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半个世纪的“慢三步”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纺织工业从初创转向缓慢成长的时期。50年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1~1913年)。民族资本纺织企业开始兴起,同时外资纺织企业也迅速增加。
20世纪初,随着洋务派官僚对民间资本进入棉纺织工业的限制宣告完结,民族资本打开了棉纺织工业的大门。1905~1913年的8年间,先后有常熟裕泰、无锡振新、宁波和丰、石家庄华新等十几个民族资本纱厂创立。到1913年,全国各地民族资本纱厂已有23家,总规模为纺锭48.4万枚、布机2016台。本来就不受政府限制的丝绸工业,这时更出现了开办民营企业的热潮。1913年,全国丝厂已发展到近200家,织绸厂已近百家。
第二阶段(1914~1936年)。即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抗日战争前夕的二十几年间,一度进口纱布锐减,国内市场纱布市价猛涨,纱厂获利丰厚;加之1915年全国各地人民群众掀起抵制日货运动,以及1918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这些都对民族工业的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从1916年开始的民族资本纺织工业出现持续景气的局面,直到1921年下半年才回落。到1922年,民族资本棉纺织厂发展到76家,纺锭总规模达到223万枚,布机达到1.24万台。但好景不长,其后十几年间,在进口洋货卷土重来和外资在华纺织厂激烈的竞争下,民族资本纺织企业虽然继续有所发展,但发展势头已成强弩之末。据1937年6月统计,当时全国共有纱锭510万枚,其中民族资本占54%。从这一时期总体看,华商纺织企业与外资纺织企业平分秋色。这一比例关系,一直保持到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
第三阶段(1937~1949年)。主要处于战争环境,纺织业发展处于瘫痪状态,新厂建设很少,且有不少纺织工厂毁于战争。据1947年统计,全国棉纺锭减少到492万锭。
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纺织工业作为最具实力的一个传统工业部门,以500万棉纺锭、13万毛纺锭,17900个企业,75万职工的工业规模,成为新中国开国初期最重要的一个工业部门。