3小时)占30%,而后期死亡(伤后数周内)仅占20%。北京急救中心的统计表明,受到意外伤害的伤者,有49.74%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已经死亡。因此,外伤急救的紧急程度不亚于对猝死(心肺复苏术)、窒息(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急救。

外伤的种类和危险

1 开放创伤有伤口和出血现象,细菌会从伤口处侵入人体,导致感染。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大。

外伤的种类有割伤、切伤、裂伤、刺伤、擦伤、挫伤、瘀伤等,表现为开放创伤和闭合创伤两大类。

2 闭合创伤表面没有伤口,感染机会较小,但体内有可能已经发生大量出血,失血量难以目测,还有可能已发生骨折和内脏爆裂,情况极其危险。

人体受到外伤的生理反应

成年人失血量如果少于总血量的10%,身体可以自然调节,一般无症状。当失血量超过15%时,伤者会出现脉搏加快或转弱,血压下降,口渴,皮肤湿冷、苍白等症状;当失血量超过40%时,伤者的呼吸会变得浅且快,随即不省人事,此时已情况危急。

从外伤出血到死亡,根据受伤的严重程度,人体的反应如下:

外伤急救的四大步骤

外伤急救预处理——清除衣物

在按照以上四个步骤进行急救之前,往往需要为伤者脱除衣物,这样才能准确地判断伤势,方便进行止血、包扎、固定。为伤者清除衣物时,注意要尽可能地避免移动伤者的身体,以防止造成二次伤害。

脱鞋 救护者一只手托起伤者的小腿或脚踝,另一只手将鞋子轻轻脱下。如果伤者穿着长靴,最好先用剪刀剪开靴筒,再将其脱下。

脱袜 从袜筒处慢慢往下,小心地脱去袜子,切勿从脚尖处拽下。如果伤者的袜子较紧,可一只手拉起袜筒,另一只手用剪刀将袜子从上至下剪开。

脱长裤 检查伤势时无需将裤子脱下,以免擦碰到伤口。拉起裤腰,即可查看腰部及大腿的伤势;拉起裤管,即可看到小腿的伤势。必要时可提起裤腰或裤管,用剪刀剪去遮挡伤口的部分。

脱上衣 将伤者扶起成坐位,将外套的领口退到肩部,然后弯曲未受伤的手臂,脱掉这边的衣袖,再将受伤手臂的衣袖脱下。如果伤情较重,伤者不宜坐立,应从未受伤的部位将衣物拉起,然后用剪刀小心剪开衣物。


1.止血

血液是维持生命活动最重要的物质之一,成人全身总血量约占自身体重的7%,当出血量达到全身总血量的20%时,人就会休克,出血量达到总血量的40%时,可迅速危及生命。

出血的危险程度与破损血管的口径、出血速度成正比。某些重要的脏器和大血管,如心脏、胸主动脉、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一旦破裂出血,往往来不及送医院抢救,可能会在数分钟内死亡。因此,对于外伤的现场急救,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及时止血。

出血的种类,一眼识别出血的部位,警惕内出血

动脉出血

.危险级别:高。

.颜色:鲜红。

.状态:血液从伤口呈搏动性喷射而出。

静脉出血

.危险级别:中或高。

.颜色:暗红。

.状态:血液从伤口持续向外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

.危险级别:低或无。

.颜色:鲜红。

.状态:血液从创面呈点状或片状渗出。

外出血

.处理方法:现场急救,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识别度:高。

.具体表现:可从体表见到流出的血液,极易识别。

内出血

.处理方法:及时送往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识别度:低。

.具体表现:体表见不到流出的血液,或从气道、消化道、尿道排出血液。完全看不到任何流血时,也有可能情况危急,如颅内血肿、肝脾破裂等。

皮下出血

.处理方法:轻者可自行处理,严重者及时就医。

.识别度:高。

.具体表现:一般见于外界暴力作用于身体,体表见不到血液,但可看到皮肤“青紫”,或可见到皮肤显著隆起,称为“血肿”。

四种常用的止血法

指压动脉止血法

该法是动脉出血的紧急止血法,其原理是用手指压住近心端血管上部,并用力压在骨骼上,从而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达到止血的目的,适用于头、面、颈、四肢动脉出血。

【操作方法】

1 面部出血:救护者一只手固定伤者头部,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压在下颌角前上方约1.5厘米处(咀嚼肌下缘与下颌骨交接处)的面动脉搏动点,向下颌骨方向垂直压迫,其余四指托住下颌部。

2 头顶部出血:救护者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压迫伤者耳屏(俗称“小耳朵”处)上方1~2厘米处的颞浅动脉搏动点。

3 枕后出血:救护者用一只手大拇指压迫伤者耳后乳突下稍外侧的枕动脉搏动点。

4 肩部、腋窝或上肢出血:救护者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在伤者锁骨上窝处向下垂直压迫锁骨下动脉搏动点,其余四指固定住伤者肩部。

