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上送赵仙舟[1]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2],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3],望君犹伫立。
[1]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古为黄河支流,源出林县东南,流经今淇县,注入卫河。
[2]祖帐:古人习俗,出门上路前先祭路神,叫祖祭,简称祖;祖帐,即为进行祖祭所设帐帷,这里表示饯席。
[3]缆:船的缆绳。
开元十五年(727),王维到淇上做小官,这首诗就作于此时。根据传世的资料,赵仙舟的身世已经不太清楚,但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和王维有比较深的感情,他们在淇上相聚的时间并不长,短暂的聚会转眼又要长久地分离,所以诗中弥漫着惆怅和感伤。
送别诗虽然离不开惜别的主题,但离情中各不相同的心境,则造就了千变万化的诗境。王维这首诗着重刻画的是离情中的孤独感。与朋友饯别固然是黯然神伤,然而最难忍受的,则是朋友远行后,自己一个人回到荒城之中的孤独与凄凉。诗中的“荒城”有丰富的含义,自己所居的淇上小城,本来就偏僻荒凉,而对于形单影只的诗人,其荒凉就更加孤清难耐。“天寒”一联,正是紧承这一孤独的旋律,而以工致的诗笔渲染描绘。秋日的远山,在高迥的长天下,山影是那样清晰明净,然而它带给诗人的不是风霜高洁的爽朗,而是寂寞无依的孤清;黄昏中急速奔流的长河,把乘舟而别的友人迅速地带向远方,自己虽伤心眷恋,却一丝也不能挽留。诗句勾画的长河、远山,其线条的疏朗,令人想起诗人《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名句,两者都有开阔的视野,但感情很不一样。这首诗中的长河远山,其景象越是开阔明净,越透露出诗人形单影只的孤独,由此与“荒城复愁入”的孤清恰相呼应。
王维所以在此侧重刻画离情中的孤独感,和他为官淇上的心情是有关的,此时他并没有走出贬官的阴影,仕途的前景也相当渺茫。与早年长安、洛阳的交游生活相比,淇上无疑要寂寞冷清得多。相知的朋友不能经常见面,短暂的聚会之后又要长久地分离,在这种情况下,离别无疑会更强烈地照见自己孤独的处境。就基本的艺术格局来讲,这首诗以山水写离情,正是继承了南朝谢朓融情灵于山水之中的表现传统,但其描写更阔大、更工致、也更富有情致。王维前期的山水诗,继承六朝而能有自己的突破,于此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