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的基本状况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极其落后,基础十分薄弱。从整个国民经济结构看,现代性的工业仅占10%左右,余下90%左右是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和个体手工业。新中国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在这样十分薄弱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
一、旧中国的经济结构概况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它可从不同层次进行分析。
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如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来考察,则主要通过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和构成来表现。
从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再生产的各个方面的组成和构造考察,则包括产业结构(如一、二、三次产业的构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构成等)、分配结构(如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及其内部的结构等)、交换结构(如价格结构、进出口结构等)、消费结构、技术结构、劳动力结构等。
中国虽然是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国家,但是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受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处于发展迟缓的状态中。这个社会有哪些特点呢?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作了精辟的分析: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农民不但生产自己需要的农产品,而且生产自己需要的大部分手工产品。地主和贵族对于从农民剥削来的地租,也主要地是自己享用,而不是用于交换。那时虽有交换的发展,但是在整个经济中不起决定的作用。
(2)封建统治阶级——地主、贵族和皇帝,拥有最大部分的土地,而农民则很少土地,或者完全没有土地。农民用自己的工具去耕种地主、贵族和皇室的土地,并将收获的四成、五成、六成、七成甚至八成以上,奉献给地主、贵族和皇室享用。这种农民,实际上是还农奴。
(3)不但地主、贵族和皇室依靠剥削农民的地租过活,而且地主阶级的国家又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去养活一大群国家官吏和主要地是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
(4)保护这种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国家。如果说,秦以前的一个时代是诸侯割据称雄的封建国家,那末,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就建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仍旧保留着封建割据的状态。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事,并依靠地主绅士作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
中国历代的农民,就在这种封建的经济剥削和封建的政治压迫之下,过着贫穷困苦的奴隶式的生活。
本书所说的旧中国,主要是指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是之前封建社会的延续,但又不同于之前的封建社会。自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中国以后,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弄清那时的社会性质和经济结构,有利于对那时生产力状况的研究。
那时的经济结构是怎样的呢?根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精神,大致可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那时的中国,大约已有了10%左右的现代性的工业经济,这是进步的,与古代不同。有了这一点,使中国有了新的阶级和新的政党——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为旧中国走向新中国创造了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但也有了资产阶级,构成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使这对矛盾延续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定时期。
第二,那时的中国,大约有90%左右个体而分散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这是落后的,与古代没有多大区别。这说明,那时有近90%的经济仍停留在古代。何谓古代?是说那时的农业经济大多是封建土地所有制,那时的个体经济,大多带有封建的色彩。这种经济,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对它们的改造,既要防止“左”的错误,也要防止右的错误。
第三,那时的中国,现代性的工业约占10%左右,比重虽然不高,但很集中,并且最大的和最主要的资本集中在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手里。没收这些资本归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就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谁忽视了这一点,就会犯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
第四,那时的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工业占了现代工业中的第二位,它是个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由于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或限制,具有一定的反抗性,但它又有剥削和压迫工人的一面,因而它具有两面性。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对它们的方针,是既要团结、又要斗争。团结它们共同反帝反封建;斗争他们剥削压迫工人的一面。
上述这些经济成分或结构告诉我们,旧中国的经济是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给新中国对生产力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
二、旧中国的生产力状况简析
什么是生产力?现在众说纷纭:有的说有物质生产力、精神生产力、文化生产力等;有的说物质生产力还可以细分,分为主导产业生产力、科学技术生产力、资本生产力和信用生产力等。本书所说的生产力,是指构成社会基本矛盾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中的生产力。生产力由几要素构成?也是个有争议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根据马克思主义者的论述,生产力由三个要素构成:即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劳动者使用的劳动工具,以及劳动者的加工对象即所作用的工具或原材料。本书所要论述分析的仍依据“三要素”说。
考察生产力发展水平,可从质与量两方面进行。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增加了产出量,这是生产力“量”的增加;从手工劳动到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这是生产力“质”的提升。但对旧中国生产力的考察,限于材料与人力,不可能作这样的细分,只能是粗线条的、抓住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一)反映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工业只占10%左右