5 前臂大出血:救护者一只手固定住伤者手腕处,另一只手向伤者肱骨方向垂直压迫腋下肱二头肌内侧肱动脉搏动点。

6 手部大出血:救护者双手拇指分别垂直压迫伤者腕横纹上方两侧的尺桡动脉搏动点。

7 手指出血:救护者用一手的拇指、食指压迫伤者指根两侧的指动脉搏动点。

8 下肢大出血:救护者用双手拇指或掌根重叠放在伤者腹股沟韧带中点稍下方,即大腿根部股动脉搏动处,用力垂直向腿内压迫。

9 小腿出血:救护者用拇指在伤者腘窝横纹中点动脉搏动点处垂直向腿内压迫。

10 足部出血:救护者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压迫伤者足背中间近足踝处(足背动脉),同时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垂直压迫伤者足跟内侧与脚踝之间处(胫后动脉)。

【注意事项】

①指压动脉止血法是一种临时的急救方法,因为动脉出血往往情况异常紧急,但该方法不宜长时间使用。因为动脉被压闭后,会导致供血中断,有可能出现肢体损伤甚至坏死的情况。

②压迫的力度以能止血为度,某些力气大的抢救者不要太过用力,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③控制住出血后,要立即根据具体情况换用其他的有效止血法,如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等。

填塞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多用于伤口较深或伴有动脉、静脉严重出血者,或用于不能采取指压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是指用无菌或洁净的布类、棉垫、纱布等,紧紧堵塞住伤口的方法。

【注意事项】

①填塞止血法多用于腹股沟、腋窝、鼻腔、宫腔出血,以及盲管伤、贯通伤组织缺损等。

②使用填塞止血法止血后,还要用绷带或者三角巾等进行加压包扎,松紧度以刚好达到止血的目的为宜。(具体操作方法参见“加压包扎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

加压包扎止血法适用于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出血紧急止血后也可使用该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在伤口覆盖无菌敷料后,再用厚纱布、棉垫置于无菌敷料上面,然后再用绷带、三角巾等适当增加压力包扎,直到停止出血。

【注意事项】

包扎完毕数分钟之后,要及时检查肢体情况,如果伤侧远端出现青紫、肿胀,说明包扎过紧,应重新调整松紧度,以免造成肢体坏死、神经损伤等不良后果。

止血带止血法

止血带止血法适用于四肢大动脉出血,指将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近心端的完好位置,从而阻止出血的方法,常用的有绞紧止血法、橡皮管止血法等。该法的注意事项较多,具体如下:

1 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肢结扎在上臂的上1/3处,下肢结扎在大腿靠近大腿根部的1/4部位。

2 止血带松紧要适度,以远程动脉搏动消失、停止出血为度。过紧可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过松则仅使静脉受阻,而动脉血流未被阻断,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可能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 结扎后,需要每隔40~50分钟松绑一次,以恢复远程肢体的供血(此时若继续出血,可使用指压动脉止血法)。松解时间为5~10分钟(根据出血情况而定),此后在比原结扎位置稍低的位置重新结扎止血带。结扎止血带的总时间不宜超过2~3小时。

4 止血带的材质为布或橡皮管,禁止把无弹性的绳子、铁丝、电线等当作止血带使用。

5 解除止血带,在补充血容量与采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之后方可进行。如组织易发生明显、广泛的坏死,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

绞紧止血法

【操作方法】

1 选择三角巾、围巾、领带、布条、衣服、床单、窗帘等,折叠成四横指宽的平整条带状,即可作为止血带使用。

2 以上肢为例,将止血带中点放在上臂的上1/3处,两端平整地向后环绕一周,在下面交叉,作为衬垫。

3 交叉后向前环绕第二周,在上方打一个活结。

4 将一根绞棒(笔、筷子等)插入活结的下面,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旋转绞棒。

5 将绞棒插入活结套内,接着将活结拉紧。

6 最后将止血带两端环绕到对侧打一个结。

7 用记号笔在止血带上标明结扎的时间,如9点20分,并立即将伤者送往就近的医院。

橡皮管止血法

【操作方法】

1 在准备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用毛巾或衣物等做衬垫,保护皮肤。

2 以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拿好止血带的一端,右手拉紧止血带围绕肢体缠绕一周,压住止血带的另一端。

3 再缠绕第二周,用左手食指、中指夹住止血带的末端。

4 向下拉出并固定即可。

5 用记号笔在止血带上标明结扎的时间,立即将伤者送往就近的医院。

【注意事项】

橡皮管(如听诊器的胶管)弹性好,易使血管闭塞,但不宜选择口径过细的橡皮管,否则容易造成局部组织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