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当妈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妈妈说的话,影响孩子一生

话每个人都会说,然而能把话说好却并非易事。吉普林说过:“言语是人类使用的最有效果的药方。”一句话,有多种说法,换一种说法,得到的就可能是另一种结果。

正确的说话方式,能减少和孩子之间交流沟通的障碍,如此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很多问题上和孩子达成共识;否则,父母和孩子之间肯定会产生代沟。

正确的说话方式,是实现和孩子无障碍沟通的第一步。比如,孩子不听妈妈的话,往往是因为妈妈的表达方式让孩子反感;妈妈自以为是的教诲,最终常常把孩子逼入绝境,或使孩子养成恶习。

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受伤的小熊。有一天,樵夫迷路了,借宿在小熊家里,小熊用丰盛的晚餐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对小熊说:“非常感谢你的盛情款待,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就是你身上那股臭味。”

小熊听完后,沉默了一会儿,对樵夫说:“为了补偿你,你随便用什么东西割我一下吧!”樵夫按要求做了。

几年后,樵夫再次遇到小熊,询问小熊身上的伤口是否痊愈。小熊回答道:“伤口愈合后,我就忘了。但是你那次说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语言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帮人斩去面前的荆棘,又能伤人于无形之中。日常生活中,妈妈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最长,她们深知,相互沟通是教育孩子的良好方式。但作为妈妈,你是否注意到,面对孩子脆弱的心灵,不恰当的语言会给孩子留下多少伤害和烙印呢。

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语言,就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无论你是提出要求、给出答案,还是和他谈条件,你的措辞都有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也可能令他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

说话是一门学问,和孩子说话更需要语言艺术。但是很多父母却不以为然。在他们眼里,孩子还小,和他们说话的时候不用有太多顾忌,不管什么话,想说就说;不管效果如何,自己痛快就可以了。久而久之,孩子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不论父母说的话是对是错,他们都会排斥。

而且,孩子在交谈的过程中其实是有明确的、要表达的意思的。

10岁的丽丽问妈妈:“在中国,有多少孩子被抛弃?”丽丽的妈妈是一名教师,她发现女儿在关注社会问题时非常开心。于是,她就这个问题发表了长长的演说,而且去查了数据。但是,丽丽仍然不满意,继续问着同样的问题:“在中国,有多少孩子被抛弃?美国呢?全世界呢?”

最后,丽丽的妈妈终于明白,女儿并不是真的关心社会问题,而是想确认一下自己会不会被抛弃。

于是,妈妈仔细思考了一会儿,对丽丽说:“妈妈知道你在担心自己会不会被抛弃,但是妈妈可以向你保证,妈妈是不会抛弃你的,如果你再为此感到烦恼,就一定要告诉妈妈,这样妈妈才可以帮你消除担心。”

与孩子交谈时,父母还要注意,多对孩子说富有感情色彩的评价性语言。这在孩子的生活中往往会成为其判断对错的原始依据。虽然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被外在的环境影响,但是这种影响绝不会触及孩子儿时的核心观点。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父母说话的态度、内容和品质,决定孩子一生的自我意识与思维定式——可能是乐观、自信、富有理想和气概,也可能是消极、自卑、得过且过、自暴自弃。

因此,作为妈妈,请你用正确的方式和孩子说话,这样孩子才能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