在18世纪前后,反映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是机器大工业,而能生产各种机器的要素是钢。因而那时一个国家年产多少万吨钢,就标志着其拥有多少先进生产力。英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拥有先进生产力最早、最多的国家。英国早在1830年生铁产量已达69万吨,到1850年达到229万吨,是当时美国的四倍、法国的五倍半、德国的十倍以上。到了20世纪,这些国家的发展更为迅速,钢产量普遍在千万吨以上,有的甚至已达数千万吨。主要生产部门普遍地采用了机器生产,取代了原来的手工劳动,工场手工业生产方式被现代工业所取代。蒸汽机、电力的广泛使用,铁路的普遍建成,使这些资本主义国家掌握了最先进生产力,使它们的发展如虎添翼,成为世界霸主。
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的情况怎样呢?反映先进生产力的现代工业只有10%左右,大多企业仍依靠手工劳动。旧中国钢的年产量有多少呢?只有几十万吨。而且这10%的现代工业中,最大、最主要的资本又都集中在帝国主义者和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手里。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前旧中国留下来的家底。对此,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曾感慨地说:“我们现在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就是旧中国留下来的生产力现状。
(二)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和手工业占90%
在旧中国,反映先进生产力部分的比重很低,而停留于古代生产力方式的比重高达90%,这主要是农民和个体手工业者。手工业,实行的是师父带徒弟,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农业,除地主、富农以外,占90%以上的农户,土地大多是租来的,自耕地很少。劳动都是以一家一户为单位,靠家庭的劳力耕种土地。所用的农具,虽早在千年前有所改进,但主要靠人力(少数靠畜力)翻耕土地、收割庄稼,这种耕作方式从封建制社会留传到国民党统治时代,历时几千年。所以毛泽东说,新中国刚成立时的生产力水平与古代社会差不多。这种师父带徒弟,个人劳动、个人经营,生产社会化程度极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
中国古代的农业并不落后,很早就懂得按时节种植作物,按时令收割,在公元前700年,已发明了犁、耙,开始使用牛耕,不久又发明了水车、稻桶、风谷机等。如能顺应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业就不会这么落后。
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的兴起与发展,带动了农业耕具、组织、销售方式等的革新,如1797年美国发明了机械犁,1830年又发明了收割机、播种机、割草机、脱粒机,1890年英国发明了拖拉机,不久又发明了履带式拖拉机。而旧中国农业生产长期依靠人力和畜力。
(三)围绕人民生活的是“洋”的世界
旧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反映在人民的生活上,即是贫苦的生活。旧中国劳动人民生活的贫穷,是世界上少有的。在广大农村,农民住的是草房、吃的是糠菜半年粮;城市工人住的是“白鸽笼”“滚地龙”,“七十二家房客”是城市中的普遍现象。而劳动人民生活所需的物品,也大多是“洋”的世界:身上做衣的布料叫洋布,脚上穿的鞋叫洋鞋,穿的袜叫洋袜,室内灯点的油叫洋油,点火用的火柴叫洋火,修修补补用的铁钉叫洋钉。因为这些东西都来自国外(东洋和西洋)。可以说是“洋”主宰着人民生活的一切。“洋”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旧中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
旧中国人民一面受外国资本的剥削和欺凌,另一面深受国民党统治物价飞涨之苦。从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国民党通货发行量(换算成“法币”)增长了1.768亿倍,同期物价上涨了2.5亿倍,可见人民生活的艰苦程度。
新中国成立前,在工厂做过工的工人都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每到发工资的日子,工人们都无心工作,有的拿面粉袋、有的拿麻袋,争先恐后地去账房间排队领工资。谁先一小时领到工资,谁就等于加了几天工资。拿到工资后,工人们急忙往外跑,买米、买柴、买煤油……买不到这些商品,就买肥皂、草纸、毛巾、袜子……当这些东西也买不到了,就有什么买什么,反正必须把“钱”全部换成物。否则,过一天,就贬值一天。一星期闲下来,钱就没有了。那时流传着一句话:“时间不留人,法币贬值更吓人。跑过马路二三条,物价已经跳三跳。”这就是新中国成立前劳动人民生活的写照。
三、新中国生产力发展艰难起步
旧中国落后的生产力无疑给新中国的发展带来诸多困难,直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科技队伍极弱
衡量现实生产力先进程度如何,既要看物,又要看人,两者皆不能偏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管理,而且还要有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队伍是提高生产力的中坚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战败的德国和日本很快从战后废墟中崛起,因为这两国在战前拥有一支较高技能和知识的劳动力队伍。因而一个国家科技队伍建设的情况如何对生产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旧中国留下来多少科技人员呢?据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的统计,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不超过500人。
偌大一个中国,号称四万万同胞,只有不到500人专门从事科研工作,其落后程度在世界屈指可数。因此,新中国成立后,要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先要从培养科技人员着手,但这无疑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深知科技人才的重要,新中国一成立,国家就抓科技队伍建设,培养人才。1949年11月,在旧中国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调集了一批优秀科学家加以充实。在北京、上海、南京、沈阳、长春等地先后恢复和新建了数十个研究院所。并鼓励和支持许多产业部门和不少省市建立一批研究机构。此外,在全国高校设专科,培养专门科技人才。到1955年全国科技研究机构已有840个,科技人员增加到40多万人。
到1981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中国的科技队伍已成为在国防、科研和各项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力量。全国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总数为571万(高等学校毕业的约占40%)。其中工程技术人员占36.3%,农业技术人员占5.8%,卫生科技人员占29.4%,教育人员占22.6%,科学研究人员占5.9%。全部科技人员中,相当于教授、副教授的高级人员有4万人。相当于讲师的中级人才接近50万人,其中女性占1/3。
不仅科技人员队伍壮大,而且在全国、在各部门分布合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都已建立了自己的科研机构。它们占全国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总数的80%以上。
(二)文化程度极低
旧中国生产力水平低,还源于国民的文化水平低下。要提高生产力水平,就必须从提高全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抓起,这就需花更多的精力和更长的时间。
旧中国的国民文化素质情况怎样呢?1946年小学校仅有学生2368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0%左右;中等学校仅有学生187.8万人。1947年全国高等学校仅有学生15.8万人。各级各类学校的学生总数仅占总人口的5.6%,全国人口中80%以上是文盲。
旧中国国民文化程度之低,还可从全国干部队伍的文化素质中看出。1954年对全国干部做了一个统计调查,当时全国有干部481万人,其中大专以上程度的为33万人,占6%;高中程度的为65万人,占13.5%;初中水平的为136万人,占28.2%;高小的为133万人,占27.6%;初小的85万人,占17.6%;文盲约26万人,占5.4%。干部队伍的文化程度尚且如此之低,全国国民的文化程度更不用说了。详见表1-1:
表1-1 1954年干部文化程度统计表
国民文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一是因为文化本身就是生产力,两个不同文化程度的人,去学习和掌握某一门技术,所需时间和发挥的作用是不一样的。文化程度高的就比低的学得快、发挥作用大。二是国家要发展生产力,需要抓科技、搞创新,而这需要有文化的人才。提高生产力需要从提高文化着手,这要花较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