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魏晋南北朝部分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魏晋南北朝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589年隋的统一,历经魏、蜀、吴三国、西晋短期统一、东晋与十六国、南朝宋、齐、梁、陈与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约四百年。长期处于分裂状态,各民族之间既斗争又融合,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动乱频繁,军阀混战,农业生产遭受破坏,“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动荡,人民飘零,“宁为太平狗,不作离乱人”,就是当时人们的无奈感叹。这一时期,是世家大族的门阀统治。曹丕称帝,实行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出仕以出身门第为依据。东汉末年儒家渐衰微,老子、庄子的道家思想兴起,佛教在东汉初年传入我国。这使人们的思想和学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审美领域,因人性的觉醒,导致新的审美观点的产生。所以说,魏晋南北朝是文学自觉时代。
建安诗歌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史上光辉夺目的一章。以曹操、曹丕、曹植(三曹),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瑒等“建安七子”为代表,他们描写社会动乱的现实,抒发建功立业的情怀,形成了“慷慨任气”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久已沉寂的四言诗在曹操手里出现中兴景象。曹丕的《燕歌行》开创了七言的新体制。富于创新精神的建安诗人在艺术表现上由质朴转向华美,这种现象在曹植诗中尤为明显。
正始时期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阮籍的八十二首《咏怀诗》,以隐晦曲折的手法,集中抒写其嗟生忧时的思想感情。
西晋太康中,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二潘(潘岳、潘尼)为代表,其中陆机在当时最富盛名,但他的诗内容不甚充实,重在雕章琢句。左思则独树一帜,他的《咏史》八首借歌咏古代史事,抒写当时寒门失意之士的怨愤,情调高亢,笔力矫健,被钟嵘称为“左思风力”。
太康之后,永嘉之际的著名诗人有刘琨和郭璞。
东晋末年,出现了杰出诗人陶渊明。他的诗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两类,后人称之为“田园诗人”,突出风格是平淡自然。
晋宋之际,诗风最重要的变化是山水诗的兴起和玄言诗的告退。在东晋末谢混、殷仲文的诗里,对山水的描写逐渐增多,但成就不大。谢灵运是我国诗史上第一个精细刻画山水景物的诗人。与谢灵运同时代的鲍照则继承和发扬汉乐府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抒写怀才不遇的内心愤懑,批判门阀制度的不合理,具有深广的内容。
齐永明年间,著名诗人沈约、谢朓等,根据四声和双声叠韵来研究诗句中的声、韵、调的配合,自觉地运用声律来写诗,形成了所谓的“永明体”新体诗,反映出诗歌从比较自由到讲究格律的趋势。
梁陈时代诗风每况愈下。梁简文帝提倡新体,好做艳诗,宫廷诗人庾肩吾、徐摛等人朝夕献诗,披之管弦,于是产生了所谓宫廷诗。
由南入北的庾信是集南北文学之大成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咏怀》诗二十七首。
东晋、南北朝也是乐府民歌发达的时期。南朝民歌包括《吴声歌曲》《西曲歌》《神弦曲》三部分。它们产生在首都建业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和荆州一带。南朝民歌几乎都是情歌,体制短小,多用双关隐语,语言清新自然,情调婉转缠绵。
北朝民歌风格与南朝民歌风格迥异。
魏晋南北朝是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阶段。建安时期的散文,特点是清峻、通脱、华美、壮大。魏末时期的代表作有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阮籍的《大人先生传》。西晋时期,以陆机的《文赋》《豪士赋序》《吊魏武帝并序》为代表。东晋时期,以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和陶渊明的散文为代表。南北朝时期,散文逐渐被骈文所取代。骈文是以四字、六字为主,句子结构平行,多用对偶,辞采华美,多用典故。如鲍照的《芜城赋》、孔稚珪的《北山移文》等。北朝时出现了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这两部散文著作。
魏晋南北朝的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优秀作品有曹植的《洛神赋》、王粲的《登楼赋》、向秀的《思旧赋》、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鲍照的《芜城赋》、江淹的《别赋》、《恨赋》、庾信的《哀江南赋》《小园赋》《枯树赋》等。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其中以干宝的《搜神记》最为有名,另还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更有崇高的地位。曹丕的《典论·论文》,标志着古代文学批评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指出了文体的区分:“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提出了“文气论”,探讨了作家个性与文章风格的关系。西晋陆机的《文赋》是文学创作的专论,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两部文学理论批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