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效应:适当地夸赞一下对方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随机选出一批志愿者,让他们对慈善事业进行自愿捐款,然后根据是否有捐款以及捐款的多少将这批人中的一部分分为“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另一部分参与者则没有被下任何结论。过了一段时间,再让这些人去捐款,发现第一次捐款时被说成是“慈善的人”比那些没有被下过结论的人捐款要多,而那些第一次被说成是“不慈善的人”则捐得最少。
心理学家将人们的这种心理现象定义为“标签效应”,并认为当一个人被下了某种结论之后,就像是被贴上了某种标签。而一旦有了这样的标签,他自己就会做出相应的印象管理,从而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比如,你对小孩说:“你真是太聪明了,而且又这么刻苦,在学校一定是好学生。”听到这样的评价,小孩子反而会在学校里表现得格外用心,而且一心往大人评价的方向努力。相反,如果总是在小孩子面前说“你这个笨蛋,做什么都做不好,有什么用”,则可想而知,这样的小孩会如同大人所说的一样,真的会在学习方面表现得像个笨蛋。
其实,标签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标签可以激发潜力,而坏的标签则可以让一个人误入歧途。标签既可以用在认识的人身上,也可以用在陌生人之间。比如,你和某人初次见面,而且你们将来会有某种合作的关系,你希望对方是一个有决断力的人。此时,你不必与他促膝长谈,只需在短暂接触后,就可以夸他是“一个很有决断力的人”。放心,即便对方不是这样的人,他也会被你这句话约束,从而在接下来的行为中表现出“有决断力”的样子。
每个人都喜欢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在他人面前,在你善意地给对方贴上一个好的标签后,就会促使对方在行为上扮演一个高尚的角色。
周末,李林带着3岁的女儿乘坐公共汽车准备回家,但车上的座位已经被全部占满了。可能是下午在动物园里走的路太多了,女儿上车后一直嚷嚷着累,要找座位。正好,在她们旁边有一个小伙子在睡觉,而且占了两个人的位置。
看到这一幕,女儿指着那个小伙子,哭闹着要他让座。不过,小伙子装作没听见,继续睡觉。此时,李林弯着腰对女儿悄悄地说道:“这个哥哥太累了,他要是醒了,肯定会给你让座位的。”
就这样,还不到一分钟,那个小伙子就“醒了”,而且非常客气地让出了一个座位给她们。
很显然,这个小伙子刚开始的行为并不高尚,但是李林给他戴上了一顶高尚的帽子,他只是顺从地扮演了“高尚”罢了。我们常说人性本善,而且趋善也是人的一种本能心理,给人贴标签的方法,正是利用了人的这一心理。
基于大众心理的这一“标签效应”,我们有时候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对待他人的态度是否合理。比如,作为领导,你无意识地给下属贴上了一个不好的标签,却还渴望他们会有一个好的表现,这不是很矛盾吗?
所以,为了让“标签效应”在沟通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好的效果,我们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标签要合情合理、积极正面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好的标签会催生善的行为,而不好的标签会催生坏的结果。所以,为了让对方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给对方贴标签时,最好多用一些正面的词汇来形容他们。
2.标签要有可行性
所谓的可行性就是说,你给对方戴的“高帽子”要符合他的身份、能力、条件等。如果你给对方贴的标签太“高大上”,根本不具备可行性,对方就会感到尴尬,甚至会觉得你是在故意戏弄他,进而对你产生怨恨的情绪。
3.标签要有挑战性
这个应该很容易理解,就是说给对方贴的标签要超出他们原有的水平,这样才能激发他们行动的欲望。如果标签太普通或者太困难,就会让他们觉得很无趣,没有吸引力。
4.标签要不易被察觉
如果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给他人贴标签其实就是在进行心理暗示或者激励。既然如此,就应该不露声色地进行。如果让他们发现了动机,那么标签的效力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彻底无效。
5.标签要持久
给对方贴标签,自然是要有一个持久的影响,那么你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就要格外注意。比如,你看到孩子在帮妈妈洗碗,便鼓励他说:“今天你真是太棒了!”不可否认,这也是一种标签,但对孩子而言,这只是对他刚才行为的一种赞美,因为你说的是“今天”。如果换种说法,改成“你真是太棒了”,这对他而言才是真正的标签,他会把你赞美的重点放在“你”上,而不是“今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